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重陽節,微信朋友圈裡,許多朋友曬出帶父母外出旅遊的圖文——白髮蒼蒼的老人縱情於青山綠水之間,看起來就令人感動。
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出遊觀念的改變,以及全社會對孝老敬親的倡導,越來越多的「銀髮族」走出家門看世界。近日,記者從攜程、去哪兒、國旅、眾信等旅行社了解到,目前我國老年遊客佔比已經達到三四成,在某些旅遊產品中,老年人的比例非常高,已經成為「跟團遊」的主力軍。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和觀念的進步,越來越多的「銀髮族」走出家門看世界。
老年旅遊常態化呼喚更多關注
日前,去哪兒網結合60周歲及以上老年用戶的搜索預訂行為數據和近60萬條國內國際航線海量數據,於重陽節發布《2016年度「銀髮」出行大數據報告》。報告顯示:截至「十一」長假,2016年老年人無子女隨行出遊的比例佔到50.91%,超過總數的一半。其中,60周歲以上老年人通過去哪兒網訂機票出行2至3次的佔比34.91%,4次及4次以上的就佔到4.71%。與年輕人「出差順便在周邊逛逛」的「被動」旅遊不同,60周歲以上老年人乘飛機出行的主要目的則是探親和旅遊。
另有全國老齡委調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每年老年旅遊人數已佔全國旅遊總人數的20%以上。跟上班族和中小學生不同,老年人退休後有充足的時間和經濟能力去旅遊。按照每名老人一年平均出遊3次,每次旅遊消費1500元來計算,我國老年旅遊市場規模達到近萬億元。
為規範看漲的中老年旅遊市場,今年9月1日,國家旅遊局更是針對老年遊市場批准公布《旅行社老年旅遊服務規範》(以下簡稱《規範》)。《規範》規定,旅行社不得拒絕60周歲以上的老人參團;出發前,應採集老年遊客健康狀況等信息,75歲以上老年遊客應請成年直系家屬籤字;人數超過100人的老年團,需配隨團醫生等。《規範》還規定,老年旅行團行程上應節奏舒緩,連續乘坐汽車時間不應超過兩小時。每個景點應安排充裕的遊覽時間,且連續遊覽時間不宜超過3小時。交通上,乘坐火車或連續乘車超過8小時應安排臥鋪,且宜儘量安排下鋪,客車上應配備輪椅、拐杖等輔助器具。
參照「新規」旅行社在行動
經過一個月市場檢驗,「《規範》叫好不叫座」的報導屢見報端。但業內人士認為,《規範》的公布對於旅行社和旅遊網站如何深耕細分市場,升級改進產品明確了方向,也得到不少大型旅行社的積極響應。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正規大型旅行社都比較看重老年遊市場,他們認為中老年時間比較充裕,其他方面經濟開銷也不大,所以越來越多的中老年朋友喜歡旅遊,很多旅行社都已針對老年人出行的特殊需求出臺了老年遊標準,並將參照《規範》落實。「我們的老年團一直安排得比較細緻,服務也儘可能地周到。」眾信旅遊的公關經理李夢然表示,他們主要針對出境遊市場,考慮到中老年朋友在境外需求會更多些,所以「夕陽紅」團均會隨團配備雙領隊,以提供更好的服務。「領隊會隨身攜帶熱水壺、應急藥物等,並通過微信等方式,跟中老年團員的家人報平安。而國外對司機的駕駛也有嚴格的規定,司機不能連續駕駛超過兩個小時,所以團員每兩個小時都可以上個洗手間,稍事休息。」
攜程旅遊事業部營銷總監戴宇也表示,他們針對中老年人推出了「爸媽放心遊」產品及相關標準。規定領隊需是公司星級領隊,需有急救證;單次乘車時間最好不超過2小時;針對一般70歲以上不承保的問題,將受保對象的年齡限制擴大到了0—90歲。目前,該產品報名者中老年人佔比超過70%,父母結伴出行佔六成,子女陪同老人出行佔三成左右。
此外,驢媽媽旅遊網近期策劃的專門針對老年遊客的「夕陽紅」系列跟團遊也已上線。途牛旅遊的「樂開花爸媽遊」已有眾多「爸媽周末遊」和「爸媽度假遊」產品。未來3年,「樂開花爸媽遊」還將打造涵蓋爸媽周末遊、爸媽度假遊和爸媽療養遊的全系列產品線。
《規範》落到實處還需觀念轉變
「老年人對價格比較敏感,喜歡更實惠的旅遊產品。」業內人士坦言,根據《規範》要求,老年團的軟硬體配置都將得到很大提升,這對旅行社來說無疑意味著成本的大幅度上升。「原先的價格肯定無法承受,畢竟沒人會做虧本生意。」
對此,著名旅遊專家、中國未來研究會旅遊分會副會長劉思敏表示:「《規範》作為一個國家行政部門出臺的規定,是引導性標準,而並非強制性的。想通過實施一個月就對老年旅遊市場產生巨大改變是不現實的。」《規範》通過旅遊行政部門和業界專家的合作,給老年旅遊產品確定一個可操作性的指導,對於旅行社來講,是一個發展老年旅遊產品的方向,而對於旅遊經驗並不豐富的老年人而言,則是一個放心的選擇。但這種廣泛知曉與接受,則不是一蹴而就的。
「歐美國家的旅遊市場也經歷了這樣一個發展過程,才實現了中老年旅遊佔有旅遊市場的相當比重。」劉思敏說,歐美國家在經歷工業文明創造極大社會財富之後,中產階級的閒暇時間開始大量增加,所以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歐美爆發了旅遊潮。隨後,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加入了旅遊大軍。退休之後的歐美老人有了充分的時間,收入水平也比較好,又有較高的文化素質。由於觀念不同,他們沒有為子女帶孩子的羈絆,而更重注享受自己的退休時光,所以週遊世界成為他們退休生活的一部分。
當下,中國老年旅遊市場也正在飛速發展,並有著廣闊的前景,只是尚需時日改變理念。「目前的老年群體中,30後、40後佔主流,他們剛剛擺脫物質貧困,積蓄不多,整體的文化素質也不高,生活好了之後,他們也認為應該去旅遊,但還是習慣將旅遊價格物化。比如一個上萬元的旅行團費,他們首先想到的是兩個大彩電沒有了。這也直接導致了老年旅遊市場更願意追求價格的實惠,而不去想產品與服務的不同。」劉思敏表示,不過中國老年群體的基數很大,隨著50後、60後步入退休年齡,他們對旅遊將有更高的要求。未來20年,如果80後進入中老年後,將讓世界震驚。
因此,讓《規範》落到實處,除了要旅行社加大落實力度外,老年人也應改變固有觀念。「旅行社提供了好的產品和服務,那麼價格就會比常規旅行團高一些。如果希望得到這樣的服務,讓老年人旅遊市場更健康的發展,老年人需要轉變觀念,接受優質優價的理念。」劉思敏表示,隨著老年人旅遊觀念的改變,價格不再是選擇的唯一標準,則會有更多老年人看中旅遊中的愉悅感受和服務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