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18個家喻戶曉的神話故事

2021-01-13 重慶南岸專注教育

混沌鑿竅

【釋義】南海的天帝叫(shū),北海的天帝叫忽,中央的天帝叫混沌。儵和忽兩人常到混沌那裡去玩,混沌招待他們非常周到。於是,儵和忽商量怎麼報答混沌,說,每個人都有眼耳口鼻,但混沌一竅也沒有,我們不如去替他鑿出幾竅來。他們一天鑿一竅,七天鑿了七竅,但混沌卻因此死去了。

盤古開天

【釋義】當天地還沒有分開的時候,宇宙是黑暗混沌的一團,盤古就孕育其中。

這樣經過了一萬八千年,有一天,盤古醒了,發現只有漆黑黏糊的一片,於是抓起一把大斧,朝著混沌用力一揮,一聲巨響,混沌破裂開來。輕而清的東西,冉冉上升,變成了天。重而濁的東西,沉沉下降,變成了地。天和地分開後,盤古怕它們還要合攏,就頭頂天,腳踏地。

終於天地成形,盤古也累得倒下了。

燧人取火

【釋義】上古時代,有一個國家叫遂明國,這個國家有一棵大樹叫「遂木」。

後世有個人漫遊天下,到了遂明國,在遂木下休息,見到大樹林裡到處是閃閃的美麗火光,就去考察火光的來源。原來是一些大鳥用短而硬的嘴殼去啄樹幹,這一啄的,樹上有火光發出。受此啟發,他就折下木的小枝條去鑽大樹枝,果然會發出火光,但無火焰。他又用別的樹枝試鑽,終於,樹枝燃燒起來。他回到自己的國家,把鑽木取火的方法教給了人民。人民感念這位發明者,將他叫做燧人,燧人就是「取火者」的意思。

女媧造人

【釋義】天地開闢以後,雖然大地上已經有了山川草木、鳥獸蟲魚,但是沒有人類。

女蝸感覺非常孤獨,就掘了池邊的黃泥,摻和了水,仿照水裡自己的形貌,揉成一個娃娃模樣的小東西。剛一放到地面上,這小東西就活了起來,她給他取名為「人」。女蝸想讓這些小人兒充滿大地。但是大地太大了,她只得拿一根藤條伸入泥潭裡,攪混了泥漿,向地面上一揮,泥點濺落的地方,也成了一些小的人。

這方法果然省事得多,大地上不久就布滿了人類的蹤跡。

女媧補天

【釋義】有一天,半邊天空坍塌下來,地面破裂成黑黝黝的深坑。

女媧看見她的孩子們受到這麼大的災難,痛心極了,趕忙動手修補天地。她先在大江大河裡揀選了許多五色石子,架起一把火,把這些石子熔煉成膠糊狀的液體,再拿這些膠糊狀的液體,把蒼天的窟窿都填補好。她怕補好的天宮再坍塌,殺了一隻大烏龜,斬下它的四隻腳,豎立在大地的四方當作天柱,把人類頭頂上的天像帳篷似地撐起來。

柱子很結實,天空再也沒有坍塌的危險了。

共工觸天

【釋義】在顓頊(zhuān xū)統治宇宙時期,有些許多暴政。其中最沒有道理可講的,就是他把太陽、月亮和星星都栓系在北方的天空上,讓他們永遠都固定在那裡。這樣一來,大地上有的地方永遠明亮得連眼睛都睜不開,有的地方卻永遠黑暗得伸手不見五指。

北方的水神共工,再也忍受不住顓頊(zhuān xū)的暴政了,於是決定發起戰爭,推翻顓頊的統治。他們打到不周山山腳下,難分勝負。共工一時不能取勝,火冒三丈,一頭向不周山碰去。不周山是根撐天的大柱,柱子一斷,半邊天空就坍塌下來,原本固定的太陽、月亮和星星都掙脫束縛,朝著傾斜的西天跑,形成了日月星辰的運行。大地受到了劇烈的震動,陷下一個深坑,大川小河的水朝那裡奔流而去,形成了海洋。

