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自內心的真情才能打動人心
溧之道
凡是寫作文的人,都渴望自己的作文能打動人心,得到別人的認可。面對自己乾巴巴的作文,很多學生和家長是欲哭無淚呀。
情由心生,只有從內心深處發出的情感,才是真摯的,能感動人,打動人心。什麼樣的作文片段,才能達到情由心生的效果呢?
看一個作文案例:3月8日,是女神的節日,女兒想給媽媽一份節日禮物,表達自己對媽媽的愛。可是,在疫情期間,不能上街買,就是買,也沒有什麼好的禮物能打動媽媽的心呀?這怎麼辦呢?
知母莫如女,女兒最知道媽媽的心思,知道媽媽最在意什麼了。可是,給媽媽的禮物,只是小愛,怎樣讓媽媽的禮物賦予人間大愛呢?小姑娘真的為難了。
她趕緊請教老師,請老師賜招。老師靈機一動,用以小見大的方法,提升了學生作文的情感。具體做法如下。
一、定下大氣的作文題目:三月,獻給媽媽的愛
二、選擇生活中的素材,由低到高,推進情感縱深發展。
開篇點題,一個懂事可愛的小姑娘,華麗的一轉身,來到你的眼前,讓你眼前一亮。請看作文的開篇:
「我是媽媽的小乖乖,媽媽是我的幸福灣。媽媽給了我很多很多,花香飄逸的三月,我用什麼來報答我的女神媽媽?」
下面寫什麼?緊扣疫情期間的防控措施,女兒和媽媽都積極地做好預防病毒工作,小細節,透露出女兒對媽媽深情的愛。蘋果花,太陽花,肉芽芽,這些細膩清新的詞語,勾勒出一個可愛的小姑娘。媽媽有了這樣的女兒,這不就是媽媽的最好禮物嗎?
「媽媽要出門買菜,我趕緊拿好新口罩,給媽媽戴上。我洗好蘋果,削去皮,切成一片一片的,在盤子裡擺成一朵太陽花。媽媽回到家,我趕緊給媽媽放好熱水,打開洗手液,放好毛巾。媽媽洗完手,放好菜。我請媽媽吃蘋果,喝上一杯熱乎乎的奶茶。媽媽笑得像一朵太陽花,我就是太陽下的肉芽芽。」
母女情深,這還不足以表現出女兒給媽媽的禮物。小姑娘用一隻小船,載著女兒對媽媽的愛,駛向媽媽的心海。這種渲染情感的寫作手法,不得不說,很高超呀,讀來讓人如沐春風。
「坐在窗明几淨的書桌前,陽光柔柔地照在桌上。我大聲地朗誦著《花開三月》散文詩,工工整整地書寫好,疊成小船,載著我的一片情,讓小船駛向媽媽的心海。」
以上,寫出了女兒對媽媽的愛,這是親情之愛,是小愛。怎樣上升到人間大愛呢?請看下面片段,讓人為之傾倒。
「打開上周課程,我又看了一遍線上視頻課。回顧和反思語文、數學、英語課上的知識點,我細細琢磨一遍。媽媽在擇菜,我趕緊過去,一邊擇菜,一邊把三門課的知識點總結一遍給媽媽聽。媽媽提出了幾個問題,我都能對答如流,媽媽笑眯眯的臉上成了一朵花。」
媽媽最想得到的禮物,是女兒熱愛學習,現在是線上學習了,女兒能自覺地線上學習,完成作業。媽媽有了這麼懂事且又愛學習的孩子,這份禮物多麼舒心呀。同時,又把「線上學習」巧妙點了出來,間接地讚美了國家對少年兒童的關懷。大愛來了吧。
如果這個時候,結束作文,總給人缺少了點什麼的感覺。莫急,精彩的片段在後頭。
「午睡時,我摟著媽媽的脖子,像小時候的我偎依著她,輕輕地說:「媽媽,以後我想當一個醫生,你看行嗎?」媽媽輕柔地說:「你難道不怕病毒嗎?」我堅定地說:『媽,你看李蘭娟奶奶多有本事呀,她和鍾南山爺爺等一大批醫學家,救了多少人呀。這才是民族大義,懸壺濟世!』」
這一片段,緊緊扣住國家當前防控疫情,通過女兒的話語,讚美中國醫學界在疫情防控中的偉大作用,激勵著少年兒童認真學習,將來報效祖國。這一片段,把情感提升到了高潮,起到了畫龍點睛的妙用。
文章的結尾,再次點題,渾然一體,催人淚下。
「媽媽緊緊抱著我,怕我丟了似的,喃喃地說:『我的小心肝,媽媽的鼻子怎麼酸酸的……』」
「這個三月,我就是媽媽的禮物,我把一份女兒的情和愛獻給媽媽!」
讀到這裡,我們的眼角有些溼潤了。我們為媽媽有了這樣可心的女兒而感動,我們在心裡情不自禁地祝福著這個幸福的媽媽。
三、欣賞完這篇作文,靜下心來,我們有以下幾點啟發:
作文的素材不一定非要驚天動地,再說,能有多少驚天動地的作文素材呢?好作文,是從生活細節上的事例,進行情感提升。這樣的作文,才會接地氣。
作文的情感,有一個從低到高的發展進程,從小愛上升到人間大愛,提升到愛國情懷。這個情感的產生,也是從具體的細節上產生的,不是架空分析,進行抒情議論,而是讓讀者心中湧起的情感。
讀完作文後,細細咀嚼一遍,你會突然產生一種情愫: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