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9個鄉村振興示範村,首個規劃完成!6000年遺址未來什麼樣?

2020-12-15 上觀

坐落於杭州灣畔的金山水庫村,有著上海獨具特色的「雙面氣質」——既洋氣,又古典。水域面積接近三成,70多個小島星羅棋布的村莊宛若小小威尼斯,代表了洋氣的一面。6000年古海岸線遺址讓村莊顯得底蘊厚重,代表了古典的一面。

 

在上海新一輪鄉村振興戰略中,水庫村成為全市9個鄉村振興示範村之一。很快,村子裡有了變化:斷頭浜逐一被打通,湖面架起了棧道,一處江南民居風格的農民集中安置點正在建設……一個嶄新的村莊,正在呈現。

 

「過慣了慢生活的村子,這回做了件快事。」漕涇鎮黨委書記羅華品說。

 


打造南上海的「滄海遺貝」

 

水庫村所在的漕涇鎮正在打造市級全鎮域郊野公園,作為核心區,水庫村被納入郊野公園的整體規劃中。負責整體規劃的上海城策行建築規劃設計諮詢有限公司負責人詹運洲介紹,根據《漕涇鎮郊野單元(村莊)規劃》,水庫村將成為新江南田園。

 

江南水鄉,水元素是一大亮點。水庫村擁有豐富的水文化、優美的風景,《規劃》就以「水+園」「水+島」「水+田」為主題,把村莊分為北、中、南三大片區。在每個片區裡都植入產業功能,達到三產融合。同時打造「江南水鄉就是水庫村的樣子」文旅品牌。

 

中片區「灘漾百島」景色優美,村民枕水而居,是水庫村的核心區域。八種旅遊區坐落於此,包括親子休閒、理想鄉居、慢活養生、高端度假、文化體驗、精品農業、休閒農業和產業展示。區塊之間用水上遊線串聯。一條長達4000米水上遊線將串聯水上集市、親子教育、民宿群島、企業會所等。另一條3000米水上遊線會串聯藝術田園、垂釣園、生態魚塘等。

 

北片區叫作「溪渠田園」,專攻農業發展,種植多利升西瓜、火龍果等。結合田園風光,選擇性保留原有村落格局,打造農場民宿。

 

南片區叫作「河塘聚落」,產業以養殖業為主,原來的廠房變身「共享辦公+度假」的空間群和文化展館。

 

詹運洲介紹,做規劃 「吃」進去不少書。為了尋找當地特色,設計師找來一摞村史鎮志,研究當地古岡身帶遺址,打造出一條千年滄桑拾貝徑。計劃建設護塘石標識、化工科普公園來體現文化風貌經典,還規劃了一條通道,將阮巷老街、茶庵、古海岸遺址、漕涇烈士陵園等特色文化景點串聯起來。

 

水庫村內處處可見「水」元素

 

水庫村規劃效果圖

 


竟然「多了」5平方公裡

 

藍圖畫好,就要落地。羅華品原本擔心,漕涇鎮會遭遇「有項目沒土地」的農村通病。沒想到,在土地總量不變的「天花板」下,竟「多了」5平方公裡建設用地。

 

這5平方公裡土地不是天上掉餡餅,而是一幅地、一幅地梳理盤活。不少農民進城定居後,宅基地空置。漕涇鎮一些工作人員下鄉調研,給村民做了「一戶一檔」,記錄數據包括每戶人數、房屋建築年代、房屋建築面積、房屋是否出租、出租幾間房、他處是否有住房,並當起「翻譯」,帶著設計團隊下鄉了解情況。

 

調查結果顯示,農民願意集中居住的意願很高。水庫村有80%的村民表示支持。漕涇鎮根據《上海市鄉村規劃導則(試行)》,把環境差、規模小、分布散的村莊,特別是在生態敏感區、水源保護地內,受高壓線、高速公路和高速鐵路影響嚴重的村莊村民逐步遷出。

 

留下的房子是拆是留?低效工廠騰退後的廠房,也面臨相同問題。設計團隊想辦法和村莊搭建交流平臺,在村民大會上和村民一起頭腦風暴。「幾乎每一塊重點土地用途,都是和村民討論的結果」。

 

