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通信」暮去朝來,雲計算拐點進一步確立

2021-01-10 新浪財經

來源:格隆匯

作者:招商通信團隊

來源:俊Sir通信研究

1

核心邏輯

北美五大雲巨頭2019年Q3整體資本開支增速改善顯著,其中亞馬遜、谷歌增速大幅提升,拐點進一步確立,有望帶動雲產業鏈重回高增長軌道。從2019年Q2開始,雲巨頭資本開支增速有所回暖,2019年Q3,雲巨頭資本開支增速改善顯著,同比增長13.4%,環比增長9.0%。其中,亞馬遜Q3同比、環比增速分別為40.1%、31.9%,同比環比均實現大幅增長;谷歌Q3同比、環比增速分別為27.5%、9.9%,同比增速實現較大提升。

5G正式商用,即將進入全面落地期,AR/VR、雲視頻、雲遊戲等5G下遊應用發展加速,有望帶動雲產業鏈進入新一輪高景氣周期。韓國自4月3日起商用5G,目前用戶數已超300萬,且以每月超100%的速度不斷上升,韓國5G用戶DOU(24.7GB)為4G用戶DOU(9.7GB)的2.5倍,為3G用戶DOU(0.33GB)的75倍,5G對流量帶動明顯,根據LG U+,AR/VR流量佔據5G流量20%(4G時期5%)。隨著5G應用的不斷發展,流量有望高速提升。雲計算是對傳統IT模式的顛覆,為5G時代最受益方向,發展空間大。雲計算是對傳統IT模式從底層硬體到業務模式的顛覆,改變了核心晶片、網絡體系、硬體體系、軟體模式、IT服務等,對外提供按需分配、可計量的IT服務,傳統IT市場空間為萬億級別,目前雲計算收入在IT支出佔比還較低,未來提升空間較大,尤其到了5G時代,移動網際網路向人工智慧+萬物互聯過度,產業重心將從「端」轉「雲」,雲計算有望在5G時代迎來發展新風口。投資建議:5G時代以「雲」為核心,雲產業鏈具備長期高成長性,重點推薦IDC:光環新網;光網絡:星網銳捷、中際旭創、天孚通信、太辰光;伺服器:浪潮信息(計算機組覆蓋);雲視頻:億聯網絡、會暢通訊。建議關注:寶信軟體、數據港、雲賽智聯、萬國數據、紫光股份、新易盛、華工科技風險提示:5G建設不及預期;雲巨頭資本開支增速下滑;宏觀經濟不景氣

2

亞馬遜、谷歌資本開支大增,拐點進一步確立

北美五大雲巨頭(亞馬遜、谷歌、微軟、蘋果、Facebook)2019年Q3整體資本開支增速改善顯著,拐點進一步確立,有望帶動雲產業鏈重回高增長軌道。北美五大雲巨頭資本開支增速從2015年Q2開始下滑,2015年Q4開始觸底反彈,歷經12個季度的快速增長,2018年Q1和Q2達到頂峰,增速分別達到91.9%、62.6%。從2018年Q2開始,受到宏觀經濟放緩、去庫存、4G應用逐步成熟等因素的影響,增速開始回落,雲廠商相繼下調資本開支指引,2019年Q1,雲巨頭資本開支增速同比下降17.9%,環比下滑24.9%,達到2013年以來的季度增速最低值。進入到2019年Q2,雲巨頭資本開支增速有所回暖,同比輕微下滑.3%,環比增長16.0%,2019年Q3,雲巨頭資本開支增速改善顯著,同比增長13.4%,環比增長9.0%。我們預計海外雲巨頭資本開支增速未來有望持續改善。

