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千鳥淵戰歿者墓苑新收存2337具「二戰」遺骨

2020-12-24 環球網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由日本厚生勞動省主辦、旨在悼念「二戰」中在海外亡故的不明身份戰歿者的儀式,於5月30日在東京都千代田區的千鳥淵戰歿者墓苑舉行。據日本共同社透露,2016年新收存2337具遺骨。加上已收存的,遺骨總數為36.49萬具。

2337具遺骨由日本政府的遺骨收集團等在俄羅斯和南太平洋索羅門群島等地找回,由於身份不明無法轉交給遺屬。

日本皇室成員常陸宮親王夫婦、首相安倍晉三和遺屬代表等出席了儀式。日本厚生勞動相鹽崎恭久在致辭中提及規定遺骨收集工作為「國家職責」的《戰歿者遺骨收集推進法》3月在國會通過,表示「將在遺屬和民間團體等的協助下,盡全力收集更多的遺骨」。

日本橫濱市老人山口幸子稱,父親1944年戰死在巴布亞紐幾內亞。她對記者表示:「包括我父親在內的眾多戰歿者的遺骨被留在曾經的戰場上。希望政府能盡力將它們收集回國。」

日本厚勞省2003年度起開始對收集到的部分遺骨進行DNA鑑定,但截至2016年3月底確定身份的僅有1044人。

日本千鳥淵戰歿者墓苑又稱千鳥淵公墓,位於東京市千代田區三番町,佔地5000坪(約合1.5公頃),由日本政府於1959年建立。這裡埋葬著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海外戰歿者中不明身份的舊日軍士兵和平民遺骨。「二戰」期間及戰後,日本將海外戰場上發現的35萬具無名日軍官兵遺骸都收容於此公墓的「納骨塔」或陶棺之中。以千鳥淵公墓為基礎修建新設施主要出於以下考慮:千鳥淵位於東京市中心區域,距離日本天皇皇宮和政府各部門較近,有利於在這裡展開各種國家儀式或外事活動;千鳥淵公墓在建設時就注意避免任何宗教色彩,符合新設施「非宗教化」的要求。

但是,千鳥淵公墓並非完全中立的墓地,也有較強的右翼色彩,其官方網站自稱其相當於「無名戰士墓」。且前往此墓地參拜的亦多是戰爭遺族團體,有部分宗教團體。日本海上自衛隊遠航艦隊出航前,也會來此地參拜。每年8月15日「日本終戰紀念日」當天,日本首相都幾乎會前往該墓地進行獻花。