「鄉村規劃是在集體土地上下功夫,涉及到農民的切身利益,因此要做詳盡的農村資產調查。」詹運洲說。釐清土地現狀後,「無地」難題一下子破解了。5平方公裡建設用地還有「留白」,33公頃建設用地指標被預留給未來的村莊戰略發展。

 


把最美的風景留給村民

 

水庫村最美的中心河上,有一處白牆黛瓦、古樹相依的江南風格「湖景房」,這不是度假酒店,竟是農民集中居住點。今年6月,42戶村民將入住其中。

 

這是羅華品和設計團隊想出來的點子。原來,水庫村搞鄉村振興,村民覺得不受益,一開始並不支持。「發展農村,過去是以城鎮化形式進行,城市『吞併』農村,農民因此失去土地,但生活水平沒有大幅提升,自然會產生牴觸情緒。」同濟大學城規學院黨委書記、教授彭震偉說,「關鍵要讓農民知道,鄉村振興是做大蛋糕,而不是被分奶酪。」

 

在規劃圖中,水庫村農民集中居住點是江南風格的「湖景房」

 

何家宅「微田園」項目

 

除了把最美的風景留給村民,水庫村還在試點以土地經營權入股企業項目,將農民變成股民。坐落於水庫村核心區的漕涇休閒水莊提升改造項目中,通過土地參股的村集體經濟合作社就將每年將獲得6萬元分紅款保底收益,並享有溢價收入。

 

在村民支持下,鄉村規劃僅兩個月就完成,成為全市最快!向來歲月靜好的水庫村迎來熱火朝天的建設,12個項目已經啟動。農民集中居住點、為老服務中心、鄉村書院、四好農村路、生態烏鱧提質續養基地等正在建設中,近期還有更多項目啟動。未來,一些精緻、高產值的農業休閒項目也將落戶水庫村。

 

「從規劃到落地只花了幾個月時間,以前根本不敢想。」羅華品坦言,水庫村以前也做過規劃,圖紙只能畫出來掛在牆上。「落地難」被歸咎於規劃師的「學院派」「不接地氣」。其實是因為區鎮沒有整體策劃,大家對村莊的產業發展、人口布局、公共服務、土地利用等還沒摸清楚、想清楚。

 

去年7月,上海舉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現場推進會,會議明確,規划具有重要的引領和先導作用,要提高規劃能力,堅持規劃先行,發揮好規劃在整個鄉村振興工作鏈中的作用。按照上海鄉村振興工作布署,今年上海鄉村規劃全覆蓋,涉及全市84個涉農鄉鎮。針對上海農村的現狀特點,鼓勵從全鎮域層次,統籌謀劃村莊規劃。《漕涇鎮郊野單元(村莊)規劃》就是在全鎮域梳理空間、統籌資源,再將鄉村按照資源稟賦進行分類,有針對性投放資源、進行建設。

 

「鄉村規劃不是計劃建幾座漂亮的房子,號召大家做農家樂和民宿。上海鄉村振興應當考慮長遠,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彭震偉說,對標全球一流城市,上海鄉村需要有鮮明的特色。面向未來,上海農村作為大都市的稀缺資源,要找到尋找特色長效的發展路徑。他舉例,水庫村打造「居住+經營」空間功能複合利用的農民集中居住點,而非按照純農民居住標準建設,就是考慮到數十年後農村生產人口和居住人口的變化。

