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朱諾號探測器拍攝到木衛三北極的首批圖像

2020-12-21 太平洋電腦網

據外媒CNET報導, 木星有很多衛星,但木衛三(蓋尼米得,Ganymede)是其中一顆較為特別的衛星。 木衛三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衛星,比水星和冥王星都要大,而且有自己的磁圈。這是一個不尋常的世界, 有著內部海洋, 令人難以置信的稀薄大氣層和冰冷的外殼。自從伽利略在1610年首次發現它以來, 它就一直吸引著天文學家的目光。

伽利略的發現是不朽的,但他並沒有掌握真正檢查衛星的工具。但410年後,美國宇航局(NASA)的科學家卻做到了。2019年12月26日,NASA朱諾號探測器上的 Jovian紅外極光測繪儀(JIRAM)拍攝到了木衛三北極的首批圖像,首次繪製了該區域的地圖。

這些圖像顯示,木衛三北極存在著一種不同尋常的冰層,這種冰層是我們在地球上不會遇到的,因為磁圈會將來自太陽的粒子--等離子體--過濾到它的方向。如果沒有像樣的大氣層,基本上就是把等離子體降到了木衛三的冰上。

「JIRAM數據顯示,木衛三北極處和周圍的冰層已經被等離子體的沉澱所改變,」來自義大利國家天文物理研究所的朱諾號聯合研究員Alessandro Mura在NASA的一份新聞稿中說。「這是我們第一次通過朱諾號了解到的現象,因為我們能夠看到北極的全貌。」

等離子體阻止了冰塊呈現出我們通常在地球上看到的結構。當水在這裡結冰時,會形成一種結晶結構--一層又一層的水分子形成六邊形環狀的格子。在木衛三德的兩極,冰呈現出無定形的形態。它的分子結構是無序的,沒有晶格,沒有環。分析和了解這些結構將為木星衛星的形成以及它們演化過程中的力量提供進一步的線索。

而朱諾號在未來十年應該會得到一些幫助。歐洲航天局將在2022年發射木星冰月探測器 (JUICE)時,尋求探索木衛三。到2029年,它將到達木星,它應該會在2032年左右開始在木衛三進行近距離科學探測。NASA將在同一時間用 "Europa Clipper "號探索另一顆有趣的木星衛星,這是一個軌道太空飛行器,將研究一顆可能蘊藏微生物生命的衛星。

