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5-30 10:35 來源:東南網 編輯:白皛
臺南和廈門,相距124海裡,按目前速度,走一趟要中轉多個地方,耗時耗力。
經營臺南小吃的臺商林清發,前兩年到廈門開店。在他店中,有一半以上的原料購自臺南。這也讓林清發的小吃店一直都保持高成本的微利運營。他的例子在廈門不是個案,對於很多在廈生活的臺南人來說,原本不遠的距離,卻成其企業進一步擴張的瓶頸。
或許,今年暑假過後,124海裡將不再是遙遠的距離。據導報記者了解,臺南與廈門的海空直航正緊張籌備中。對廈門來說,這當然是個利好的消息;而對臺南來說,這更是一個改變的契機。
廈門臺南最快9月開航線
臺南市安平港位於臺灣島的西南岸,與廈門港相距124海裡,歷史上它曾是臺灣島與大陸建立運輸聯繫的唯一商港。
然而,在「鄰居」高雄港的「光芒」下,安平港被定位成一個輔助港,以進口水泥和砂石為主,雖有良好的航運條件,但運量卻每況愈下。如今,十幾個泊位只用了四個。據臺媒報導,安平港2010年的貨運量為123萬噸,與5年前相比下滑了近九成,目前港口營運每年虧損約1億元新臺幣。
為扭轉這種局面,安平港製定了一個新的規劃,將建設成兩岸快遞商港。確定這個發展方向後,高雄港務局安平港分局局長鄭旭明幹勁十足,「廈門是未來我們發展的點,現在許多人對這條航線非常期待,感覺機會來了」。
按臺南市規劃,最快9月,「海峽飛龍號」便會揚帆起航,到時,臺南到廈門只需要3個半小時,每天最多可帶來千餘名乘客和500噸貨物。
吸引廈門人到府城「散步」
散步,是最適合臺南的旅遊方式,帶著回味歷史的心態悠遊古城,別有一番風情。然而,陸客赴臺遊玩,似乎並沒多少人懂得享受臺南的這種「慢活」情趣。
癥結所在,便是陸客在臺南停留的時間太短!目前,臺南市觀光旅遊局正在策劃「南進南出」的概念,通過海空直航,讓臺南成為陸客進入臺灣的第一選擇。為此,他們特地規劃出了一條 「府城散步路線」,將文化古蹟、特色建築、傳統美食連成一線。
臺南市觀光旅遊局透露,將仿英國倫敦老城區,規劃一條三小時的徒步遊程,由專業解說員導遊,讓遊客免費參加。在這條路線上,遊客可以先參觀臺灣最富人文氣息的孔廟,在途經南門路的時候,吃一根不老莊藥膳的香腸,買個克林臺包的包子,然後繼續往前走過泮宮石坊,在府中街淘些紀念品,在永華宮上炷香,再去遊覽幾個日據時期的建築———武德殿、山林事務所等;渴了,可以在翰林茶館來杯珍珠奶茶。
赴臺自由行即將上路,廈門或列首批試點城市。瞄準這個商機,臺南打算大力發展醫療觀光產業,臺南市經濟發展局副局長方進呈說,臺南有很多知名的醫院,像成大醫院、奇美醫院等,醫療品質很高,倘若陸客有充足的時間進行自由行,未來這塊對於臺南來說,是個重要的商機。
臺南希望在東渡碼頭建個倉庫
去年,臺南通過縣市合併,正式升格為「直轄市」。格局變大了,臺南的目光也放得更遠了。不久前,第一次來到廈門參訪的方進呈提到,臺南正在利用升格「直轄市」的機會,規劃尋找新的發展思路,指導思想便是「發展能量一定要擴大」,在看到廈門的蓬勃發展後,他相信,兩地人員的往來,對盤活經濟將起到重要的作用。
方進呈認為,直航開通後,臺南的精緻農業將最先受益,晚上裝船,隔天便能到廈門,不需要再到高雄去轉運,新鮮度大大提升,成本卻降低了,而且可以結合「雲(雲林)嘉(嘉義)南(臺南)」地區的直航需求,加大輻射能力。
此外,他也提及,臺南的幾個工業區,正在由原本的製造向研發轉型,靠研髮帶動產業升級。倘若直航開通,「南科」生產的電子產品,可以直接運往廈門,「我們現在也在商談,希望能在東渡碼頭建個倉庫,成為『南科』在大陸的配送中心。」(海峽導報 記者 楊思萍 張燕娟)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