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一個既有意思也有意義的春節

2020-12-16 新華網客戶端

  春節就要來了,天空瀰漫著年的味道。對於中國人來說,春節是一個最重要的日子,過好春節是最樸素的嚮往。新時代要有新氣象,更要有新作為。新時代的第一個春節,同樣應該有新氣象。讓春節既有意思也有意義,應該是正確的打開方式。

  人的一生,不僅應該有意思而且應該有意義。現代社會不排斥對有意思的追求,人生如果沒有意思多沒有趣味,但是,「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如果人生只求有意思,那就走向了形而下。這幾天,人們爭相談論著國學大師饒宗頤先生。饒宗頤先生曾說,「做學問就是求真、求是和求正,做人也是這樣。」先生的一生,就是有意義的一生。

  生活需要儀式感。童話《小王子》中,小王子問:「儀式是什麼?」狐狸說:「它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在中國人的文化敘事中,春節有著特別意義,是最富有儀式感的日子。「一年之計在於春」,不僅因為春天是打基礎的日子,而且因為春天展現出來的狀態直接影響一年。因此應該追求有意義的春節。

  有意思與有意義,並不是對立關係。春節當然要有意思,如果把春節搞得太沉重,那就有違春節本意了。打開過去的記事本,很多人的春節交給了吃喝玩樂。春節應該洋溢著祥和氛圍,走親訪友,聯絡感情,適當吃喝玩樂自無不可。特別是在過去,由於條件有限,一年也只有春節的時候有機會吃喝玩樂。但凡事就怕過猶不及,如果只是追求有意思,那就落於下乘了。

  對於春節傳統文化活動,一項有關春節的調查問卷顯示青年竟然比中老年還要感興趣。這或許能夠說明,現在的青年不是不喜歡春節,也不是只想有意思不想有意義,而是我們在發掘和激發春節的魅力上,在形成春節有意義的吸引力上,還做得遠遠不夠。

  過一個既有意思也有意義的春節,應該給春節準備一些「文化年貨」。1915年2月13日,國學大師吳宓在日記中寫道:「是日陰曆除夕,校中放假。餐後,攜仲侯遊於琉璃廠各書肆。坐閱至晚,購雜誌數種而歸。」不僅是吳宓,很多大師真正做到了「活到老學到老」,即便春節也不閒過。讀書是為了遇見更好的自己,讀書才能夠成全更好的自己。年前一項調查發現,68.3%受訪者買年貨更注重精神消費。這也提醒我們,利用春節期間難得的時光,多讀幾本書,認真讀幾本大書,走親訪友送幾本好書。

  還應該給春節準備一些「文明年貨」。有文化的人不一定有文明,接受過良好教育的人不一定有教養。文明是這世上最動人的風景,讓文明素養跟上現代化的腳步,自當從春節做起。我們應該自覺拒絕一些劣習俗,讓「文明過大年」成為新時尚。特別要養成綠色生活方式,讓春節綠意盎然。現在很多城市嚴禁燃放煙花爆竹,一個現代公民應該尋找春節新表達方式,自覺與煙花爆竹揮手不「再見」。對於黨員幹部來說,文明還體現在「廉」上。「廉不廉,看過年」,廉潔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

  不同的時代,春節主題也不相同。有人考證,我們的先祖從堯舜時代就開始過春節了。進入新時代,應該過一個既有意思也有意義的春節。講意思講文明,有意思有意義,這是一個有「質感」的春節。(毛建國)

