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位置 文/鴻翔(陝西扶風)

2020-10-10 西部捿報

家鄉的位置

文/鴻翔(陝西扶風)

家鄉扶風是一個古老而又美麗的地方,南眺秦嶺,太白積雪皚皚,渭河東流滔滔;北依喬山,周原古蹟遍布山川溝塬,三教合一,民風淳厚。東望長安,曾以「扶助京師,以行風化」而得名。西為寶雞窗口,展示西府風貌,盡顯千年輝煌!

神農教稼,開啟華夏農耕;湋水淌淌,滋潤周原秀美。美陽河聆聽佛骨傳誦,封神臺講述久遠傳說……

家鄉土地肥沃,山川壯美。神農腳印猶在,周原銅鼎深埋。蘇惠織錦,情思千古;法門寺舍利珍寶,萬民膜拜。傳承周禮,文化大縣;旅遊勝地,生態家園。

家鄉在詩經裡:「周原膴膴,堇荼如飴」;家鄉在佛都旁,仁慈寬厚,千年護祐;家鄉在三班史書裡,人才濟濟,豪邁悲壯,家鄉更在伏波將軍的沙場營房,旌旗獵獵,刀光劍影。家鄉的人古道熱腸,耿直豪爽,臊子麵千年一鍋湯,紅富士香甜更漂亮。

