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坊七巷:一核多帶打造福州城市新名片

2020-12-14 福州新聞網

遊客遊覽三坊七巷。記者 葉義斌 攝

  福州新聞網7月24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阮冠達 吳暉)三坊七巷列入全國第二批步行街升級改造試點的消息,這兩天刷屏市民的微信朋友圈,大家點讚「棒棒的!」

  記者23日從市古厝集團獲悉,三坊七巷街區正積極推動高品質步行街申報與建設工作,響應商務部號召,推動街區文化、商業、旅遊高質量發展。

  據了解,今年以來,三坊七巷街區以工程項目建設為中心,依託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深化5A級景區創建成果。通過強化硬體和軟體建設,堅持機制長效化、常態化運作,創新旅遊營銷方式,增強品牌市場推廣力,加快街區高端品牌、特色品牌集聚,推動街區文化、商業、旅遊高質量發展,力爭將三坊七巷步行街區打造成為世界級精品旅遊區。

  「結合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我們將以三坊七巷為載體打造福州新城市名片,最終建設成為本地人必逛、外來遊客必來的商業繁榮地、旅遊目的地和文化展示地。」市古厝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針對高品質步行街建設,初步規劃以「一核多帶」商業空間布局為核心,著力形成商業主軸和多商業帶差異化競爭的局面。其中,「一核」以三坊七巷為文化旅遊核心,「多帶」則涵蓋朱紫坊、津泰路、達明美食街、地下商業帶等,實現了商圈多元化發展。

  打造高品質步行街,首要任務是提升市民和遊客的遊覽體驗。記者了解到,從街區環境,到停車配套,再到綠化燈光,市古厝集團都已提出完備的提升計劃。其中之一,是計劃推動三坊七巷景區南、北入口景觀改造。在保護和優化現有景觀風貌的同時,將街區南入口向南延伸至澳門路,提升南后街南向主入口景觀品質。同時在北入口設置北口廣場,增設景觀綠化、涼亭戲臺、水池假山、電子導覽屏等,為遊客提供更加舒適的遊覽體驗,提高三坊七巷步行街區的品牌識別性和商業旅遊價值。

  景區內停車配套也將升級。據上述負責人介紹,三坊七巷街區正計劃建設停車誘導系統,由遠及近、由外到內逐步誘導車輛從片區外圍到具體停車場停車。同時還加快衣錦坊過坊地下通道建設,建成後將連接多處停車場,預計可增加約300個車位,滿足社會車輛停車需求。

  此外,街區綠化景觀與燈光同樣處於升級範圍內。據介紹,街區將從文化、藝術、傳承、建築格局、院落制式、歷史典故等層面進行綠化補植。採用鄉土文化氣息的本地植物品種,營造各具特色的街巷景觀與主題特色鮮明的街區院落,充分利用挖掘現有古樹名木故事傳承,展示自然與文化雙遺產。

  「我們還將進一步完善街區內部旅遊標識導視系統,對街區內部景觀標識、指向牌、巷道導覽標識、景觀介紹、古樹名木標識、溫馨提示等11類標識牌進行改造升級,優化遊客導覽體驗。」上述負責人說。

