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水杉紅了是在上周,當時坐在肉包副駕,正認真「檢閱」路兩邊的樹都有哪些葉子適合做手工,突然,幾枝紅紅火火的水杉出現在視野裡。
一開始以為是因為周圍的樹都呈現了黃色,所以鐵鏽色的水杉格外顯眼,後來一想,水杉的身高其實也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得昂著頭才能看到水杉的樹頂。
在水杉旁飛馳而過時並沒有發覺自己對這種樹有過多的情愫,只是覺得惹眼。後來特地花了一下午去十裡斜塘看它,就立馬覺得不一樣了。
十裡斜塘附近沿河有成片的水杉,遠遠望過去就像是一條鬆軟的、採用了亂針繡法的絨毯,棕紅的顏色溫暖又高級。
水杉是白堊紀時代就存在的樹種,充滿了神秘的氣息,它遭受過冰川的浩劫、造山運動的摧殘,如今挺拔依舊。
·還沒完全變色的水杉間隔錯落。
如果要將樹擬人化,那水杉就是穿著焦糖色羊絨大衣的、斯斯文文的、身形挺拔的、有品位的紳士,讓人安心。
·紳士你好。
若是單看水杉樹葉,絕不會以為它出自一棵高高大大的樹。水杉樹葉細碎、柔弱,像一片片羽毛。
樹下的落葉堆積起來,鬆軟厚重,幾乎蓋過了河邊的大石頭。
由於水杉長得高,穿行在水杉林中有處在原始森林的錯覺。
·冬季晝夜溫差大,容易凍裂,通過給樹體刷白,將過多的陽光反射掉,可以降低樹木自身的溫度,從而減少樹幹晝夜溫差,起到防寒保暖的作用。
偶有遇到鍛鍊的人、沉思的人,都是將這裡視作「後花園」,大可恣意釋放情緒。
印象裡童年家門口就有一排筆直的水杉,下過雨過後,葉子落得滿地都是,還會粘到穿了拖鞋的腳上,痒痒的。高中的教學樓中間種的也是水杉,春天坐在靠窗的位置能肉眼可見葉片冒芽到蔥鬱的過程。大學最喜歡的自習室在4樓,站在走廊看水杉,終於不用把頭擰著。
搜刮腦海,這棵筆直修長的樹早已根植在了記憶深處,以為是初識,其實是舊友。
·和低矮的房屋相比,水杉突兀得很。
水杉紅了以後,走路半小時能到的地方我就不願意再坐別的交通工具前往了,走路是種享受,就像是有個老朋友在等候,遠遠地就把手舉過頭頂,臉上堆著藏不住的笑意,向你招手示意。或形單影隻矗立在低矮的房子中間,或成群結隊,耀眼奪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