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格隆匯
作者:招商通信團隊
來源:俊Sir通信研究
1
核心邏輯
北美五大雲巨頭2019年Q3整體資本開支增速改善顯著,其中亞馬遜、谷歌增速大幅提升,拐點進一步確立,有望帶動雲產業鏈重回高增長軌道。從2019年Q2開始,雲巨頭資本開支增速有所回暖,2019年Q3,雲巨頭資本開支增速改善顯著,同比增長13.4%,環比增長9.0%。其中,亞馬遜Q3同比、環比增速分別為40.1%、31.9%,同比環比均實現大幅增長;谷歌Q3同比、環比增速分別為27.5%、9.9%,同比增速實現較大提升。
5G正式商用,即將進入全面落地期,AR/VR、雲視頻、雲遊戲等5G下遊應用發展加速,有望帶動雲產業鏈進入新一輪高景氣周期。韓國自4月3日起商用5G,目前用戶數已超300萬,且以每月超100%的速度不斷上升,韓國5G用戶DOU(24.7GB)為4G用戶DOU(9.7GB)的2.5倍,為3G用戶DOU(0.33GB)的75倍,5G對流量帶動明顯,根據LG U+,AR/VR流量佔據5G流量20%(4G時期5%)。隨著5G應用的不斷發展,流量有望高速提升。雲計算是對傳統IT模式的顛覆,為5G時代最受益方向,發展空間大。雲計算是對傳統IT模式從底層硬體到業務模式的顛覆,改變了核心晶片、網絡體系、硬體體系、軟體模式、IT服務等,對外提供按需分配、可計量的IT服務,傳統IT市場空間為萬億級別,目前雲計算收入在IT支出佔比還較低,未來提升空間較大,尤其到了5G時代,移動網際網路向人工智慧+萬物互聯過度,產業重心將從「端」轉「雲」,雲計算有望在5G時代迎來發展新風口。投資建議:5G時代以「雲」為核心,雲產業鏈具備長期高成長性,重點推薦IDC:光環新網;光網絡:星網銳捷、中際旭創、天孚通信、太辰光;伺服器:浪潮信息(計算機組覆蓋);雲視頻:億聯網絡、會暢通訊。建議關注:寶信軟體、數據港、雲賽智聯、萬國數據、紫光股份、新易盛、華工科技風險提示:5G建設不及預期;雲巨頭資本開支增速下滑;宏觀經濟不景氣
2
亞馬遜、谷歌資本開支大增,拐點進一步確立
北美五大雲巨頭(亞馬遜、谷歌、微軟、蘋果、Facebook)2019年Q3整體資本開支增速改善顯著,拐點進一步確立,有望帶動雲產業鏈重回高增長軌道。北美五大雲巨頭資本開支增速從2015年Q2開始下滑,2015年Q4開始觸底反彈,歷經12個季度的快速增長,2018年Q1和Q2達到頂峰,增速分別達到91.9%、62.6%。從2018年Q2開始,受到宏觀經濟放緩、去庫存、4G應用逐步成熟等因素的影響,增速開始回落,雲廠商相繼下調資本開支指引,2019年Q1,雲巨頭資本開支增速同比下降17.9%,環比下滑24.9%,達到2013年以來的季度增速最低值。進入到2019年Q2,雲巨頭資本開支增速有所回暖,同比輕微下滑.3%,環比增長16.0%,2019年Q3,雲巨頭資本開支增速改善顯著,同比增長13.4%,環比增長9.0%。我們預計海外雲巨頭資本開支增速未來有望持續改善。
亞馬遜2019年Q3資本開支同比環比增速大幅提升,谷歌同比增速大幅增加,蘋果環比增速大增,facebook同比環比略有改善。亞馬遜Q1、Q2、Q3同比增速分別為6.2%、9.8%、40.1%,環比增速分別為-11.9%、8.3%、31.9%,亞馬遜同比環比增速在Q3實現了大幅增長;谷歌Q1、Q2、Q3同比增速分別為-36.5%、11.8%、27.5%,環比增速分別為-34.5%、32.1%、9.9%,谷歌同比增速在Q3實現較大提升;蘋果Q1、Q2、Q3同比增速分別為-43.7%、-38.8%、-8.7%,環比增速分別為-29.6%、-15.4%、38.8%,蘋果同比增速在Q3改善顯著,環比增速實現較大提升;facebookQ1、Q2、Q3同比增速分別為36.5%、5.0%、5.7%,環比增速分別為-12.1%、-5.3%、-2.8%,facebook同比環比增速在Q3均實現一定程度改善。
