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女士在申請公租房時被住房保障部門查出未如實申報收入,上了「黑名單」,5年內不得再申請保障房。徐女士這才知道,自己被曾經兼職的保險代理公司用她的銀行卡一直在給別人發工資分稅,而她一直被蒙在鼓裡。為了自己的名譽,徐女士將保險代理公司及原同事起訴,要求雙方賠禮道歉,賠償1萬元精神損失費。今天上午,此案在西城法院開庭審理。被告公司及員工當庭道歉,並同意補償1萬元。
徐女士在2009年至2017年在一家保險代理公司做見習業務員。2017年10月,徐女士就離開了公司。去年底,徐女士因為家庭困難,向住房保障部門申請公租房,並按照規定,申報了自己家庭一年內的收入情況。
今年2月,經核查之後,住房保障部門確認徐女士的申報數額與其實際收入不符。徐女士這才知道,在2017年10月至今年2月,她已經離開保險代理公司的這段時間內,公司仍然在用徐女士的銀行卡給員工郭女士發放工資,也沒有告知徐女士。雖說這筆錢並不算多,但卻造成徐女士沒有如實申報收入的結果,住房保障部門因此將徐女士列入不良信譽檔案,5年內不得再次申請保障性住房。
為了恢復名譽,從「黑名單」裡撤出來,徐女士起訴保險代理公司及曾經的同事郭女士,要求雙方賠禮道歉,並賠償1萬元精神損失費。
「我代表公司向徐女士道歉,這件事確實給她造成了上損失。」在法庭上,被告公司的代理人及郭女士顯得很不好意思,都對徐女士表達了歉意,他們也不希望給徐女士造成這樣的傷害。
按照雙方的解釋,徐女士以前在保險代理公司做見習業務員時,就跟著郭女士,不過業務基本都是郭女士做的。後來徐女士不幹了,公司及郭女士仍然用徐女士的銀行卡分稅。「這是行業的普遍做法。實際上錢她也沒拿,她對此也不知道。」
鑑於公司及郭女士都承認事實並當庭道歉,也願意按徐女士的訴求給予1萬元補償,法庭主持雙方達成調解,當庭出具了調解書。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孫瑩
流程編輯:TF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