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陽光藥爆發了!25個1類新藥、6大生物藥來襲,趕超正大天晴……

2020-12-23 藥談小築

精彩內容

日前,東陽光藥發布公告稱,公司自主研發的重組人胰島素注射液獲批上市。米內網數據顯示,目前東陽光藥有31個新藥(不含原料藥及已上市品種)在研。首個生物製品已獲批,糖尿病產品線全布局,2023年底有望再上市6個新藥;取代正大天晴主導抗病毒化藥市場,2023年底前有望上市2個C肝1類新藥;6個抗腫瘤1類新藥中,5個為替尼類藥物,正大天晴、恆瑞、豪森、石藥、齊魯等國內藥企處於替尼類新藥/仿製藥研發第一梯隊。

表:東陽光藥在研新藥

註:帶*為預計上市日期

截至6月19日,東陽光藥共有32個新藥(不含原料藥)提交上市/臨床申請,其中1個新藥已獲批上市。肝炎、腫瘤、糖尿病三大適應症為公司創新藥物研發的主要方向,研發靶點亦是當下主流熱門靶點;在此基礎上,東陽光藥還嘗試阿爾茨海默、肺纖維化等臨床亟待解決的疾病方向。

在糖尿病領域,重組人胰島素注射液已獲批上市,5個生物製品、1個1類新藥在研;抗病毒領域,9個1類新藥在研,依米他韋已提交上市申請,預計2020年下半年獲批上市;抗腫瘤領域,6個1類新藥在研,其中5個為「替尼」類藥物。

其他領域中,特發性肺纖維化1類新藥鹽酸伊非尼酮片及膠囊(吡非尼酮me-better)、利他匹侖片(小分子CRTH2拮抗劑)為呼吸系統用藥,其中伊非尼酮在美國同步申報,並於2017年8月獲得孤兒藥資格認定,目前已完成I期臨床;HEC83518片(失眠症)、HEC113995PA·H2O片(抑鬱症)、HEC30654AcOH膠囊(阿爾茨海默病,5-HT6受體拮抗劑)為神經系統藥物。

首個生物製品已上市,糖尿病產品線全布局

6月15日,東陽光藥發布公告稱,公司自主研發的第二代胰島素重組人胰島素注射液獲批上市,這是東陽光藥獲批的首個生物製品,也是公司在糖尿病領域的首個新藥。

據國際糖尿病聯盟糖尿病圖譜數據,中國糖尿病患者目前居全球首位,且預計到2040年將達1.51億,糖尿病用藥在我國仍有潛在的巨大用藥需求。米內網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城市公立醫院、縣級公立醫院、城市社區中心以及鄉鎮衛生院(簡稱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糖尿病化藥銷售額為571.62億元,同比增長11.49%。

圖1:2019年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糖尿病化藥廠家競爭格局

2019年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糖尿病化藥TOP10廠家有7家為跨國藥企,其中諾和諾德(24.76%)、賽諾菲(8.95%)、拜耳(8.81%)三大巨頭合佔市場份額超4成,可見供國內藥企發揮的空間還很大。

目前東陽光藥在胰島素系列產品已建立完善的研發體系,產品線涵蓋第二代和第三代胰島素,重組人胰島素注射液已獲批上市,精蛋白重組人胰島素注射液(預混30R)、甘精胰島素注射液已完成III期臨床,預計2021年獲批上市;門冬胰島素30注射液正在進行III期臨床、門冬胰島素注射液完成I期臨床,預計2022年獲批上市。

在非胰島素類降糖藥方面,東陽光藥在SGLT-2、GLP-1、DPP-4等熱門研發靶點上均有布局,1類新藥焦穀氨酸榮格列淨已進入臨床III期,預計2021年4月提交上市申請,該產品為SGLT-2抑制劑,目前國內已上市同靶點降糖藥包括達格列淨、恩格列淨等;GLP-1生物類似藥利拉魯肽注射液已進行到III期臨床,預計2023年底前獲批上市;此外,DPP-4抑制劑利格列汀片、磷酸西格列汀片、苯甲酸阿格列汀片等仿製藥已申報上市。

取代正大天晴,9個抗病毒1類新藥鞏固地位

圖2:2015-2019年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全身用抗病毒藥TOP3廠家

米內網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公立醫療機構化學藥終端全身用抗病毒藥銷售額首次突破200億元,同比增長5.96%,TOP3廠家分別為東陽光藥、正大天晴及施貴寶,其中兩家國內藥企所佔市場份額均超過20%。

憑藉抗B肝藥恩替卡韋,正大天晴連續多年「稱霸」全身用抗病毒化藥市場,2018年底該產品被納入4+7集採,由於價格大幅下降,正大天晴在全身用抗病毒化藥市場的份額下降,而東陽光藥則憑藉抗流感藥奧司他韋一路高升,在2019年成功頂替正大天晴成為該市場領軍企業。

