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第一大港——泉州,福建省一個低調的城市

2020-12-18 珊珊陪你說旅遊呢

白巖松說過「泉州,這是你一生至少要去一次的城市」,它是被義大利人馬可波羅稱為光明之城,在古代有東方第一大港之稱的地方。

泉州也是福建上一個低調的城市,泉州也許不出名,但它是一個以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而聞名的古城,如今,這裡是著名的僑鄉,是連接海峽兩岸的重要城市,是一座美食名城。

泉州是一座文化底蘊深厚、旅遊文化資源豐富的古城:古剎古剎屹立千年,蜿蜒的小巷隨處可見,各種風格的城市建築每年都能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

當你來到泉州時,西街是必經之路,走進西街是了解和沉浸在泉州的開始,西街是古街區在泉州市區最完整的,有大量歷史建築。西街上大量獨具特色的古民居和古木構建築構成了一個活的建築博物館,既蘊含著古城豐富的歷史文化積澱,又訴說著古城千年來的巨大變化。

一千多年來,這條古街區猶如一串耀眼的珍珠鏈,將泉州唐宋以來眾多絢麗多彩的文物勝跡和古街古民居以及附於其間的名賢逸事、民間傳說一一貫穿起來。西街也是一個非常適合步行的地方,你可以感受到老城區的街道和建築,沿街有各種特色小吃。

「來到西街,倘若時間充裕,你一定要用腳去丈量,用手去撫摸,用肌膚去感受,是的,走入巷子渾身總有一種溼漉漉的感覺,」閩南文化研究者、閩南語作家洪泓說。

在西街內,還有一個文藝範兒十足的街區,它叫小西呈,進入到小西呈就是大家朋友圈打開的時候了。你一進那扇小門,就可以看到一堵必須打進去的牆,上面寫著,泉州,這是你一生至少要去一次的城市,這是白巖松推薦的!還有一個傳統的建築掛滿了許願卡,可以在配件店買到許願卡!有很多美麗的地方可以拍照!

當你走出西埕,你可以看到最著名的佛教寺廟人在泉州,開元寺,它有一個安靜的環境,許多古木和弘一法師紀念館古木,進門還贈予三柱清香用來祈福。開元寺西北角有一棵老桑樹,它有1300多年的歷史,它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桑樹。

