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月25日,全國首家眼鏡直通車(平價眼鏡超市)在廣州開業,一時引發行業爭議,有人說它拉開了眼鏡零售模式創新的序幕;而在更多經營傳統眼鏡店的同行眼裡,這種行為卻了「另類」,說它是低價競爭的「罪魁禍首」。
儘管引發行業爭議,平價眼鏡超市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全國蔓延開來,一年多時間全國出現了近200多家平價眼鏡超市。溫州也不例外,自去年11月份以來,溫州共有四家眼鏡平價超市相繼開業。雖然數量不多,也非全國首創,但仍打破了溫州眼鏡零售業往日的平靜。那麼,開業後,他們的生意是否像國內其他平價眼鏡超市一樣火爆?溫州眼鏡老店PK新店,到底誰是贏家?為此,本報記者進行了調查採訪。
扎堆開業 生意尚可但不火爆
在溫州平價眼鏡行業裡頭,到底誰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呢?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開業最早的平價眼鏡超市是位於西城路與鹿城路交叉路口的溫州市聯盟眼鏡超市。據超市老闆金良珠介紹,聯盟眼鏡超市於2006年11月份營業,開業至今已有一年時間了。
而今年5月到8月,更是溫州平價眼鏡行業的高速發展期。短短四個月裡,就有三家平價眼鏡超市/店扎堆開業,他們分別是:位於人民路的大場面眼鏡直通車、位於馬鞍池西路的一託平價眼鏡店以及位於車站大道的透明度眼鏡平價超市。
總體來說,四家平價眼鏡超市/店有幾個共同的特點:一是所處的位置並不是黃金旺鋪,如聯盟眼鏡超市所處比較偏僻,與旺鋪相比,租金較為便宜;二是進貨渠道較為直接,甚至可以做到廠家直銷;三是超市店面比較小,多數營業面積只有100多個平方米,其中透明度眼鏡平價超市營業面積最大,但也只有200-300平方米,與一些傳統老店相比也只能是小巫見大巫。
同時,記者還了解到,溫州四家平價眼鏡超市/店自開業以來,雖然打破了溫州眼鏡零售業往日的寧靜,但並沒有像國內其他地方那樣遭到同行的排擠和打擊,行業協會對此也十分包容。正如溫州市眼鏡商會一名負責人指出,市場是開放的,經營模式也是多元的,只要大家守法經營,什麼樣的模式都可以存在和生存。因此,平價眼鏡超市/店在溫州這座寬容的城市也就多了一份從容和淡定。
此外,記者在採訪中也了解到,溫州四家平價眼鏡超市/店扎堆開業,生意尚可,但也沒有呈現出令人滿意的火爆局面。所以,市場反響一般,甚至少數店的生意遠不如傳統老店好。如:9 月的一個星期天,記者一大早就來到一家新開的平價眼鏡超市,一看這裡配鏡的人並不多店;而當記者走進位於溫州公園的愛眼鏡城時,卻發現這裡的門庭若市,顧客特別多。問及箇中原因,聯盟眼鏡超市的老闆金良珠解釋說,老店有穩定的顧客群,而新店要建立自己穩定的顧客需要一個過程,也需要一定的時間。
老闆探源引發的思索
記者在調查採訪中捕捉到一個十分有趣的信息,溫州四家平價眼鏡超市/店的老闆都是溫州本地人,而且跟眼鏡均有很深的「姻緣」。如聯盟眼鏡超市的老闆金良珠,一直在眼鏡零售行業摸爬滾打,去年11月份從武漢揮師南下回到故鄉,在溫州首開平價眼鏡超市,可謂是溫州平價眼鏡行業裡頭第一位敢吃「螃蟹」的人。再如一託平價眼鏡店老闆李曉紅,同時也是溫州市一託光學眼鏡有限公司的總經理;透明度眼鏡平價超市老闆林建克,不僅擁有自己的眼鏡廠,也擁有自己的鏡片廠;而溫州大場面眼鏡直通車的老闆則是一名經營眼鏡外貿多年的企業家。四位老闆當中除金良珠外,其他三位雖然對眼鏡行業並不陌生,但他們均是第一次涉足眼鏡零售業。因此,探源四位老闆的創業背景不能不引起我們一些深層的思索。
