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因為茶卡鹽湖的火爆,讓鹽湖成為人們一直追尋的熱門景區。其實在我國青海省,不僅有聞名遐邇的茶卡鹽湖,還有一片我國最大的鹽湖—— 察爾汗鹽湖。這裡堪稱鹽的世界,路是用鹽築造,房子由鹽所建,到處是連綿的鹽山,可以說非常壯觀了。更神奇的是,這座鹽湖上還能通公路和鐵路,可以全國罕見了。
提起柴達木盆地總帶有幾分神秘的色彩,這個大聚寶盆裡蘊涵著無數的寶藏,而置身於盆底的察爾汗鹽湖便是其中一顆價值連城的明珠。它是我國最大的天然鹽湖,由多個鹽池的匯聚而成,地跨格爾木市和都蘭縣,面積達5850多平方公裡,比茶卡鹽湖的面積還要大56倍,成為世界第二大鹽湖。
其實在幾億年前,這裡曾是一片汪洋大海,經過滄海桑田的變遷,地殼上升,海底裸露,柴達木變成了盆地,擁有百多個大大小小的湖泊,其中察爾汗鹽湖最大最有名。因為常年氣候乾旱,日照時間長,水分蒸發量遠遠高於降水量,湖內便形成了高濃度的滷水,逐漸結晶成了鹽粒,湖面板結成了厚厚的鹽蓋,晶瑩透亮,十分可愛。
因為特殊的地理氣候環境,察爾汗鹽湖一切綠色植物均難以生長,但正是這樣的環境,孕育了晶瑩如玉、變化萬千的神奇鹽花。鹽花是鹽湖中鹽結晶時形成的美麗形狀的結晶體稱謂。滷水在結晶過程中因濃度不同、時間長短不一、成份差異等原因,形成了形態各異,鬼斧神工一般的鹽花。這裡的鹽花或形如珍珠、珊瑚,或狀若亭臺樓閣,或像飛禽走獸,一叢叢,一片片,一簇簇地立於鹽湖中,把鹽湖裝點得美若仙境。
最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鹽湖上還有一條長32公裡的公路和鐵路穿行而過,這就是著名的青藏鐵路和敦格公路其中的一段。青藏公路在此稱為萬丈鹽橋,是格爾木至敦煌的一段從達布遜湖上穿過的公路,厚達15-18米的鹽蓋構成天然的鹽橋,全長32公裡,折合可達萬丈,因此人們稱其為"萬丈鹽橋"。
"橋"上路面光滑平坦,山色湖光相映,景色十分優美,一橋一鹽湖相映成趣,堪稱"舉世無雙"。玉帶似的鹽橋,旁無護欄,下無橋墩,更無流水。更有意思的是,建立在鹽池上的鹽橋,維修方法十分獨特,如果發現哪裡有坑坑窪窪,只需從路邊鏟一點鹽來填平,再灑一點滷水就平整如初了。因此我們永遠都會看到整個路面平滑光潔,坦蕩筆直。這樣神奇的自然奇景,使人驚嘆不已,不得不佩服人類的聰明和智慧。
置身神奇的察爾汗鹽湖,一眼望不到盡頭的鹽池,分外壯闊,在晴空下,呈水天一色,好不壯觀。而水邊露出的一圈銀白色鹽質結晶,就像給池子戴上一圈晶瑩透亮的項圈,異常美麗。此壯闊的美景,僅置身其中才能感受得到,因此每年都會有數萬國內外旅客前來參觀。(圖片來源於攜程網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