亞馬遜2019年Q3資本開支同比環比增速大幅提升,谷歌同比增速大幅增加,蘋果環比增速大增,facebook同比環比略有改善。亞馬遜Q1、Q2、Q3同比增速分別為6.2%、9.8%、40.1%,環比增速分別為-11.9%、8.3%、31.9%,亞馬遜同比環比增速在Q3實現了大幅增長;谷歌Q1、Q2、Q3同比增速分別為-36.5%、11.8%、27.5%,環比增速分別為-34.5%、32.1%、9.9%,谷歌同比增速在Q3實現較大提升;蘋果Q1、Q2、Q3同比增速分別為-43.7%、-38.8%、-8.7%,環比增速分別為-29.6%、-15.4%、38.8%,蘋果同比增速在Q3改善顯著,環比增速實現較大提升;facebookQ1、Q2、Q3同比增速分別為36.5%、5.0%、5.7%,環比增速分別為-12.1%、-5.3%、-2.8%,facebook同比環比增速在Q3均實現一定程度改善。

3

5G正式商用,下遊應用加速發展,流量提升明顯

我國5G正式商用,參考韓國,韓國商用5G之後,立即與5G流量套餐以及內容增值服務、視聽增強設備(VR頭顯)綁定,新應用成為5G競爭核心。4G流量套餐剛推出之時,仍以「流量」作為賣點,除了傳統的語音+流量的套餐以外,主要以流量包的形式銷售。但在5G開始商用之時,韓國運營商即將流量套餐與內容增值服務、5G應用配套設備綁定,進行多方內容布局與合作,高清視頻、VR/AR、雲遊戲率先落地,應用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AR/VR、雲視頻、雲遊戲等5G下遊應用發展加速,5G應用對流量帶動明顯,有望持續帶動雲產業鏈發展。韓國自4月3日起商用5G,目前5G用戶數已超300萬,且以每月超100%的速度不斷上升,韓國5G用戶DOU(24.7GB)為4G用戶DOU(9.7GB)的2.5倍,為3G用戶DOU(0.33GB)的75倍,5G對流量帶動明顯,根據韓國某運營商的實踐顯示,5G和VR的重合度達到45%,根據LG U+,AR/VR流量佔據5G流量20%(4G時期5%)。

進入4G後周期(2018-2019年),隨著視頻、直播等大流量應用的逐漸成熟,雲計算的需求也略有下滑,參照韓國5G商用後,流量呈數倍增長,我們預計在5G新應用帶動的流量增長下,雲計算產業鏈增速有望持續提升。

4

雲巨頭資本開支回暖,疊加5G應用加速發展,有望帶動雲產業鏈重回高增長軌道

北美雲巨頭資本開支拐點進一步確立,這也驗證了我們之前反覆和大家強調的邏輯,北美雲巨頭資本開支有望從今年二季度開始持續回暖,有望帶動雲產業鏈包括IDC、光網絡(光器件、光模塊、光纖連接器)、網絡設備(伺服器、交換機)、雲通信(即時通信、雲視頻)等重回高增長軌道。

1、IDC:兼具高成長與確定性,建議「雙主線」布局

隨著5G、物聯網、虛擬實境等新興技術的廣泛商用,IDC市場有望迎來保持持續高增長。從全球來看,2018年全球IDC市場規模(包括託管業務、CDN業務及公共雲IaaS/PaaS業務)達6253.1億元,同比增長23.6%,公有雲的發展是拉動IDC增長的主要原因,其中北美IDC市場保持穩定增長,基礎電信運營商全面退出IDC市場,雲服務商需求向主要區域市場集中。從國內來看,2018年國內IDC業務市場總規模達1228億元,同比增長29.8%,輕微放緩2.6個百分點,網際網路行業的需求是推動我國IDC發展的主要驅動力,5G及下遊應用的發展,有望驅動IDC市場穩定快速發展。