3
5G正式商用,下遊應用加速發展,流量提升明顯
我國5G正式商用,參考韓國,韓國商用5G之後,立即與5G流量套餐以及內容增值服務、視聽增強設備(VR頭顯)綁定,新應用成為5G競爭核心。4G流量套餐剛推出之時,仍以「流量」作為賣點,除了傳統的語音+流量的套餐以外,主要以流量包的形式銷售。但在5G開始商用之時,韓國運營商即將流量套餐與內容增值服務、5G應用配套設備綁定,進行多方內容布局與合作,高清視頻、VR/AR、雲遊戲率先落地,應用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AR/VR、雲視頻、雲遊戲等5G下遊應用發展加速,5G應用對流量帶動明顯,有望持續帶動雲產業鏈發展。韓國自4月3日起商用5G,目前5G用戶數已超300萬,且以每月超100%的速度不斷上升,韓國5G用戶DOU(24.7GB)為4G用戶DOU(9.7GB)的2.5倍,為3G用戶DOU(0.33GB)的75倍,5G對流量帶動明顯,根據韓國某運營商的實踐顯示,5G和VR的重合度達到45%,根據LG U+,AR/VR流量佔據5G流量20%(4G時期5%)。
進入4G後周期(2018-2019年),隨著視頻、直播等大流量應用的逐漸成熟,雲計算的需求也略有下滑,參照韓國5G商用後,流量呈數倍增長,我們預計在5G新應用帶動的流量增長下,雲計算產業鏈增速有望持續提升。
4
雲巨頭資本開支回暖,疊加5G應用加速發展,有望帶動雲產業鏈重回高增長軌道
北美雲巨頭資本開支拐點進一步確立,這也驗證了我們之前反覆和大家強調的邏輯,北美雲巨頭資本開支有望從今年二季度開始持續回暖,有望帶動雲產業鏈包括IDC、光網絡(光器件、光模塊、光纖連接器)、網絡設備(伺服器、交換機)、雲通信(即時通信、雲視頻)等重回高增長軌道。
1、IDC:兼具高成長與確定性,建議「雙主線」布局
隨著5G、物聯網、虛擬實境等新興技術的廣泛商用,IDC市場有望迎來保持持續高增長。從全球來看,2018年全球IDC市場規模(包括託管業務、CDN業務及公共雲IaaS/PaaS業務)達6253.1億元,同比增長23.6%,公有雲的發展是拉動IDC增長的主要原因,其中北美IDC市場保持穩定增長,基礎電信運營商全面退出IDC市場,雲服務商需求向主要區域市場集中。從國內來看,2018年國內IDC業務市場總規模達1228億元,同比增長29.8%,輕微放緩2.6個百分點,網際網路行業的需求是推動我國IDC發展的主要驅動力,5G及下遊應用的發展,有望驅動IDC市場穩定快速發展。
市場上優質的IDC企業主要分為自建型和定製型兩種,自建型IDC卡位核心地段,盈利能力強勁,定製型IDC主要幫網際網路企業代建IDC,有望分享網際網路企業高成長紅利。除了雲計算客戶,主要金融客戶、政企客戶、大型網際網路企業等大部分集中在一線城市及周邊,雲計算造成客戶結構轉變,使得我國IDC市場呈結構性過剩狀態。隨著大批企業上雲,二、三線城市IDC企業客戶流失率提升,雲計算企業出於成本(地多且便宜、電便宜、能耗指標豐富等)和安全等的考慮,在二三線城市傾向於自建數據中心(找定製型IDC企業代建),傳統IDC企業逐漸倒閉或轉型為定製化代建IDC企業;一線城市具備客戶多、網絡好、人才多等優勢,但從供給端來看,政策嚴、供給少, IDC稀缺性價值加劇,企業議價和盈利能力不斷增強,卡位一線城市及周邊的自建型IDC企業盈利能力強勁。
2、光模塊:上遊晶片廠商營收攀升,下遊雲廠商資本開支回暖
INPHI Corp是光模塊主要的電晶片供應商,根據公司最近公布三季報顯示,根據GAAP原則,公司2019年Q3營收為9423.1萬美元,同比增長20.8%,超過公司預測值;前三季度營收為2.63億美元,同比增長26.3%,增長的原因主要是公司數據中心相關業務、長途汽車和地鐵的需求量增加。
從毛利率情況來看,公司2019年Q3毛利率為57.8%,同比增長2.1個百分點,毛利率增長主要受到產品和收入兩方面的影響。
