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近幾年來經濟全球化浪潮興起,國與國之間的交流更加密切,各種商務合作,往來貿易也在不斷增多。尤其是旅遊業,隨著國人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外出旅遊成為了人們最熱衷的娛樂方式之一,再加上中國人口眾多,一到節假日幾乎每個景區都可以看到國人的身影。
在去年就有近1.5億國人出國遊玩,考慮到距離的問題,日本、韓國和一些東南亞國家成為國人的首選。於是,在韓國就發生了這樣一件事:失去中國遊客之後,景區依舊遍地垃圾,當地人便稱是日本遊客的行為。
韓國旅遊業發達,吸引大量中國遊客
位於東亞朝鮮半島南部的韓國三面都被大海包圍著,一面是黃海,一面是朝鮮海峽,還有一面是日本海。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再加上二十世紀初該國實行的「出口主導型」開發戰略,讓韓國成為了一個非常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
根據數據統計,韓國擁有九處世界文化遺產和一處世界自然遺產,其中韓國的濟州島不僅是該國的第一大島,更是世界著名的旅遊勝地,陽光、沙灘、瀑布以及浴場、鮮花、樹木構成了優美動人的自然風光。
同時韓國距離中國很近,宣傳工作做得也非常到位。於是,帶著對韓國的好奇和心動,每年都有許多國人來到韓國,極大地提高了當地旅遊業的收入。
韓國垃圾遍地,認為中國人是「罪魁禍首」
對韓國有著極大好感的國人卻漸漸對韓國的旅遊業感到失望,國人在去往韓國時都是帶著十分的友好以及較高的消費標準去參觀旅遊的。要知道中國人口紅利大,消費能力強,國人去韓國旅遊,收益最多的還是韓國人。但是韓國的大部分人卻表現出對中國遊客的排斥,甚至要申請取消對中國人的免籤。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主要原因便是韓國的第一大島—濟州島的數量遊客逐年增多,周圍環境越變越差,遍地都是垃圾。於是韓國人就認為中國遊客的素質差,是中國人在濟州島亂扔垃圾,甚至在一些地方專門用牌子寫上中文標語。
中國遊客對韓國的這些舉動感到十分氣憤,同時每年來濟州島的國人數量也開始減少。但是中國遊客走了,濟州島的垃圾數量卻沒有減少,仍舊到處都是垃圾。
中國遊客走後,韓國繼續甩鍋
對於這種現狀,韓國的相關部門並沒有進行反思,自身是否存在不合理的管理措施,而是繼續甩鍋,中國人不來了,他們便認為是日本遊客扔的垃圾。於是,日本就成為了繼中國之後的「替罪羊」。
眾所周知,日本人的環保意識是全球出了名的,他們從很小就開始接受「講衛生」的教育,所以在日本即使是大型演唱會,散場後都很少見到垃圾。這次韓國的「鍋」可能就甩錯了。對此,你有何看法?歡迎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