市場上優質的IDC企業主要分為自建型和定製型兩種,自建型IDC卡位核心地段,盈利能力強勁,定製型IDC主要幫網際網路企業代建IDC,有望分享網際網路企業高成長紅利。除了雲計算客戶,主要金融客戶、政企客戶、大型網際網路企業等大部分集中在一線城市及周邊,雲計算造成客戶結構轉變,使得我國IDC市場呈結構性過剩狀態。隨著大批企業上雲,二、三線城市IDC企業客戶流失率提升,雲計算企業出於成本(地多且便宜、電便宜、能耗指標豐富等)和安全等的考慮,在二三線城市傾向於自建數據中心(找定製型IDC企業代建),傳統IDC企業逐漸倒閉或轉型為定製化代建IDC企業;一線城市具備客戶多、網絡好、人才多等優勢,但從供給端來看,政策嚴、供給少, IDC稀缺性價值加劇,企業議價和盈利能力不斷增強,卡位一線城市及周邊的自建型IDC企業盈利能力強勁。

2、光模塊:上遊晶片廠商營收攀升,下遊雲廠商資本開支回暖

INPHI Corp是光模塊主要的電晶片供應商,根據公司最近公布三季報顯示,根據GAAP原則,公司2019年Q3營收為9423.1萬美元,同比增長20.8%,超過公司預測值;前三季度營收為2.63億美元,同比增長26.3%,增長的原因主要是公司數據中心相關業務、長途汽車和地鐵的需求量增加。

從毛利率情況來看,公司2019年Q3毛利率為57.8%,同比增長2.1個百分點,毛利率增長主要受到產品和收入兩方面的影響。

公司同時公布了對第四季度營業收入的預估,營收區間為9780-10180萬美元,中值為9980萬美元,同比增長15.33%,環比增長5.9%。

在100G和400G光模塊的帶動下,乙太網光模塊有望走出周期底部。北美數據中心仍處於高速發展中,100G需求仍較為強勁,客戶對100G等高速光模塊需求仍持續增長,同時新的400G需求也不斷增加,預計北美雲巨頭將在今年年底開啟400G光模塊大規模集採,明年數通市場將正式進入400G時代,有望帶動光模塊企業重回業績高增長快道。根據Lightcounting最新報告,受到雲計算廠商資本開支下降影響,乙太網光模塊2019年市場規模約27億美元,同比下降18%,預計2020-2024年市場規模有望快速反彈,在2024年有望達到70億美元市場規模。

3、網絡設備:全球數據流量爆發驅動網絡設備持續升級

全球數據規模爆發對數據的傳輸、交換、處理、存儲等提出了更高要求,驅動網絡設備不斷升級,疊加我國產業政策層面對「網際網路+」的支持等,給我國網絡設備行業帶來了新發展機遇。預計未來幾年,我國網絡設備市場規模整體呈增長趨勢,且高於全球水平,到2020年,我國企業級交換機市場規模有望達31.5億美元,較2016年增長24.5%,高於全球13.9%。

企業級網絡設備行業集中度較高,呈現寡頭壟斷的競爭格局,思科、華為、新華三等少數幾家企業佔據絕大部分市場份額。網絡安全內涵逐漸延伸,信息產業自主可控,網絡設備需先行,國內高端企事業客戶均有不同程度使用國內企業產品的意願,實現核心軟硬體的完全自主可控在是產業的未來發展方向,網絡設備國產替代加速發展,利好國內網絡設備廠商。

4、伺服器:雲計算驅動下進入規模化發展新時代

從全球及國內雲巨頭資本開支增速與伺服器出貨量增速對比來看,二者呈強關聯性,且資本開支增速比伺服器出貨量增速提前1-2個季度見底。從長遠來看,雲計算仍具備較高成長性,且未看到明顯天花板,雲計算的高增長拉動對伺服器的需求,未來伺服器行業增長空間較大。

伺服器廠商核心競爭力:交付能力、軟體開發能力等。不同於傳統通用型標準化伺服器採購的即採即用模式,大型網際網路企業在數據中心建設中面臨新挑戰:伺服器交付速度。同時未來隨著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的發展,對於伺服器企業軟體開發能力提出新要求,具備快速交付能力、軟體開發能力等的企業具備較強競爭力。