公司同時公布了對第四季度營業收入的預估,營收區間為9780-10180萬美元,中值為9980萬美元,同比增長15.33%,環比增長5.9%。
在100G和400G光模塊的帶動下,乙太網光模塊有望走出周期底部。北美數據中心仍處於高速發展中,100G需求仍較為強勁,客戶對100G等高速光模塊需求仍持續增長,同時新的400G需求也不斷增加,預計北美雲巨頭將在今年年底開啟400G光模塊大規模集採,明年數通市場將正式進入400G時代,有望帶動光模塊企業重回業績高增長快道。根據Lightcounting最新報告,受到雲計算廠商資本開支下降影響,乙太網光模塊2019年市場規模約27億美元,同比下降18%,預計2020-2024年市場規模有望快速反彈,在2024年有望達到70億美元市場規模。
3、網絡設備:全球數據流量爆發驅動網絡設備持續升級
全球數據規模爆發對數據的傳輸、交換、處理、存儲等提出了更高要求,驅動網絡設備不斷升級,疊加我國產業政策層面對「網際網路+」的支持等,給我國網絡設備行業帶來了新發展機遇。預計未來幾年,我國網絡設備市場規模整體呈增長趨勢,且高於全球水平,到2020年,我國企業級交換機市場規模有望達31.5億美元,較2016年增長24.5%,高於全球13.9%。
企業級網絡設備行業集中度較高,呈現寡頭壟斷的競爭格局,思科、華為、新華三等少數幾家企業佔據絕大部分市場份額。網絡安全內涵逐漸延伸,信息產業自主可控,網絡設備需先行,國內高端企事業客戶均有不同程度使用國內企業產品的意願,實現核心軟硬體的完全自主可控在是產業的未來發展方向,網絡設備國產替代加速發展,利好國內網絡設備廠商。
4、伺服器:雲計算驅動下進入規模化發展新時代
從全球及國內雲巨頭資本開支增速與伺服器出貨量增速對比來看,二者呈強關聯性,且資本開支增速比伺服器出貨量增速提前1-2個季度見底。從長遠來看,雲計算仍具備較高成長性,且未看到明顯天花板,雲計算的高增長拉動對伺服器的需求,未來伺服器行業增長空間較大。
伺服器廠商核心競爭力:交付能力、軟體開發能力等。不同於傳統通用型標準化伺服器採購的即採即用模式,大型網際網路企業在數據中心建設中面臨新挑戰:伺服器交付速度。同時未來隨著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的發展,對於伺服器企業軟體開發能力提出新要求,具備快速交付能力、軟體開發能力等的企業具備較強競爭力。
5、雲視頻:國家政策扶持、基礎設施完善、技術革新助推
雲視頻會議尚處於初期發展階段,未來空間較大。從全球視角來看,2018年全球視頻會議市場規模約百億美元,據Frost & Sullivan和Global Market Insights預測,未來增速都在10%左右,市場增速明顯放緩,同時全球視頻會議龍頭廠商收入增速也明顯放緩,而全球雲視頻會議領導者Zoom保持快速發展。從我國發展情況來看,據Frost & Sullivan預測,2017年中國視頻會議市場規模為110.4億元,同比增長58%,預計2018-2023E年複合增長率為30%,增速高於全球。
據IDC統計,當前國內以雲視頻會議為代表的軟體會議市場規模僅1.7億美元,但增速可觀,未來5年CAGR為25%,遠超硬體視頻會議。預計2023年國內軟體會議市場規模達到5.4億美元,是當前的3倍。按此趨勢,2025年國內軟體會議市場規模有望超過硬體視頻會議。
基於硬體的傳統視頻會議市場較為集中,格局穩定,以華為、蘇州科達、中興通訊、視聯動力、寶利通等企業為主,多年來,硬體視頻會議系統近80%的市場份被華為、蘇州科達、Polycom、Cisco佔據。
國內以雲視頻會議為代表的軟體會議市場競爭格局分散,2018年國內軟體視頻會議CR6不到50%,以好視通、小魚易連、會暢通訊等為代表的雲視頻會議廠商正在加大力度擴大市佔率,以求在市場高速增長初期建立領先優勢。
「雲視頻+應用」打破視頻會議邊界,市場空間有望達千億。雲視頻應用有望從基礎視頻會議向泛網際網路和傳統行業延伸,雲視頻和各行業的融合加深,從泛娛樂領域擴展到在線教育、遠程醫療、視頻監控、社交應用等多個場景。
