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的民間傳說

2021-01-12 中國臺灣網

臺灣的民間傳說

時間:2005-11-30 11:26   來源:


  原始時代,人們憑藉他們所固有的信仰和想像力,常把自然界和人類的各種現象,當作諸神的活動而說明,並編排出來有體系的故事。這種故事便是所謂神話。民間傳說。其始也是從神話中產生出來的。但它漸漸的脫離了原始信仰,而以英雄、偉人、美人、善人、惡人、愚人等人的活動為其中心題目。換句話說,在民間傳說裡,人的活動漸漸的代替了神的活動,人比神更有地位。世界上各民族的民間傳說,在同樣的文明狀態下,就產生出來同樣的類型,是故各民族的民間傳說,本質上都是大同小異,只有表現之不同,而少有內容之突出者。同時,在某一地區內或若干地區之間,時常發生民間傳說之移植、傳播,因而更促進同樣的類型傳說之生產和再生產。總而言之,研究民間傳說,必須從類型之分析著手。

  臺灣的民間傳說,大部分是將大陸之民間傳說完整的移植過來,世世相傳而保持於不墜。但其中不免也有以大陸的民間傳說,特別是以福建的民間傳說,為其原型,加以本地的自然風物、歷史事實,民情風俗改編而成的亞型、變型。茲將後者列舉數種,加以說明如下:

  埋金傳說:打鼓山,又稱麒麟山,位於高雄市鼓山區,海拔354公尺。《臺灣府志》云:「相傳道乾有妹,埋金山上。」據傳:當明末海盜頭目林道乾被官府逮捕時,其妹將其所有之大量黃金悉數埋在此山上。可惜其妹由於悲傷過度而哭死,到後來,便無人知道這些黃金之蹤跡了。除了高雄市之打鼓山外,此一傳說在屏東縣車城鄉、獅子鄉、臺北金山鄉等地亦有流傳。史實是有時間有地點,而民間傳說是無時間,亦無地點的。因而一經傳播,在不同的地方,也可以有同樣的內容的傳說。按埋金傳說之原型,在大陸各省,到處皆有。就福建而言,省城福州就流傳著閩王王審知埋藏金銀財寶於王墓山之傳說。

  望夫傳說:臺南市安平區附近海濱,處處點綴野生之林投。林投,又作菻荼,番語。樹高及丈,直幹無枝,葉簇生,長四、五公尺,刺利,列如鋸齒。入夜遠望之,宛如女鬼披髮站立海邊,使人毛骨悚然。當地民間乃流傳[林投姊]之傳說,略謂:往昔安平附近有一女子,每日站在海邊等待,但其丈夫始終未見回來。久而久之,該女子終於哭死於一棵林投樹下。因其怨魂不散,當地居民常目睹在海邊林投樹下,出沒披髮之女鬼,以致物情騷然驚相傳播。按福建、廣東沿海,因山多田少,地瘠人稠,居民向多謀生海外,其妻妾常在海邊等待丈夫回來,於是處處皆有望夫石、望夫臺等之傳說。臺灣[林投姊]之傳說,無非是福建、廣東沿海望夫石傳說之翻版而已。

  皇帝微行傳說:雲林縣口湖鄉之沿海,盛傳乾隆君遊臺灣,嘉義縣、臺南縣之嘉南平野,又傳嘉慶君遊臺灣等傳說,地方父老,言之鑿鑿。按我國東南、華南沿海,向有明正德帝微行之傳說。江浙之「梅龍鎮」、福建之「正德帝吃雞」等便是。臺灣之乾隆、嘉慶微行傳說,皆以大陸上明正德帝微行傳說為原型,加上本地之歷史條件而成。前者當為後者之翻版而已。

  神仙傳說:臺北市北投區復興崗東方之圓仔湯嶺,絕頂有一小湖。相傳,古時住有一位神仙。此仙意欲招來一老實人為其徒弟,便化裝為一賣湯圓之老翁,立於嶺頂叫賣,謂吃一碗兩文錢,吃兩碗則僅需一文錢。大多數之路人皆爭先恐後地前往,付了一文錢而吃兩碗湯圓。後有一年輕人見了此一情形,頗覺不公平,便付了兩文錢,吃了一碗。賣湯圓之老翁,於是便現出其神仙之原形,告訴這青年其本意,贊其老實而收之為徒弟。傳說中此神仙之湯圓是用嶺上之泥土搓成的,因此,嶺上呈現一土坑,經天雨積水,遂成前述之小湖。此一傳說,當是以湖北黃鶴樓之傳說為其原型,略加修改,潤飾而成的。

