我覺得攝影是發現美,分享美的過程,把自己看到的美景,通過圖片的形式讓更多的人了解那些鮮為人知的好地方。
這次的圖片是上周末拍攝的,是一個朋友推薦的湖畔古村。帶著朋友給的高度好評,我走進了這個東錢湖畔的古村落。
今天的主角是東錢湖的建設村,位於浙江省寧波市東錢湖的陶公島上,距離寧波市區大約30公裡,它緊挨著東錢湖的小普陀景區。建設村的地理位置非常好,三面環山,一面臨湖,是一個標準的魚米之鄉,直到現在,還能看到村民捕魚的情景。
沿著71省道往小普陀景區方向走,沒多久就能看到左邊有個村子很吸引人的注意力,白牆黛瓦倒影在靜靜的湖面上,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山清水秀,是大家都很嚮往的生活地,估計很多人都想擁有一間這樣的湖畔小屋吧。這就是建設村,從外面看就是一個風光秀麗的江南水鄉,一個藏在都市中的世外桃源。
走進村口,首先看到的是一個不大的河埠頭,在河邊上停泊著十幾條小船,順著湖面眺望一河之隔的房子,也發現了一個很美的倒影,小船作為前景,構成了一幅唯美的江南水墨畫。
過了村口的小橋,不遠處就有一條老街,據村裡的老人說,在七十多年前,這裡是整個陶公山的門戶和中心,過去了這麼多年,在這裡還能看到木格做的窗戶以及開店用的排門板。
這樣的門面現在是很少看到了,仔細看還能發現門板上有很多精美的雕刻,這一切仿佛都在訴說著曾經的的輝煌。這個陶公山下的小村能被評為市級歷史文化名村也是實至名歸。
由於建設村處於東錢湖畔,交通極為不便,附近也沒有特別發達的商業,所以村裡留下來的基本上都是老人為主。在風光秀麗的東錢湖畔,建設村也是有名的長壽村,村裡的大爺跟我開玩笑說,他80多歲了只能叫小弟弟,邊上的大爺90多了也只能說大哥,最右邊的才是村裡最大的壽星,現在已經百歲高齡了,每年的龍舟下水,都是邀請這位壽星來畫龍點睛。
已經多年沒有使用的郵電局也成為了曾經的歷史,在幾十年前這裡肯定是人聲鼎沸的場所。
悠長的小巷,一路都是石板鋪就,這不禁讓人想起了自己小時候去外婆家的路。對於一個偏僻小村出來的人,這樣的石板路既熟悉又陌生,現在回到家鄉是很難再看到這樣的石板路了,它們早已經被交通便利的水泥路所代替。
在村中的街頭巷尾,還能看到村民們騎著自行車在趕路,在這樣的石板路上騎行不知道是什麼樣的感覺,下次有機會一定要帶上自行車來體驗一番。
這樣古樸的牆面在村中隨處可見,很多人的家裡都保留著這樣的小院,這裡是一個非常適合養老的好地方,現在的建設村房屋入住率還是非常高的,很多老人都不捨得離開這裡,他們還是喜歡這樣的老街老牆,還有他們最熟悉的老街坊,他們已經和這個古村分不開了,去兒女家的高樓大廈中居住,對他們來說估計跟被關在籠子裡的小鳥差不多。
走在村中,看到的都是這樣充滿生活氣息的場景,這在都市裡是無法想像的,或許現在的年輕人都已經適應了車水馬龍的生活節奏,但還是希望他們有時間能帶孩子來這樣的古村落裡走走,讓孩子們知道原來還有這樣一種自由、放鬆的生活方式,估計他們也會很快喜歡上這裡。
作為一個攝影領域的作者,為了對圖片做一些必要的解釋,不知不覺中好像把文章寫成了遊記,喜歡大家能喜歡這樣的方式,歡迎大家留言交流,也希望能持續的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