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動生命 綻放煙火 讀遲子建《煙火漫捲》

2021-01-10 中國金融新聞網

  「無論寒暑,伴哈爾濱這座城入眠的,不是月亮,而是凡塵中唱著夜曲的生靈。」日前,遲子建的長篇新作《煙火漫捲》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該書聚焦當下都市百姓生活,小說中,哈爾濱獨特的城市景觀與小說人物複雜隱微的命運交相輝映,細膩生動而又氣象萬千。

  在遲子建從容洗鍊的筆觸下,「一座自然與現代,東方與西方交融的冰雪城市,一群形形色色篤定堅實的普通都市人,於『煙火漫捲』中煥發著勃勃生機」。

  聚焦城市

  《煙火漫捲》描寫了一個發生在哈爾濱的故事。

  談起小說的創作淵源,遲子建表示,她從1990年來到哈爾濱,至今已生活了30年。對於哈爾濱,她從最初的隔膜變為現在的水乳交融。她在這座城市中,了解著它的歷史、文化、風俗等,感情在升溫,有了表達的欲望。

  哈爾濱城進入遲子建筆下,自《偽滿洲國》始,至今數十年過去,她對這座城市的書寫已經有不少成果:如《黃雞白酒》《起舞》《白雪烏鴉》《晚安玫瑰》等作品,它不僅是一個地理坐標、一個故事的發生場所,也是一個承載悲歡離合的歷史背景。

  在《煙火漫捲》中,遲子建聚焦城市生活,哈爾濱整座城市成為小說完整的主體,小說中的人物承載著城市的歷史,人物命運與城市歷史互相交融,渾厚悠遠。正如書中所述:「一座城市有一條江,等於擁有了一冊大自然饋贈的日曆。對於哈爾濱這樣的都城來說,這日曆就是一部四季寶典。每日清晨翻動它的,是風霜雨雪,以及依託這條江生息的人們。」

  在細膩的觀察與記錄下,哈爾濱的城市景象展現出鮮活的生命力。當小說主人公劉建國開車經過陽明灘大橋時,一段對橋梁的特寫格外生動:「新橋通車後,高鐵列車呼嘯而過,駐足於已成景觀橋的舊鐵路橋上,可以感受到新橋在告訴列車經過時,給老橋帶來的輕微震顫。這很像一個活力十足的美少年,帶著一個腿腳不便的老嫗起舞。這一老一新的松花江鐵路橋,毗鄰而居,兩座橋像懸在松花江波濤上的樂器,風過留聲,只不過老橋像低沉的古琴,新橋像雄壯的圓號。」

  在寫作中,遲子建不斷觀察和感受這座城市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寫累了,我會停頓一兩天,乘公交車或是地鐵,在城區之間穿行。我起大早去觀察醫院門診掛號處排隊的人們,到凌晨的哈達果蔬批發市場去看交易情況,去夜市吃小吃,到花市看花,去舊貨市場了解哪些老器物受歡迎,到天主堂看教徒怎樣做禮拜。當然,我還去新聞電影院看二人轉,到老會堂音樂廳欣賞演出,尋味道外風味小吃。凡是我作品涉及到的地方,哪怕只是一筆帶過,都要去觸摸一下它的門,或是感受一下它的聲音或氣息。」遲子建在小說後記中寫道。

遊客在哈爾濱太陽島「雪博會」園區遊玩。 新華社記者 謝劍飛 攝   

  人間煙火

  凌晨批發市場喧鬧的交易,晨曦時分的鳥雀和鳴,澡堂子裡氤氳溼潤的熱氣……《煙火漫捲》中,洋溢著城市生活的煙火氣,哈爾濱的豐富生活包含其中,讀來回味無窮。

  小說中,黃娥帶著兒子逛舊貨市場的一個場景十分有趣,充滿生活氣息:「而迤邐攤開的貨攤兒,就像一條時光隧道,跨越了不同的年代。煙笸籮、醬油瓶、醋罈、茶壺、米桶、糖罐、酒壺和花瓶,不知在什麼人家,伴著主人過了什麼日子,空著心的它們,還是一副渴望著走進誰家、與人共度苦辣酸甜日子的表情。」