相關焦點

  • 三坊七巷:一核多帶打造福州城市新名片
    三坊七巷列入全國第二批步行街升級改造試點的消息,這兩天刷屏市民的微信朋友圈,大家點讚「棒棒的!」記者23日從市古厝集團獲悉,三坊七巷街區正積極推動高品質步行街申報與建設工作,響應商務部號召,推動街區文化、商業、旅遊高質量發展。據了解,今年以來,三坊七巷街區以工程項目建設為中心,依託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深化5A級景區創建成果。
  • 三坊七巷打造城市會客廳
    昨日從市商務局獲悉,商務部22日公布全國第二批步行街改造提升試點,福州三坊七巷步行街入選。接下來,我市將根據商務部高品位步行街建設要求,從四方面發力,高標準、高質量推動步行街改造提升,著力將三坊七巷步行街打造成承載閩都文脈、匯集城市智慧、充滿生機活力的城市會客廳。
  • 擦亮城市名片,福州三坊七巷,廈門中山路會變成這樣
    商務部將福州三坊七巷、廈門中山路等12條步行街列入第二批改造升級試點單位,這也意味著他們將向「國家級」的標準邁進。步行街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載體,現代步行街是城市綜合集購物、餐飲、休閒、娛樂、辦公、旅遊、住宿等功能於一體的服務設施,在引領城市消費趨勢,樹立城市品牌形象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 福州三坊七巷入選全國第二批步行街改造試點
    記者 葉義斌 攝  福州日報記者 王玉萍 通訊員 榕商宣  記者23日從市商務局獲悉,商務部22日公布全國第二批步行街改造提升試點,福州三坊七巷步行街入選。接下來,福州市將根據商務部高品位步行街建設要求,從四方面發力,高標準、高質量推動步行街改造提升,著力將三坊七巷步行街打造成承載閩都文脈、匯集城市智慧、充滿生機活力的海西城市會客廳。
  • 福州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福州三坊七巷,國家5A級景區。20年前,估計好多福州本地人都和我這外來人一樣,做夢都沒想到南后街這破破爛爛的瓦房,竟然搖身一變,成了國家5A級景區,每到節假日,全國各地到此遊玩的遊客絡繹不絕。二十二年前,初來福州,逛南后街,大失所望,一個省會城市市中心的主要街道,竟然是一些破破爛爛的瓦房,好像大風一吹就會倒下一樣,還不如我農村老家的破房子。在福州呆的時間長了,才知道三坊七巷不一般,這些低矮的瓦房主要是明清建築,保存完好,有「中國明清建築博物館」的美稱。這裡人才輩出,是很多名人故居,如沈保楨、嚴復、林覺民、冰心、林長民等。
  • 福州驕傲,「三坊七巷」遍布全國
    ——全國政協委員、泰禾集團董事長黃其森黃其森的故鄉,就是我們熱愛著的擁有2200多年歷史文化的福州。城中的三坊七巷,人傑地靈,是福州的歷史之源、文化之根,被譽為「中國城市裡坊制度活化石」和「中國明清建築博物館」。正是這裡,滋養著黃其森濃厚的中國傳統文化情結,立志將家鄉的坊巷建築文化精髓,注入泰禾的產品。
  • 「活力+智慧+樂遊」,三坊七巷新坐標
    01 福州旅遊燙金名片作為福州的旅遊「金名片」,福州三坊七巷不僅吸引了無數遊客來打卡三坊七巷起於晉,完善於唐五代,至明清鼎盛,古老的坊巷格局至今保留完整,是中國都市僅存的一塊「裡坊制度的活化石」。>三坊七巷步行街由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和東街口商圈組成。
  • 福州三坊七巷煥新顏,千年巷陌的燈火闌珊
    在福州有這樣一句話,沒去過「三坊七巷」,就等於沒到過福州城。三坊七巷,位於福州市中心軸線上,為國內現存規模較大、保護較為完整的歷史文化街區,作為閩都文化的重要代表,三坊七巷巧妙地融合了傳統與現代、樸素與華麗、靜謐與喧囂。
  • 福州市資訊|三坊七巷,福州的文化名片與歷史縮影
    三坊七巷,福州的文化名片與歷史縮影三坊七巷之於福州,就像大柵欄之於北京,磁器口之於重慶它是這個城市的文化名片與歷史縮影,因此有「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國近代史」之說。夏日黃昏,大雨初歇,小雨淋漓,南后街上依然熙熙攘攘,有人撐著傘,有人享受著雨淋淋的涼快。南后街的雕塑栩栩如生,又古香古色,描繪的也多是傳統的絕活。把脈能把人的病症測驗出來,這對於現代的檢測手段是諷刺還是恭維呢?安民巷,因唐代農民起義軍黃巢入閩時,到此巷即告示安民,故名。
  • 福州三坊七巷,裡坊制度活化石
    全國著名的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位於福州市這坐具有2200多年歷史的古老城市中心,對福州人民來說,三坊七巷就是他們的家園,也是福州市的代表。坊巷內保存有200多座古建築,三坊七巷起建於晉,完善於唐五代,明清時期最鼎盛,有多處國家、省、市級文化保護單位、歷史保護建築。