  足跡傳說:臺北市景美區之景美山,山頂有一仙跡巖,大巖石上,有一大足印。相傳為古時一神仙下到此處之足跡。近年在巖下,建了一廟,供祀呂洞賓,稱為仙跡巖仙公廟。此種足跡傳說,在大陸各省到處皆有。就福建而言,省城福州郊外之鼓山,有一羅漢臺,大巖石上有二、三足跡,相傳為古時十八羅漢來遊鼓山之蹤跡。
地道傳說:基隆市首屈一指之名勝仙洞,除洞內供祀觀世音菩薩之外,留有許多清同治年間之石碣,具有神秘之感。民間傳說,洞裡往昔住有神仙,又傳,此洞有一地道,直通淡水港。臺南市最著名之古蹟,乃是明末荷蘭人所築熱蘭遮城(又稱紅毛成、赤嵌城、臺灣城)和普羅民遮城(又稱赤嵌樓)。兩城相距四公裡,相傳有一海底地道相通。世界上之各民族,都流傳有此類地道傳說。

  風水傳說:臺南縣麻豆鎮郭宅,稱為本省現存最古住宅建築之一。相傳:在清康熙年間,麻豆某人得到地理師的指點,於一風水極佳之處建立房舍,頓成此地的首富。不久,該地理師成了瞎子,富翁感念其舊恩,便邀之住於其家中,並答應每餐供給他所喜吃之羊肉。地理師在富翁家住了一陣子,彼此相安無事。某日,地理師於進餐時,發現滿桌都是羊肉,便招呼其他人同食。但卻無一人接受。後有一童工告之謂,當日之羊肉乃是一雙失足跌落糞坑中而死的羊,富翁欺其眼瞎,將之烹煮而供他食用。地理師得知此事後,心中憤然。數日後,便告訴富翁說,其門前之池塘,有害風水,勸富翁將之改為果園,富翁不知此為地理師報復的行為而聽從了他的勸告。自此,該家族便接二連三地遭遇不幸,而逐漸沒落。此為一具有典型性的風水傳說。臺北市大同區大龍峒有傳:該地富豪港墘的陳家(陳悅記),是因在蛤蟆穴的風水上建築其住宅而發跡。臺中縣霧峰鄉頂厝的派下,因在螞蟻穴上建造祖墓而致富。此外,臺灣各地,風水傳說,種類極多,不勝列舉。這些傳說,都是大陸上風水傳說的翻版。按風水說,為我國固有,在世界上其它各民族之間,少有類似之事例。

