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友聲稱,同事結婚隨了100的份子,但是看到婚宴上的菜都驚呆了!
這位網友稱畢業後在寧波工作,有一個很要好的同事結婚邀他參加,自己老家那邊結婚一般就隨個10塊、20塊的,這次隨了100塊,但當看到菜的時候都傻眼了,據網友稱光冷盤就有十多個,有海蜇拌黃瓜、糖水棗子、草莓、清蒸螃蟹等,熱菜有龍蝦、水煮蝦、梭子蟹蒸蝦餃等,臨走時還一人送了一大盒點心。此網友表示,看到這些菜時就後悔了,應該多包點紅包的。這下臉丟大了,不知道同事會有什麼看法,會不會以為是在佔便宜?
此貼一出,吃瓜群眾就炸開了鍋,說什麼的都有,有的說確實隨的太少,也有的說補一個就好了!
不過小蜜也覺得還是補一個吧,就自個出去吃一頓100塊也絕對是不夠的!心疼網友,這頓飯是怎麼吃完的!尬吃??
份子文化
說到這個隨份子,就不得不說一說我國的這個份子文化!
所謂份子錢,就是在一個熟人圈中,大家集資向某人送賀禮。原本並不局限於婚事,其他大事譬如做壽、滿月、動土、喪葬等等都可以湊份子,但是湊份子以婚喜事最盛。「份子」打從明代中葉開始就流行。到清末民初時,送份子錢成為上流社會舉辦喜事必不可少的項目。尤其是滿族八旗,為了體現身份更講究送份子錢的禮節。解放初期,很長一段時間都不流行送份子錢。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結婚特別簡單。 到六七十年代,不太流行送份子錢,但是親朋好友會送暖壺、臉盆等生活用品。改革開放後,人們手上也有了閒錢,隨著商品經濟觀念的深入人心,直接送錢為全社會所接受,送份子錢成為祝福新人的方式。
「份子錢的起源和農耕文化密切相關。」在農耕時代,生產力和生產方式比較落後,蓋房子、娶媳婦是大事,僅靠一家一戶難以完成,形成了湊份子的模式,每戶人家都送點兒禮、出點兒錢,幫助這戶人家渡過難關,這是一種原始的互濟互助的形式。(這才是份子!!!)
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隨份子已經成為了大多數人唯恐而避之的話題!「份子」已經變成了一份讓人有些吃不消的「人情債」。
除婚禮外,生孩子、過百天、上大學、升職晉級、蓋房子、搬新家、給老人祝壽……都要請客隨禮,這在無形中增加了隨禮支出,越刮越猛的「隨禮風」讓不少人難以承受。
而且最關鍵的是「份子」越隨越多少則幾百,多則幾千,對於一些年輕人來說,最怕的就是扎堆結婚的,隨完了份子,就只能喝西北風了!
但是該來的還是會來,躲也躲不掉,人生一世,總有那麼些時候是要隨份子的!
份子該怎麼隨?
所以為了避免尷尬,小蜜告訴你份子該怎麼隨!
1. 看關係
禮金的多少和與新人的關係密切與否是成正比的,簡單來說,關係好的就送得多些。
2. 雙數最討喜
6和8這樣的吉利雙數最受歡迎,如888、666。如果不能做到每一位都是雙數,後幾位做雙數也可以接受,如588、366、288。如果非要送單數也不是不可以,比如333,取三三見九之意,表示天長地久。
3. 實惠彩頭兩者兼得
如果你是一名學生,或者才剛剛進入社會,錢包還沒有很多錢,好友大喜日子又不得不去,兩種禮金選擇:一、包「168」取意頭「一路發」;二、包「188」取意頭「一發發」;這兩種包法既實惠又討口彩。
4. 看意頭
打算走土豪大方風格,888、999的紅包隨便撒沒關係。打算走經濟實惠的風格,168、188、288好意頭的紅包,封給伴娘伴郎媒人婆司儀主持什麼的也差不多了。
各地隨份子的標準
小蜜還為你們總結了2017各個地方的「份子」標準作為借鑑,希望下次隨份子的時候可千萬不要再讓自己尷尬了!
廣東
東莞:一般的親戚200-300元,親人一般送飾品;一般朋友100元,稍好點的200-300,閨蜜一般送飾品。廣州:一般關係的200塊,好一點就加多點心意,但要求是雙數,不過帶有「4」的數目可千萬不能包喲。肇慶:人情一般100-1000。梅州:鄰居50,親點的500至5000,回禮紅包20至50,有毛巾,糖果餅乾,也有回菜的。深圳:深圳的紅包數目可謂是最浮誇的,大家一起來說說......小編表示,來深圳給的紅包既有最普通的200塊,當然也有以「萬」字開頭的!!很土豪,有木有,畢竟深圳是個外來人口的城市,隨禮風俗自然是各有不同啊!!!