目前東陽光藥有9個抗病毒1類新藥在研,集中在C肝、B肝兩大適應症。在C肝治療領域,首個C肝1類新藥磷酸依米他韋膠囊已申報上市,該產品屬於NS5A抑制劑,針對基因1型無肝硬化C肝患者療效顯著,SVR12(12周持續病毒應答率)達99.8%,且用藥安全性及耐受性良好,預計2020年下半年獲批上市;此外,公司與太景合作的另一款抗C肝新藥--NS3/4A蛋白酶抑制劑伏拉瑞韋+磷酸依米他韋聯合療法已啟動III期臨床試驗,預計2021年獲批上市;康達瑞韋鈉片(NS3/4A聚合酶抑制劑)、HEC74647PA膠囊、HEC110114片等已完成I期臨床。

在B肝治療領域,First in class重磅新藥甲磺酸莫非賽定已完成II期臨床,預計2022年10月提交上市申請,該產品是所有療法中已證實可明確抑制s抗原、e抗原的小分子化合物,可抑制cccDNA、是實現B肝治癒不可或缺的靶點;鹽酸哌博賽定片獲批臨床,目前未查詢到臨床登記信息。

在2023年底前,預計東陽光藥至少有2個C肝1類新藥獲批上市,而隨著越來越多的新藥及仿製藥獲批,東陽光藥在全身用抗病毒領域的龍頭地位將越來越穩固。

發力高潛力治療領域,6個1類新藥5個為替尼

米內網數據顯示,中國公立醫療機構化學藥終端14個治療大類中,有6個大類2019年的增長率超過10%,感覺系統藥物增速最高,達14.75%,緊接著抗腫瘤和免疫調節劑,達14.2%。抗腫瘤和免疫調節劑共分4個亞類,其中抗腫瘤藥增速最高,達21.16%。

近幾年來,在抗癌藥醫保談判等利好政策鼓勵下,具有臨床需求的抗腫瘤藥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增速不斷提高。2019年在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銷售額接近1000億元,同比增長21.16%,為近5年來最高增速。

圖3:2019年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抗腫瘤化藥廠家競爭格局

抗腫瘤領域目前已成為國內藥企重點布局的治療領域,競爭比較激烈。2019年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抗腫瘤化藥TOP10廠家有6家為國內藥企,4家為跨國藥企。羅氏依靠曲妥珠單抗、利妥昔單抗、貝伐珠單抗「三駕馬車」主導市場,恆瑞、豪森、正大天晴、石藥等國內藥企紛紛發力,也佔據一定市場份額。

東陽光藥以明顯的臨床獲益為目標,專注於未滿足臨床需求的適應症,加快腫瘤靶向藥研發進程。目前公司有6個抗腫瘤藥1類新藥在研,萊洛替尼、寧格替尼、克立福替尼有望於2023年底前獲批。

6個1類新藥有5個為「替尼」類新藥,萊洛替尼(EGFR/HER2抑制劑)用於治療經二線治療失敗的食管癌,目前處於III期臨床,預計2020年12月提交上市申請;寧格替尼(c-Met、VEGFR-2等多靶點)是可解決三代EGFR-TKI耐藥的特效藥,預計2020年12月提交上市申請;克立福替尼(FLT3抑制劑)用於治療FLT3-ITD突發的復發/難治急性髓性白血病,療效、安全性顯著優於現有藥物,預計2021年4月提交上市申請;英利替尼(EGFR/HER2抑制劑)、博昔替尼(c-Met抑制劑)均獲批臨床。

國內獲批上市的替尼類抗腫瘤藥中有8個由國內藥企自主研發,分別為恆瑞的阿帕替尼及吡咯替尼、豪森的阿美替尼及氟馬替尼、正大天晴的安羅替尼、貝達的埃克替尼、和記黃埔的呋喹替尼、百濟神州的澤布替尼。

20多個進口替尼類藥物已有企業布局仿製藥,正大天晴、齊魯、石藥等10家藥企申報品種數大於5個,其中6個進口替尼類藥物已有仿製藥獲批上市,分別為伊馬替尼(正大天晴、豪森、石藥)、吉非替尼(齊魯、揚子江、正大天晴、恆瑞、科倫)、厄洛替尼(上海創諾製藥)、舒尼替尼(石藥、豪森)、阿法替尼(豪森)、達沙替尼(正大天晴)。

來源:米內網資料庫、上市公司公告

註:數據統計截至6月19日,如有疏漏,歡迎指正!

