闡教最大的叛徒被生擒沒處死 還被封神了是什麼情況 得問元始天尊

2020-12-12 書生閒談

看《封神演義》大家都知道姜子牙是代老師元始天尊封神,講真封神大戰中闡教和截教之爭,一開頭就不公平,這封神榜可是在闡教教主元始天尊手中。

因而對於封神大戰的結局當然是闡教獲得勝利,就如同明代小說家許仲琳,早就知道歷史上是周武王打敗了商紂王一樣,姜子牙幫周武王伐紂是一定會成功,這在演義中叫順應天意,其實是早已註定。

可在演義中就有這麼一個闡教門人,早就知道周武王是天命之子,他修道幾千年,卻因為一點嫉妒之心,竟然逆天而行,身為元始天尊的弟子,他叛出了闡教相助商紂王去了。

這傢伙給姜子牙和周武王製造了很多麻煩,也害死了好多修行的道友,他還投了截教成為了通天教主的門人,相比演義中的其他闡教門人,他絕對是闡教最大的叛徒,可最後姜子牙沒殺他,還將其封神了,這是什麼情況?或許我們得問元始天尊。

說到嫉妒之心判出了闡教,不用猜都知道是誰了,他就是絕世衰神申公豹,一句「道友請留步」害死了無數修行道友。他之所以叛出闡教,就是因為嫉妒姜子牙,在演義中姜子牙只是在麒麟涯讀了六十年書,而申公豹本身已經修行了幾千年,兩人一前一後拜元始天尊為師。

當然申公豹是帶藝拜師的,姜子牙只是一個凡人,申公豹雖然是師弟,他又怎麼可能看得起自己這個師兄,可封神大劫來臨,大家都知道,元始天尊把封神榜交給了姜子牙,申公豹覺得老師元始天尊不公平,就因為這件事,他嫉妒姜子牙,最後怒而叛出了闡教。

說實話申公豹的人生真有意思,他就因為嫉妒姜子牙這件事,竟然逆天而行,逆潮而動,鐵了心要護商滅周,當然最主要目的是想打敗姜子牙,阻止他幫助周武王伐紂。於是申公豹成了商朝的國師,到處去三山五嶽遊說奇人異士相助商紂王。

在演義中申公豹的介紹,說他修行了幾千年,是一個法力高強的仙人,但是在演義中他最厲害的不是法力,是他那張嘴,他口才特別好,並且善於說反同門和道友下山相助商紂王,他靠著這張嘴遊說三山五嶽,截教仙有一大半被他給害死了,散仙也死了無數。

講真截教和闡教最後徹底反目成仇,這申公豹功不可沒,只因截教仙死的太多了,通天教主能不驚動嗎?當然闡教太猥瑣,同輩鬥法打不過,就回去找長輩。而且通天教主出場了,元始天尊又找老子,又搬來了接引道人和準提道人。

闡教教主元始天尊都喜歡群毆,難怪他的徒弟們了,猥瑣是闡教的天性。勝利總是屬於猥瑣的人的,其實這也是兵者詭道,通天教主輸就輸在太老實了,截教一敗,申公豹當然敗了,他最後被姜子牙給生擒活捉了。

說實話因為申公豹的介入,這場封神大戰闡教和截教都死傷慘重,按理說申公豹本就叛出了闡教,姜子牙應該清理門戶呀,可是姜子牙沒殺他,元始天尊也沒殺他,最後還讓姜子牙給他封神了。

姜子牙歸國封神,申公豹來到了封神臺,姜子牙念道:「今奉太上元始敕命:爾申公豹身歸闡教,反助逆以拒直,既已被擒,又發誓以粉過。身雖塞乎北海,情難釋其往愆。姑念清修之苦,少加一命之榮。特敕封爾執掌東海,朝觀日出,暮轉天河,夏散冬凝,周而復始,為分水將軍之職。爾其永欽成命,毋替厥職!」

仔細想一想這一段很有意思,本來申公豹是被填了北海海眼的,這相當於懲罰了,合著最後元始天尊還讓申公豹給解脫了,還把東海給申公豹執掌了,這是賞不是罰呀。這到底是什麼情況?申公豹可是個叛徒呀,元始天尊這是什麼意思?

