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內容
東山縣簡稱陵島。因主島形似蝴蝶亦稱蝶島,是福建省第二大島。介於廈門市和汕頭之間,隸屬於福建省漳州市,位於廈、漳、泉閩南三角經濟區的南端,東瀕臺灣海峽,西臨詔安灣與詔安一水之隔;東南是著名的閩南漁場和粵東漁場交匯處;北經八尺門海堤,同雲霄縣接壤,其地理位置可謂得天獨厚。
由43個小島組成,總面積有194平方公裡,被譽為「海峽西岸旅遊島」。
東山島風光秀麗,氣候宜人,這裡的海水湛藍如天空,沙灘綿長柔軟,陽光明媚充裕,樹林深深莽莽,白帆點點,海鷗翱翔,是一個優良的旅遊度假勝地。主要的旅遊點有風動石景區、馬鑾灣及烏礁灣海濱森林公園等。
東山島是福建省著名的風景名勝區之一,這裡海灣遼闊,沙灘平緩,綠樹成蔭,勝景眾多,極具南國濱海風光特色。
東山島古稱銅山,現仍存有建於明代的銅山古城,位於銅陵鎮海濱,係為防禦倭寇而建,至今雄風依存。古城內有一座迴廊曲徑、玲瓏雅致的關帝廟,亦稱武廟,建於明代,至今香火旺盛。位於東山島東部的馬鑾灣,天藍海闊,沙白水淨,加之岸邊綠林蔥蘢,沙灘長2500多米,寬60米,沙灘東北有「三支峰」為屏,東南有赤嶼等四個小島拱衛,因而自成格局。
開放時間:
08:30~18:00
建議遊玩時間: 4小時
地址: 漳州市東山縣
最佳旅遊時節:
春夏秋適宜遊覽。氣候宜人,風光正好。
2001年5月,田螺坑土樓群被頌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11月所在村莊被公布為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村,是《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申報點之一。
田螺坑由1個方樓:步雲樓,4個圓樓:振昌樓、瑞雲樓 文昌樓、和昌樓組成,四個圓樓圍繞著方樓。「從上往下看一朵花,從下往上看布達拉。」田螺坑土樓群,由1座方形,3座圓形和1座橢圓形的5座土樓組成。居中的方形步雲樓建於清嘉慶元年(1796年),後來又陸續在周邊建成了合昌樓,振昌樓,瑞雲樓,文昌樓。五座土樓依山勢起伏布局,錯落的土牆與層層梯田遙相呼應,一派世外山居的神仙風範。
歷史
福建土樓產生於宋元,成熟於明末、清代和民國時期。世遺土樓中最古老和最年輕的均在初溪土樓群,直徑66米的集慶樓已屆600「高齡」,直徑31米的善慶樓則僅有30年歷史。 福建土樓的形成與歷史上中原漢人幾次著名大遷徙相關。西晉永嘉年間即公元4世紀,北方戰禍頻仍,天災肆虐,當地民眾大舉南遷,拉開了千百年來中原漢人不斷舉族遷徙入閩的序幕。進入閩南的中原移民與當地居民相互融合,形成了以閩南話為特徵的福佬民系;輾轉遷徙後經江西贛州進入閩西山區的中原漢人則構成福建另一支重要民系——以客家話為特徵的客家民系。
文化
2001年5月,田螺坑土樓群被頌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11月所在村莊被公布為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村,是《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申報點之一。
開放時間:
08:00~18:00
建議遊玩時間: 一天
地址: 福建省漳州地區南靖縣書洋鎮
雲水謠古鎮位於福建省南靖縣土樓風景旅遊區,介於書洋、梅林兩鎮之間,有璞山、官洋、坎下三個村,是閩南聞名遐邇的一個秀美山村,那裡的幽長古道、千年老榕、青山碧水、神奇土樓,宛如一幅濃墨重彩的山水畫。雲水謠是個歷史悠久的古老村落,村中幽長古道、百年老榕、神奇土樓,還有那靈山碧水,無不給人以超然的感覺。村中有條全部用鵝卵石鋪成的古道——「雲水謠古棧道」。
