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沙洲,一片荒蕪,這是啟隆鎮最初的模樣,如今,這片彈丸之地已悄然改變,這裡四季皆花海,處處都有景。
崇明和啟隆只隔一條界河,同飲一江水、同耕一片田。但居民屬於不同的區域。一條看不見、摸不著的行政邊界線,將這些「同胞兄弟」般的兩鎮居分隔開來。如今,在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推進的大趨勢下,記者探訪了省際的毗鄰鎮居。因邊界而被分隔的兄弟鎮,在新時代背景下走到了一起。
治理相幫 打破行政壁壘
8月16日,記者驅車前往啟隆鎮,途經江申南路,長達1.5公裡的公路,不到3分鐘便已駛過。「別看現在這條路寬闊平坦,去年還是坑坑窪窪,顛簸不平,遇到雨天,路面更是泥濘不堪,典型的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啟隆鎮黨委委員張莉麗告訴記者。
江申南路連接著啟隆長徵農場和崇明新海鎮。「由於年久失修,又位於滬蘇邊界處,這條路成了被遺忘的角落。」新海鎮黨委書記茅振華說。民間的需求推動著政府間的合作。去年初,新海鎮與啟隆鎮在多次協商後,由新海鎮負責對這1.5公裡的路段進行改造,啟隆鎮負責後期養護。經過一個多月的緊張施工,一條嶄新的道路重新連接起兩鎮。
隨著長三角一體化的逐步推進,針對交界地帶的管理問題,兩地嘗試在邊界鎮村推進社會治理一體化,通過區域共建共治共享合力打造「同心一家」。
2018年,困擾了崇明多年的中部地區水澇問題,得以解決。2019年,在滬蘇兩地組織部門的推動下,毗鄰鎮實施「雙委員制」,互派鎮幹部到對方鎮區,在治安聯防、矛盾調解、環境整治、文化挖掘、發展聯動等方面進行全方位合作,互相參與促進工作。今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崇啟海三地七鎮加強聯防聯控,合力優化防控措施,落實防控舉措,有效地提高了區域疫情防控能力和效果。
產業相扶 共謀鄉村振興
仲夏時節,位於啟隆鎮永隆社區的嘉仕有機農業基地內,一個個連棟種植大棚裡綠意盎然。
大棚內的網紋瓜、納斯密等碩果纍纍、掛滿枝頭,工人們忙著採摘、貼牌、裝箱,「每天3卡車近萬箱甜瓜運往上海、杭州等大城市。」永隆社區黨支部副書記彭衝說,這個基地種植了600多種有機果蔬品種,主要發展上海高級會員客戶,已在上海盒馬生鮮、聯華等超市設立有機蔬菜直銷專櫃35個,成了上海市民的「菜籃子」和「果盤子」。
「行政有邊界,發展無藩籬。」崇明港西鎮黨委書記顧松蘭說,為了破解這一問題,崇啟兩地從頂層設計出發加強合作,摒棄了競爭的思維,實現了跨界攜手合作。近年來,啟隆鎮還通過招商引資、項目引進、產業開發等途徑,聯合港西鎮開發生態文旅產品,推動經濟發展,傾力打造融都市農業、生態旅遊、休閒度假於一體的產業集聚區。
走進啟隆境內的農道有機公園,這個佔地1400多畝的景區內,香樟樹、光皮樹、廣玉蘭組成了一座「森林氧吧」。農道有機公園副總經理申小東介紹,景區以傳統農耕文化為底蘊。「在這裡,遊客可以完全融入自然,體驗休閒放鬆的生活狀態。」申小東說,景區還開放了果林休閒、園藝療養、生態養殖、有機生產等多種業態,深受上海市民的喜愛。
啟隆鎮黨委書記薛海介紹,2021年5月,以「花開中國夢」為主題的花博會,將在崇明區盛大開幕。啟隆鎮毗鄰花博會主會場,這對踐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提供了極佳機遇。啟隆鎮積極承接第十屆中國花博會溢出效應,加快推進啟東分會場「林洋·花田秀水」項目的實施建設,目前該項目整體設計已經完成,並進入審批階段。
規劃相融 攜手共建未來
8月16日上午,啟隆鎮副鎮長車紅兵正對照三鎮協同規劃的要求,與設計單位溝通協調全鎮的總體規劃。
去年底,《東平-海永-啟隆跨行政區城鎮圈協同規劃》(簡稱三鎮協同規劃)獲批,分屬上海和江蘇的三個鄉鎮,以高度的「生態自覺」,協同推進崇明世界級生態島建設,共同打造守護長江的「綠色屏障」。
「今年初,鎮委託上海城規院設計全鎮的總體規劃,這個規劃包含一個總規及生態、旅遊、交通等3個專題規劃。」車紅兵告訴記者,啟隆鎮將立足生態主題,打造生態長廊,還將在崇啟海主要通道口規劃綠化景觀,通過雨水花園、綠化造景等方式,打造樣式簡潔、美觀大氣的節點形象,以嶄新的生態島面貌迎接四方遊客的到來。
按照崇明世界級生態島建設要求,近年來啟隆鎮陸續關閉了3家磚瓦廠、2家鋼鐵鑄造廠和2家養殖場。目前最後一家工業企業也已籤訂關閉協議,年底前搬遷到位。至此,啟隆鎮的工業汙染源已徹底消除。「雖然補償費就花掉1.6億多元,每年減少稅收4000多萬元,但從長遠來看,用有限的損失換取無價的生態財富,既是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使命,更是融入上海一體化發展的戰略要求。」車紅兵說。
加快互聯互通,共享互惠服務。崇啟兩地分別設立「長三角一體化崇啟專窗」,30項政務服務實現「一網通辦」,南隆專線公交串聯起崇啟生活圈,啟隆鎮納入崇明區中心醫院的醫保定點醫院,公共服務實現互惠共享。
走在崇啟邊界上,「一體化」「融合」已成為毗鄰的兄弟鎮居間最熱的詞。原本從崇明到南隆的公交車,現在把終點站延伸到了綠地長島社區;東平鎮規劃全面翻修緊連啟隆的新江路……
(來源:啟東市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