神農嘗百草

【釋義】炎帝神農不但是農業之神,還是醫藥之神。傳說他曾經有一種叫做「赭(zhě)鞭」的神鞭,藥草經過赭鞭一鞭,它們有毒無毒,或寒或熱,各種性質都會呈露出來。神農就根據這些藥草的不同的賦性,給人們治病。

他還親自去嘗了各種各樣的藥草,為了嘗藥,曾在一天當中就中過七十次毒。神農皇帝嘗百草,最後嘗到一種有劇毒的斷腸草,終於腸子斷爛,犧牲了生命。

精衛填海

【釋義】炎帝有一個女兒叫女娃。據說,女娃有一回到東海去遊玩,不幸海上起了風濤,就淹死在海裡,永不回來了。

我的魂靈化做了一隻鳥,形狀有一點像烏鴉,名叫「精衛」,花頭、白嘴、紅足,住在北方的發鳩山上。她悲恨她年輕的生命給無情的海濤毀滅了,因此常銜了西山的小石子、小樹枝,投到東海裡去,想把大海填平。

夸父逐日

【釋義】夸父族原來是大神后土傳下來的子孫。他們身材高大,但是性情和平善良。

一天,一個勇敢的夸父族人忽然發下宏願,要去追趕太陽。他提起長腿,邁開大步,向著西斜的太陽追去,瞬息間便超越千裡,一直把太陽追到落下的地方。他舉起巨大的臂膀,想捉住這團光明,可是他疲倦極了,煩躁又口渴,就俯下身來,去喝黃河、渭河裡的水,霎時間兩條河的水都給他喝乾了。口渴還是止不住,他又再向北方跑去,想要去喝大澤裡的水。可是他沒有達到目的地,就在中途渴死了。

臨死的時候,他拋掉了手裡的杖,杖落下的地方化作一片綠葉茂密,鮮果纍纍的桃林,給後來追尋光明的人解除口渴,使他們繼續向前走路。

愚公移山

【釋義】有一名老人,名叫愚公,快九十歲了。他家的門口有兩座大山,一座叫太行山,一座叫王屋山,進出非常不方便。

愚公和子孫們決定把山搬到別處去,將山上的石頭和泥土倒進渤海裡。有一個老頭叫智叟,他看見愚公一家人搬山,覺得十分可笑,就對愚公說:「你這麼大歲數了,走路都不方便,怎麼可能搬掉兩座大山?」愚公回答說:「我雖然快要死了,但是我還有兒子,我的兒子死了,還有孫子,子子孫孫,一直傳下去,無窮無盡。哪怕這山平不了?」

愚公帶領一家人,不論寒冬酷夏,每天起早貪黑挖山不止。他們的行為終於感動了天帝。天帝於是派遣兩名神仙到人間去,把這兩座大山搬走了。

蠶神獻絲

【釋義】上古時期,有一對父女養了一匹小公馬。一次,小姑娘的父親外出遠行,過了好久依然沒有回來。姑娘想念父親,她開玩笑地向小公馬說,若馬能把父親迎接回來,就嫁給它做妻子。

馬聽到這話,掙斷韁繩,飛馳而去。不知跑了多少天,馬來到姑娘父親住的地方,把父親迎接回家。父親拿來上等的飼料餵它,可是馬只是盯著豐美的食物不肯吃,一見小姑娘走過來,便又跳又叫,神情異常。父親看到這番光景,覺得奇怪,便詢問女兒原因。女兒只好把那天和馬開玩笑的話講給了父親。父親不能讓馬做自己的女婿,便用埋伏的弓箭把馬射死在馬棚裡,然後剝下它的皮,晾曬在院子裡。

一天,父親外出,小姑娘一邊用腳踢著馬皮,一邊罵道:你這個畜牲,還想討人家做你的妻子!現今剝下你的皮,真活該!話音剛落,那馬皮忽然從地上跳躍起來,包裹起小姑娘的身軀朝門外跑去,在空中轉了幾圈之後,便消失在原野上。