福建
福州網友:福州隨禮首位數一般是單數,300-500-700-900這樣。泉州網友:同事一般關係的200-300,很熟的500;同學或者朋友,關係一般的300-500,好一點的800,閨蜜級別的都是一千以上。龍巖網友:龍巖的看關係,市區的話一般朋友300,好朋友500.人不去的話可以少包點。漳州網友:同村的一般是120/200,同學那種大家一起商量,400或600或800。莆田網友:在莆田,比較好的朋友500,從小玩到大的哥們(親戚)1000。
浙江
杭州:在杭州,關係一般的同學、朋友,紅包是800元起步,關係好點的在1200到1600元之間,通常封1000元的最多。嘉興:朋友結婚,一般都800起步,回禮的話加200左右;親戚的話更多一點了,起碼1500吧。衢州:是否工作有收入也是影響因素。朋友結婚,我們那兒,要是沒工作就包500,工作了的一般包800。
山東
濟南:作為月薪3000及以上的工薪階層,關係一般的,建議隨禮金的最低標準:100——200,關係好一點的500——1000(注意:有的地方對4忌諱,不適合給400),親戚800——1000。煙臺:如果說是親戚的話最少300多了更好!要根據和新人的關係程度決定你的紅包。朋友和同事的話最低200。特別是福山的講究很多,門口有專門的人拆紅包和唱出紅包的大小。青島:要說在前幾年結婚拿個100-200就搞定了,可是這麼多年過去了,錢都貶值了。同事都是300,兩個人合包一個紅包。大學室友1000,關係不錯的同學500。濰坊:差不多100-500。如果你是當官的估計要1000往上走咯,不過如果是好朋友也要500-1000,看那個人和你好的程度和你自己的級別。
陝西
朋友、同學之間的紅包的基數是1000元到2000元。而且有些地方,朋友之間給3000、5000也很正常。
河南
洛陽:禮金是288-1888左右不等吧。基本上都是一個吉利的數字,一般朋友關係不錯的話大約688或者888左右。
江蘇
南京:有市民表示,國慶期間三場婚禮至少付出2000元,自己4年前結婚的時候,別人給了600,現在回禮總得漲些,800肯定會是起步價了。
湖南
長沙:普通朋友就400起步,好一點都600-800了,當然親戚結婚都是以「千」為單位。株洲:200是起步,一般朋友都會給400,看關係,也有上千的。永州:普通的200元、300元、500元,關係好可到1000元。
江西
南昌:普通的300元;關係好的500元或1000元。贛州:普通的200元、300元、500元,關係好的可到1000元。萍鄉:根據關係遠近,在300至1000元之間。撫州:普通的100至500元不等,但100元的已很少見,關係好的通常達1000元。
湖北
朋友之間紅包一般是500,關係好點可以再加。
北京
一般關係的500塊,好一點以單位「千」計算,但要求是雙數,不過帶有「4」的數目可千萬不能包喲。
上海
看關係親疏遠近,以及經濟實力如何。大學同學1000左右,朋友1500-3000,近親3000-5000都可以。
國外也隨份子嗎?
>>>>美國
在美國,不興中國式的「紅包」,結婚通常不給現金,多數人會選擇送陶瓷、床上用品等來表達對新人的祝福。儘管送結婚禮物不是必須的,但是大部分客人都選擇至少送一點小禮物以示祝福。
平均而言,美國每對新人收禮200份,每份價值70到100美元。其中有些還是「團送」的,即幾個人合起來送的。
有些情況下,一些新人也會收禮金。通常兄弟姐妹給三到五百。朋友、同事則基本按照「1年20元」潛規則,即相識1年的,給20元;2年的,給40元……通常到1百元封頂。若是從穿尿不溼開始一起長大的髮小,最多給個2百美元。
>>>>英國
英國人結婚以送禮物為主,禮物貴重程度由關係親疏決定,但關係非常要好的朋友也可能會直接送禮金。據統計,英國人參加一次別人婚禮的平均花費是440英鎊,大概相當於他們一周的薪水。平均每個英國人一年要參加5次婚禮,這就要花去2200英鎊。
不過與國人不同的是,英國人參加婚禮最大的花費並不是份子錢,而是自己的服裝費用。英國的女人們都會為參加婚禮專門購買新衣服,在每次參加婚禮440英鎊的花費中,給新婚夫婦的禮金平均只有100英鎊多一點,剩下的都被用於打扮自己了。
>>>>德國
德國人也很注重送禮,但他們一般只送禮品不送錢。不僅生日婚禮送禮,親朋好友聚會也會送禮,夫妻父子之間也會送禮。禮品講究經濟實用,不太在乎錢多錢少。有時一束鮮花,有時一盒巧克力,再者一盒中國茶葉,送者不覺吃力,受者受寵若驚。
>>>>日本
在日本,朋友關係一般的,隨份子的數額多為3000到5000日元,折合人民幣兩三百塊錢;關係比較好的大約給1萬日元,家裡的長輩給得多一些,為3萬到5萬日元,或者稍微多一些。
日本人均月薪折合人民幣約為2到3萬元,所以親友喜事「隨份子」一般不會對他們的生活造成負擔。日本人送禮物只為表達心意,不是錢越多就表示關係好,價格越高只能證明長輩或領導級別很高,出於對晚輩或下屬的照顧,他必須比別人出的多。
>>>>韓國
在韓國,春季和秋季是婚喪嫁娶「隨份子」的旺季。韓國人「隨份子」的數目也有不成文的慣例。例如,普通的關係給5萬韓元,折合人民幣300元左右;關係好的給10萬韓元。
最初,韓國人送禮金是為了祝賀或分擔悲哀,並且為辦大事而支出太大的主人公分擔一點經濟負擔。但近年來韓國的份子錢上漲速度較快,大多數人韓國人感覺有點經濟壓力。
點讚/轉發/收藏一鍵get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