講真書生一直想不明白這個問題,不過網絡上這麼一個說法,說這申公豹其實是打入截教的奸細,大家都知道封神榜上名單,最後大部分是截教仙上榜。

通天教主也是封神榜的制定者,他當然知道上封神榜就要失去肉身,因而早就警告過門人,讓他們不要惹事在山中靜修。可是因為申公豹叛出了闡教,又拉著聞仲到處去請截教仙出山,這截教仙不斷下山應劫,紛紛都上了封神榜。

這麼一看,這是在完成封神榜上的名單指標呀,這申公豹很可能真是個奸細,無數截教仙和散仙被他送上了封神榜,他自己卻沒上榜,被生擒後發誓改過自新,姜子牙和元始天尊還就真的相信了,這騙三歲小孩呀。

最後這元始天尊還封他為分水將軍,永遠執掌東海。四海八荒,直接把東海封給申公豹了,這不就是論功行賞嗎?雖然有那麼點陰謀論,不過元始天尊對申公豹的封神,真的讓人懷疑,並且一個修道幾千年的人,怎麼就道心不穩,因為一點嫉妒之心就叛教了呢?元始天尊和申公豹這個闡教最大的叛徒有貓膩呀!

可參考文獻:明 許仲琳《封神演義》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說封神大戰,恰恰是自詡為正義的闡教自導自演的一場陰謀?
    ,我們從下面幾個方面來分析一下:一、封神大戰的起因對於封神大戰的起因,在原著中有兩個版本。一個是元始天尊和姜子牙的對話,還有一個是雲中子向紂王進劍除妖失敗後,也暗暗道出了封神的原因。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姬昌是忠於殷商的,西周也不會和商紂出現什麼戰爭。這時候闡教是怎麼做的呢?首先姜子牙用崇侯虎的頭顱來嚇唬仁慈心善的姬昌,致使姬昌鬱郁而死。然後又以託孤老臣的身份來指揮朝堂。並沒有按照西伯侯姬昌的遺言來行事,反而指揮不諳世事的姬發來發動和商紂之間的戰爭,最終爆發了商周大戰,封神行動才得以進行。
  • 《封神演義》中,闡教的幾位弟子為什麼後來去了西方教?
    《封神演義》中,三教聖人共同籤壓封神榜,所謂的封神之戰,其實就是闡教和截教之爭。當然最後是闡教勝利了,不過在此戰中,西方教也撈了不少好處。在封神之前,因為通天教主施行有教無類的方針,所以截教弟子最多,在三教中勢力最大,故有萬仙來朝之譽。
  • 看封神:為什麼是元始天尊封神?
    我們看《封神演義》最後姜子牙再封神之前還念了一封元始天尊的敕命,根據敕命內容來看,封神的實際主持人是元始天尊,也就是眾神位的歸屬實際上是元始天尊定下的,那麼為什麼是元始天尊而不是老子或通天教主封神呢?從隸屬關係而言的話,封神的人不應該是昊天上帝嗎?為什麼不是那幾位而是元始天尊呢?
  • 截教最幸運的叛徒,拋棄通天,不忠故主,還害死親人,卻成為大帝
    眾所周知,截教有個大名鼎鼎的叛徒長耳定光仙,他在萬仙陣之戰背叛通天教主,導致截教一敗塗地,傷亡殆盡。長耳定光仙本體是一隻兔子,乃通天教主的隨侍七仙之一。原來,長耳定光仙早就嚇得尿褲子,將六魂幡獻給了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失去六魂幡,自然不可能是四大聖人的對手,萬仙陣之戰以截教慘敗告終。長耳定光仙背叛師門,助闡教取得萬仙陣之戰的勝利,本以為會得到元始天尊的器重,不料元始天尊不齒其為人,使他在東方根本無立足之地。後來,如來創建佛教集團,長耳定光仙遂投奔佛教,被如來封為定光歡喜佛。
  • 盤點《封神演義》中截教的兩位叛徒,一位中了美人計,一位成佛了
    在小說《封神演義》中,截教的勢力原本是最大的,而且弟子也是相當的團結,這一點看看截教的四大親傳弟子及外門的趙公明、三霄娘娘等等,無不是能輕鬆碾壓闡教諸門人的存在,甚至可以說,在闡教門人中,唯有燃燈道人能與截教諸多高手相抗衡,且還是落於下風。