幾天後,父親才在一棵大樹的枝葉間發現自己的女兒,不過,這時她已身裹馬皮,成為一條蠕蠕而動的蟲一樣的生物,只見她慢慢地搖動著她那馬一樣的頭,不時地從嘴裡吐出一條白而光的細絲,纏繞在樹枝上。後來人們就把這吐絲的生物叫做「蠶」,並把此樹稱為「桑」。這就是當今蠶的來源。小姑娘後來就做了蠶神。

黃帝戰勝蚩尤後,蠶神親自把她吐出來的絲獻給黃帝,慶祝他戰爭的勝利。

后羿射日

【釋義】堯的時候,有十個太陽同時出現在天空,帶來了嚴重的旱情。人們熱得喘不過氣,大地上已快斷絕了可以吃的東西。因為天氣酷熱的緣故,一些怪禽猛獸,也都從乾涸的江湖和火焰似的森林裡跑出來,在各地殘害人民。

堯皇帝向天帝禱告,天帝命令善於射箭的羿下到人間,協助堯解決民間的苦難。羿帶著天帝賜給他的一張紅色的弓,一口袋白色的箭,一支一支地向太陽射去,頃刻間十個太陽被射去了九個。

堯認為留下一個太陽對人民有用處,命人暗中從羿的箭袋裡抽去一支箭,才攔阻了羿的繼續射擊。

嫘(léi)祖養蠶

【釋義】黃帝戰勝了蚩尤,蠶神將吐的絲獻給黃帝,慶祝他的勝利。

黃帝見了這樣稀罕的東西,大為稱賞,就叫人把它織成絹子。織成的絹子又輕又軟,好像天上的行雲,溪中的流水,原有的薴(zhù)麻布簡直沒法同它相比。黃帝的原配妻子嫘祖就親自養蠶,織了許多又輕又軟的絹子,人民也紛紛效仿,蠶種孳生繁衍,愈來愈多,最後遍及中華大地。

採桑、養蠶、織帛,逐漸成為了我國古代勞動婦女一項重要的生產活動。

倉頡(jié)造字

【釋義】倉頡號稱「史皇」,有說他是黃帝的臣子,又說他是黃帝之前的一位。

倉頡生下來就不同凡響,他長有一張寬大的龍臉,四隻眼睛放出靈光,嬰孩時就喜歡拿起木炭來東塗西抹。倉頡長大了就會動腦筋想問題,窮究天地萬物的變化,根據大自然的現象,隨時隨地在自己的手掌上指指畫畫,於是便發明創造了文字。

當倉頡的這件非比尋常的創造發明剛一出現,連天都被驚動得下起雨點似的慄米來,鬼也被駭得在夜晚哀聲啼哭,因為恐怕人們從此以後會舍本驅末,拋棄農耕的大業而去貪圖用錐刀刻寫文字的小利,弄得將來餓肚子,所以預先降點慄米來救濟未來的災荒,鬼則恐怕被這些可怕的文字彈劾,所以在夜晚啼哭。

刑天斷首

【釋義】刑天是炎帝手下的一位大臣,後來炎帝被黃帝打敗,刑天按捺不住憤怒,奔向中央天廷,去和黃帝爭個高低。

兩人在雲端斧劍交加,分外激烈,最後黃帝趁刑天不防,揮劍向刑天的脖子砍去。刑天頭顱被斬落下來,落到地上的刑天之頭,向常羊山腳下滾去。黃帝擔心刑天找到頭顱後會恢復原身和自己交戰,就拿起手中的寶劍向常羊山劈去。一聲巨響,常羊山被劈成了兩半,刑天碩大的頭顱滾進山谷。隨後,兩半山又合二為一,把刑天的頭顱埋葬在裡面。