相關焦點

  • 「大綠傘」下的福州,福建省省會,有著「古代東方第一大港」泉州
    「大綠傘」下的福州,福建省省會,有著「古代東方第一大港」泉州福州在一棵「大綠傘」下,那是什麼傘?就是榕樹呀!不信,你到這座古城的街頭巷尾去看吧。北宋時期有一個叫張伯玉的太守,提倡在城內城外到處種植,形成了「滿城綠蔭,暑不張蓋」的景象。可別忘記了種樹人,如果能夠有一棵保存到今天,就是千年古樹的「樹爺爺」了。古人為什麼遍城種榕樹?是為了美觀、防暑,也是為了環境保護呀!我們可不能隨便砍樹,破壞大自然的和諧,辜負了祖先的一片苦心。福州的市樹是什麼?當然是榕樹。市花是香嘖噴的茉莉花。福州和別的城市不同,還有特殊的市果呢!當然是甜蜜蜜的福橘。
  • 中國低調發展的城市,被譽為古東方第一大港,是你的家鄉嗎?
    福建省是中國東南沿海非常重要的省份,不僅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文化,還有極其美麗的自然風光,福建省的廈門、福州、莆田等幾個城市的轄區很有名,但是福建省最值得去的地方是一個非常安靜的城市,它的名字叫泉州,泉州在名氣上不如廈門和福州,顯得有些低調,然而當你了解了泉州的歷史和發展,以及那些足以令人震驚的旅遊資源
  • 來「東方第一大港」,欣賞花園城市的美麗,領略古城遺蹟的文化!
    民間流傳著一句話:地下看西安,地上看泉州。泉州在宋元時期為「東方第一大港」,如今又被評為國際花園城市。喜歡旅遊的朋友們一定要到這裡看一看!泉州,別名「鯉城」、「溫陵」,地處福建省東南部,北承福州,南接廈門,東望臺灣寶島,轄4個區,3個縣級市,5個縣和泉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泉州臺商投資區,是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擁有全國第三個國家級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泉州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綜合改革試驗區。
  • 泉州,曾是「東方第一大港」,來看看這裡的橋有多牛
    無論是修建於古代的安平橋、洛陽橋,還是現在的泉州大橋、田安大橋、後諸大橋、晉江大橋、泉州灣大橋等,無不以其宏偉的外形和豐富的內涵,展示著泉州作為宋元時期「東方第一大港」和海上絲綢之路起點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泉州第一座橫跨晉江的大橋,極大地改善了福廈公路幹線泉州地段交通狀況,為建設現代化工貿港口城市發揮了重要作用。泉州大橋的北兩端修建了4座橋頭亭,橋面欄杆柱頂交錯著326隻花崗巖雕獅子,328朵大理石雕白蓮花等,是當時橋面裝修較為考究的橋梁。
  • 福建一古城火了,有「東方第一大港」之譽,美過鼓浪嶼,就在泉州
    福建一古城火了,有「東方第一大港」之譽,美過鼓浪嶼,就在泉州炎熱的夏天即將來臨,相信有許多打算外出避暑的朋友們已經按捺不住自己出門旅遊的心情啦,每到這個時期,濱海城市就特別的受歡迎,畢竟誰不想在夏天的海邊踏浪呢?
  • 泉州:宋元時期的東方大港
    宋元時期的泉州不僅是一個充滿活力的港口城市,更是當時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有學者稱,宋元時期的刺桐港(泉州的舊稱)是「亞非兩大洲海上交通輻射格局極其重要的東方支撐點,它託起一個橫跨太平洋、印度洋的貿易圈」。在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馬黎諾裡、鄂多立克和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圖泰等人的著作中,都記錄了當時泉州的繁盛與開放。那麼,為什麼泉州港能在幾百年的時間裡,由我國東南沿海的港口發展成元代的東方大港?它又是如何成為宋元時期我國最重要的海上絲綢之路起航地的?
  • 曾被譽為「東方第一大港」,與埃及的亞歷山大港齊名:泉州!
    泉州自古享有「東方第一大港」「四海人文第一邦」等盛名。同時也是知名的「世界宗教博物館」。朱熹就曾經這樣評價道:「此地古稱佛國,滿街都是聖人」。「地下看西安 ,地上看泉州 」,相比於西安, 泉州的文化顯然更加鮮活, 泉州集合了儒釋道和世界各地的宗教文化,是海上絲綢之路 的最為重要的起點城市。泉州鐘樓是1934年建設東西街十字路時建的標準鐘樓,於次年完工。鐘樓高13.8米,由留英設計師設計,具有歐洲風格。自古以來有「泉南佛國」的美稱,而且又以開元寺最為有名。
  • 福建省適合宜居的旅遊城市:不是福州、泉州也不是三明市
    福建省適合宜居的旅遊城市:不是福州、泉州也不是三明市註:本文來源於網絡,並非官方發布,具體屬於請參考官方發布為準,只供娛樂性閱讀和討論福建省,簡稱「閩泉州,福建省東南沿海地級市,簡稱泉、鯉,別名鯉城、刺桐城,泉州歷史悠久,經濟開發早在周秦時期就已開始,西晉末年,中原戰亂,宋元時期,泉州一度成為世界第一大港,中原士族大批入泉多沿江而居,由此得名,泉州是聯合國唯一認定的海上絲綢之路起點,列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先行區。
  • 泉州博物館,帶你看東方第一大港的歷史風雲