5投資建議及風險提示
全球北美五大雲巨頭(亞馬遜、谷歌、微軟、蘋果、Facebook)2019年Q3整體資本開支增速改善顯著,其中亞馬遜、谷歌增速大幅提升,拐點進一步確立,有望帶動雲產業鏈重回高增長軌道。從2019年Q2開始,雲巨頭資本開支增速有所回暖,2019年Q3,雲巨頭資本開支增速改善顯著,同比增長13.4%,環比增長9.0%。其中,亞馬遜Q3同比、環比增速分別為40.1%、31.9%,同比環比均實現大幅增長;谷歌Q3同比、環比增速分別為27.5%、9.9%,同比增速實現較大提升。
5G正式商用,即將進入全面建設期,AR/VR、雲視頻、雲遊戲等5G下遊應用發展加速,有望帶動雲產業鏈進入新一輪高景氣周期。韓國自4月3日起商用5G,目前5G用戶數已超300萬,且以每月超100%的速度不斷上升,韓國5G用戶DOU(24.7GB)為4G用戶DOU(9.7GB)的2.5倍,為3G用戶DOU(0.33GB)的75倍,5G對流量帶動明顯,根據LG U+,AR/VR流量佔據5G流量20%(4G時期5%)。隨著5G應用的不斷發展,流量有望高速提升。
雲計算是對傳統IT模式的顛覆,為5G時代最受益方向,發展空間大。雲計算是對傳統IT模式從底層硬體到業務模式的顛覆,改變了核心晶片、網絡體系、硬體體系、軟體模式、IT服務等,對外提供按需分配、可計量的IT服務,傳統IT市場空間為萬億級別,目前雲計算收入在IT支出佔比還較低,未來提升空間較大,尤其到了5G時代,移動網際網路向人工智慧+萬物互聯過度,產業重心將從「端」轉「雲」,雲計算有望在5G時代迎來發展新風口。
投資建議:5G時代以「雲端」為核心,雲計算產業鏈(IDC、光網絡、網絡設備、伺服器、雲視頻)具備長期高成長性。
(1)IDC:兼具高成長與確定性,建議「雙主線」布局,優選核心地段大規模布局的IDC龍頭企業,以及綁定網際網路企業做定製化建設的IDC企業。
重點推薦:光環新網(核心地段大規模布局的IDC龍頭企業);
建議關注:寶信軟體(核心地段大規模布局的IDC龍頭+資源優勢明顯)、雲賽智聯(核心城市布局+國企背景,具備一定資源能力)、數據港(深度綁定阿里)、城地股份(核心城市周邊大規模布局)、奧飛數據(核心城市小規模布局,具備一定彈性)、萬國數據(核心城市布局+深度綁定阿里)、世紀互聯(核心城市布局+綁定阿里)、科華恆盛(核心城市布局)
(2)光模塊:上遊晶片廠商營收攀升,下遊雲廠商資本開支回暖,在100G和400G光模塊的帶動下,乙太網光模塊有望走出周期底部。
重點推薦:中際旭創(全球高速光模塊龍頭)、天孚通信(無源光器件龍頭企業);
建議關注:新易盛(5G+400G雙輪驅動)、太辰光(高端光纖連接器龍頭)、華工科技(電信及數通市場雙布局)
(3)網絡設備:全球數據流量爆發驅動網絡設備持續升級。
重點推薦:星網銳捷(低估值的二線龍頭);
建議關注:紫光股份(核心網絡設備企業)
(4)伺服器:雲計算驅動下進入規模化發展新時代。
建議關注:浪潮信息(伺服器龍頭,計算機組覆蓋)
(5)雲視頻:「雲視頻+應用」打破視頻會議邊界,市場空間有望達千億。
重點推薦:億聯網絡(SIP話機龍頭+雲視頻領先企業)、會暢通訊(「端+雲+行業」全產業鏈布局的雲視頻領先企業)
風險提示:
1、5G建設不及預期
如果5G建設推進放緩,會影響未來流量的增長和5G應用的發展,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雲產業鏈的發展。
2、雲巨頭資本開支增速下滑
長期來看雲具備高成長性,但短期來看,雲業務的發展會受宏觀經濟影響,導致資本開支增速有所波動,從而影響雲產業鏈公司短期的盈利能力。
3、宏觀經濟不景氣
宏觀經濟的發展會影響雲下遊應用的發展,從而影響中遊雲計算的發展以及雲巨頭對上遊硬體設備的採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