  石像傳說:臺北市松山區三張犁,開發極早。相傳:該地某富翁住宅門前之一對石獅子,多年受日月精華,變成妖精,每到深夜便雙雙步行街上,危害人畜。後來有人將此一對獅子,移置於派出所門前,妖精始不敢作怪。臺北市士林區芝山巖,古樹參天,風景幽美,清乾隆年間,居民建一芝山巖廟,供祀開漳聖王。廟外有一石馬,亦多年受日月精華而變成妖精,每到深夜,步行下山,偷吃稻穀。至近年人煙稠密後,妖精始不再作祟,附近地方才得以平靜。石像變成妖精的傳說,大陸上到處皆有。尤其在臺灣居民之祖籍福建、廣東,其原型傳說流傳很多。福建省城福州有傳:該城居民為抵禦五虎島之殺氣,曾相議設置三尊獅子石像於城內之雙門前。詎料,久而久之,此三尊石像,都變成妖精,每到深夜,相率步行,危害路人,行旅苦之。幸有人想出一計,以豬血潑於獅子身上,殺死妖精,如今只剩下三尊大石像而已。
富豪傳說:在臺灣有關富豪起家的傳說,種類繁多。但也都是大陸上富豪傳說之翻版而已。臺北市松山區三張犁有傳:該地富豪蔡家的始祖,在地下發掘金銀而致富,此乃天之所賜。並謂今臺北市古亭區有一富翁,名為周百萬。他因打死明朝皇子,逃亡到臺灣,佔有無人之地甚廣,財富甲於北臺。其金銀財寶埋在各處土中甚多,蔡家所發掘的,不過是其中一部分而已。臺北縣新荘鎮、板橋市有傳:此地之富豪林本源的始祖,是因看見了月華,向月華祈求財富,而致富的。並謂今板橋林家大宅,每到深夜仍可以聽到金鬼銀鬼之叫聲。上述為富豪起家的傳說。此外,尚有富豪沒落的傳說。雲林縣鬥六鎮,原稱鬥六門。該地有傳:往昔,鬥六門只有一位富豪,年青而承繼巨大產業,人尊稱為天文仔舍。某日,此富豪遇見一算命師,此算命師告之謂,其壽命至多不過三十歲。於是,天文仔舍便盡其荒唐之能事,以期在其壽終之前享盡其財富。最後,在其死前便已淪為乞丐。因此,鬥門地方,父母責其浪費成性,荒唐不振的兒子,常以天文仔舍為諫例。世界上之各民族,都流傳著其固有的富翁傳說。但歸納起來,也只能分為幾個類型,其情節亦大多屬於同工異曲。

  英雄傳說:在臺灣有關英雄事跡的傳說,種類亦不算少,其中有關鄭成功的傳說,最為突出。鄭成功於明永曆十五年(1861年)克復臺灣,不久齎志長歿。臺灣中北部各地,都未曾親至。但這些地方偏多鄭成功的傳說。臺中縣大甲鎮的鐵砧山,有一國姓井。相傳:往昔,鄭國姓率軍經過大甲,將寶劍插在山上,地中立即湧出泉水,解決了行旅缺水的困難。泉水出處,便是今日的國姓井。嘉義縣水上鄉尖山之頂,有一正方形的大石,相傳:即為臺灣開山之祖顏思齊之墓碑。碑上並無刻文,僅於其中央刻有一道直線。民間傳說:往昔,鄭國姓收復臺灣後,立即往拜顏墓。見其碑上並無文字,為日後辨認起見,便用其寶劍在碑上刻劃一道直線。此即為今日所見墓碑上的刻痕。另有臺北市劍潭的傳說。據說:古時,這潭底有一魚精,時常殘害人畜,行旅每苦之。後鄭國姓到此,將寶劍投是潭中,斬了這魚精。自此,附近地方才得以安寧。此種英雄寶劍傳說,不特在大陸上頗多其原型,即在世界上各民族傳說中也有大同小異的類例。

  在臺灣北部,有關鄭成功除暴安良、殖產興業的傳說,種類最多,而且流傳得非常普遍。相傳:今臺北縣鶯歌鎮的鶯哥石、三峽鎮的肉鳶山、臺北市北投區的豬哥石、基隆市的鶯哥石等許多巨石,本來都是多年受日月精華所變成的妖精,危害人畜,荼毒鄉裡。幸有鄭國姓到其地,用大炮將它們打死,如今只剩下幾塊奇巖怪石而已。在臺灣北部,有關鄭成功殖產興業的傳說尤多。臺北縣三峽鎮、新店鎮、桃園縣大溪鎮,在往日都盛產█魚,據當地的傳說,是由於鄭國姓自福建帶來魚苗,發經當地居民飼養,然後才有█魚的出產。臺北縣金山鄉、萬裡鄉,從前出產蛤蜊,以美味而著稱。相傳最初也是鄭國姓由福建帶給當地居民飼養,然後才日漸繁殖的。以上兩種傳說,當是以大陸上有關除暴安良、殖產興業的傳說為其藍本,加以本地之鄭成功崇拜,潤飾而成的。至於巨石變精一節,在臺灣居民之祖籍福建、廣東,頗多其原型傳說。福建福州烏石山,相傳:山上的桃形、李形巨石,本來都是妖精,每每入夜變成兩個美女,相率下山,誘惑男人,帶到山上,加以殺害,幸有一位高僧到此,加以鎮壓,如今只餘下兩塊墨黑巨石而已。