刑天感覺到了周圍的變化,知道黃帝已經把自己的頭顱埋進山腹,他站起來,依然右手拿斧,左手持盾,向著天空胡亂揮舞,以兩個乳頭當做眼睛,張開肚臍做嘴,繼續與黃帝搏鬥。

刑天雖然失敗,但是他永不妥協的精神卻永遠激勵著後人。晉朝的大詩人陶淵明的《讀山海經》中就有「刑天舞幹戚,猛志固常在」的讚美。

嫦娥奔月

【釋義】傳說西王母所住之處有不死靈藥,但她所住的崑崙山極難到達:崑崙山下環繞著弱水,一片羽毛掉在上面都會沉落;崑崙山外環繞著,無論是什麼東西一碰到它就會燃燒。

后羿依靠剩餘的神力和不屈的意志通過了水火的包圍,登上了崑崙山頂,向西王母討來了靈藥。西王母叮囑后羿這些藥是剩餘的全部,兩個人吃可以不死,一個人吃可以升天成神。后羿將靈藥交給妻子嫦娥,嫦娥本來是天上的女神,因為后羿射日的連累不得上天,因此她心中暗暗打算獨自返回天上。

一天晚上,后羿不在家,嫦娥將葫蘆裡的藥倒出來,吞了下去,她的身體越來越輕,飛向了月宮。嫦娥剛剛飛到月宮,就感覺自己的身體發生了變化,成了一隻醜陋可憎的癩蛤蟆。

大禹治水

【釋義】堯在位的時候,天下尚未平定,洪水橫流,到處泛濫成災,便派鯀(gǔn)去治水。

一治治了九年,絲毫沒有成績。因為他用的方法是「堙(yīn)」和「障」,所謂堙障,就是拿泥土來填塞洪水,結果洪水反而越漲越高,最後他被堯殺死。

到了舜做國君,任命的兒子禹去治理洪水。禹吸取父親失敗的教訓,就把堙障的方法改為疏導,結果成功了,洪水平息,解救了萬民的痛苦,得到人民的愛戴和舜的信任,舜就把帝位禪讓給禹。禹成了夏朝的開國國君。

姜太公釣魚

【釋義】

周文王建立周朝後,決心把國家治理好,讓周圍強大起來,但是他缺少一個極有才幹,能文能武的大賢做他的輔佐。

有一次文王要出去打獵,出行前叫太史編替他了一課。太史編隨口唱了一支歌,歌詞是:「到渭水邊上去打獵,將會有很大的收穫。得到賢人是公猴,上天賜你的好幫手。」文王遵照歌詞的指示,來到渭水的蟠溪,在潭邊的一塊奇石上,一位老者正靜靜垂釣。文王向老人行禮問好,兩人越談越投緣,竟忘記了時間。

文王知道,眼前這位老者就是自己所要尋訪的大賢。他請老人坐上車,親自駕車回到了岐山的京城,拜老人做了國師,叫他「太公望」。

來源:中國神話傳說,袁珂著,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版(人民日報)

