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胡瀟予長沙報導
10天前剛剛宣布完「婚訊」的阿里巴巴和蘇寧易購,8月18日迎來了它們「聯姻」後的首場「8·18」電商大戰。
每年的8月18日,是蘇寧易購的店慶日。在店慶這個月,蘇寧都會推出一系列的大型促銷活動。而京東、淘寶、國美等善於造節與混戰的電商巨頭們,則從來不會嫌這個促銷節點太過熱鬧,紛紛拿出「殺手鐧」應戰。
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阿里搖身一變成為了蘇寧「背後的人」,不僅開出蘇寧易購天貓旗艦店,還將首頁流量入口直接開給蘇寧,淘寶用戶享受與蘇寧易購同等的貨源和「急速達」商品最快2小時送達的服務,合體效應顯露無遺。
阿蘇合體發力,京東、國美「砸錢」應戰
17日,蘇寧易購官方旗艦店正式進駐天貓商城,在阿里系的全面力挺下,蘇寧易購打出的8·18標籤佔據了淘寶、天貓的網頁、手機端的首頁入口。
淘寶用戶在蘇寧的天貓旗艦店可享受與蘇寧易購同等的商品和服務。蘇寧實體店則到處布置上了其天貓店的物料和二維碼。淘寶用戶可同時享受到蘇寧「急速達」商品最快2小時送達的服務。
同時,在此次8月18日-23日的8·18電商大戰中,蘇寧在全國100家門店開啟了500個品牌的0元線下閃拍、移動端系列秒殺活動,為消費者帶來18億紅包,試圖全面打響電商市場爭奪戰,重組過去淘寶、京東等純電商霸佔的市場份額。
面對蘇寧和阿里的表現,京東和國美顯得有些乏力,紛紛以「砸錢」應戰。為了趕在「阿蘇」8·18大戰前點燃戰火,京東搶在8月15日自掏腰包,拿出1億元對消費者進行補貼。國美則拿出2億元啟動8·18價格戰,率海爾、三星、蘋果、華為等數百家一線大牌廠商打出年度最大力度回饋消費者,給整個8月的電商戰火添了
一把柴。
聯姻不算門當戶對,融合路上危機重重
阿里和蘇寧的結盟,改變了電商的整體格局,巨頭們不斷向金融、創業孵化等邊界擴張,也在尋求新突破。
然而大手筆背後的發展之路該如何走,業內人士提出了擔憂。
「兩家理想中的強強聯合,是阿里+蘇寧,線上平臺+線下倉儲物流打通,然而這也是京東自營的關鍵產業鏈要素。」網際網路行業首席分析師王禹媚認為,這種一體化的大供應鏈模式,比拼的不是線下門店和倉儲配送中心的多寡,而是運營成本和效率。
而蘇寧可以從阿里處獲得的「網際網路運營能力」,最真金白銀的是線上流量。在移動為王的時代,微信+京東的流量,對於阿里+蘇寧的組合來說,也有著相當大的挑戰。
「兩者的聯姻不算門當戶對,文化的衝突近在眼前。」王禹媚指出,阿里巴巴通過多年的發展形成了特徵鮮明、風格強勢的企業文化,而蘇寧雲商是基於傳統零售業務搭建的金字塔式管理架構。「對如此規模的員工進行網際網路改造,在中國網際網路歷史上也沒有成功先例,雙方整合的難度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