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臺灣「華航」採購案

2020-12-21 央視網
  主持人:據島內媒體報導,競爭激烈的臺灣「華航」發動機採購案是一波三折。原本早應該公布的採購方案,在飛機製造商的一再催促下,到了8月中旬才有結果。那麼,「華航」發動機採購為什麼會一拖再拖呢?今天就這個話題,我們演播室請到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陳大光教授和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劉紅教授。

  本次採購案,是臺灣「華航」為去年訂購的10架波音747-400型飛機,和12架A330-300型空中巴士客機續訂發動機。由於總金額達到8億美元,引起了世界三大發動機廠商——美國通用公司、普惠公司和英國勞斯萊斯公司的激烈競爭。據臺灣媒體報導,由於各方政治力量的介入,採購方案一直難以決定。直到8月13日,臺灣「華航」才對外公布,全部使用美國通用公司的產品。

  主持人:劉教授你怎麼來看,就是說這次採購案,這個訂單徵購風波,以美國通用公司大獲全勝而告終。但事實上我們注意到參與競爭的這三家大公司,應該說大家是勢均力敵的,而且從某種角度來說,比如說勞斯萊斯它有相對的這種價格的一種優勢等等,最後為什麼會通用公司獲勝,您怎麼來看這個問題?

  劉紅:我覺得就是它這個,一個商業行為加進了政治因素,「華航」這一次購買發動機案,實質上我們還可以往前推,是去年夏天訂的那個「華航」購機案的一部分,實質上它是同一個項目。(去年)七月份買飛機的時候,原來就是「華航」準備提出買12架空中巴士的飛機,原因很簡單,就是5.25空難,「華航」覺得要提高它的安全率,準備淘汰一些舊的飛機,所以提出了採購方案。那麼當時因為陳水扁他們,民進黨當局他把他的目標放在歐洲,就去年夏天,一個是陳水扁想過境英國,或者是過境歐洲哪個國家,重要國家。第二就是說到現在為止,陳水扁也沒有到過非邦交國家,一個國家都沒有去過,那麼他也想在歐洲實現這方面的突破。所以一開始「華航」就提出一個完整的購買歐洲空中巴士的計劃,準備買16架。那麼一出來以後,立即遭到了美國波音公司的反對,這個時候在臺美和臺英關係方面,他顯然把重點移到臺美這一邊了。所以最後,去年的時候,就把飛機定為波音買10架,空客買12架。空客由16架降到12架,然後波音飛機由原來的4架增加到10架。這一次案件由來是去年買飛機,就發展到今天。

  主持人:所以臺灣媒體評論說這次引擎採購案和去年的這個「華航」採購案,應該說同出一轍。

  劉紅:原來決定的,以為是三家發動機公司,世界上最大的三家發動機公司都覺得自己能夠取得一部分份額,尤其是勞斯萊斯,英國的勞斯萊斯公司,他覺得起碼你空客A330-300客機的你這個發動機,應該用我勞斯萊斯的。最後都變成用通用的,主要的作用恐怕還是華航在民進黨當局的操縱之下,有彌補、修補美臺關係的考慮。

  主持人:所以臺灣媒體有報導說,這場採購案是到了最後才進行了翻牌。

  劉紅:最後那一天,同時把兩個公司找來了,普惠早就給排除了。通用和那個勞斯萊斯公司,「華航」同時跟他們在兩個房間開會,最後翻牌。

  主持人:我想問陳教授,您作為一名專業人士,採購這個引擎,是為空客330和波音747型這兩種機型來採購發動機,從這兩種機型本身需要的配置上來說,有什麼樣的一些技術上的要求?

  陳大光:採購的過程,需要考慮的因素是比較多的,勞斯萊斯這個公司,最近幾年一個生產的發動機在市場上使用的時候,顯示出了它的可靠性很好。另外它的發動機對於用戶在採購的時候,它提供了很多的優惠的條件,就我知道它其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手段,就是提出一個全額的保修,因為發動機到底是買哪一家公司的,一個是發動機本身的採購的時候的價格,另外一個就是維修的問題。比方說,一個發動機賣的時候你看起來可能是很便宜的,但是你用了這個發動機以後,就牽扯到維修的問題,牽扯到將來維修的過程當中,要換一些個備件的問題,往往這個維修的費用,跟這個備件的購置費是相當高的,所以必須得要通盤來考慮。現在就是說從採購,單純從採購可能還是勞斯萊斯公司發動機更合適,更合理。

  主持人:剛才我們提到了去年臺灣「華航」的這個採購案,陳教授從您專業角度來看,這樣一種採購的一種格局,最後的一種結局是否比較科學,或者比較合理呢?