相關焦點

  • 過一個既有意思也有意義的春節
    春節就要來了,天空瀰漫著年的味道。對於中國人來說,春節是一個最重要的日子,過好春節是最樸素的嚮往。新時代要有新氣象,更要有新作為。新時代的第一個春節,同樣應該有新氣象。讓春節既有意思也有意義,應該是正確的打開方式。  人的一生,不僅應該有意思而且應該有意義。
  • ​讓教育「既有意思又有意義」
    「教育既要接地氣,又要有質量。」該旅領導介紹,近年來,他們不斷探索豐富教育形式和方法,教育越來越為官兵所喜聞樂見。但調研發現,少數單位存在重教育形式輕內容質量等現象。為有效解決這一問題,該旅區分旅領導、各級政治主官、基層理論骨幹3類,組建政治教員隊伍,綜合施教。
  • 中國古代的春節與現在的春節,哪個更有意思?
    而春節在古代其實就是一個「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的日子,意味著春季的來臨和希望的開始。然而,中國古代的春節與現在的春節,哪個更有意思呢?下面我們就一起前往探查一番。首先, 「不須迎向東郊去,春在千門萬戶中」,如今,我們的春節還是很有意思的。伴隨著年味越來越濃,奔波各地的人們,都開始不顧春運的擁擠,不計旅途的疲憊,像鳥兒匆匆地飛回舊林、魚兒急急地遊回故淵。
  • 新聞時評丨傳統節日有意義 也要過得有意思
    在大家商量怎麼過聖誕時,外國友人卻對中國文化樂此不疲,這讓很多人不解。參與活動的外國友人是這麼說的:通過這種獨特的方式體驗和感受中國文化,非常有意思,也很有意義。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傳統節日也意義深遠。前不久,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一定程度上也說明中國文化遺產的內涵被世界所認同,中國傳統文化為世界所接受。
  • 讓教育「既有意思又有意義」
    「教育既要接地氣,又要有質量。」該旅領導介紹,近年來,他們不斷探索豐富教育形式和方法,教育越來越為官兵所喜聞樂見。但調研發現,少數單位存在重教育形式輕內容質量等現象。 為有效解決這一問題,該旅區分旅領導、各級政治主官、基層理論骨幹3類,組建政治教員隊伍,綜合施教。
  • ​讓教育「既有意思又有意義」
    「教育既要接地氣,又要有質量。」該旅領導介紹,近年來,他們不斷探索豐富教育形式和方法,教育越來越為官兵所喜聞樂見。但調研發現,少數單位存在重教育形式輕內容質量等現象。為有效解決這一問題,該旅區分旅領導、各級政治主官、基層理論骨幹3類,組建政治教員隊伍,綜合施教。
  • 過春節的傳統意義
    下面是小編收集推薦的過春節的傳統意義,僅供參考,歡迎閱讀。「春節」名稱的由來1912年1月份,孫中山發布《臨時大總統關於頒布曆書令》,要求內務部編印新曆書,隨後又規定陽曆(公曆)1月1日為「新年」,但不叫「元旦」。
  • 讓「有意思」與「有意義」齊飛
    讓「有意思」與「有意義」齊飛——也說影視劇翻拍周慧虹近日,張一山主演的新版《鹿鼎記》開播,相關熱度不斷,但叫座不叫好畢竟,翻拍經典,故事已經有了,不用從頭開始創作劇本,觀眾基礎也有了,甚至自帶話題和熱度,這樣一來,就大大降低了創作和宣發成本。但與此同時,原版經典作品早已在觀眾心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記。如果新翻拍的作品中缺乏閃光點,或者是與經典原作走得過遠,「陌生化」得太厲害,往往又很難贏得觀眾認同。
  • 理論宣講既要「有意義」又要「有意思」
    理論宣講如何既「有意義」又「有意思」,是基層黨組織一直探索的問題。黨的創新理論,群眾只有信了才能懂,只有懂了才能用。因此,要從群眾的興趣點入手、認可度著力,先從生活、工作、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等直觀感受中,描繪理論在實踐中的模樣,再由此「借題發揮」,加以概括、提煉,就能使理論宣講緊緊貼近現實,不空洞、不乏味,達到循循善誘、引人入勝的效果。
  • 「有意義」與「有意思」
    《從有意義到有意思:〈新周刊〉生活觀》是《新周刊》20周年系列叢書之一,而我這裡要說的「有意義」與「有意思」,是從教育的角度來談談數學的「有意義」與「有意思」。第二,好的學習內容應該是「有意思」的。「有意思」不僅在內容上呈現出「有料」,還會在體驗中感受到「有趣」。蘇教版的《可能性》就是這樣一個好的學習內容。編者設計的是摸球遊戲的情境,在一個口袋中裝有1個紅球1個黃球,可能摸到什麼顏色的球?藉助生活中的遊戲經驗,學生能夠預想任意摸出1個球,可能是紅球也可能是黃球。而在後續的「有意思」的摸球活動中,學生能夠充分感受隨機現象的特點。