5、雲視頻:國家政策扶持、基礎設施完善、技術革新助推

雲視頻會議尚處於初期發展階段,未來空間較大。從全球視角來看,2018年全球視頻會議市場規模約百億美元,據Frost & Sullivan和Global Market Insights預測,未來增速都在10%左右,市場增速明顯放緩,同時全球視頻會議龍頭廠商收入增速也明顯放緩,而全球雲視頻會議領導者Zoom保持快速發展。從我國發展情況來看,據Frost & Sullivan預測,2017年中國視頻會議市場規模為110.4億元,同比增長58%,預計2018-2023E年複合增長率為30%,增速高於全球。

據IDC統計,當前國內以雲視頻會議為代表的軟體會議市場規模僅1.7億美元,但增速可觀,未來5年CAGR為25%,遠超硬體視頻會議。預計2023年國內軟體會議市場規模達到5.4億美元,是當前的3倍。按此趨勢,2025年國內軟體會議市場規模有望超過硬體視頻會議。

基於硬體的傳統視頻會議市場較為集中,格局穩定,以華為、蘇州科達、中興通訊、視聯動力、寶利通等企業為主,多年來,硬體視頻會議系統近80%的市場份被華為、蘇州科達、Polycom、Cisco佔據。

國內以雲視頻會議為代表的軟體會議市場競爭格局分散,2018年國內軟體視頻會議CR6不到50%,以好視通、小魚易連、會暢通訊等為代表的雲視頻會議廠商正在加大力度擴大市佔率,以求在市場高速增長初期建立領先優勢。

「雲視頻+應用」打破視頻會議邊界,市場空間有望達千億。雲視頻應用有望從基礎視頻會議向泛網際網路和傳統行業延伸,雲視頻和各行業的融合加深,從泛娛樂領域擴展到在線教育、遠程醫療、視頻監控、社交應用等多個場景。

5投資建議及風險提示

全球北美五大雲巨頭(亞馬遜、谷歌、微軟、蘋果、Facebook)2019年Q3整體資本開支增速改善顯著,其中亞馬遜、谷歌增速大幅提升,拐點進一步確立,有望帶動雲產業鏈重回高增長軌道。從2019年Q2開始,雲巨頭資本開支增速有所回暖,2019年Q3,雲巨頭資本開支增速改善顯著,同比增長13.4%,環比增長9.0%。其中,亞馬遜Q3同比、環比增速分別為40.1%、31.9%,同比環比均實現大幅增長;谷歌Q3同比、環比增速分別為27.5%、9.9%,同比增速實現較大提升。

5G正式商用,即將進入全面建設期,AR/VR、雲視頻、雲遊戲等5G下遊應用發展加速,有望帶動雲產業鏈進入新一輪高景氣周期。韓國自4月3日起商用5G,目前5G用戶數已超300萬,且以每月超100%的速度不斷上升,韓國5G用戶DOU(24.7GB)為4G用戶DOU(9.7GB)的2.5倍,為3G用戶DOU(0.33GB)的75倍,5G對流量帶動明顯,根據LG U+,AR/VR流量佔據5G流量20%(4G時期5%)。隨著5G應用的不斷發展,流量有望高速提升。

雲計算是對傳統IT模式的顛覆,為5G時代最受益方向,發展空間大。雲計算是對傳統IT模式從底層硬體到業務模式的顛覆,改變了核心晶片、網絡體系、硬體體系、軟體模式、IT服務等,對外提供按需分配、可計量的IT服務,傳統IT市場空間為萬億級別,目前雲計算收入在IT支出佔比還較低,未來提升空間較大,尤其到了5G時代,移動網際網路向人工智慧+萬物互聯過度,產業重心將從「端」轉「雲」,雲計算有望在5G時代迎來發展新風口。