相關焦點

  • 花都600年古村規劃通過,打造廣州鄉村振興示範村
    有著600多年歷史的花都區港頭村不僅被列為廣州全市3個特色精品村之一,還將打造成廣州鄉村振興的示範村。近日,花都區花東鎮港頭村鄉村振興控制性詳細規劃在廣州市規劃委員會上獲得通過,通過做「減法」的規劃,對古村進行保護與活化;結合周邊旅遊資源,引入國內外知名建築大師通過微改造共同打造嶺南國際建築師公社,以點帶面實現鄉村群的全面振興。
  • 廣州花都600年古村規劃通過 將打造成鄉村振興示範村
    廣州花都600年古村規劃通過 將打造成鄉村振興示範村金羊網-新快報  作者:沈逸雲  2020-11-25 在港頭村及水口營村現狀村道基礎上新增
  • 花都600年古村規劃通過 將打造成鄉村振興示範村
    新快報訊 記者沈逸雲 通訊員穗規資宣報導 擁有600多年歷史的廣州花都區花東鎮港頭村,未來將打造成為嶺南國際建築師公社、廣州三大鄉村振興示範村之一,這意味著老廣們周末出遊又添好去處。日前,第三屆廣州市城市規劃委員會地區規劃及城市設計專業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審議通過花都區花東鎮港頭村鄉村振興控制性詳細規劃。
  • 鄉村振興等您建言 濟南首個鎮級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徵求意見
    全市首個鎮級鄉村振興戰略規劃——《濟南市歷城區唐王鎮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規劃」)公布,擬打造集文化休閒、生態旅遊、現代農業於一體的環境優美、宜居樂活小鎮,打造鄉村振興「泉城樣板」。
  • 寧德市9個村入選全省打造美麗鄉村示範村名單
    記者從市財政局了解到,日前,寧德市9個村入選全省打造美麗鄉村示範村名單。據了解,為深入貫徹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培育樹立一批生態、生產、生活同步建設發展的美麗鄉村,省財政廳2020年繼續在全省支持打造50個美麗鄉村示範村。
  • 江蘇首個鄉村振興學堂落戶蘇州
    本報訊(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李超)4月17日,江蘇省首個鄉村振興綜合實踐教育培訓基地——蘇州鄉村振興學堂在吳中區臨湖鎮掛牌成立。蘇州鄉村振興學堂位於吳中區臨湖鎮,佔地面積約131畝。依託臨湖鎮及周邊地區生態資源優勢、歷史人文優勢和「美麗鄉村」建設優勢,藉助在蘇高校、黨校、農村幹部學院等在學術研究、教學師資的優勢和環太湖地區豐沛的實踐資源,吳中區致力於將鄉村振興學堂打造成為「集中展示蘇州鄉村振興成就的平臺、培育鄉村振興人才的搖籃、匯聚鄉村振興智慧的高地和壯大鄉村振興組織的陣地」。
  • 上海市政協開展年末委員視察,推進鄉村振興示範村建設
    2019年,當地開展鄉村振興示範村建設,立足現代精品農業發展定位,以漁事文化體驗為特色,結合千畝涵養林和長江風光,成為北上海宜居、宜業、宜遊的鄉村振興示範村。塘灣村是上海市第一批9個鄉村振興示範村之一,2019年進入「中國美麗休閒鄉村」之列,2020年入選第二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村域40%的面積被森林覆蓋,河道縱橫交錯,有獨特的江南水鄉風韻。
  • 泉港區堅持「六個突出」,加快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全面完成村莊分類工作,紮實推進村莊規劃編制工作,採取試點為先、總結經驗,先行推進7個省級試點村村莊規劃,打造樣板,逐步推進村莊規劃全覆蓋。同時,探索建立涉農資金統籌整合長效機制,整合歸併各部門專項資金,集中優先用於保障鄉村振興戰略重大政策、重大行動和重點項目實施。2019年全區累計投入1.36億元區級財政資金用於鄉村振興項目建設。
  • 宜興市7個村入選無錫美麗鄉村示範村
    原標題:我市7個村入選 無錫美麗鄉村示範村   昨天(29日),無錫市委農辦公布了2018年度美麗鄉村示範村入選名單,丁蜀鎮西望村、張渚鎮善卷村、湖公式鎮大東村、芳橋街道金蘭村、官林鎮韶巷村、高塍鎮塍西村、萬石鎮萬石村等我市7個村成功入圍。
  • 深汕合作區:凝聚合力加快推進鄉村振興示範村建設|鄉村振興進行時
    為確保2020年度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各項硬指標、硬任務順利完成,11月17日,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簡稱「深汕合作區」)黨工委書記產耀東率隊調研鄉村振興示範村建設工作推進情況。為確保全區鄉村振興工作出亮點、出新招、出實效,深汕合作區按照「一村一特色」原則,正穩步打造一批具有高效帶動、示範引領作用的鄉村振興帶頭村,同時將各示範村與其他公共旅遊目的地進行串聯,形成一條完整豐富的深汕合作區特色休閒旅遊觀光線路。
  • 新增4個村!嘉定市級美麗鄉村示範村又添新成員,美到你了嗎?
    嘉定市級美麗鄉村示範村又添新成員!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什麼樣?跟小嘉一起去看看!市農業農村委日前發布,經各涉農區申報、專家評審、市級評定,39個村獲評2019年度上海市美麗鄉村示範村。其中,嘉定有趙巷村、聯西村、華莊村、草庵村4個村入選。
  • 威海打造80個鄉村振興樣板片區,創建市級以上美麗鄉村示範村209個
