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小鞠。前段時間ACG圈出現了月野兔的同人創作熱潮,相信大家都還記憶猶新。作為經典作品《美少女戰士》的人氣角色之一,月野兔憑藉可愛的外形與標誌性的水手服深入人心,小鞠也是對水手服的美少女情有獨鍾。
直到如今,水手服都還活躍在許多電影以及經典的動畫、漫畫和遊戲中,尤其是大多數校園題材,美少女們穿著輕飄飄的制服盡顯青春俏皮。水手服作為日本最傳統的校服,不僅代表著日本校園文化,更是日式制服歷史的一段縮影。今天小鞠就來帶大家走進水手服的世界,領略潛藏在小小白藍色布料中的潮流發展史。
水手服的起源
水手服的原型是1857年的英國皇家海軍制服,於1972年引入日本。在此以前日本人都是穿著和服裙子去學校學習,第一次接觸這樣一種帶著軍事色彩的服飾,加之當時正處於明治維新時期,富國強兵成為國家思潮,日本青少年們都很吃這一套,漸漸地水手服開始流行起來。有一種說法稱福岡女子大學是日本最早普及水手制服的學校,後來這一風潮逐漸擴散到全日本,並成為一種青年潮流。
水手服的類別
根據地域潮流的差異,水手服由東向西大致區分為「關東領」與「關西領」,此後還能再細分為「札幌領,關東領,名古屋領,關西領」,這些大都只在各自的地方流行。關東領關西領最大的差異在於兩者的護胸部與領子不同,關東領系的領子高於胸圍線,關西領系的領子低於胸圍線,除此以外兩者護胸部有無與能否拆卸也關係到他們的差別。
「水手服」萌文化的流行
潔白的上衣,各種顏色的大方巾領子,露出白暫肌膚的v型領口,漂亮的胸口裝飾,樸素簡潔的百褶裙,若隱若現的絕對領域,乾淨可愛的圓頭皮鞋(省略號)這些特徵過於常見以至於發展為一種萌文化符號,青春,活力,充滿朝氣。早在上個世紀70年代,那時水手服形象依舊定格在純潔死板的單一形象上,一部名叫《水手服與機關槍》的影片重磅上映,並轟動一時,徹底撕破了大眾的刻板印象。
大家還記得之前的那部現象級動畫《佐賀偶像是傳奇》麼,故事中的不良少女二階堂咲沉迷「拓麻歌子」,嘴上喊著「夜露死苦」,穿著拖地長裙的水手服,騎著摩託飆車,這一經典形象無不得歸功於上面所說的那部影片。然而由於同樣催生而出的校園暴力帶來了更加惡劣的影響,學校不得不重整風氣,這一情況造成了水手服的一時衰落,越來越多學校開始採用夾克西裝校服。
接下來讓我們將眼光轉回ACG領域。到了1992年,一部描寫了主人公變身成為穿著水手服的戰士與邪惡勢力戰鬥的動畫於日本電視臺首映,這部動畫就是日後帶來新的水手服熱潮,為廣大宅男宅女所喜愛的的《美少女戰士》。至此,水手服的萌文化初具雛形。到了今天,隨著日本動畫產業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穿著水手服的可愛少女活躍於銀幕之上,比如曾經火及一時的《EVA》中的幾位女性角色,比如《涼宮春日》系列中的團長與朝比奈學姐,再比如《幸運星》中穿著水手服快樂耍寶的可愛女孩子們,不論時代的更迭或是潮流的改變,不變的依舊是那套經典的設計款式。
總結
除了作為衣服,校服在當今社會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身份。關乎教育,關乎禮儀,關乎社會文化,關乎一個時代的思潮。水手服文化述說著一代人的回憶,承載著一代人的夢想,那些曾經的畫面投影到電影動畫中,投影到小說遊戲上,創造出一個又一個奇蹟。或是身穿純白制服的少女們嬌羞的笑靨,或是飆著摩託的不良少女們鼓起的張狂風聲。這也好,那也罷,當那些曾經的人們回憶往昔時,他們的青春依舊閃閃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