  • 春節怎麼有意思有意義的度過?解鎖春節愛玩的幾個活動
    時間如白駒過隙,還有一周就要過春節了,作為中國的傳統節日,它在人們的心中也是非常重要的,每年的這個時候,大街小巷各種喜慶,煙花、爆竹、門畫、對聯、燈籠等擺放齊全,琳琅滿目、應有盡有。然而這兩年國家提倡環保,禁止放煙花爆竹。消息一出,小夥伴們都不樂意了,認為不讓放煙花爆竹就沒有年味了。小編同樣也是愛好熱鬧的人兒,沒有煙花爆竹,怎麼過好這個令人愉悅的小假期呢?
  • 光陰不負——有意義和有意思
    人一生做不了幾件真正有意義的事。大多數讓當時的自己興奮的,甚至沾沾自喜的東西,回過頭看或許就是那麼索然無味,亦或是十分幼稚。成長的路太長,當真的明白一些事的時候,卻往往又已經到了沒有熱情的年齡。或許正是那些回頭看起來沒有意義的經歷才讓人生變得有了滋味,有了點意思。凡事都要以結果來評判,未免有些貪心。很多事的結果並不重要,或者根本就沒有結果。不要有意義,只要有意思,這才是人生的意義。當自認為看透了一切的時候,我確實發現曾經做了太多按通行標準來衡量是完全沒有意義的事。
  • 「有意思」與「有意義」
    畢竟,翻拍經典,故事已經有了,不用從頭開始創作劇本,觀眾基礎也有了,甚至自帶話題和熱度,這樣一來,就大大降低了創作和宣發成本。然而,與此同時,原版經典作品早已在觀眾心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記,如果,新翻拍的作品中缺乏閃光點,或者是與經典原作走得過遠,「陌生化」得太厲害,往往又很難贏得觀眾認同。
  • 讓「有意思」與「有意義」齊飛
    讓「有意思」與「有意義」齊飛——也說影視劇翻拍周慧虹近日,張一山主演的新版《鹿鼎記》開播,相關熱度不斷,但叫座不叫好畢竟,翻拍經典,故事已經有了,不用從頭開始創作劇本,觀眾基礎也有了,甚至自帶話題和熱度,這樣一來,就大大降低了創作和宣發成本。但與此同時,原版經典作品早已在觀眾心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記。如果新翻拍的作品中缺乏閃光點,或者是與經典原作走得過遠,「陌生化」得太厲害,往往又很難贏得觀眾認同。
  • 中華傳統文化讓我成長——一個有意義的春節
    過春節我就
  • 閬中古城過了個最有意義的春節
    春節期間進閬中古城還是單行,進入是一個收費站,出來就要走另一個收費站,排隊慢慢的過了收費站,到古城還有17公裡的路程,車輛比較多,行駛的也很慢,到達古城已經下午5點多了,雖然是傍晚了,街上還是人山人海,擁擠不堪。
  • 沈騰:小品要有意思,也要有點意義!
    沈騰以前有個標籤,就是「郝建」,注意我的用詞,我說的是「以前有過」。有不少消息說,沈騰本人對這個標籤,不是很滿意,更準確地說,是一聽就不太開心。他不開心的原因,可能主要有兩個,一個是,郝建郝建這樣叫,卻是不好聽,叫誰誰又能高興呢?
  • 有意義的課,有意思地講
    第73集團軍某旅探索「大眾談+資源池」模式釋放教育新動能—— 有意義的課,有意思地講 ■本報記者 張磊峰 賴文湧 一支話筒、一個講臺,就像電視上的脫口秀演員一樣,高陽隻身站上了講臺。 「第一次站上『C位』,心裡還是有點慌,講得不好的地方,大家『輕噴』。」別具一格的開場白,逗得臺下官兵會心一笑,也激起了大家的興致。 「入伍之初,我就給自己定了個小目標,要拿第一、上光榮榜。在班長的幫助下,這個小目標一不小心就達成了。」
  • 文學既要有「意義」 也要有「意思」
    原標題:文學既要有「意義」 也要有「意思」曉蘇曾把文學分為兩類,一類是有意義的文學,一類是有意思的文學。「有意義」是有思想、有教育意義的文學。而另一種文學是「有意思」的,有情調、趣味和美感的文學。最好的文學是既有意思,又有意義,不過這樣的文學作品在世界範圍內也是少而又少的。「如果閱讀受『意義』所限,就達不到應有的效果,讀者受益有限,作家的創作也會受限。」
  • 從春聯習俗的發展,談春節的文化意義
    今天,我們借著「春聯」這個話題,聊一聊我們每年都在過的春節,具有哪些有意思的文化意義。【新年快樂】1、春節是怎麼來的提到「年」這個概念,要追溯到商周時期。故黃帝象之,冬月驅儺畢,既立桃梗於戶上。【桃符】這個注引講的是,在蒼茫大海之上,有一座度朔山,山的東北方有一個鬼門。為了鎮壓裡面的鬼,有人在山中種了三千多裡具有驅鬼作用的桃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