  • 《封神演義》中,元始天尊為何要對截教下重手?
    《封神演義》中,元始天尊為何要對截教下重手?《封神演義》表面上是三界共選人才幫忙統治天庭,世界上是昊天上帝為平衡各教勢力,鞏固天庭統治而進行的三界大能重新分派。封神剛開始,三界聖人各自歸洞修煉,並告誡弟子緊閉洞門,莫要踏足西土,以避將來之禍。但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從來就是富貴險中求。封神大劫,本就機遇與挑戰共存。過了封神大劫,就可以逍遙飛升。過不了,則只能封神有名。
  • 闡教元始天尊的四大至寶,威力巨大,有著毀天滅地之能
    看過《封神演義》的朋友都知道,在《封神演義》中有些許多威力巨大的法寶,比如翻天印,斬仙飛刀,定海珠等等,都是威力巨大的法寶,可以說在《封神演義》裡,兩軍對壘拼的就是誰的法寶更加厲害。而身為闡教的教主元始天尊,到底擁有著擁有著那些威力巨大的法寶呢?
  • 封神後闡教7位弟子沒死封神,截教其實也有1位,沒進封神榜被封神
    《老王侃封神》第27期封神之戰,是封神中最精彩的部分了,闡截相爭,各顯神通,雖然最後是以闡教的勝出而結束了封神大戰,但我們也不能否認他的對手截教的能力。正所謂,成王敗寇,歷史永遠是寫給勝利之人的,失敗者在這過程之中就算做得再好,也不會有人記住他們,因為他們的失敗,已經失去名垂青史的資格,成了歷史各朝各代對立面的典型。就像封神中,起初闡截兩教都是為了完成昊天的任務,共同完成封神大業,為天庭謀取一些人才一起幫助天帝管理三界秩序。
  • 闡教元始天尊之下,最厲害的並不是十二金仙
    封神演義中三清各立一教,各收門徒,各據一方,奪天地氣運。大師兄道德天尊雖然只收了玄都一人,但他成立了人教,猶如人族之師,人族之父,佔盡便宜。不過弟子品性良莠不齊,也為封神大戰埋下了禍根。唯有元始天尊姿勢正統,收徒頗為嚴格,以人族為主,非有緣人不收,非仙風道骨不收。其門下名氣最盛者非十二金仙莫屬。廣成子、赤精子、黃龍真人、懼留孫、太乙真人、靈寶大法師、文殊廣法天尊、普賢真人、慈航道人、玉鼎真人、道行天尊、清虛道德真君,個個實力不凡。
  • 蝦講封神(二十三)面對落魂陣赤精子是浪得虛名還是扮豬吃虎?
    第一,闡教天天說天數,其實就是一個藉口,天數實際上並沒規定誰上榜誰不上榜。只是因為闡教掌握了封神榜後有了以權謀私的機會,遇到不利於自己計劃的死人情況,可以開後門給予其復活的機會。姜子牙作為闡教的前敵指揮官也逃不出封神榜的召喚,但是在清福神柏鑑開了後門後,姜子牙也可以大言不慚的說天數不滅我。
  • 封神後西方教如日中天,為何闡教卻不著急?看看太上老君怎麼說
    封神演義是在天庭建立之前,由武王、姜子牙等為代表對商紂王朝進行一場討伐的神話故事。在商紂王朝滅亡後,姜子牙按封神榜之號令,將人、道、妖進行封神,至此天宮建立。在封神之前,主要有東方闡教、西方教聯同出自西岐的士兵們,一同對抗有著截教支持的商王朝。
  • 封神臻入化境的「四大無間道」,闡教暗算截教,別人暗算整個道門
    封神看似比較明了一件事,就是天道封神,五項因素決定了三界大戰,主要還是商周之戰、闡教截教之戰。其實細琢磨下來,會發現遠沒有那麼簡單,相反其中暗流湧動,心機靖深,思來讓人不寒而慄。小哥此前有文章解讀過,封神表面是五項因素促成,其實暗藏「二道博弈」,也就是兩位天道級聖人鴻鈞道人與昊天上帝之間的鬥爭,並且牽扯到女媧娘娘等人。迫於壓力,鴻鈞道人同意封神,由自己三位弟子主持。這三位弟子就是他「一道傳三友」的三友:老子、元始天尊、通天教主。
  • 封神榜原來是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的師尊玩的一場遊戲