【來源:cnBeta.COM】

相關焦點

  • 朱諾號探測器在木衛三北極地區發現玻璃狀冰層
    美國宇航局(NASA)日前公布了其朱諾號深空探測器拍攝的木星最大衛星-木衛三(蓋尼米得,Ganymede)北極的首批圖像。
  • 「朱諾號」的新圖像揭示了木衛三(加尼米德)的北極
    這是迄今為止由太空飛行器拍攝的木衛三(加尼米德)北極的第一張圖片,木衛三(加尼米德)——木星最大的衛星。美國宇航局的正在繞木星飛行的「朱諾號」探測器獲取了這些信息。2019年12月26日,「朱諾號」拍攝的紅外照片顯示了木衛三(加尼米德)的北極。
  • 來看看NASA「朱諾號」探測器的最新發現
    美國航天局「朱諾號」太空飛行器上的JunoCam成像儀捕捉到了這張木星赤道南部區域的照片。該圖像是定向拍攝而成的,因此木星的兩極(不可見)從左至右分布在框架內。儘管由旅行者號和其他探測器在木星上所探測到的閃電——一種典型的由水氣引起的現象——暗示著水的存在,但對木星大氣層深處的水的量的準確估計仍是難以做到的。在這張木星赤道區域的由JunoCam拍攝的照片中出現了厚厚的白雲。在微波頻率下,這些雲顯得很透明,這使得朱諾探測器的微波輻射計可以測到木星大氣層深處的水。
  • NASA公布「朱諾號」木星探測器傳回的最新木星氣旋圖像
    這張拍攝於2019年11月4日的木星南極紅外圖像的右下角可以看到一個新的、更小的木星氣旋。木星的南極有一個新的氣旋。木星大風暴的發現發生在2019年11月3日,美國宇航局的「朱諾」號宇宙飛船最近一次飛越木星時。
  • NASA分享公民科學家製作的朱諾號木星飛越的視頻
    一名公民科學家將美國宇航局(NASA)的朱諾號原始圖像轉化為視頻中的飛越木星畫面,讓公眾以一種全新的方式「近距離」地觀察這顆行星。 NASA對這段視頻印象深刻,因此公開與天文愛好者分享,並指出這些圖像最初是在6月初拍攝的。
  • 朱諾號的發現:木星水之謎
    JunoCam相機在2017年9月1號捕捉到的木星南部赤道區域的圖像。Gill這張圖像所展示的濃厚的白色雲層出現在木星赤道區域。在微波頻率下,這些雲是透明的,所以朱諾號微波輻射計就可以測量木星深層大氣中的水。這張圖片是2017年12月16號朱諾號近距離飛越木星時拍攝的。Credits: NASA/JPL-Caltech/SwRI/MSSS/Kevin M.
  • NASA「大理石」行星圖像從不同角度展現木星風暴氣旋
    NASA「大理石」行星圖像從不同角度展現木星風暴氣旋2019-03-23 14:06出處/作者:cnBeta.COM整合編輯:吃薄荷的貓責任編輯:zhaoyongyu1 據外媒CNET報導,在一個「假裝成大理石的最美麗的行星照片比賽」中有了新的參賽作品。
  • 朱諾號曾在木星上拍到巨大陰影,如今身份被證實,是它造成的!
    朱諾號曾在木星上拍到巨大陰影 ,如今身份被證實,是它造成的!科學家們也對這顆巨大的行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畢竟是太陽系當中體積最大,轉動速度最快的行星,在1972年美國宇航局發射了先驅者10號探測器,它是第1個到達木星的,這顆探測器在木星的圖層傳回了300多幅木星圖形。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先後到達木星,沿著兩條不同的軌跡飛行,拍攝了木星幾千張的高清照片。
  • 視覺盛宴:NASA發布30張木星高清大圖,快來一飽眼福
    這場位於木星南半球,離我們484,000,000英裡遠的精彩風暴展覽,促使我們分享NASA捕捉到木星上一系列最迷人的照片。NASA朱諾號探測器在2016年第一次近距離邂逅木星時就開始抓拍,自那以後,它拍攝了令人驚嘆的圖像,為科學家研究這個氣體巨星的重要信息提供了幫助。
  • 朱諾號解決了木星閃電之謎
    這是一張木星北半球閃電分布的藝術圖,其中融合了朱諾號的圖像數據。
  • 沉醉在木星迷霧中——來自NASA飛行器的新影像
    跟隨NASA太空飛行器新圖,走近木星的」雲霧「    NASA最近公布了兩張由朱諾號太空飛行器拍攝到的圖像,該太空飛行器自2016
  • NASA宣布將延長火星「洞察號」和木星「朱諾號」的任務時間
    本文轉自【cnBeta.COM】;美國宇航局(NASA)周五表示,已經正式延長了兩項開創性的行星科學任務的時間:涉及「朱諾號」探測器和火星「洞察號」(InSight)著陸器的任務。這些延期是在經過審查程序後作出的。
  • 天文臺公布最清晰的木星圖像,讓人們看到一個從未見過的木星!
    人類對於木星已經探索了數十年時間,然而關於木星依然存在許多謎團,近日科學家公布了由天文臺拍攝的最高解析度的木星圖像,位於夏威夷的雙子座天文臺拍攝的紅外圖像顯示出像「南瓜燈」一樣的木星表面,這彌補了「朱諾號」探測器無法拍出的效果,同時科學家希望從紅外圖像中找到木星大紅斑即將消失的真實原因
  • 「朱諾號」抵近木點 為太陽系「巨人」拍「寫真」
    」探測器抵近木點 為太陽系「巨人」拍「寫真」  中新社休斯敦8月27日電 美國宇航局(NASA)發射的朱諾號(Juno)木星探測器於美國東部時間27日8時51分,史無前例地抵達近木點,並開啟其攜帶的所有科學儀器為木星拍下有史以來最清晰的「寫真」。
  • NASA月球探測器拍攝到嫦娥五號 照片可見輪廓
    第二天,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LRO)拍攝到了剛剛抵達月球的嫦娥五號探測器。NASA拍攝到的嫦娥五號探測器 圖自LRO網站根據NASA公布的照片顯示,嫦娥五號探測器位於一個三角形的隕石坑中心,照片可以明顯辨認出著陸器的輪廓。
  • NASA木星南極美圖公布 木星大氣層呈現藍色漩渦
    作者:其他整合編輯:姜維責任編輯:lixianggan NASA木星南極美圖公布,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日前發布了由「朱諾」號衛星拍攝到的一組木星南極的圖像 這些照片雖然相似,但實際上是從不同的角度拍攝的。圖片來源:NASA。
  • 美國航天局朱諾號開始探測 發回有史以來最清晰木星「寫真」(圖)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臺灣中時電子報8月28日報導,美國航天局(NASA)所屬的的朱諾號(Juno)宇宙飛船上的探測器上個月進入環繞木星軌道。27日,朱諾號陸續傳送回清晰的木星雲層圖片。這可說是人類有史以來,觀察木星最近的距離。造價11億美元的朱諾號探測器,於2011年8月5日從美國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發射升空。
  • NASA新視野號探測器,在探索冥王星的旅程中看到了什麼?
    2006年1月新視野號探測器,開始了探索冥王星的漫長旅程。它成為第一個造訪冥王星的人造物體。而且還探索了柯伊伯帶中名叫天涯海角(ultima thule)小行星。為了到達太陽系外部區域並完成探索任務。新視野號首先穿越了小行星帶,這是它拍攝的第一張圖像。
  • 「暁」探測器傳回金星圖像:厚雲層清晰可見
    當地時間12月7日,日本「暁(Akatsuki)」探測器成功進入火星軌道。該探測器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在2010年發射上空,專門用於金星氣候研究。在經歷了5年的「遊蕩」之後,它終於進入了JAXA預設的軌道。目前,探測器運行一切良好,其儀器正在進行相關檢測,等到該項工作結束後,它即將展開金星的觀測任務。
  • 星球畫畫、復古海報、每日天文圖……NASA的科普如此浪漫!
    我們需要一個能講好科學故事的人,看起來有幾十層樓那麼高的NASA用它的實際行動證明,搞科研的要浪漫起來,簡直讓人蘇到骨子裡!星球畫畫4月5日,NASA上傳了一張美妙的木星照,這是一張仿若油畫的照片,深邃、靜謐裡洶湧著強勁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