  其實,人世間最盛的煙火,是每個人平凡生活的模樣。

  在小說開篇,一幅哈爾濱清晨的生活全景圖在眼前展開,頗具畫面感:「此時開早班公交和計程車的司機,提著大號保溫水杯上崗了。郊區印刷廠的工人,早已穿上工裝印製報紙,日復一日看著漢字在流水線上螞蟻似的奔跑……送奶員和送外賣的小哥,湧向公園的晨練者,搭早班火車和飛機出行的人,拿著掃把和撮子的環衛工人,裝運垃圾的車輛,脖頸下吊著自己擅長的工種牌子的、在各大裝飾材料市場門口找活幹的俗稱『站大崗』的民工,以及伏天的灑水車,或是寒天的鏟雪車,讓哈爾濱的大街小巷甦醒,這生活的鏈條,有條不紊地緩緩啟動,開始運轉,承擔一天的負荷。」

  各行各業的人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勞動,維持著一座城市的正常運轉。在這些瑣碎平凡、日復一日的生活中,有許多美好的瞬間,它們最終匯聚成城市的銀河,安撫著城市中生活著的經歷挫折傷痛的靈魂。煙火氣,是由普通人低吟淺唱出的一首對抗命運的安魂曲。

  生命如歌

  《煙火漫捲》刻畫了一群在現代城市生活著的平凡人,穿行其中的每個人,幾乎都有不為人知的秘密。這些人物由主人公劉建國串起,共同演奏著渾厚古城中的命運交響曲。

  小說中,起早貪黑開「愛心護送」急救車的司機劉建國,對病人總是慷慨大方,而他為於大衛尋找丟失的兒子「銅錘」幾近一輩子,因此他幾乎放棄了常人本可以享受的婚姻與家庭生活;他哥哥劉光復老年患癌症卻始終熱愛生活,為拍東北工業紀錄片的夢想而傾力付出;劉光復的妹妹劉驕華是獄警,胸懷正義,在工作之餘還致力於幫助刑滿釋放群體解決就業問題;還有他遇到的黃娥、翁子安、老郭等人物,都有各自的命運與追求……這些小人物面對命運的悲喜與無常,都有各自的堅持,也展現著獨特的性情。

  比如,患癌症的劉光復在妹妹來探望時「努力地吃,努力地笑,努力地說有趣的話」,他對妹妹說:「太陽月亮了不起,你說人家的身上,也不是不長斑點,也不是沒有陰影,可人家照樣鮮活,照樣光芒萬丈。要是人的身上長了斑點、有了陰影,大都不是好兆頭,所以我現在終於明白,自己是人,太陽月亮是神啊。」劉光復的善良與達觀令人感動。

  在小說中,隨著情節的推進,幾個家庭的命運交織在一起,幾組故事串聯起來,演繹出生命的百態,更將人情與人性真實地刻畫出來。

  劉建國在厄運的折磨下,依然堅守替人尋子的責任,他其實有過委屈,甚至曾因此遷怒和傷害他人。小說結尾,他選擇遠離親友、前往他自己認為應去的地方,完成個人良心的救贖。善良與脆弱,剛毅與堅韌,都是他真實的樣子。

  黃娥面對喪夫的打擊,內心充滿無法釋懷的愧疚,甚至想在安頓好孩子雜拌兒後去殉夫。雖然帶著隱秘的痛苦,她依然熱愛生活、努力工作,為雜拌兒創造好的生活條件,尋找一個好歸宿。她細心繪製著獨特的哈爾濱地圖、記錄下一整本日常生活的「注意事項」,熱心地對待陌生人,渴望和留戀美好的感情。她身上,流淌著一種旺盛而美麗的生命力。

  李敬澤表示,在《煙火漫捲》中,能夠看到一個個人活在大都市裡,他們很孤獨,封閉在自己的生活裡,帶著自己的那份秘密。其實,小說的力量不在於塑造了某個光彩奪目的典型人物,而在於每個人都是自己生活裡當之無愧的主角。