相關焦點

  • 安倍及日本皇室出席千鳥淵公墓戰亡者追悼儀式
    日本政府5月25日在東京千鳥淵墓園舉行了追悼「二戰」亡靈的參拜儀式,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及皇室代表均出席了此次儀式。【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日本NHK電視臺5月25日報導,日本政府25日在東京千鳥淵墓園舉行了追悼「二戰」亡靈的參拜儀式,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及皇室代表均出席了此次儀式。
  • 8·15 日本人怎麼過? - 網易國際新聞策劃
    往年,這天上午11:51,日本政府會在東京的日本武道館舉行「全國戰歿者追悼儀式」。日本天皇、皇后、日本首相、眾參兩院議長、各界代表以及在二戰中死去軍人的遺屬代表等上千人參加追悼儀式。還有部分人會前往供奉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祭祀。除了靖國神社和日本武道館這兩個標誌性地點外,日本各地也都會舉行規模不一的「終戰紀念日」活動。
  • 安倍在巴布亞紐幾內亞向二戰戰歿者紀念碑鮮花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日本時事通信社7月11日報導,日本首相安倍晉三11日上午在巴布亞紐幾內亞北部城市威瓦克,向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歿者紀念碑獻花並默哀。獻花後他向媒體表示:「不能讓戰爭的慘禍再次發生。已在英靈前發誓,成為與亞洲及世界友人一同努力實現世界和平的國家。」據報導,戰歿者紀念碑於1981年由日本政府設立,紀念在巴布亞紐幾內亞及周邊海域戰死的人們。
  • 日本天皇夫婦在帛琉悼念太平洋戰爭戰歿者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日本《產經新聞》4月9日報導,日本明仁天皇與皇后美智子於當地時間9日上午前往太平洋戰爭激戰地貝裡琉島,並前往日本政府在該國興建的「西太平洋陣亡者之碑」,獻花悼念二戰期間死於當地的日本士兵。此外,天皇夫婦還與當年在當地作戰的日本老兵會面,表示慰問。據報導,天皇夫婦前日夜宿在日本海上保安廳特別派遣的巡邏艦上,9日前往該島的二戰美軍陣亡軍人紀念碑悼念。
  • 日本戰敗75周年,四名安倍內閣成員參拜靖國神社
    8月15日,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戰敗75周年,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遵循往例不親自參拜靖國神社,而是獻上了「祭祀費」。有報導稱四名安倍內閣成員前往了靖國神社參拜。據路透社15日報導,安倍晉三當日未參拜靖國神社,而是獻出了「祭祀費」。
  • 千鳥淵之櫻--日本頻道--人民網
    千鳥淵之櫻 更新時間:2014年04月28日13:35 千鳥之淵於北之丸公園,以一條長達400米千鳥淵櫻道而聞名日本,被稱為千鳥之淵。千鳥淵是日本皇宮的護城河之一,因這兒的湖面因形似千羽鳥兒振翅欲飛的樣子而得名。
  • 日本舉行全國戰歿者追悼儀式
    日本舉行全國戰歿者追悼儀式1/5) "← →"翻頁 8月15日上午,靖國神社附近的日本武道館按照慣例召開了全國戰役者追悼儀式
  • 日媒:日本天皇訪問衝繩悼念戰歿者 並首訪與那國島
    參考消息網3月28日報導日媒稱,日本天皇夫婦3月27日乘坐從羽田機場起飛的特別班機抵達衝繩縣。除在衝繩本島悼念戰歿者外,天皇夫婦還首次前往與那國島。天皇夫婦27日在絲滿市國立衝繩戰歿者墓苑悼念衝繩戰役的犧牲者。28日他們將乘飛機訪問與那國島,在視察日本最西端之碑等地後於當天返回那霸,29日將在豐見城市參觀衝繩空手道會館。天皇夫婦第一次訪問衝繩是在皇太子夫婦時代的1975年,1993年成為歷代天皇中首位踏上衝繩土地的天皇。
  • 千鳥之淵兩岸的櫻花枝連成片,很容易看見「櫻吹雪」的壯觀景色
    在東京的無限繁華中,仍舊保留著古老的日本傳統,雖然不像京都那樣古樸優雅,卻無疑是一座現代化大都市中最難能可貴的地方:皇宮的典雅與大氣,淺草寺的傳統以及花園神社的精緻小巧都成為這裡引以為傲的景致;東京三大祭至今為民眾所衷心流傳;相撲、歌舞伎、能劇等傳統技藝在這裡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 日本:為櫻花節添彩,東京千鳥淵公園裝點LED燈