  • 端午粽意濃,福州三坊七巷分享百年福果
    福州三坊七巷一棟棟歷經數代人精雕細琢的閩都特色古厝內,分布著數十棵各類百年果樹。端午仲夏時節,坊巷中的果樹陸續結果、成熟,百歲荔枝瓤肉瑩白如冰雪,百年芒果果實金銀壓枝頭,更有楊桃、百年蘋婆、楊梅、橘子等多種水果在盛夏成熟,果香飄坊巷。
  • 福州三坊七巷,當古巷遭遇現代化
    框哥說:「日前福州召開的『首屆海上絲綢之路國際旅遊節』會展期間,三坊七巷猶如福州的文化名片,被各位領導、嘉賓一次次提及
  • 福州三坊七巷「數字蝶變」 引領智慧文旅建設發展
    央廣網北京5月8日消息 第二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作為承辦地,福州近年來掀起了一股數字建設熱潮,一批數字建設項目成果落地開花,走在全國前列。福州三坊七巷,這個中國歷史文化街區也因此發生了「數字蝶變」,引領智慧文旅建設發展。
  • 福州三坊七巷重現風採正有時(組圖)
    >朱紫坊衣錦坊郎官巷文儒坊  核心提示  「三坊七巷」,福州歷史文化名城的名片,如何對它實行全面的保護一直引人關注從省政協昨日召開的福州市「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和中心城市建設」座談會上獲悉,《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初稿)已經擬定,規劃對保護範圍、街區保護特徵等都作了闡述。目前專家學者正對該規劃作進一步的論證。  據了解,《規劃》劃定的保護範圍北至楊橋路、東至八一七路、西南至道山路、東南至吉庇路、西至通湖路津泰河,保護面積556.8畝。
  • 福州的三坊七巷,明清建築歷史的活化石,坊坊相連巷巷相通
    福州的三坊七巷,仿佛是一個明清建築歷史的活化石,坊坊相連,巷巷相通,房屋精緻,匠藝奇巧武夷宮。三坊七巷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是福州老城區經歷了建國後的拆遷建設後僅存下來的一部分,是福州的歷史之源、文化之根,自晉、唐形成起,便是貴族和
  • 遊三坊七巷隨想
    三坊七巷作為福州這座城市的名片來說其實是名副其實的,單叢外表來看建築的話確實感覺很新好像不符合文化旅遊這樣一種概念,但其實走進三坊七巷各個景點的裡面真的內容還是很多的。民俗博物館裡給大家呈現的是明清時期福州地區的婚嫁習俗以及我們福州人對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重視。
  • 福州的三坊七巷,源自唐宋的古老街區
    到福州之前就聽說這是一座歷史名城,但對於福州作為歷史名城的內涵其實並不清楚,到福州後始知三坊七巷乃福州市歷史名城的重要標誌之一,至今還保存相當一部分自唐宋以來形成坊巷。福州三坊七巷街區是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街之一,是福州老城區經歷了拆遷建設後僅存下來的古代坊巷建築群的一部分,為國內現存規模較大、保護較為完整的歷史文化街區。三坊七巷也是全國為數不多的古建築遺存之一,故有「中國城市裡坊制度活化石」和「中國明清建築博物館」的美稱。
  • 漫步福州的「三坊七巷」
    福州有句話說得好,「到了福州沒來三坊七巷就等於沒來福州。」由此可見,三坊七巷是福州的名片,也是福州人的驕傲,從這裡走出的一位位文化名人,對中國近代的歷史發展和思想文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三坊七巷自晉、唐起,便是貴族和士大夫的聚居地,清朝至民國期間走向輝煌,它是福州的歷史之源、文化之根。
  • 【行走福州三坊七巷】南后街
    福州南后街北起楊橋路口,南至吉庇巷和澳門路交叉路口,全長千米,是福州城內「三坊七巷」的中軸線。它的東側有七巷,西側有三坊,是從福州三坊七巷興起至民國期間主要的商業街,由北到南路面商賈雲集。明、清時期的南后街依舊是「粉牆黛瓦石板路」、兩旁鋪面林立的熱鬧非凡。㊙在遊覽三坊七巷的南后街時,一定要記得特別關注以下幾家具有老福州特色的景點和門店。
  • 福州三坊七巷步行街入選國家第二批步行街改造提升試點
    記者今日從福建省商務廳獲悉,近日,商務部公布了全國第二批12條步行街改造提升試點名單,福州三坊七巷步行街和廈門中山路步行街同時登榜。此外還有哈爾濱中央大街、大連青泥窪、石家莊民族路、鄭州德化、長沙黃興南路、深圳東門、青島臺東路、合肥淮河路、寧波老外灘、昆明南屏街入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