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大劇院非常熱鬧喜慶!每個場地都有活動,可惜我沒有『分身術』,只能挑我喜歡的看。」12月22日,市民張曉民剛從國家大劇院藝術資料中心聽講座出來,一邊興奮地說,一邊盤算著等會該去哪裡繼續體驗。
像張曉民一樣沉浸在藝術中的市民不在少數,12月22日是國家大劇院建院11周年的日子,一年一度的「公眾開放日藝術節」也如約而至。從上午9點至下午4點30分,一天時間裡有50多場演出和藝術活動接連上演,走進劇院的觀眾們都徜徉在藝術的海洋裡。
昨天,在國家大劇院公共空間,來自大劇院原創舞劇《天路》中的演員與現場觀眾跳起歡快的藏族舞蹈。本報記者 方非攝
張曉民是國家大劇院4年的會員了,今年是第一次參加公眾開放日藝術節,她不到8點就到了大劇院。大劇院北門外已有觀眾在等候,由國家大劇院員工所組成的志願者隊伍還為觀眾送上熱水,共同等待開放時刻的到來。
9點整,宋慶齡和平天使藝術團合唱團和北京市自忠小學合唱團的孩子們,用天籟歌聲為各項藝術活動啟幕。隨後,歌劇電影《這裡的黎明靜悄悄》首映式在歌劇院上演;唯美的崑曲和熱鬧的京劇在戲劇場入口亮相;西咖啡廳舞臺響起弦樂四重奏;每逢整點,北玻璃幕牆下還有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帶來《節日序曲》和《凱旋進行曲》;各個展廳同時有藝術展覽展出。觀眾們三五結對,在各個劇場和公共空間中穿梭,流連忘返。
今年的藝術節充滿驚喜和參與感。下午,一隊身穿藏族民族服飾的舞者突然出現在東咖啡廳前的場地上熱烈起舞,他們是國家大劇院原創舞劇《天路》的演員,現場帶來的「帽子舞」充滿民族風情,觀眾連連叫好。
東側咖啡廳一旁還佇立了「朗讀亭」,如迷你KTV一般大小,觀眾可以在其中用專業設備誦讀錄製文學作品,優質作品還能在國家大劇院網絡電臺及北京文藝廣播「誦讀小站」欄目中播出。
據了解,在藝術節走進大劇院的首都市民共計萬餘人。除公開搶票外,大劇院邀請了勞動模範、大中院校師生、合作藝術機構,以及醫護人員、科技工作者、藝術愛好者等。第四屆全國孝老愛親道德模範提名獎獲得者商雨佳及其家人也參加了活動,「平時總是在電視裡看到歌唱家們的演出,其實他們就在我們的身邊。今天我特意帶孩子來,讓他也感受一下藝術的氛圍。」
「今年的公眾開放日藝術節可以說亮點紛呈,活動安排精心,觀眾服務貼心,組織指揮細心。我們把大劇院這些年創作的精品、藝術交流、公益為民活動的成果向觀眾集中展示。」國家大劇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趙佳琛說。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記者 韓軒
流程編輯:RB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