  陳大光:從一個公司經營來看,最好它的機型和使用的發動機的類型,越簡單越好,這樣子的話,從它的維修上頭,從它需要的維修設備上面,從它需要儲備的備件上面都會得到便宜。

  目前臺灣「華航」的57架飛機中,共有四種機型:波音747-400,波音737-800,空客A300-600R,A340-300。而發動機型號也有三種。加上新採購的飛機和發動機,到2004年,「華航」飛機,將達到五種機型,四種發動機。

  主持人:陳教授您怎麼來看,像這種一個航空公司擁有多種機型多種配置,除了這種經濟上的一些損失之外,它在安全上它會不會存在一些隱患問題呢?

  陳大光:多種機型以後的話呢,從管理上來看,如果你是嚴格管理的話,(安全)是可以做到的。作為一個空難,統計的結果,「華航」是事故率比較高的,12年5次,6次。空難的原因在哪兒,也是多因素的,可以是天氣的問題,也可能是機務上的一些問題,飛機疲勞,機務上的問題。但是根據統計下來的結果,最大的一個發生事故的原因,是人為因素。管理好的公司,它的飛行是比較安全的。

  劉紅:臺灣媒體指出,這跟它多種機型,多種發動機帶來的維護上的難點,操作上的難點。它的機型多,發動機多,帶來的問題肯定是大。

  對於「華航」採購中過多考慮政治利益的做法,「華航」工會理事長李昭平提出了批評。

  李昭平:我希望不要有政治利益介入,因為從購機開始,「華航」始始終終都有這些,就是說我們有採購飛機的時候,每次好像有外力的影子在那個地方。如果說,真的是以「華航」本身員工的期望的話,我希望老闆他們不要受到外力的影響。

  主持人:我想對於華航當家人來說,首先為「華航」公司購置一個最好的基礎設施,是首要的一個任務,但是他好像處於很無奈的一種狀態。

  劉紅:購發動機這個案,起真正決定作用的應該是民進黨當局,它從美臺關係的角度來考慮的。「華航」這個公司,最簡單來講,蔣家父子逃臺初期,把一部分美國援助的,美國提供的這個民航機和軍方一些退役的飛機,組成了一個臺灣至今為止也是最大的航空公司。那麼,它的主要的管理方式,人事任命,當局控制的性質很濃的。這十多年來,臺灣經濟轉型,就強調原來的公營公司民營化,釋出你的股金去民營化。那麼好,一方面要求,也在不斷地要求「華航」民營化,一方面你從整個經營上,是不是,採購飛機,到訂發動機,你又不斷地政治介入,政治幹預,所以這樣的話,所以弄得「華航」有一點四不像了。

  主持人:注意到就是說,這次包括引擎採購案,包括去年的飛機採購案,太多的這種政治因素。

  劉紅:那麼今天民進黨當局它的重點,放在明年三月份要選舉,現在美臺關係變得非常重要。從去年陳水扁提出「一邊一國論」到現在為止,美臺關係一直比較緊張的。美國討厭陳水扁方面不地製造麻煩,在這種情況下,政治損失經濟補,他就拿出政治上的好處來,比方說軍購案,基德艦,買四艘基德艦開始付款了,同意了。而且我們也知道七月份四艘基德艦翻修改造去了。因為這是上世紀七十年代,為當時的伊朗巴列維國王製造的四艘艦,專門製造的,到1998年、1999年就退役了,現在進行翻修,這個要花810萬美元。四艘紀德艦總共價值八億七千萬美元,這個臺幣就驚人了,臺幣3百多億了。遊錫堃前兩天宣布,就是說從2005年開始,準備拿出5200億臺幣來,購買還沒有定下來的一個長程雷達問題,一個反潛機的問題,一個愛國者Ⅲ型飛彈的問題。所以這些包括這一次跟發動機,買發動機的,這個加起來看的話,都是用經濟上的好處,經濟上的甜頭,來彌補政治上的這個關係。

  主持人:臺灣當局出臺了這麼一系列的向美國示好的,這樣一些包括政策也好,行為也好,是否會為臺灣當局加分,會為陳水扁在明年的大選當中加分?