  可以想像,在北方冰雪都市的黎明黃昏,無數散發著蓬勃生氣的生命,在命運沉浮之中,依然篤定堅實地前行。

相關焦點

  • 遲子建:在煙火漫捲中,聆聽人民心聲
    核心閱讀:有人在看完《煙火漫捲》之後,特別想來哈爾濱看看。讀者能夠被這樣的人間煙火感染,我覺得自己沒有浪費筆墨。第二期邀請的嘉賓是黑龍江省作家協會主席、茅盾文學獎得主遲子建。2020年,遲子建最新長篇小說《煙火漫捲》出版發行。她筆下每個人物生命中的收穫與艱辛、歡笑和淚水,讓全書充滿煙火氣,更充滿濃濃的人情味,展現出生活的明亮與善良。人民網文娛:你的新作《煙火漫捲》在今年與讀者見面了。這部長篇小說的寫作對你來說有何特別意義?
  • 文藝星開講丨遲子建:在煙火漫捲中,聆聽人民心聲
    核心閱讀:有人在看完《煙火漫捲》之後,特別想來哈爾濱看看。讀者能夠被這樣的人間煙火感染,我覺得自己沒有浪費筆墨。第二期邀請的嘉賓是黑龍江省作家協會主席、茅盾文學獎得主遲子建。2020年,遲子建最新長篇小說《煙火漫捲》出版發行。她筆下每個人物生命中的收穫與艱辛、歡笑和淚水,讓全書充滿煙火氣,更充滿濃濃的人情味,展現出生活的明亮與善良。人民網文娛:您的新作《煙火漫捲》在今年與讀者見面了。這部長篇小說的寫作對您來說有何特別意義?
  • 《煙火漫捲》|遲子建不愛城市
    合上《煙火漫捲》,我再回憶這本書,似乎想像不出什麼動人的情節亦或是巧妙的話語。這恰好是遲子建作品的特色,描繪像水,像人生,徜徉出長短冷暖而且人各不同。當然如果你讀百年前另一個東北作家的作品,或許你就會發現遲子建這本寫哈爾濱的小說的影子。沒錯,我說的正是蕭紅的《呼蘭河傳》,恰好,蕭紅就是出生在黑龍江哈爾濱,而且寫的就是哈爾濱的一個村落。
  • 遲子建:我喜歡煙火人間的感覺(作家近況)
    繼《群山之巔》後,時隔5年,遲子建再次推出長篇新作——《煙火漫捲》。在這部作品中,作家聚焦於哈爾濱這座城池中的芸芸眾生,將人間的悲歡離合徐徐道來。從北極村到榆櫻院遲子建的童年是在北極村度過的,少年時代在這片大自然圍場中的生活經歷,讓她不斷書寫這片熟稔親切的故土。
  • 人物|遲子建:在哈爾濱,人的命運波瀾起伏
    「人間煙火」究竟是什麼呢? 遲子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那麼人間煙火,除了人以外,當然也包含生靈的煙火。以我小說《煙火漫捲》中寫到的榆櫻院為例,既有本土和異鄉人共同生活在一個院落的我們熟知的現實煙火,也有一隻雀鷹的蹤跡。還有黃娥從松花江畔撿來的亡夫的一頂帽子。
  • 煙火漫捲中的精神守望與《晚熟的人》
    煙火漫捲的日常生活書寫更多的作家,雖然並沒有直接地觸及所謂的疫情題材,但這一年小說創作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在看似煙火漫捲的日常生活書寫中,卻有著相對深入的人性剖析,和對精神世界的積極呵護與守望。比如,遲子建的長篇小說《煙火漫捲》。在一眾小人物日常生活世相的呈示中,作家以一種稱得上是從容不迫和閒庭信步的心態,耐心細緻地展開對當下時代哈爾濱市民日常生活場景的精描細繪。
  • 遲子建:我覺得在文學上還可以壓榨自己
    記者:我原本也就想讀讀《煙火漫捲》和《偽滿洲國》,沒想不知不覺間竟然把你的主要作品都讀了。我在想是什麼讓我讀到停不下來?恐怕是你筆下處處有「風景」,你構建的生活世界,你講述的故事,還有由小說文本生成的那種迷人的氛圍。
  • 煙火綻放(2) - 新華社圖片
    新華社/西霸新華社照片,外代,2019年8月18日 (外代二線)(38)煙火綻放 8月15日,在法國坎城舉行的2019國際煙火藝術節上,煙火綻放在城市上空。 一年一度的坎城國際煙火藝術節於7月14日至8月24日在法國南部海濱小城坎城舉行。
  • 書裡書外|看得見的善良與看不見的煙火
    遲子建長篇小說《煙火漫捲》中,吸引我的倒不是那些形形色色的人物,而是一隻受傷被收留的雀鷹。遲子建的精神譜系中,從來不缺少動物與自然的底色,這隻雀鷹在《額爾古納河右岸》中是獵鷹奧木列,在《候鳥的勇敢》中是保護區裡的大鳥。
  • 賈平凹遲子建出新作,《琅琊榜》《慶餘年》入藏國圖