家鄉是三月桃花,蜂蝶飛舞,杜鵑歌唱;家鄉是夏荷垂柳,細水遊魚,穿紅著綠;家鄉是秋光十色,瓜果飄香,雁鳴菊黃;家鄉是冬雪晶瑩,自然寧靜,銀波萬頃……

家鄉是神農開墾的處女地,是西周強盛的大本營,是佛祖埋骨的風水地,是周禮延續的傳承人……

相關焦點

  • 扶風,我的家鄉,我的最愛
    提起家鄉扶風,我總是感覺無比的親切愛戀,用語言難以表達對她的讚美。扶風是生我養我的沃土,素有青銅器之鄉、世界佛都、陝西西線旅遊龍頭、旅遊強縣、農業大縣、工業新興縣、文化大縣、全國衛生縣城、全國文明縣城提名縣、全國園林生態縣、全國商品糧、果品基地縣之美譽。扶風縣以「扶助京師,以行風化」而得名。盤古開天,三皇五帝始,人類有文明以來,就有扶風存在。
  • |原創2131|鴻翔:我家住在北山畔
    周原文藝4天前我家住在北山畔◎鴻翔渭水淨亮如明鏡法門寶塔入雲端祖輩勤勞黃土地世代出沒野河山2020.4.9誰是擎天一崑崙鴻翔點讚無數中國人捐錢獻物送兒女凱旋歸來再相擁放眼長城江河外十四億億皆英雄今日把酒狂飲淚誰是擎天一崑崙作者簡介:鴻翔
  • 扶風文苑:走南闖北,還是家鄉的臊子麵最好吃
    臊子麵,是陝西關中的一道美食。和羊肉泡饃一樣,也是名聲在外。外地人只要到了西安、寶雞、法門寺旅遊,除了要吃一頓羊肉泡饃,還要千方百計地找一家地道的麵條館,吃上一頓臊子麵,以領略陝西關中博大精深的飲食文化。
  • 距法門寺10公裡的扶風城隍廟,鐘鼓樓位置與眾不同,看點在哪?
    扶風城隍廟,位於陝西省寶雞扶風縣城的東大街,始建於明洪武3年,後在清康熙、乾隆等時期又重新修繕和增建。這座城隍廟是陝西西部目前規模最大,最完整的明清古代建築。扶風博物館現設立於城隍廟裡。而這個城隍廟的鐘鼓樓位置正好相反,這是為什麼呢?城隍廟的鐘鼓樓有何講頭?
  • 距法門寺10公裡的扶風城隍廟,鐘鼓樓的位置與眾不同,門票0元
    扶風城隍廟,位於陝西省寶雞扶風縣城的東大街,始建於明洪武3年,後在清康熙、乾隆等時期又重新修繕和增建。這座城隍廟是陝西西部目前規模最大,最完整的明清古代建築。扶風博物館現設立於城隍廟裡。前面【】文章中,介紹了陝西三原城隍廟,供奉的城隍爺是唐代名將,您還記得是誰嗎?【】扶風城隍廟供奉的是哪一位城隍爺呢?城隍廟供奉的是誰?
  • 別怪你的家鄉默默無聞,這裡的名人撐起了扶風半壁江山!
    扶風又在全國出名了!這次成為陝西唯一!分分鐘刷新閱讀量,著實讓人振奮,扶風人對家鄉的赤忱與熱愛果然可見一斑。扶風這些變化太快,但是對於很多遊子來說,即使故鄉已經不是童年的模樣,它也永遠躺在心底最柔軟的地方。
  • 首屆中國·扶風「一口香」臊子麵大賽在寶雞扶風舉行
    文化藝術網-文化藝術報訊 (常煒 全媒體記者 魏曉文)9月30日-10月1日,由扶風縣委、縣政府主辦,扶風縣委宣傳部、扶風縣文化和旅遊局、扶風縣商務和工業信息化局承辦,扶風縣餐飲業協會、扶風縣旅遊協會協辦的首屆中國·扶風「一口香」臊子麵大賽,陝西寶雞扶風縣七星小鎮舉辦。
  • 想那老家扶風的一口香臊子麵文/王建兵
    無論何地無論何時,離家有多遠,家鄉的味道一直伴我左右。作為一個企業家一個生意人,我看到了這次扶風縣文旅局及作家協會倡議寫老家扶風的臊子麵,我不由得要動動筆頭,我坐在辦公桌前思緒萬千,想想要寫點什麼,不,必須要寫點什麼,扶風臊子麵作為老家的一道美食,要發揚光大,在全國範圍內傳承下去。我必須要用筆頭去抒發一下在內心的家鄉情懷。
  • 扶風豪士屈軍強
    ——作者題記(一)「扶風是我家」扶風大地,沃野千裡,政通仁和,英雄輩出。扶風是個兵員大縣。扶風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是周文化的發祥地,青銅器的故鄉。「扶風」得名「扶助京師,以行風化」之意,是京畿之地。扶風,風調雨順,人勤地豐。桃花點山紅,槐香滿村莊。莊稼人喜種麥子,樂栽玉米,兼種豆類,穀子黃色金燦燦,高粱紅面情樸樸,夏日田地流金,秋季豐收溢彩。這裡人質樸厚誠,形象好似兵馬俑,講話就像唱秦腔,與人閒聊,高喉嚨大嗓門,滿臉通紅似吵架一般,一個個都是倔性子,牛脾氣。家鄉美給屈軍強留下了長久的思戀,這種愛融入他的血脈中,他在一首詩中這樣為故鄉唱讚歌:「常有五穀疊畫躍,又聞金秋現嬌嬈。
  • 新春走基層·陝西扶風一口香臊子麵
