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下午,作為第三屆世界青瓷大會的重頭大戲之一,傳承百年的龍泉寶溪陳家窯舉行了「不滅窯火」——龍泉青瓷傳統龍窯燒制技藝開窯儀式。
在浙江龍泉寶溪陳家窯舉行的「不滅窯火」開窯儀式上,專家向眾人展示新出窯的青瓷作品。張靈攝
淨手焚香,祝酒祭天,鼓樂喧囂……開窯儀式的每一個步驟都遵循古訓,傳統而隆重。龍窯中,松柏木經20餘小時不息,火焰達到1300℃的高溫,燒成一室青翠。伴隨一聲「開窯」,窯門緩緩拉開,一個個餘溫尚存的匣缽被逐個捧出。當天,共有23件出自名家之手的珍貴瓷品靈秀出世,引來八方來客競相鑑賞。
據悉,龍窯是中國南方地區最主要的陶瓷燒制載體,最早出現於商代,從初期的燒制陶器,到廣泛運用於各類別瓷器的燒制。截至目前,龍泉境內發現龍窯窯址400餘處,目前保留19座古龍窯,其中12座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陳家窯便是其一。
陳家窯長22米,整體坡度 25°,依山而建,形如臥龍,拱頂為弧,這也是「龍窯」之名的由來。
龍泉青瓷匠人依次從百年龍窯中取出已完成燒制的青瓷。吳佳蔚攝
龍窯是『活著的文物』,所以我們用龍窯來燒瓷,打造真正的『不滅窯火』。」致力於專研青瓷技藝的中國工美行業藝術大師張晞說。
張晞出生於寶溪鄉制瓷世家,從事青瓷製作研究幾十餘年。在他看來,龍泉青瓷製作工藝繁雜,每一道工序都維繫著龍泉青瓷製作的成敗,而最關鍵和最難以受人為控制的,主要還是最後一道工序——龍窯的燒制。
「所謂『成與不成,燒窯才成』,說的就是青瓷匠人對龍窯燒制的敬畏,但這又是龍泉青瓷傳統製作技藝的關鍵點,只有經過火的洗禮,龍泉青瓷才能脫胎換骨,成就玉的品質。」 張晞說。
由名家製作、經陳家窯燒制的青瓷精品。張靈攝
據他介紹,寶溪鄉是近現代龍泉青瓷發祥地,該鄉至今仍有九支古龍窯延續著青瓷傳統技藝的燒制方法。其中,建於清末民初的五股窯和陳家窯更是見證了龍泉青瓷百餘年來的傳承與輝煌,成為 2017 年龍泉青瓷傳統龍窯燒制技藝研究會確定「不滅窯火」規劃的主要燒制點。
據統計,「不滅窯火」自 2017 年元旦開始燒制,三年來已燒制四十餘窯次,其中有半數以上是在兩支百年龍窯中完成,這也讓寶溪成為龍泉青瓷匠人傳承發展的重要地標。(吳佳蔚 張靈)
責任編輯:馬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