    5◆《煙火漫捲》出版,遲子建獻給哈爾濱的最新力作 近日,遲子建最新長篇小說《煙火漫捲》由人民文學出版社推出《煙火漫捲》是一部聚焦當下都市百姓生活的長篇小說,哈爾濱獨特的城市景觀與小說人物複雜隱微的命運相映,柔腸百結而又氣象萬千。
  • 天上焰火,人間煙火.山凹人家煙火節「梅」好綻放!
    今晚(2月28日)2021溧水梅花節—山凹人家煙火節絢爛上演!以星光為幕,以山湖為臺,以「梅」好為席,一場絢爛煙火秀在此啟幕!本次活動恰逢南京市勞模團隊入住山凹村民宿,開展首批療休養活動,與遊客們一起共賞「梅」好山凹人間煙火。
  • 紅葉季|秋染五臺,綻放一場斑斕煙火
    我說秋天,是一場斑斕炫麗的煙火。10月中旬,深秋已至。雨水已隨風遠去,只剩下暖陽和藍天的爽朗。五臺元境的萬畝山林在淡妝濃抹間演繹著動人的秋色。每年10月初到10月底,是五臺元境的紅葉季。此時走在山谷中,層林盡染,萬木流丹。
  • 遲子建:寫作過程是生命的過程 生命的過程印在文字裡
    遲子建的作品囊括散文、中短篇小說、長篇小說各個類型,被稱為當代文壇「全能選手」。遲子建的作品大多以黑龍江為背景,儘管那是嚴寒的北中國,可她的文字卻總能在冰雪世界中加上一抹亮色。她說自己早期的作品純淨、憂傷,近年的作品則明顯有了悲涼氣息,但有生之艱辛,也有苦之快樂。她的文字,猶如在黑暗世界中舉起微暗的火,細小,卻讓人溫暖。
  • 世界最美煙火和燈柱綻放2019新期待
    當午夜的鐘聲敲響,節日氛圍隨著午夜煙火表演的到來而攀升至沸點:雪梨海港大橋、雪梨歌劇院和雪梨港上的7艘駁船在12分鐘內,將展示璀璨奪目的煙火秀,慶祝2019新年的到來。  當現場的人同時喊著5-4-3-2-1和新年快樂時,一半的燈光,一半的煙火,赫然綻放,旋轉舞動。在驚呼聲中,不斷爆射長達數分鐘之久。
  • 《金瓶梅》中無煙火:煙火的生死存亡
    煙火是平和喜慶的表徵,在現代社會大型慶典上,煙火自然而然是萬眾矚目的焦點,代表了欣欣向榮的盛世景象。比如,維多利亞港的煙火出現在影視劇中絕對為主角光環添彩不少。因為有了煙火的參與,好像也是一種進步,起碼告別了以前的械鬥,雙方也都戴起了頭盔,保護非常到位,使用煙火只是為了烘託氣氛吧?煙火的歷史起碼,魏晉南北朝之前沒有煙火。煙火的核心成分黑火藥,是我們中醫的祖先——道家術士在煉製丹藥時無心偶得。三國之前火藥沒有發明,所以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裡,諸葛亮的噴火巨獸徹底鎮住了司馬懿的千軍萬馬。
  • 雪梨跨年慶典煙火炫麗綻放現場百萬觀眾目睹盛況(圖)
    雪梨跨年慶典煙火炫麗綻放。 賴海隆 攝中新網雪梨1月1日電 (記者 賴海隆)南半球跨年夜最大型慶典——雪梨跨年慶典煙火在當地時間2016年的最後一天和2017年的第一天之間舉行,來自美、中、英、德,以及歐洲其它國家和地區的遊客及當地民眾超過百萬人目睹了這一盛況。
  • 暖陽在,煙火在
    花在光裡默默開著,將花蕊輕綻,隨風輕微舞動,散著淡淡香。時光有序,推著季節往前走,推著你我在人海跌宕。我們在尋常煙火中,掠過寒潮,等待光照萬物,以溫暖蕭蕭。這是生活的平凡與平淡,這是悲喜的情節在晨曦與日暮之時交相結合。陽光來了,灑脫的人帶上行囊,備好糧草,驅車進山,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程。
  • 看煙火、迎曙光 2016到臺灣「瘋跨年」
    臺北101跨年煙火(資料圖)臺北101煙火秀(Nature is Future)臺北101公布了2016新年煙火動畫,將請到島內攀爬好手協助增設發射平臺,並展現臺灣自然生態風貌,花朵海鳥皆成題材,使得花色樣式再次創新。
  • 看完煙火再回去
    那個夜晚,煙火和爆竹像暴雨一樣衝刷了我的耳朵,黑暗成為潮水,逐漸升高,淹沒了我的膝蓋,胸膛,嘴巴,我伸出手來,好想你能夠拉我一把,而最後,我一個人沉沉地睡了過去。生命中最美的那場煙火是高中畢業時在山頂見到的。我和幾個朋友買了一箱煙火,兩打啤酒到南山上慶祝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