  英雄傳說:像以上數種鄭成功崇拜的傳說,皆出自中北部。臺灣南部是鄭成功實地住過的地方。在這裡有關鄭成功的傳說,神奇色彩較為淡薄,且多敘述英雄末路,而富有悲劇性。臺南地方有傳:鄭國姓初到臺灣時,臺灣沒有老虎。他為想將其延平郡王地位傳給子孫,世代相繼,便自暹羅國運來雌雄老虎各一隻,放至山中,以便繁殖。可惜這兩隻老虎都被土著打死,鄭氏也傳了三世,便投降了清朝。又傳臺灣島上,原有許多龍脈,康熙皇帝憂慮鄭氏利用龍脈來恢復明室,便重金禮聘一地理師,將臺灣的龍脈損毀殆盡。因此明祀終於斷絕。臺南市安平區也傳,明永曆年間某夜,當地居民同時皆夢見一全身穿戴白色盔甲魁梧的武將,腳踏鯨魚背上,從鹿耳門出海而去。果然,於翌晨,從王城(即荷蘭人所築熱蘭遮城,後為鄭氏館邸,今稱為安平古堡。)傳出,國姓爺於前夜逝世。以上各種傳說,當是以大陸上之英雄傳說為藍本,加以民間俗信而成。在臺灣有關英雄事跡的傳說,尚有施琅開鑿萬軍井之傳說,產於澎湖縣馬公鎮。王得祿救駕傳說,產生於嘉南地方。吳光亮剷除鳳凰眼,流傳於南投縣鹿谷鄉的山區。

  美人傳說:我國美人傳說,有關戀愛者,為數較少。有關貞節者,佔極多數。澎湖縣七美鄉,是澎湖群島最南端的一個孤島,從馬公鎮,搭乘縣政府的郵船,可以到達。在這七美島上,有一荒冢叫做七美人冢,傳說如下:明末某年倭寇侵犯澎湖,該島有女子七人,不願受辱,同投於一井,全節而死。後來水井中雖已埋沒,竟在井邊,發出七棵樹木,枝葉茂盛,至今猶存。石碑刻七美人冢,即是後人紀念其貞烈所立,傳為佳話云云。

(來源:福建省圖書館館藏臺灣文獻資料)

