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南方,我們就能夠想到溫柔的江南水鄉,但提到北方時,我們想到的全都是各種恢弘大氣的建築或者是黃土高坡一樣的渾厚!再誇張一點想就是一望無際的雪山草原。地方文化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的風景,不同的人文。
南方人多是婉約派,北方人多是豪放派。因此南方的景點也像南方姑娘那樣嬌小可人,而北方的景點也都是像東北大漢一樣,巍峨雄武。不過這當然不是絕對的,在山東就有一個被人忽略的千年小鎮,而且它的風景也絲毫不輸江南。
提起山東這個省,我們想到最多的就是濟南的趵突泉,或者濟南的大明湖畔。其實在山東也有一個江南水鄉的千年古鎮。不過因為它身處北方而經常被我們忽略。它就是南陽古鎮。聽名字大多數人認為它是在河南南陽,其實不然,它位於山東濟寧。南陽古鎮雖然沒有被當作景點開發,但是當地政府對它的保護以及發展卻並沒有忽視。也真是它沒有被開發,所以知道的人不多,若不是誤打誤撞,誰又會發現藏在北方這個江南小鎮呢!
南陽古鎮位於山東省濟寧市微山縣境內,位於南四湖北側的南陽湖中,由東西長3500米,南北寬500米的主島和多個自然的小島組成,共有117個自然島嶼零星散落在南陽湖上。2014年中國大運河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小鎮水流較多,它就像是坐落在水上的一樣,看起來就像是水流分散在小鎮中一樣。
其實並不是水流分散在小島上。而是各種各樣的小島分散在運河上,所以這座小鎮就像是坐落在水面上一樣。古鎮十分安靜,偶爾會讓人有種錯覺,感覺自己穿越江南一樣。但是只有周邊的人說上一句話,我們立馬就會回過神來。
在北方竟然有這麼小巧玲瓏的宛如南方的小鎮,那它究竟是怎麼形成的呢?其實從秦漢兩晉的時候,因為隋唐是從南陽開闢起的,一直到了沛留,就地勢來看是低洼,也就是古人所說的沛澤,但是泗河的水是從北向南流經到全境的,所以南陽常有水患,加上多年戰亂,就造成了南陽人煙荒蕪的景象。
這一歷史階段的南陽沒有被記載的。一直到了唐武德七年,山東內的運河發生了變化,由西而東遷,引至汶泗二水到了濟寧,然後再南北分流,往南就得水就順天然的泗水下流,過了南陽,經徐州南達江淮,於是到了宋代南陽就成為泗水岸邊的較大村鎮。
一直到元三十年,因為南北大運河建成的關係,南陽成為運河岸邊的重要商埠。後來又建了南陽閘。從此,南陽便有了名氣。直到到了明代中期的時候,南陽與夏鎮、鎮江、 揚州成為了四大名鎮。在清朝初期年間,南陽鎮經常處於南北逆流的不斷侵襲和威脅之中,時而被圍困,時而被水淹,迫使地勢不斷提高,南陽鎮終於在昭陽湖、獨山湖與南陽湖的銜接處,四面環水地存留在運河兩堤上,以寬闊的運河河面為「街面」,顯現出她獨特的自然景觀。
南陽古鎮距今已經有2200年的歷史,在明代的時候曾被稱為運河四大名鎮之一,元代南北運河通航後,南陽成為運河沿線的重要商埠。與其說它是一個古鎮,不如說它是一個小島。南陽古鎮是一個典型的島鎮,四面環水,因此它也叫南陽島。流水,小島、古鎮、運河、大湖、房屋融為一體,這樣的城鎮景觀在國內也是獨一無二的。
碧水藍天,荷塘月色,小橋流水,夕陽西下,這樣的美景讓人沉醉。因為周圍你都是河流,所以這裡的居民都是以捕漁業為生,因此這裡的文化特色就是和漁業相關,工藝品也多是編織手工袋等。人們日常出門船就成了他們的代步工具。和威尼斯相比,南陽古鎮一點也不遜色。也因為它像極了南方的古鎮,因此它也有「江北小蘇州」的美譽。
南陽古鎮也經歷了朝代的更替與歷史變遷,這樣的經歷為南陽鎮增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南陽古鎮雖像極了南方的古鎮,但也有它獨特的特點。這樣的南陽古鎮你喜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