相關焦點

  • 中國1類新藥研發管線速覽 — 東陽光藥
    12個小分子實體1類新藥,東陽光對中國新藥開發貢獻了不小的力量根據官網顯示其關注的四個治療領域即感染、心血管、腫瘤和代謝;12個1類新藥涉及臨床的各個階段:臨床申請2個,臨床一期8個,臨床二期1個和臨床三期1個。詳情如下:
  • 10個1類新藥、61個進口藥 2018步入「新藥年」
    據米內網統計,2018年國內共有10個1類新藥獲批上市,61個藥品獲批進口,創造多個國內首個、全球首發、審評審批最快、研發投入最大、史上最強……截至目前,CDE共發布36批擬優先審評藥品名單,在今年獲批上市或進口的藥品中,絕大多數藥品獲得了優先審評資格,鼓勵創新的政策得以開花結果;從今年獲批上市的新藥的治療領域看,抗腫瘤藥(尤其是生物藥)、抗病毒藥物(包括B肝、C肝及HIV)是藥企們開發的重點領域
  • 【重磅】恆瑞、海思科……14個1類新藥獲批,東陽光藥來了
    精彩內容 12月14日,國家藥監局發布了兩個重要公告:通過優先審評審批程序附條件批准恆瑞申報的1類創新藥氟唑帕利膠囊上市,同樣通過優先審評審批程序獲批上市的1類創新藥還有海思科的環泊酚注射液。
  • 東陽光藥大豐收!拿下14個重磅品種 「猛攻」600億糖尿病市場 首個1...
    片臨床申請獲受理、首個報產的1類新藥依米他韋獲批在即……今年以來,東陽光藥已有14個品種(31個品規)獲批上市,其中有7個品種為糖尿病用藥,深耕600億糖尿病市場;目前東陽光藥已有25個品種過評,3個品種被納入第四批集採。
  • 11月CDE:5個1類新藥申報上市,正大天晴、揚子江、成都苑東生物...4...
    11月CDE共承辦藥品註冊申請897件       8個品種首次有企業申報一致性評價       5個1類新藥申報上市       卡瑞利珠單抗有新適應症上市申請       仿製申請中有7個品種為首家仿製申報       貝達藥業1類新藥鹽酸恩莎替尼膠囊獲批
  • 東陽光自主研發的1類抗C肝新藥磷酸依米他韋膠囊獲批上市
    東陽光自主研發的1類抗C肝新藥磷酸依米他韋膠囊獲批上市 2020-12-22 17: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正大天晴、揚子江兩大億級品種過評 氨氯地平第12家過評企業來襲
    正大天晴、揚子江兩大億級品種過評;7分錢的氨氯地平第12家過評企業來襲;185億的鎮靜安眠市場迎攪局者……來源:藥智網/時生截止10月31日,CDE受理一致性評價受理號達1543個(442家企業的428個品種。按補充申請計,下同);已過評受理號達270個(111個品種)。
  • 東陽光自主研發抗C肝新藥獲批上市
    東陽光自主研發抗C肝新藥獲批上市發布時間:2020年12月23日 17:25 來源:中新網湖北 1類創新藥磷酸依米他韋膠囊(商品名:東衛恩)上市。  磷酸依米他韋膠囊為東陽光自主研發並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創新藥。該項目從化合物結構設計、合成,到完成臨床前評價,開展I、II、III期臨床試驗,均由東陽光研究院完成。該新藥於2019年11月被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以「具有明顯治療優勢創新藥」納入優先評審。
  • 67個新藥獲批臨床:恆瑞、先聲、石四藥...|石四藥|抑制劑|注射液|...
    目前國內已有百奧泰、海正藥業、信達生物3家企業的阿達木單抗生物類似藥獲批上市,正大天晴、君實生物該產品上市申請在審評審批中。 甘李藥業的門冬胰島素30注射液獲批在即,有望成為首款國產門冬胰島素30注射液。門冬胰島素30注射液是一款預混胰島素,含30%可溶性門冬胰島素和70%精蛋白門冬胰島素。
  • 正大天晴位列2019年度中國醫藥工業百強榜第16位
    正大天晴排名第16位,同時獲評「2020年中國醫藥研發產品線最佳工業企業」,這也是正大天晴連續6年入選百強榜前20強。正大天晴連續6年入選百強榜前20強,彰顯了企業面對壓力與挑戰,以科技創新為支撐,以品牌質量為保障,以民生需求為導向,創新謀變、開拓進取的力量。以科技創新為支撐,企業發展動能充足。新環境下,創新才有未來。
  • 32億控股東陽光藥 張中能圖謀大健康
    11月25日,在停牌長達一年多後,主營鋁箔製造的東陽光科發布最新收購重組報告書,稱收購港股東陽光藥(01558.HK)的股份事宜有了重大進展。根據重組報告書顯示,東陽光科擬通過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方式,以32.21億元的價格,向宜昌東陽光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購買其持有的東陽光藥2.26億股內資股股份(佔東陽光藥股份總數的50.04%)。