                                編輯:秋日

編輯:system

相關焦點

  • 異聞:六大亞洲民間傳說妖物,臺灣的「魔神仔」上榜!
    文章來源:南粵奇談每一個地區的民間,似乎都會有些精怪傳說,它們真實存在嗎?會否只是從未知生物衍生而來?
  • 臺灣十大民間傳說(下)
    說到臺灣的都是傳說第一名,大家心底應該都會出現一抹紅色的身影吧?起始地點:臺中郊區大坑風動石登山步道(位於臺灣臺中市與潭子交接處)也就是傳說紅衣小女孩的起始地點,也有傳聞說其蹤跡遍布全臺灣。地點介紹:大坑登山步道共八條步道,通稱風動石登山步道。
  • 論劉伯溫傳說是「四大民間傳說」以外的大傳說
    作者:陳勝華  【摘 要】  「劉伯溫傳說」和「四大民間傳說」是兩類不同特色的傳說。「四大民間傳說」全是「虛構人物類」傳說,而唯獨以虛構人物類傳說的標準來評定所有傳說的「大」或「小」,標準過於單一,範圍過於狹窄,難能全面反映民間傳說的實際情況。評定某民間傳說為「大」傳說,應依據如下標準:數量足夠大、流布足夠廣、歷史足夠長、內涵足夠豐富。劉伯溫傳說就全面達到了以上標準,是「四大民間傳說」以外的大傳說。
  • 民間故事傳說——金牛山的傳說
    一直想寫一些民間傳說,因為隨著電子產品的普及,生活發生了巨大改變,我的父親一輩小時候的樂趣就是坐在大街上曬太陽,聊天,然後聽老一輩的講光怪陸離的故事,而我小時候最喜歡的就是搬個小板凳坐在電視機錢看動畫片,而現在的小朋友們或抱著手機看各種動畫視頻,或拿著學習機聽一些小故事,或者對著圖畫書聽媽媽講書裡的故事
  • 陸外山海物語:在臺灣民間文化中發現「妖魔鬼怪」
    提到妖魔鬼怪,現代人的頭腦中可能會想到中國民間傳說中的狐精,或是日本文化中的河童,或者歐洲文化中的吸血鬼。
  • 臺灣高山族民間傳統體育
    刺球:   又稱竿球,是高山族最喜愛的體育運動形式之一,是臺灣屏東來義鄉古樓村的排灣族在6年一次的年祭活動中的一項重要活動。盛行臺灣屏東和廣東潮州一帶,五年舉行一次,所以又稱「五年節」,並且非常隆重。這起源於一段古代的民間傳說:大意是說在很久之前,高山族有一位勇敢的青年為守衛人間的火種,突然發現有一隻猛虎想撲滅火種,他便用長竿刺殺了老虎,從而使人間的火種得以保存。後來人們為了紀念他的英勇行為,激勵民族的鬥志,便在民間廣泛的開展了這項運動。   參加刺球的人,拿著長約八尺高的竹竿,竿頂上插著二十五釐米長的尖刺,圍坐在排成一圈的刺球架上。
  • 小暑節氣,民間有這些傳說和習俗
    關於小暑的傳說故事「六月六」相傳這是龍宮曬龍袍的日子。
  • 赤城民間故事——紅山寺的傳說
    每天一個赤城民間美麗傳說紅山寺的傳說饒秀民赤城縣城東門外有一和山脈叫紅山寺,外邊石壁好像兩扇石門。據老年人傳說,裡面有洞,可通到西大街靜寧寺中院(現在縣招待所)接引殿大佛腳底下洞裡。大約在很久以前,有一天石門忽然大開,兩邊用長葫蘆大瓜支著。裡邊有位老太婆,用布罩頭手執笤帚,在洞裡推碾子。套的是金馬駒,遍地的金銀財寶,元寶殼子滿地扔。可巧有個懶漢從門前路過,進入洞內看著喜出望外,就大裝腰包,不多時,就滿身累累。
  • 湖北民間傳說
    湖北從不缺少故事,幾千年流傳下來的民間傳說和神話故事,這些故事是人們世世代代口頭傳承之作,保持了中國民間文學包括口語中古樸的本色,因而具有多方面的研究價值。本期介紹流傳最為廣泛的幾則民間傳說。他呼出的氣息,變成了四季的風和雲;他發出的聲音,化作了隆隆的雷聲;他的雙眼變成了太陽和月亮;他的四肢,變成了大地上的東、西、南、北四極;他的肌膚,變成了遼闊的大地;他的血液,變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變成了滋潤萬物的雨露……董永傳說董永,西漢時出生在西溪鎮丹陽裡的董家舍。少年喪母,與父親董公相依為命。
  • 流存於天津的民間傳說(圖)
    民間傳說是一種帶有地域性的口頭敘事文學作品,內容多半是由與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及地方風物有關的故事組成。故事的範圍相對寬泛,形式也比較多樣。傳說中的人物活動或事件發展的結果,也往往與一些地方景物、歷史現象以及社會風俗等基本符合,因此具有鮮明的地方色彩。
  • 華山民間傳說