  劉紅:我覺得這個還是很難的。那麼陳水扁他當然了,他通過這一個案,最直接的好處就是十月份他能夠去紐約,過境紐約,因為這一次呂秀蓮就沒有過境紐約。他可以過境紐約,但是美國也講得很明確的,你到紐約不能有任何公開的、正式的活動。所以從這個事情就反映出,美國這個國家它在大是大非問題上還是很清楚的。那麼我們可以看到,就是臺灣確確實實,一直在利用經濟貿易這一種作為手段,來發展與其他國家的實質關係,包括美國的實質關係。那麼反過來你用這種手段用多了,人家也會利用這種手段反過來要挾你,讓你更加被動。那麼就像邱義仁他講得還是比較坦率的,他說美國的大腿不抱行嗎?他講得很明確,不僅要抱,還要繼續抱下去,他說臺灣的對外貿易,很多採購方面,沒有形成合力,比如農業部採購美國牛肉和小麥,比如他的經濟部要到美國採購價值8億的商品,他說這些都應該聯合起來使用,他還想繼續搞下去。

  主持人:由此其實可以看出,臺灣當局的某些人,他們實際上非常善於利用各種事物來增加自己手中的砝碼,只不過很可惜的是,這些砝碼的分量不是很重。臺灣「華航」引擎採購案,本來是一件很單純的商業採購,由於「華航」的特殊背景而變得非常複雜。島內輿論也指出,「華航」引擎採購案已經演變成一場政治叫賣。(編導:楊華 攝像:李軍、雷昊)