  • 國內臨床階段的小分子和生物藥統計分析
    當前小分子和生物藥臨床各階段的分布如下圖所示(藥物個數雖然具體,但難免存在偏差,請注意),臨床一期的小分子和生物藥的研發比例為常見的3:2,但臨床二期和三期相應的比例卻約為1:1,主要原因是國內的在研疫苗產品就達60餘個。臨床二期研發的藥物比三期還少,這也體現出二期研發失敗率是1-3期中最高的一個階段。
  • 東陽光 1 類新藥「磷酸依米他韋膠囊」獲批上市
    來源:Insight資料庫作者: 加一 12 月 22 日,NMPA 發布通知,東陽光的 1 類新藥「磷酸依米他韋膠囊」(商品名:東衛恩)已正式獲批。磷酸依米他韋膠囊需與索磷布韋片聯合,用於治療成人基因 1 型非肝硬化慢性C型肝炎。依米他韋是東陽光自主研發的 1 類抗C肝口服直接抗病毒藥物(DAA),同時也是東陽光首個報上市的 1 類新藥,屬於 NS5A 抑制劑。該項目從化合物結構設計、合成,到完成臨床前評價,開展I、II、III 期臨床試驗,均由東陽光自主開發完成。
  • 10款1類新藥獲批臨床 86個藥品主動降價
    (國家衛健委)86個藥品主動降價 最大降幅73%近日,江蘇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發布《關於調整部分藥品供應價格的通知》。通知稱,根據企業申請,對於部分藥品的供應價格進行調整,調整之後的價格自2020年8月1日起執行。此次價格下調的藥品共86個,涉及73個品種,包括阿達木單抗注射劑、多替拉韋鈉片、羅紅黴素膠囊、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等。
  • 推動醫藥產業鏈數位化轉型 1藥網與正大天晴戰略合作
    原標題:推動醫藥產業鏈數位化轉型,1藥網與正大天晴戰略合作   12月15日,1藥網與南京正大天晴製藥有限公司在上海籤訂戰略合作協議
  • 400億消化性潰瘍藥市場僅3個過評!奧賽康、正大天晴……「哄搶」5...
    米內網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治療消化性潰瘍化藥銷售額近400億元,截至目前,僅有3個品種過評,分別是揚子江藥業的奧美拉唑腸溶膠囊、瑞陽製藥的鹽酸雷尼替丁片和石藥集團歐意藥業的鹽酸雷尼替丁膠囊。此外,有13個品種一致性評價補充申請正在審評,其中,5個注射劑最為「火爆」,涉及奧賽康藥業、正大天晴藥業集團、揚子江藥業、羅欣藥業、賽隆藥業等多家藥企。原研藥再迎勁敵!
  • 小分子靶向藥群雄逐鹿 正大天晴、恆瑞「殺入」TOP10
    2020年1月至今,中國已批准5個國產抗腫瘤靶向藥物。除了江蘇豪森藥業的甲磺酸阿美替尼片和蘋果酸舒尼替尼膠囊外,小分子抗腫瘤靶向藥物還有蘇州特瑞藥業和正大天晴藥業集團的注射用硼替佐米,齊魯製藥的醋酸阿比特龍片。國內藥企的抗腫瘤小分子靶向藥物正逐漸向原研藥發起衝擊,市場持續洗牌。
  • 珍寶島抗特發性肺纖維化1類新藥ZBD0276片獲臨床試驗受理
    來源:紅刊財經6月2日,黑龍江珍寶島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珍寶島)發布公告,公司抗特發性肺纖維化1類創新藥物ZBD0276片收到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下發的《臨床試驗受理通知書》,待審評通過後可開展臨床相關工作。
  • 1藥網與南京正大天晴戰略合作 推動醫藥產業鏈數位化轉型
    12月15日,1藥網與南京正大天晴製藥有限公司(簡稱「南京正大天晴」)在上海正式籤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產品直供、全渠道藥品商業化、品牌共建、患者教育等領域開展深入合作,匯聚「網際網路+醫藥」全產業鏈的優質資源,實現全渠道藥品商業化和數位化探索的價值共享。
  • 流感爆發,東陽光藥抗病毒藥「可威」持續漲價
    公告稱,合作雙方將依託網際網路開展面向全國藥品終端、患者的藥品服務,提升東陽光藥的核心產品「可威」(通用名:磷酸奧司他韋)的供應。北京鼎臣醫藥管理諮詢中心創始人史立臣1月6日接受時代財經採訪時表示,一個是手握抗病毒重要產品的藥企,一個是銷售渠道眾多的大型商業集團,兩者的合作是「強強聯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