    制定出臺《威海市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威海市鄉村振興戰略空間規劃》《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配套制定鄉村振興5個專項工作方案,確立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三年行動的時間表和路線圖,搭建起推進鄉村振興的「四梁八柱」。強化示範引領。堅持「點、線、面」相結合,串點成線、以線連片、聚片成面,帶動實現鄉村全域振興、全面振興。
  • 閔行又添兩個「鄉村振興示範村」,它們是……
    鄉村振興實施戰略2019年我區推進鄉村振興示範村建設中,首批示範村——浦江鎮革新村成為全市的「網紅打卡點」,它打造出的水墨江南風格的新民居,體現出村的肌理、鄉的韻味和城的品質,不僅有效改善提升了農民的居住環境,還成為市民近郊出遊的一大嚮往。
  • 上海市鄉村振興戰略規劃與實施方案新鮮出爐
    11月23日,上海市委常委會審議通過了《上海市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上海市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方案(2018-2022年)》,圍繞黨中央、國務院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體部署,上海加強具體協調,抓好貫徹落實。重點抓了以下幾項工作:  抓規劃編制與落地。一是戰略規劃。
  • 創建100個美麗鄉村示範村
    實事7鄉村振興    今年市辦實事中提出,要推動實現鄉村振興,通過實施基礎設施完善、人居環境整治、村容村貌提升等,創建美麗鄉村示範村100個,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完成新型職業農民技能培訓2萬人,為農業新舊動能轉換和鄉村振興提供人力保障
  • 威海打造80個鄉村振興樣板片區,創建市級以上美麗鄉村示範村209個!
    制定出臺《威海市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威海市鄉村振興戰略空間規劃》《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配套制定鄉村振興5個專項工作方案,確立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三年行動的時間表和路線圖,搭建起推進鄉村振興的「四梁八柱」。強化示範引領。堅持「點、線、面」相結合,串點成線、以線連片、聚片成面,帶動實現鄉村全域振興、全面振興。
  • 首個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實施報告發布 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開局良好
    本網訊 為全面反映《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的實施成效,近日,農業農村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規劃實施協調推進機制27個成員單位編寫的《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實施報告(2018—2019年)》出版發布。
  • 威海打造80個鄉村振興樣板片區,市級以上美麗鄉村示範村年內將達到...
    加強組織領導,「四級書記」一起抓,壓實「一把手」責任;統籌謀劃布局,確立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三年行動的時間表和路線圖,搭建起推進鄉村振興的「四梁八柱」;強化示範引領,堅持「點、線、面」相結合,串點成線、以線連片、聚片成面。「點」上累計創建市級以上美麗鄉村示範村209個,年內將達到303個。
  • 山西省公示66個省級鄉村治理服務示範社區、521個善治示範村名單
    省民政廳12月16日公示66個2020年度省級鄉村治理服務示範社區、521個善治示範村名單。 2018年以來,我省貫徹落實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決策部署,推進《山西省鄉村振興戰略治理有效專項規劃(2018—2022年)》實施,連續開展省級鄉村治理服務示範社區創建活動,建立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加快鄉村治理創新和轉型,提升鄉村治理和服務能力,實現鄉村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的現代化。
  • 武漢上榜首個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實施報告
    近日,由農業農村部、國家發改委發布的首個鄉村振興戰略五年規劃實施報告中,武漢案例榜上有名。武漢美麗鄉村航拍圖2017年以來,武漢通過深化「三鄉工程」拓面提質,集中優勢資源,重點打造江夏魯湖田園綜合體、蔡甸嵩陽大道、黃陂木蘭大道、新洲桂花大道等四大鄉村振興示範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