相關焦點

  • 波音削價三億美元爭取華航購波音客機
    據臺灣媒體報導,波音公司已經主動降價3億美元(約5億新元)以爭取華航高達30億美元的購買新客機的商機。  另外,臺灣行政院長遊錫¤表示,不會介入華航購機案。  昨日臺灣媒體報導,美國波音公司方面,據了解,已主動降價3億美元。同時,先前所提,華航最終自歐洲的空中巴士及美國的波音兩邊各買一半飛機的可能也未排除。
  • 美英兩國爭取華航新機引擎生意 本月底確定承造商
    中新網7月3日電 為了爭取華航22架新購客貨機的引擎生意,美英兩國競爭激烈,兩國部長級官員最近分別透過管道,直接爭取臺當局高層來影響華航的決定。  據臺灣媒體報導,華航董事長李雲寧表示,7月底可確定新機引擎由誰承制,這項採購案將以華航利益為唯一考慮。
  • 臺灣華航歷次空難
    臺灣「中華航空公司」CI611班機今天下午在澎湖附近海域發生墜機意外,這是華航成立近43年來的第12起重大飛行意外。以下是從1969年以來,華航歷次空難記錄:    1969年2月2日:華航編號DC—3飛機於臺灣東部發生撞山意外,機上24人全部罹難。
  • 臺灣華航空難靈異事件
    臺灣華航空難發生在2002年,當時飛機上所有的人都不幸遇難了,但是沒過多久就在網上傳出臺灣華航空難靈異事件
  • 臺灣華航買飛機政治第一 臺當局操弄華航(圖)
    日前,日方與華航事故調查人員表示,俗稱「黑盒子」的駕駛艙聲音記錄儀與飛航數據記錄儀都已找到,將很快查出事故原因。但臺灣輿論抨擊說,真正的事故原因早就路人皆知,陳水扁當局為了抱美國大腿,波音公司生產什麼就逼華航買什麼,最後甚至弄到零部件混亂。而之前華航發生的幾起重大事故,讓其在全球主要50家航空公司飛行安全率評比中,排名倒數第四。
  • 臺灣華航新機首創空中聊天室
    臺灣華航新機首創空中聊天室 2014-10-16 14:06:25(來源:臺灣《中國時報》)   中新網10月16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華航新機777-300ER首創「Seat Chat 空中聊天室」,前天(14日)首飛曼谷,旅客和同事或朋友搭機即使座位沒有坐在一起,也可以通過椅背上的大屏幕,實時傳訊給對方,還能傳圖釋,有旅客說,這就像把MSN復活了,也像在空中傳Line一樣。
  • 臺灣華航班機空難始末
    新華社北京2月18日電(記者萬紅強)2月16日晚8時零5分13秒,從印度尼西亞峇里島飛返臺灣桃園機場的臺灣「中華航空公司」CI676班機,在降落時墜毀在桃園縣大園鄉高速公路旁。飛機與地面最後一次聯絡是機長康龍麟的「塔臺,華航……」一句未完的話,機上182名乘客和14名機組人員無一生還。
  • 臺灣華航罷工凸顯臺灣低薪的陳痾
    但在這場被臺灣媒體界形容成史上「顏值」最高的罷工行動,看似搏得大量媒體報導的版面,也引發正反輿論齟齬,無論支持或反對罷工,從深層來看,華航空服員罷工只是臺灣低薪問題的冰山一角。    低、還要更低;省、還要更省。這就是臺灣老闆習慣的思維模式,除了航空業,金融業,媒體業,服務業,製造業全都如是,早就引發社會情緒的不滿。
  • 華航首架A350明年1月開始組裝 預計7月交付
    民航資源網2015年12月28日消息:2016 年華航新世代機隊再創新,領先國內業界引進全球最新型空中巴士A350-900 XWB  新世代中長程客機。華航首架 A350客機即將自2016年1月開始組裝,預定7月交機。
  • 臺灣首班旅遊包機 「華航水果機」抵蓉
    本報記者 汪蘭 李祥雲  昨日早上8時15分,臺灣「華航」「水果機」抵達成都雙流機場,這是首班臺灣航空公司開通的直飛成都的旅遊包機。該包機是「華航」唯一一架水果彩繪飛機,機身上噴塗著9種臺灣水果。
  • 臺灣華航提出釋股計劃
    臺灣地區中華航空事業發展基金會釋股小組計劃以與戰略投資者進行談判的方式稀釋出華航的股票。由於上市公司並無這類先例,相關管理部門擔心其他公司也會照此辦理。  據透露,由於證券管理部門規定,臺灣地區上市公司不能針對特定對象,以特定價格進行場外交易,儘管證券交易法中有例外條款,但是這種作法並無先例。
  • 臺灣政府唯一認可的靈異事件,臺灣華航空難靈異事件
    臺灣華航空難發生在2002年,當時飛機上所有的人都不幸遇難了,但是沒過多久就在網上傳出臺灣華航空難靈異事件,據說是一位遇難者留下來的錄音
  • 臺灣「立法院」通過民進黨提升「護照」和華航「臺灣」辨識度提案...
    【環球網報導】島內綠營又在臺灣「護照」和華航上搞小動作。綜合臺灣「中央社」《聯合報》等媒體22日報導,臺灣「立法院」今天(22日)召開臨時會,通過了民進黨「立法院」黨團關於提高臺灣「護照」以及華航的「臺灣」辨識度兩項提案。
  • 臺灣華航積極開拓醫療旅遊市場
    新華網香港8月15日電華航港區總經理吳治富14日在香港表示,公司將與臺灣醫療機構合作制訂體檢套餐,積極開拓醫療旅遊市場,預計在9月推出有關服務。  吳治富在出席「臺灣國際醫療服務推介會」後表示,臺灣醫療在技術、服務、價錢、地理位置方面有其獨特優勢。
  • 華航改名爭議持續 國民黨搶註「臺灣航空」域名
    原標題:華航改名爭議持續國民黨搶註「臺灣航空」域名臺灣綠營近日再次炒作中華航空(China Airlines)改名議題,國民黨則搶先註冊臺灣航空(Taiwan Airlines)網絡域名,聲稱只要華航成功改名,便送上域名,揶揄綠營敢說不敢做。
  • 臺灣華航新任董事長與罷工空服員對話
    臺灣華航新任董事長與罷工空服員對話/9) "← →"翻頁 6月24日下午,臺灣中華航空公司新任董事長何煖軒抵達華航臺北分公司外
  • 臺灣華航申請在大陸設立分公司
    網易財經7月15日訊 臺灣地區最大的航空公司--中華航空今日對外表示,近期將向大陸相關部門提出在大陸設立分公司的申請,第一家分公司可望落腳於北京。
  • 華航成立「臺灣虎航」 推超低價機票
    原標題:華航成立「臺灣虎航」 推超低價機票  據香港中評社報導,中華航空16日正式宣布進軍廉價航空市場。華航將與新加坡最大的低成本航空公司虎航(Tigerair)合資,成立「臺灣虎航」(Tigerair Taiwan),預計2014年底投入營運,並將推出新臺幣300元的超低票價。
  • 民進黨當局藉機炒作,操弄臺灣華航改名
    日前,臺灣地區民進黨當局宣布向美國、歐盟等國家和地區捐贈1000萬片口罩。臺灣中華航空公司(下稱華航)多次執行運送任務,不料島內綠營竟藉機炒作,聲稱華航的英文名「China Airlines」容易被誤認為大陸籍,揚言「華航改名的時候到了」。對此提議,綠營方面大多表示支持。
  • 臺灣華航推出空姐日曆
    華航2013年新款月曆圖片,1至2月份,在地食物篇。華航2013年新款月曆圖片,3至4月份,植樹篇。華航2013年新款月曆圖片,5至6月份,環保筷篇。華航2013年新款月曆圖片,7至8月份,淨灘篇。華航2013年新款月曆圖片,9至10月份,無紙化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