雲水謠古鎮」原名長教,那裡山川秀美、人文豐富。 2005年底,由張克輝以自己和幾位臺胞的生活閱歷為原型創作的電影文學劇本《尋找》改編的電影《雲水謠》,曾經在此拍攝取景。在福建土樓「申遺」成功後,讓遊客在觀賞奇樓美景,領略古道悠悠、碧水青青的同時,感受閩臺交流的深遠淵源。在福建土樓「申遺」成功後,當地政府將村中這條長10餘公裡,全部用鵝卵石鋪成的古道正式命名為「雲水謠古棧道」,將長教命名為「雲水謠」古鎮。
門票
90.00元
雲水謠古鎮門票信息 【門票優惠政策】 【門票優惠政策】1. 身高1.0米以下兒童免票;身高1.0~1.3米兒童,可購買兒童票,具體價格以景區內公示為準。
2. 60~70周歲老年人憑有效證件,門票半價優惠;70周歲以上老年人憑有效證件免票。
雲洞巖在福建省漳州市東20裡,此山是由各種玲瓏奇特、各具神態的巨石,層層疊疊壘成的。巖石間隙,有數不清的幽深洞壑石室。據《漳州府志》記載:「有石室深廣丈餘,天將雨則雲出其中,霽則雲復歸焉,故曰云洞。」相傳隋朝開皇年間,有潛翁者養鶴於石室中,而鶴時飛鳴於山上,鄉人見之,故又名「鶴鳴山」。
被譽為「閩南第一洞天」、「福建第二碑林」、「丹霞第一洞天」、「閩南第一碑林」的風景文化名山,有大小洞穴四十餘處,歷代各體書法題刻二百餘處。
因山上有一石洞,天將降雨,雲霧從洞中飛出,雨霽天晴,雲霧又飄回洞裡,故名雲洞巖。雲洞巖風景區的主峰海拔280米,景區範圍18.1平方公裡,多為丘陵地帶,年平均氣溫21.4℃,年平均降水量1560毫米,無霜期為330天,夏季主導風為東南風,冬季為西北風,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一年四季均適宜遊覽。
開放時間:
8:00—18:00
地址: 福建省漳州市龍文區
在福建漳浦縣畲鄉湖西碩高山下,距漳州市區90公裡,是南宋末年皇族閩衝郡王趙若和流亡避難隱居的一個古城堡,俗稱趙家堡。趙家堡素有「五裡三城」之稱,其布局立意,處處仿照兩宋故都。該城堡內外兩道城牆,外城是條石砌基的三合土牆,高6米,寬2米,周長1082米,築東西南北四個城門。東門橫匾刻「東方鉅障」,南門刻「丹鼎鍾祥」,西門刻「碩高居勝」。
浮雕
城中部有5座並列的府第,俗稱「官廳」。按南宋臨安鳳凰山下的皇宮仿建,每座5落,後落雙層,共有150間房。府第前是石板廣場,場上有「修竹」、「父子大夫」石坊。廣場前有內外魚池。池中石橋橫跨,名曰「汴派橋」,是按「清明上河圖」仿製的。橋上建有六角涼亭。園中還有一座高6米的實心石砌7級聚佛寶塔,塔壁上刻有20尊浮雕佛像。
三堂
還有三堂、輯卿小院、武廟及「悟石」、「墨池」、「雲巢」、「禹碑」、「咫尺玄門」等石刻多處。「墨池」碑高1.56米,寬0.68米,字高0.5米,寬0.45米,乃宋代四大書法家米芾的手跡;「松竹村」為明代著名書法家張瑞圖所書;禹碑又稱「岣嶁碑」,全文77字,記載大禹治水功績,其篆書高古難識,全國同類碑記僅存3處。
內城矗立著趙家堡的主體建築3層宋式生土方樓完璧樓,名取「完璧歸趙」之意。樓用花崗巖條石砌成臺基,以三合土為牆,高20米,周長88米,佔地400多平方米。第一層有10間房,第二層有9間房,第三層為四合大通廊。樓底天井右角邊有地道通往城外,樓前有一座二層樓相對。完璧樓現闢為宋史陳列館,陳列著趙氏宗族代代相傳的宋代18位皇帝的肖像以及有關宋史的文物資料。
趙家堡古建築群內住有100戶,600多名趙氏後裔。
開放時間:
全天
地址: 福建省漳州市漳浦縣畲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