    關於華山的傳說很多,今天就簡單介紹《華山民間傳說》。 相傳大禹治水時,他把黃河引出龍門,來到漳關時,被兩座山擋住了去路。這兩座山南邊的叫華山,北邊的叫中條山。它們緊緊相連,河水不能通過。此時有位叫巨靈的大神來幫忙,將兩山掰開,但是華山卻被掰成一高一低兩山,高的叫太華山,低的叫少華山。這也是李白詩作中「巨靈咆哮劈兩山,洪波噴流射東海」的來歷。
  • 八成的臺灣人信教!淺談臺灣的宗教和民間信仰
    因為我本人是無神論者而且對宗教了解不多(去廟宇也是為了更深入了解臺灣民眾的風俗文化),當時只是以為可能每個神明從歷史文化和傳說中有著自己專門掌管的領域,而臺灣民眾又普遍比較的「細緻」,所以他們為了心中每一個細微的「所求」而去分別「拜拜」不同的神明。後來看到某本書中用「功利觀」解釋了這一個現象,大意思是:臺灣人信奉「神明」,不外乎為了祈安求福,因此神明與否「靈驗」,就成為取捨的尺度。
  • 民間傳說:中國傳說生物之鮫人
    鮫人,又名泉客,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魚尾人身的神秘生物,與西方神話中的美人魚相似。傳說中鮫人善於紡織,可以制出入水不溼的龍綃,她們哭泣的時候眼淚會化為珍珠。唐代詩人李商隱的名作《錦瑟》中,滄海月明珠有淚便引用了鮫人的傳說。
  • 赤城民間故事——無影塔的傳說
    每天一個赤城民間美麗傳說 無影塔的傳說 王國榮 相傳在很早以前,獨石口是一片汪洋大海,名叫北海,水災不斷,民不聊生。
  • 臺灣民間信仰
    信仰種類  臺灣民間信仰基本為多神信仰,其中以地域性可區分,福建福州籍移民信奉的開閩聖王、臨水夫人,漳州籍移民信奉的開漳聖王,泉州同安籍移民的保生大帝,泉州三邑人的廣澤尊王,青山王,泉州安溪籍的清水祖師、顯應祖師、法主公、保儀大夫、保儀尊王,客家汀州籍的定光古佛及其他客家、潮州移民的三山國王。
  • 中國民間傳說——郵票欣賞之《牛郎織女》
    牛郎織女是中國最有名的四大民間傳說之一(其餘三個分別是《白蛇傳》、《孟姜女哭長城》、《梁山伯與祝英臺》),是中國人民最早關於星的故事。它是千古流傳的愛情故事,是中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一 由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發行的以中國四大愛情傳說之一為題材的《民間傳說——牛郎織女》特種郵票(2010--20),於2010年8月16日即農曆七月初七,也就是民間的「七夕節」期間在全國發行,此次發行的郵票一套四枚,分別是「盜衣結緣」、「男耕女織」、「擔子追妻」、「鵲橋相會」,四枚郵票面值均為1.20元。
  • 在民間傳說中的十大神仙
    第一位 閻羅王 閻羅王又稱閻王 他是陰曹地府的冥王,黑白無常牛頭馬面為其左膀右臂,傳說人死之後都要去陰間去報到,接受閻王的審判。生前生前行善者可上天堂享受富貴,生前作惡的人會受懲罰下地獄。在民間傳說中包拯成為了公正的化身,有的人認為他死後成為了閻羅王,繼續審理陰間的案件。在民間就被人們口口相傳為最可怕的死亡之神。
  • 臺灣民間宗教廟宇
    臺灣民間宗教廟宇可以說是聚落中各種活動之中心,也是聚落之象徵。除神龕空間之外,臺灣民間信仰廟宇有時候並不會太重視其肅穆性,因而廟中時而會有兒童嬉戲、老人喝茶聊天下棋等景象。在臺灣傳統聚落中,民間宗教廟宇是人民與神明交會之處,也是一個地區性準政治中心,象徵、支持並團結同一祭祀圈的人民。    在臺灣,民間宗教廟宇的發展可以說是移民渡海到臺灣發展的活見證。
  • 《海洋之歌》神話與民間傳說解讀
    時光網特稿 在8月12日登陸內地銀幕的手繪動畫《海洋之歌》中,導演兼編劇湯姆·摩爾借用古代神話和民間傳說中的角色和主題,講述了一個現代童話。神話和民間傳說口口相傳,每個講述者對這些古老故事都有他自己的詮釋。
  • 盤點:關於臘八節來源的六大民間傳說
    臘八節,俗稱「臘八」,是中國民間重要而古老的一個傳統節日,因此千百年來在民間一直流傳有六個故事。具體都是哪些,我們接著來看。傳說二來自於「赤豆打鬼」的風俗。傳說上古五帝之一顓頊氏的三個兒子,死後變成了厲鬼,專門出來驚嚇孩子。古代人們普遍迷信,害怕鬼神,認為大人小孩身體不適得病,都是由於疫鬼在作祟。這些惡鬼天不怕地不怕,唯獨害怕赤(紅)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