投資建議:5G時代以「雲端」為核心,雲計算產業鏈(IDC、光網絡、網絡設備、伺服器、雲視頻)具備長期高成長性。

(1)IDC:兼具高成長與確定性,建議「雙主線」布局,優選核心地段大規模布局的IDC龍頭企業,以及綁定網際網路企業做定製化建設的IDC企業。

重點推薦:光環新網(核心地段大規模布局的IDC龍頭企業);

建議關注:寶信軟體(核心地段大規模布局的IDC龍頭+資源優勢明顯)、雲賽智聯(核心城市布局+國企背景,具備一定資源能力)、數據港(深度綁定阿里)、城地股份(核心城市周邊大規模布局)、奧飛數據(核心城市小規模布局,具備一定彈性)、萬國數據(核心城市布局+深度綁定阿里)、世紀互聯(核心城市布局+綁定阿里)、科華恆盛(核心城市布局)

(2)光模塊:上遊晶片廠商營收攀升,下遊雲廠商資本開支回暖,在100G和400G光模塊的帶動下,乙太網光模塊有望走出周期底部。

重點推薦:中際旭創(全球高速光模塊龍頭)、天孚通信(無源光器件龍頭企業);

建議關注:新易盛(5G+400G雙輪驅動)、太辰光(高端光纖連接器龍頭)、華工科技(電信及數通市場雙布局)

(3)網絡設備:全球數據流量爆發驅動網絡設備持續升級。

重點推薦:星網銳捷(低估值的二線龍頭);

建議關注:紫光股份(核心網絡設備企業)

(4)伺服器:雲計算驅動下進入規模化發展新時代。

建議關注:浪潮信息(伺服器龍頭,計算機組覆蓋)

(5)雲視頻:「雲視頻+應用」打破視頻會議邊界,市場空間有望達千億。

重點推薦:億聯網絡(SIP話機龍頭+雲視頻領先企業)、會暢通訊(「端+雲+行業」全產業鏈布局的雲視頻領先企業)

風險提示:

1、5G建設不及預期

如果5G建設推進放緩,會影響未來流量的增長和5G應用的發展,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雲產業鏈的發展。