相關焦點

  • 這些神話你知道幾個? 由神話改編的遊戲盤點
    神話傳說更多表現了古代人民與大自然的抗爭以及對理想的追求,它是一種精神寄託、是一種人類的嚮往。天馬行空的神話故事往往能夠與腦洞大開的遊戲相契合,不妨與筆者一起,盤點一下古今中外由神話以及傳說故事改編成手遊的吧。
  • 濟源的神話故事你知道幾個?
    從古至今,創世神話都是老百姓口口相傳的!那麼作為一名濟源人,我們濟源有哪些神話故事呢?要想了解這些,首先要先給大家介紹一下濟源!接下來我要給大家講的是有關濟源的神話故事!濟源的神話故事可以用這幾句話來總結!
  • 神話故事人人皆知,但是上古七大神話你知道幾個?
    古代的神話故事,一直以來都是人們對神的信仰和對美好事物的寄託,世間流傳著許許多多的神化故事。 並且我們經常能看到通過許多神話改編的影視劇,也會在課本了解到一些故事,其實神話是通過代代相傳下來的傳說,如今我們能通過《山海經》、《莊子》、《楚辭》這類的書籍去了解那些神祗異物。
  • 上古神話中,女媧留下5大傳說,兩個家喻戶曉,另外3個你知道嗎?
    今天咱們就依據《山海經》、《淮南子》等古代神話典籍,來聊一聊女媧。女媧是古代神話中地位最高的一位女神,沒有之一。女媧在上古神話中共留下了五大傳說,其中兩個家喻戶曉,另外3個你知道嗎?兩個家喻戶曉:女媧造人、鍊石補天說起女媧娘娘留下的神話傳說,最為著名的兩個就是「女媧造人」和「鍊石補天」。這兩個神話我們在上小學時應該都學過,算是基本常識,也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咱們就先來說一說「女媧造人」。在世界各地的上古神話中,都有「神創造人」這種類型的神話。
  • 【非遺故事】華山神話傳說「劈山救母」
    數千年來由它演繹出來的一個個神話故事,更是引人入勝,發人遐思,顯示了古典浪漫主義的藝術魅力。名山是這些故事的載體,而神話傳說又是這些故事的形象依託,兩者的對接就形成了獨具一格的文化——華山神話。寶蓮燈及開山斧華山神話蘊含著天人合一的自然觀念,又籠罩著濃鬱的道教色彩。它那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詭異離奇的浪漫風格、深刻蘊含的理念引喻,使其在浩如煙海的誌異文學和民間傳說中獨顯魅力。
  • 《給孩子講封神演義》:解鎖中國神話故事新讀法
    要說起中國神話故事作品,不得不提一下《封神演義》,相信很多跟我年齡差不多大的小夥伴,小時候都看過由《封神演義》改編的動畫片,後來還拍成了不同版本的電視劇,讓讀者與觀眾們從不同角度去解讀這部傳承了許久的神話作品。
  • 盤點上古神話:七大神話,你知道他們的聯繫嗎?
    盤點上古神話:七大神話,你知道他們的聯繫嗎?文|小柳說歷史盤古開天闢地之前,混沌無光,鴻蒙不出,整個世間空無一物,唯有盤古大神被孕育在一個狹小的「空間裡」。這個就是上古七大神話之一的《盤古開天》。我們小時候的課本裡還有關於共工觸天和女媧的故事,其實這兩個也分別是上古七大神話之一。我們都知道共工觸天是因為遠古時期眾神大戰,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在天的盡頭大戰,最後共工打敗,便怒觸不周山天柱,把天都捅了個窟窿;女媧則是,女媧補天是女媧造人之後,有一天,天上突然裂了個大口子,女媧用五彩天仙石外加三昧真火,最終把天補好了。
  • 古希臘錢幣上的神話故事
    其中,古希臘神話乃是古希臘文明中的優秀代表。生動的神話不僅在歐洲家喻戶曉,甚至在遙遠的東方也令人耳熟能詳,阿喀琉斯之踵、潘多拉之盒、宙斯的豐饒角等經典神話都為中國百姓所熟知。古希臘神話的影響不僅對當時文學、史學和藝術的創作有著極大的影響,而且也在精美的古希臘錢幣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許多古希臘城邦都曾將其經典神話故事搬上了錢幣之上,古希臘神話得以由較為世俗的方式向眾人展示。
  • 盤點經典希臘神話電影
    盤點經典希臘神話電影在3D之風勁吹的好萊塢,希臘神話的題材成為了今年的新寵,而將於近期上映的3D神話大片《諸神之戰》無疑是其中的重頭大戲,那麼除了這部明星雲集的大製作外,還曾有哪些希臘神話電影值得我們駐足一看呢。
  • 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介紹 這個故事和中秋有著莫大淵源