    新春走基層·陝西扶風一口香臊子麵  重新瀏覽  一口香,顧名思義,一碗一筷子面,一口放進嘴裡,讓人流連忘返。按照當地風俗,待客主家早飯做扶風臊子麵,中午宴席上提供炒菜和自家蒸的饅頭。肉臊子、蔥花、豆腐乾等食材都是提前備好的,當天只需澆湯、煮麵就好。  上午7點多,孫奶奶就開始生起灶火,拉動風箱,燒湯。  面是前幾天拿自家產麵粉到鎮上鋪子去現壓的,新麥麵格外勁道,絕不粘鍋,吃起來順滑中帶著嚼勁。  醋要選當地的岐山醋,將菜籽油燒熱,再倒入岐山醋,撈出備用。
  • 「關中文壇」琳青:扶風臊子麵
    久居都市,看慣了城市車水馬龍的喧鬧,吃厭了一日三餐的家常,但有一種麵食,卻一直縈繞在我的心頭,讓我魂牽夢繞,日思夜念,那就是家鄉的味道——扶風臊子麵。可以說,在如今的大陝西,扶風臊子麵、扶風一口香,已是大品牌了,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 【扶風文苑】端午節的花花繩
    扶風在線微信搜索
  • 「周原文藝」鴻翔《聆聽張浩文》
    聆聽張浩文文/鴻翔(陝西扶風)在我們關中西府,人們習慣於吃完飯舔碗,若不小心把饃渣掉在地上,都會小心翼翼地揀起,吹吹土放到嘴裡,特別是見到撒落的麥粒,他從西府名鎮絳帳走出,這裡因東漢大儒馬融講學而得名,更是千古周禮傳承之聖土,畢業於陝西師範大學,受困於雙重飢餓的那個年代,又不甘於命運的安排,憑著天分與毅力,跨越秦嶺,走進了竹海椰林,也走進了廣大讀者的心中。張老師用濃厚的西府口音,講述他寫作的心路歷程。
  • 陝西扶風大明寺舉行海會塔落成暨靈骨入塔法會
    陝西扶風大明寺舉行淨公圓寂三周年紀念、海會塔落成暨靈骨入塔法會    迎請主法和尚    界明法師、徹性法師等為海會塔落成剪彩    陝西省佛教協會會長界明法師講話>    陝西省佛教協會副會長、大明寺方丈徹性法師致答謝詞    法會現場佛教在線扶風訊 2007年5月26日(農曆四月初十),陝西扶風大明寺隆重舉行淨天法師圓寂三周年紀念暨海會塔落成、靈骨入塔法會。
  • 陝西扶風專屬鹿糕饃,精巧可愛甘甜如怡,吃一口吉祥如意上京城!
    袁小貓是在外地讀的大學,過年回家返校時大家都會互帶一些家鄉的特產,比如我們山西的同學帶來了酸棗幹、湖南長沙的同學帶來了臭乾子、海南的同學帶來了芒果糖……袁小貓帶啥呢?什麼是又忒又好吃又可愛又方便攜帶的呢?「你帶些鹿糕饃給你同學吧!」母親一句話提醒了袁小貓。
  • 扶風文聯舉辦「西府名人走進扶風」文化藝術交流座談會暨系列採風...
    7月13日至14日,「禮讚新中國,築夢新扶風」「西府名人走進扶風」文化藝術交流座談會暨系列採風活動在陝西省寶雞市扶風縣順利舉行。座談會結束後,「西府名人走進扶風」文化藝術交流採風團來到了陝西新貿集團,參觀了新貿集團的調度中心、業務部、運營管理部、電子商務、信息中心等部門後,在會議室觀看了公司宣傳片並進行了簡短的座談。
  • 陝西扶風愛心人士踴躍為扶風縣人民醫院捐獻愛心
    1月29日,扶風籍愛心人士楊彬強前來扶風縣人民醫院為一線醫護工作者捐獻愛心款10萬元人民幣,同時帶來9歲的李星輝小朋友捐出自己的壓歲錢1000元,西安市鐵一中遠志一班同學集體捐獻愛心款4000元。對奮戰在疫情一線的工作者表示支持和慰問。
  • 扶風城隍廟裡供奉的「城隍神」是誰?明代扶風人王綸!
    沿扶風老城東門而入,一走進古城,一座古樸典雅、宏偉莊嚴的古建築群便立刻映入眼帘,這就是陝西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築群之一——扶風城隍廟。這座建於明洪武三年(1370年)的城隍廟,已歷經647載風雨,歷史悠久,底蘊深厚。它比三原城隍廟還大「5歲」,比西安的城隍廟要長「17歲」,算得上陝西現存城隍廟的「大哥大」了。
  • 陝西扶風大明寺舉行海會塔落成暨靈骨入塔法會
    陝西扶風大明寺舉行淨公圓寂三周年紀念、海會塔落成暨靈骨入塔法會    迎請主法和尚    界明法師、徹性法師等為海會塔落成剪彩    陝西省佛教協會會長界明法師講話>    陝西省佛教協會副會長、大明寺方丈徹性法師致答謝詞    法會現場佛教在線扶風訊 2007年5月26日(農曆四月初十),陝西扶風大明寺隆重舉行淨天法師圓寂三周年紀念暨海會塔落成、靈骨入塔法會。
  • 【扶風文苑】楊貴妃真的是扶風人嗎?
    古時人們習慣把祖籍稱為自己的家鄉和出生地,是遠祖還是近祖讓人難以搞清,以筆者之見,應在唐蒲州永樂前加「祖籍」二字才合乎實證情理。既然楊玉環的祖籍在山西永濟,那麼楊玉環出生地不在四川和山西永濟,難道她的出生地在陝西寶雞扶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