    每年櫻花節,日本東京的千鳥淵公園
  • 日本天皇夫婦8日訪問帛琉 悼念戰歿者祈求和平
    【環球網報導 實習記者 馬麗】據日本共同社4月6日報導,在迎來戰後70周年之際,日本天皇夫婦將於8日至9日訪問在太平洋戰爭中曾發生激戰的西太平洋島國帛琉。在貝裡琉島向美日兩國的慰靈碑獻花,在追悼全部戰歿者的同時,再次祈求和平。天皇夫婦去年先後訪問了許多居民被捲入戰爭漩渦的衝繩以及核爆地長崎和廣島。
  • 二戰人體實驗的犧牲者?日本新宿挖出百具遺骨,調查30年仍無結論
    日本新宿區政府在1989年中建造厚生省(現已廢除,與勞動省合併成為現今的厚生勞動省)的戶山研究廳舍時,意外挖掘出大量人骨,而後當時的區議員川村一之與研究學者組成調查團隊,追溯100多具遺骨的來源,但目前還未有定論。
  • 日本右翼對待歷史持囂張態度 普通人選擇沉默
    打開「遊就館」英文網站的首頁,你會看到這樣一行字:「還原日本現代歷史的真相。」而當記者走進這座博物館時,「歷史的真相」讓人大吃一驚。館內的放映廳不間斷地播放著一部關於二戰的紀錄片。片子極力突出日本在二戰中的壯烈與偉大。一出現「滿洲國建國」、「日軍進入中國東北」時,屏幕上就出現中國小孩歡歌笑語的場景,並打出「五族協和,王道樂土」的字樣,音樂聲也極為柔和舒緩,仿佛建立的是天國。
  • 日本大阪統國寺舉行二戰韓國勞工遺骨奉還式
    中新網2月28日電據日媒報導,把二戰時被徵用、後在日本死亡的韓國勞工及家屬74具遺骨交還給韓國方面的「奉還式」(法要)27日在大阪市天王寺區的統國寺舉行。這些遺骨長年安放在統國寺,今後將臨時安放在韓國濟州島的寺院。  這是去年夏天韓國與朝鮮、日本的團體在民間層面開始的共同項目的一部分。
  • 東京的千鳥淵櫻花到底有多美!?
    這幾天看到新聞說武漢的櫻花反季節開放,想到去年春天前往日本的東京賞櫻的事。畢竟是第一次賞櫻,於是前往了東京非常有名的賞櫻勝地——千鳥淵!說到賞櫻,就會想到日本,因為櫻花是日本的國花之一(另一個是菊花),這也與日本文化相契合,因此也深得日本民眾的喜愛。其中千鳥淵這個是賞櫻地每年就會有上百萬人慕名而來。千鳥淵位於東京的千代田區,夾在皇居的西側與英國大使館之間,是一處賞花人氣勝地。
  • 東京的千鳥淵櫻花到底有多美?
    畢竟是第一次賞櫻,於是前往了東京非常有名的賞櫻勝地——千鳥淵!說到賞櫻,就會想到日本,因為櫻花是日本的國花之一(另一個是菊花),這也與日本文化相契合,因此也深得日本民眾的喜愛。其中千鳥淵這個是賞櫻地每年就會有上百萬人慕名而來。
  • 千鳥淵是世界都比較有名的一個賞櫻花的地方,風景實在是太美了!
    而且這裡的遊客很少,大部分都是日本人一家老小來這裡賞櫻,還有很多附近上班的白領在這裡散步,不知道非櫻花季這裡什麼樣子。到達千鳥之淵後,沿湖邊的指示牌遊覽,這一段湖岸景色確實很美,有高大的櫻花樹,這裡其實皇居的護城河之一,因湖面形似千羽鳥兒振翅欲飛的樣子而得名。遊覽千鳥之淵可以乘坐遊船,坐在遊船上,微波蕩漾,櫻花倒映水上,畫面好美。位於北之丸公園旁,是東京很有名的賞櫻地。
  • 日本各地櫻花相繼開放 千鳥之淵、大阪城迎來賞櫻季節
    遊客在東京千鳥之淵划船賞櫻(圖片來源:朝日新聞網站) 人民網東京3月28日電位於東京千代田區的著名賞櫻地千鳥之淵也迎來了今年的「櫻花節」,全長約700米的河道兩側聚集了許多遊客。 而據大阪管區氣象臺消息,27日大阪市內的染井吉野櫻花也開始開花。上午10時30分左右,大阪城公園西之丸庭園內的櫻花標本樹上確認已有5朵以上櫻花開放,比去年晚了7天。 同時,京都地方氣象臺27日也觀測到了染井吉野櫻花開花。
  • 日本大阪車站旁挖出1500具遺骨,身份揭曉了
    日本大阪市教育委員會與一般財團法人大阪市文化財協會8月13日表示,位於JR大阪站北側再開發區的墓地遺蹟內,發現有大量的人骨,初步統計有1500具遺骸,據專家研判,死者多為兒童與30歲以下的年輕人,身份應是當時庶民。
  • 60年前中日「破冰船」載二戰中國死難者遺骨歸國
    兩人都是60年前的二戰中國殉難者遺骨送還活動親歷者。2013年7月2日,在東京棗寺,二戰強擄中國勞工第四代遺屬駱勐找到了外曾祖父的名牌。  今年,是日本人發起的二戰中國死難者遺骨歸國60周年。  60年前,有一艘輪船,從日本駛向中國。  「1953年,就是在這個季節,船出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