    泉州博物館位於清源山下的西湖公園北側,是一座具有閩南建築風格的綜合性博物館,也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設立的「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所在地泉州歷史展覽位於博物館二層,佔地面積為1500平方米,分「早期開發」、「刺桐崛起」、「東方第一大港」、「泉南雄風
  • 寒假·泉州 | 新晉世界文化遺產, 馬可波羅心中「東方第一大港」
    放眼整個中國,能夠稱得上對世界有所影響的城市並不多。泉州有幸成為了其中之一,而且是極為重要的一個。在極長的一段歷史中,泉州城只能說是平凡得毫不起眼。自秦朝設立閩中郡開始,泉州這片土地就開始了「顛沛流離」的生活,不斷被劃分給不同郡縣。自有西晉永嘉之亂起,大量晉民南遷避亂,來到泉州沿江而居,晉江也因此得名。
  • 泉州港被譽為東方第一大港 與亞歷山大港齊名
    這座城市精美壯觀,是往來商貿的中心,貿易身份繁盛。 陳曉楠(主持人):亞茲德是位於沙漠地區的綠洲城市,7000年前已經開始有人類居住了,這裡是古代絲綢之路的中途站,貿易十分發達,直到十五世紀亞茲德仍是繁榮的商業驛站,但是隨著戰火的蔓延,這裡漸漸衰落。 解說:亞茲德在波斯語中是神聖富裕的意思,自古亞茲德就是溝通古絲綢之路與印度和中亞各國的重要城市。
  • 身為宋元第一大港的泉州,為何會隕落為三線城市
    例如宋朝和元朝,那個是引起了海外貿易的高潮,並且使得很多沿海城市因此發達。在這些貿易洪流之中,有一個城市因此崛起,這座城市的名字叫做泉州。這座城市不僅成為了我國與海外諸國貿易的窗口,更是因此而進入到了極度繁榮時代。根據當時的史書記載,此處成為貨物的集散地,各國的商人更有無數的船隻來此,每年的貿易量更是大得嚇人。而且在宋元年間,泉州更是被譽為第一大港,可謂是榮譽有加。
  • 海上絲綢之路起點泉州,曾經的世界第一大港,多元文化薈萃之地
    地處東南沿海,與廈門、福州相比,今天的泉州顯得有些低調,但在1000多年前,泉州一度曾經是我國的第一大港。宋朝有廣州,寧波,泉州三大對外貿易主港,而兼具南北兩面輻射的地理優勢使得泉州在設立市舶司正式開港後,迅速先超越明州港(寧波),隨後追平廣州並在南宋晚期反超,成為當時的第一大港,泉州成為也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啟航點和東方大港。海上貿易的繁榮也大大促進了泉州經濟的繁榮和閩南文化的發展,許多阿拉伯人與波斯人到泉州經商,帶來了伊斯蘭文化,閩南文化進一步得到豐富。
  • 九日山:東方第一大港的歷史見證者,泉州第一座佛教寺廟所在
    九日山,位於泉州下轄的縣級市南安豐州鎮境內,離市區只有七公裡的距離,交通方便,是市內一處歷史悠久的名山。豐州鎮,在唐朝以前的很長一段時間,曾是泉州的行政中心,人文薈萃,經濟繁盛。晉朝時期,中原發生「八王之亂」,隨後京城附近的異族起兵造反,爆發了中國歷史上有名的「五胡亂華」。
  • 九日山:東方第一大港的歷史見證者,泉州第一座佛教寺廟所在
    九日山,位於泉州下轄的縣級市南安豐州鎮境內豐州鎮,在唐朝以前的很長一段時間,曾是泉州的行政中心,人文薈萃,經濟繁盛。晉朝時期,中原發生「八王之亂」,隨後京城附近的異族起兵造反,爆發了中國歷史上有名的「五胡亂華」。
  • 中國唯一的海事博物館,寫盡東方第一大港的繁華
    在泉州,有一座博物館不得不看,它記錄著海上絲綢之路的點點滴滴,凝刻著東方第一大港的厚重歷史,它就是海外交通史博物館。宋朝時,民間工商業昌盛,泉州的茶葉、陶器、絲綢貿易尤為繁榮,此時隨著造船技術的進步,泉州一躍成為東方第一大港。
  • 能替代福州省會城市的,不是漳州和三明,而是泉州
    說到福建,我們印象最深的形象可能是廈門, 很多人在刻板印象中認為廈門是福建的省會,福建的省會是其他市, 這個城市是福州市,很多沒去過福建的人對福州不太了解, 作為省會城市的福州市福建省的政治經濟文化與其他福建省的其他省相比,福州市更有前途。
  • 福州和泉州,一個是省會一個經濟總量第一,誰是福建省綜合第一
    迄今為止經濟發展是衡量地區、城市和國家強度的標準之一,改革開放後,中國經濟發展非常快,現在在世界領先水平上排名的同時,中國各省市的經濟也在穩步上升, 其中廣東省常年坐居首位的「王座」,江蘇省其後也趕上了山東省、浙江省、福建省等省。
  • 城市熱評-泉州知名景點
    泉州十大知名景點第一名大開元寺第二名崇武古城第三名清源山第四名天后宮第五名泉州中山街,西街第六名清水巖第七名牛姆林第八名岱山瀑布第九名泉州的歷史非常的悠久作為福建省的經濟龍頭城市,泉州的名氣還是非常高的。當然只論旅遊肯定沒有隔壁的廈門名氣響亮,但泉州有著獨特的文化,也是一座非常值得去品味的城市。東方第一大港的魅力。泉州的過去更加輝煌,如今正在不斷地增強自身的實力。今年突破萬億的目標基本上沒有問題,三季度7400億領跑幾座同級別的城市。
  • 福建「最委屈」城市,GDP常年第一,但知名度遠不如廈門、福州
    福建省是我國東南沿海的經濟發達省,福建和貴州省一樣山少,但福建經濟比貴州省強得多,可能佔沿岸優勢, 福建省有三大經濟中心城市,很多人最熟悉的是廈門、福州兩個城市,另一個城市可以說是福建經濟最發達的城市,就是知名度比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