    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在我國民間流傳甚廣,這個故事也給中秋佳節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這個故事一直流傳到現在可以說是家喻戶曉,連小孩子都知道。   中秋佳節與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緊密關聯,這一美麗的民間傳說,在中華大地上流傳千百年,可以說是家喻戶曉。
  • 山海經中的神話故事,除了精衛填海,你還知道幾個?
    在上古神話故事中,有著這樣一個家喻戶曉的故事,叫做精衛填海:炎帝有一個乖巧美麗的女兒叫做女娃,被炎帝視為掌上明珠,女娃一直想讓父親帶自己去東海玩耍,因為東海是太陽升起的地方,極其美麗。《山海經》一書中也曾記載了這段故事:炎帝子女,化為精衛。沉形東海,靈爽西邁。乃銜木石,以填攸害。精衛填海的故事幾乎人盡皆知,直到今天,後世人也常常用「精衛填海」來比喻從事艱巨卓越事情的仁人志士。
  • 盤點神話故事中的現實生物,第二個最恐怖,是冥王的「使者」
    民間的神話故事,是陪伴著我們童年時期的讀物。還記得,當初只要誰新買了一本新的神話故事書,必定會在全班裡進行傳閱,甚至還會傳到隔壁班去。神話故事的內容實在吸引人,讓我們印象最深刻的應該是故事中的神獸了,神秘莫測、威武非凡、擁有無窮無盡的力量。
  • 吳哥神話之遺蹟裡的故事
    《猴王波林之死》為印度著名史詩《羅摩衍那》中的副線故事。至今仍留存在吳哥寺的迴廊和女王宮的浮雕上。 哈努曼是印度神話中的神猴,在《羅摩衍那》中有著較多的描述。
  • 希臘神話故事的起源
    大約產生於公元前8世紀以前,它在希臘原始初民長期口頭傳說的基礎上形成基本規模,後來在「荷馬史詩」和赫西俄德的《神普》及古希臘的詩歌、戲劇、歷史、哲學等著作中記錄下來,後人將它們整理成現在的古希臘神話故事,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傳說兩部分。
  • 燕子李三的故事家喻戶曉,但真實歷史是怎樣的呢?
    燕子李三的故事家喻戶曉,但真實歷史是怎樣的呢? 2020-01-18 09: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冷門神話故事:二郎神擔山趕太陽,原來不止后羿見過10個太陽!
    后羿射日是家喻戶曉的神話故事,故事中天上出現了十個太陽,在明代文人墨客在「后羿射日、夸父逐日」的基礎上合成了一個故事,這個故事的主角是二郎神——楊戩。有一年天上出現了12個太陽,炎熱異常,人民生活苦不堪言。有一次在田間勞作,中午楊戩沒有等到母親送飯,在尋找的途中發現母親竟然被赤日炎炎弄到中暑暈倒。氣炸了的二郎神決定消滅太陽,他先是砍了一顆千年古樹做扁擔,然後做了兩個大筐。隨後搬了太行山中12座小山放在筐中,便追太陽而去。
  • 2020寧夏事業單位常識備考:中國經典神話故事
    【導讀】寧夏華圖事業單位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20寧夏事業單位常識備考:中國經典神話故事,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20寧夏事業單位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華圖事業單位微信公眾號(nxsyks),寧夏事業單位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 6027571,微信號:ht18295188220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盤點一下中國的經典神話傳說。
  • 濟南有哪些神話傳說 這些故事很少有人知道
    而在濟南,還流傳著一些神話和傳說,這些神話傳說也很少有人知道。接下來小編就為你們盤點一些濟南的那些神話傳說。1、二郎擔山對於濟南的南藥山和北藥山其實流傳著一個故事,傳說,在當時,天上出現了十個太陽,讓百姓們民不聊生。而二郎山就擔著兩座大山去驅趕這些太陽。卻沒想到,擔子在途中斷了,於是就留下了南藥山和北藥山。
  • 關於神話中十大靈根,你知道的有我多嗎?
    在民間流傳著許多神話故事。這些故事中有很多都是人吃了仙果靈物成神的故事,又或者是吃了這些神物後增幅了體質和壽元,這些能結出仙果的植物在神話中叫做「靈根」,那麼今天就來盤點一下神話傳說中的「十大靈根」。
  • 濟州神話世界遊客雲集 人氣景點大盤點
    (原標題:濟州神話世界遊客雲集 人氣景點大盤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