2、雲巨頭資本開支增速下滑

長期來看雲具備高成長性,但短期來看,雲業務的發展會受宏觀經濟影響,導致資本開支增速有所波動,從而影響雲產業鏈公司短期的盈利能力。

3、宏觀經濟不景氣

宏觀經濟的發展會影響雲下遊應用的發展,從而影響中遊雲計算的發展以及雲巨頭對上遊硬體設備的採購。

相關焦點

  • EMCM官網:蘋果強勢入局雲計算
    蘋果早在賈伯斯年代就表示過「蘋果是一家軟體服務公司」,但云技術的長期缺席讓這句宣言顯得略底氣不足。雲計算業務補齊後,蘋果才能算得上真正的「軟體服務公司」。近日,蘋果重點納新的四名雲服務技術大牛包括:麥可·克羅斯比(Michael Crosby):為數不多的前Docker 工程師,曾負責亞馬遜容器託管服務。
  • 除了雲計算和5G,未來之城還缺哪個「基礎設施」?
    千尋位置的時空智能作業系統「崑崙鏡」,是對時空能力進行調度的作業系統 。以前大家所理解的「作業系統」,是對計算能力進行調度的作業系統,比如阿里雲的飛天、Windows、iOS 等。「崑崙鏡」,是對時空能力進行調度的作業系統,調度「定位 + 地圖 + 時間」的能力。
  • 蘋果強勢入局雲計算,瘋狂挖角亞馬遜谷歌多名技術大牛
    雲計算業務補齊後,蘋果才能算得上真正的「軟體服務公司」。K8s 有點像雲計算的保姆,負責管理容器在哪個機器上運行,監控容器是否存在問題,控制容器和外界通信等。 谷歌挖掘雲計算人才的想法早已有之。
  • 通信行業深度報告:5G,物聯網,雲計算,軍工通信
    另一方面,隨著經濟發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 各種設備將朝數位化、功能集成和智能化方向發展,智能控制器在已有 應用領域及市場中的滲透率將得到進一步提高。公有雲集中度提升,雲巨頭 CAPEX 周期波動上行公有雲市場集中度提高,需求呈現結構性變化 雲計算三要素計算、存儲、網絡,5G 驅動雲計算大發展。5G 網絡建設 應用了雲化的技術,同時網絡也是雲計算技術的必要條件,5G 從成本 和需求兩個方面促進雲計算的發展。
  • 如何選擇委託招商機構「谷川聯行」打響「行業標準」第一槍
    首開先河,招商行業無標準時代終結  2009年,谷川聯行踏入招商行業之時,沒有成熟的經驗可循,谷川一馬當先,第一個喊出了市場化招商的口號。作為招商引資行業的引領者與開拓者,「谷川聯行」切身感受到到了地方政府和產業園區所面臨的問題及困頓。如何幫助客戶解決這些問題,並且朝著樹立行業標杆、規範行業標準的方向前進,是「谷川聯行」一直思考的事情。
  • 誰動了華為雲計算的奶酪?
    作為全球通信和網絡設備製造商的大哥,to B業務是華為的老本行,服務企業市場,他們做了30年。有一種說法是華為的體量相當於BAT的總和,雲計算時代,受益於通信和數據的爆發式增長以及超大規模數據中心的建設浪潮,網絡設備廠商的市場規模持續擴大,根據IDC公布的數據,2018年Q1全球乙太網交換機收入同比增長12%,其中排名第一和第三的思科和惠普分別增長了7%和2%,只有中間的華為最為搶眼,同比增幅達到43%。
  • |「玩物得志」完成8000萬美元C輪融資;「小睿智洗」獲數千萬元...
    36氪此前曾對 Authing 進行過報導,其於 2019 年 6 月正式上線,是一款為應用程式提供身份驗證、授權和用戶管理的身份平臺,致力於成為雲計算的身份基礎設施,讓人、組織、數據高效互聯......(詳細內容點此獲悉) 36氪獲悉,北京外號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外號科技」)宣布獲得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由中科創星領投。
  • 阿里雲、騰訊雲「卡位戰」
    今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新基建」、「上雲用數賦智 」行動多重因素的影響,騰訊雲業務擴張、布局的步伐明顯加快了。先是 7 月初,清遠可容納百萬臺量級的數據中心正式開服,接著,騰訊政務公布全新的戰略升級。不僅如此,騰訊雲與阿里雲的「排位爭奪賽」也更加激烈。
  • 暮去朝來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暮去朝來,黃昏過去,清晨又到來。謂歲月流逝。出自:唐·白居易《琵琶行》:「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近義詞有:朝來暮去,暮去朝來是中性成語,可作狀語、分句;用於時間流逝。暮去朝來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暮去朝來(mù qù cháo lái)成語釋義:黃昏過去,清晨又到來。謂歲月流逝。