    元始天尊是通天教主的師兄,名玉清子虛高妙太上元皇大道君,屬於三清之一,居於崑崙玉虛境。崑崙山自古被稱為仙山,分為四重天,三清聖境智商的無極大羅天是其師尊居住的地方。元始天尊深受其師尊喜歡,任命他為天界之主,在無量劫來時,以其玄妙大道法普渡眾生,(另有道教記載道教始祖一氣化三清,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三位法號不一樣但是本通為一)。故而有古語云:玄元始三炁化生,其本則一。
  • 封神演義中,截教整體實力遠超闡教,為何被殺死的都是截教弟子
    而縱觀雙方的爭鬥過程就會發現,如果闡教不是元始天尊不顧聖人之尊多次出手以大欺小,甚至多次聯手西方二聖圍攻截教,闡教的弟子極有可能會在封神之戰中大部分都隕落。截教和其他兩教的實力對比《封神演義》中,在女媧娘娘造人成功後,人族漸漸興盛,成為天地的主宰。三清也相繼通過立教成聖。
  • 如果沒有封神大戰,闡教和截教關係會如何?會你好我好大家好嗎?
    上一期,蟲子天下給大家說的是,在聞太師已經兵敗如山倒的情況下,闡教為何還要對聞太師趕盡殺絕的事情!你覺得闡教想要報仇的可能性大嗎?這一期,咱們繼續來聊聊小說《封神演義》的故事。在《封神演義》這部小說當中,說到底其實就是闡教和截教兩大教派之間的恩怨的事情。從太乙真人殺石磯開始,就算是打開了闡教和截教之間互相大戰的帷幕!
  • 《封神演義》中,老子的真實身份是什麼?
    《封神演義》中,太上老君是人教教主嗎?《封神演義》中,老子的真實身份是什麼?《封神演義》中,昊天上帝命仙首十二稱臣;故此三教並談,共議封神榜,此三教乃闡教、截教、人道三等。《封神演義》原文中,就明確說明闡教和截教的教主分別為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但卻沒有確切描寫老子的身份。鴻鈞老祖出場時有詩為證:盤古生太極,兩儀四象循。一道傳三友,二教闡截分。玄門都領袖,一氣化鴻鈞。從此可以看出,鴻鈞老祖雖傳道於三友,這裡的三友無疑就是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
  • 封神最強凡人是誰?生前為諸侯魁首,死後為萬神領袖
    封神世界最強凡人是誰?關於最強,可以給出不同的定義。比如說,武力最強,權勢最大,地位最高,都可以稱為最強。有一人兼而具之,無論是個人單挑能力還是地位權勢,家族勢力,在生前死後都堪稱凡人中最強者。此人是誰呢?此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武成王黃飛虎。黃飛虎武力很強。一生大戰無數,幾乎未敗。
  • 看看闡教在萬仙陣的作為就懂了
    通天教主不止一次說他不想幹涉封神之戰,此外,他還建議門徒不要和闡教作對,以免成為遭受劫難的人。由於通天教主非常清楚,封神之戰是由元始天尊導演並控制的,他得到了太上老君的支持和鴻鈞老祖的默許,幹擾封神之戰,難道不是反對三位聖人嗎?
  • 封神之戰中為什麼實力更強的截教鬥不過闡教
    看過封神演義的都知道,截教的實力明顯是比闡教強的,而且強的還不是一點半點,單說二代弟子截教就幾乎是完全碾壓闡教的,三代弟子也有餘元這樣不輸闡教二代弟子的強力選手,更別說趙公明,雲霄,金靈聖母這些能吊打闡教十二金仙的準聖級強者了。 那麼截教為什麼最後還是敗了,而且還敗的那麼徹底。
  • 封神演義當中闡教的眾多仙人,究竟誰才是元始天尊最得意的徒弟?
    在《封神演義》中闡教教主是元始天尊,闡教雖然名聲比較大,但是門徒數量和截教相比並不佔優勢,既然數量不行就只能提高質量來獲取優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