  • 零雲智控5G無人機「雲旅遊」系統零雲一號,帶你西溪溼地「雲踏青」
    杭州西溪國家溼地公園作為杭州旅遊的一張「金名片」,以其絕美的風光、自然的生態,備受大眾關注。4 月 26 日零雲智控帶著自主研發的雲端智能遠程控制終端系統——「零雲一號」來到杭州西溪溼地景區,為大家帶來一場無人機「雲旅遊」體驗。
  • 「吃下」蘋果,全球第一的亞馬遜 AWS 依然不敢放鬆
    全球第一的雲計算平臺的大會,今年也「上雲」了。2020 年 12 月 2 日凌晨,亞馬遜 re:Invent 全球大會正式開啟。不同於以往八屆大會,今年不但是亞馬遜有史以來首次在線上舉辦 re:Invent 大會,更是其首次免費面向公眾開放,開發者、用戶均可以參與。
  • JCB公司聯手中國招商銀行推出「海賊王」主題信用卡
    JCB公司聯手中國招商銀行推出「海賊王」主題信用卡 動漫 178動漫頻道 ▪
  • 洞見2020中國企業服務年會:拐點已至,數位化轉型加速 - 軟體與服務...
    拐點已至,數位化未來已來!企業如何抓住拐點,推進數據化轉型?本屆年會上,雲計算、企業中臺、BI、智能辦公、HR等領域「2020年十大發展趨勢」發布,引發業界廣泛關注,華為、阿里、AWS、東軟、浪潮、SAP、致遠互聯、思邁特軟體、慧點科技、朗宇信息、火炬孵化器、無同科技、ivx(iH5)等企業分享了各自的趨勢洞察。
  • 「環網電訊」什麼是雲計算?
    雲計算的定義現在越來越多地看到技術轉向雲計算。這不僅僅是一種時尚 - 在過去十年中,從傳統軟體模式向網際網路的轉變穩步增長。展望未來,未來十年的雲計算有望通過行動裝置在各地進行協作。那麼什麼是雲計算?從本質上講,雲計算是電腦程式的一種外包。使用雲計算,用戶可以從任何地方訪問軟體和應用程式; 電腦程式由外部方託管並駐留在雲中。這意味著用戶不必擔心存儲和電源等問題,他們可以簡單地享受最終結果。
  • 招商證券:「本地股」崛起意味著啥? 政策底或許就在眼前
    3、招商研究:行業主題群英薈(1)招商通信:三季報密集披露期關注業績成長確定性個股,國務院發文促5G商用加速落地再強化相關主題:5G上周,滬深300指數下跌7.80%,通信行業(申萬)下跌12.99%,在申萬一級28個子行業中
  • TFBOYS王俊凱工作室返圖舞臺凱 暮去朝來少年在好好的長大
    TFBOYS王俊凱工作室返圖舞臺凱 暮去朝來少年在好好的長大 Hi大家好,歡迎大家觀看由「八卦部落」運營團隊綜合整理創作的內容,我是八卦部落小編。小編每天都會分享明星網紅的動態、美圖、短視頻、街拍等,喜歡的愛豆粉絲們,請關注一下並隨手點讚分享下!
  • 通信行業深度報告:白馬為先、守正出奇,5G三部曲
    三大運營商均維持年初定下的 5G 建設目標已經提前完成,後續有望聚焦於 5G 第一個「爆款」應用的尋找,有望帶領全 通信行業走向 5G 的第一座「黃金屋」,以及共建共享的深入推動,進一步提升 5G 建設 速度,加快整體覆蓋進度。
  • 構建5G時代新基建 CDCE2020國際數據中心及雲計算展會在上海隆重開幕
    12月3日,由數據中心節能技術委員會、香港雅式展覽服務有限公司聯合主辦「CDCE2020國際數據中心及雲計算產業展覽會」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SNIEC)與EP上海國際電力電工展同期隆重開幕!
  • 日本第一:「本田」還是「Kawasaki」?
    「本田」,怎麼了?對,這只是關於大眾輝騰的眾多「黑段子」之一。問題很簡單:12缸發動機,聽起來不「大眾」、看起來不「大眾」,無論如何都不「大眾」。類似的問題,也發生在「本田」身上。當全世界的人們在談論「本田摩託車」的時候,最具代表性的車型是什麼?
  • 基於航空雲計算實現航班追蹤與監控
    會議探討的主要內容包括:可用於飛行數據監測的航空雲計算標準體系及構架,特別強調了飛行數據的保密安全特性;航空雲計算的運行概念和場景;飛行數據的類型、參數及傳輸所需通信性能要求,例如,發送數據的模式(觸髮式、周期連續式)、數據可靠性、完整性、可追溯性等,同時論證了現有航空通信數據鏈技術實現飛行數據監測的航空雲計算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