思索一:零售商改弦易幟說明了什麼?從以上介紹我們得知,聯盟眼鏡超市老闆金良珠本在武漢經營傳統眼鏡店,去年11月來溫首開眼鏡超市。行文至此,我們會問,為什麼金老闆來溫後會高揚「眼鏡超市」這面旗幟呢?按金老闆自己的話說,眼鏡店與眼鏡超市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一般顧客會認為,店裡貨的價格肯定要比超市貨價格貴,因此打「眼鏡超市牌」會吸引更多的顧客光臨。的確,這是影響零售商改弦易幟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但是最根本的原因還在於:近幾年來,眼鏡零售業競爭極為殘酷,加之新聞媒體對眼鏡行業(尤其是對眼鏡零售業)進行口誅筆伐,並將眼鏡行業斥責為十大暴利行業之一,因此眼鏡零售行業的日子並不好過。在這種情況下,一些經營傳統眼鏡店的老闆改弦易幟,紛紛打出「平價牌」,走眼鏡超市的路子,與其說這是一種眼鏡零售模式的創新,還不如說這是某些眼鏡零售商尋求行業「突圍」的一種新方式。
思索二:製造商涉足零售業意味著什麼?溫州是中國知名的眼鏡生產基地,眼鏡生產廠家將近千家,其中絕大部分廠家主要以外銷為主,而目前溫州新開的兩家平價眼鏡超市/店的老闆均有眼鏡製造的背景,另一家平價眼鏡超市的老闆則有眼鏡外貿的經歷,他們為什麼涉足眼鏡零售業?這不能不引起人們的關注和思考。事實證明,溫州眼鏡如果僅僅依靠外貿訂單而生存,是沒有什麼前途的!所幸現在很多溫州眼鏡製造商已醒悟過來,已從單一的外銷市場開始轉向內銷市場。正如透明度眼鏡超市老闆林建克所說,眼鏡零售業是一塊巨大的「蛋糕」,我不吃別人也會吃它。所以,無論眼鏡製造商或外貿商以何種模式捷足先登於內銷市場都是一種嘗試和創新。
新店PK老店:未雨綢繆老店坦然應對
據報載,溫州全市一共有眼鏡零售企業200多家,其中市區約有80多家。由於人均收入高,眼鏡產品平均零售價也高,平均單價約在500元/副,全市眼鏡產品年零售額2億元人民幣,其中康視、梁明光、愛眼城、溫州醫學院驗光配鏡中心等四家年銷售額佔全市眼鏡零售總額的30%。如今,不到一年時間,溫州眼鏡零售行業就冒出四家平價眼鏡超市/店,他們的出現對行業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溫州眼鏡零售業舊的格局會打破嗎?此外,新店PK老店,老店又會怎樣應對呢?
溫州市愛眼鏡城經貿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潘阿香認為,事實上,平價眼鏡超市/店入駐溫州眼鏡零售業並沒有掀起太多波瀾,但對行業的影響和衝擊是不可否認的。溫州這地方太小而眼鏡零售店在市區密度已較大,加之平價眼鏡超市/店開進來,行業競爭將更加激烈。我們包容模式創新,但也應考慮和維護行業整體利益。所以,在價格方面,行業之間應當進行磋商,而不允許低價傾銷。無論平價店還是傳統老店,經營時我們必須考慮企業利潤,如果毫無利潤可言,我們經營就沒有任何意義,更談不上更新設備、培訓員工了。該公司總經理謝愛娟也說,可以預言,平價眼鏡超市/店在溫州眼鏡零售業市場要有大的作為和發展恐怕也很難!眾所周知,溫州民營經濟十分活躍,2006年人均收入高達19805元,從而形成了溫州眼鏡零售市場超強的購買力。因此,溫州消費者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講究品味,他們重視品質,更追求品牌,而不在乎價格的多寡。
儘管行業對溫州平價眼鏡存在各種各樣的議論,但溫州眾多傳統眼鏡老店面對它的到來並不是過多的指責,甚至「圍剿」,而是未雨綢繆積極應對。一位在溫州經營傳統眼鏡店多年的老闆對記者說,2005年中國首家平價眼鏡直通車在廣州開通,我就知道這種經營模式遲早會在溫州出現,因此我們必須坦然面對。為此,他採取了三大防禦措施,一是進一步提高服務質量;二是進一步提高產品質量;三是均對不同的消費群體,進一步優化價格體系,使傳統老店比平價店擁有更多元的消費群體和更科學的價格體系。
平價不是唯一的「利器」
溫州平價眼鏡超市/店的開業,能否打破價格堅冰仍然是一個「迷」。不過,據溫州大場面眼鏡直通車一名工作人員介紹說,讓利消費者是平價眼鏡超市/店的宗旨,因此價格低廉是平價眼鏡超市/店最大的特點,同時也是平價眼鏡超市/店進軍眼鏡零售行業的主要「利器」。據他介紹,在平價眼鏡超市/店,一副板材架的售價至少比傳統老店的售價要便宜三分之一,有的甚至二分之一。
此外,記者在採訪中還了解到,多數平價店老闆認為,平價確實是他們進軍市場的最具鋒茫的「利器」,但並不是唯一的「利器」。溫州透明度眼鏡平價超市負責人章先生認為,平價店與傳統老店相比,硬體的東西大抵相同,相互之間更多的是在服務方面進行「博弈」。
為此,溫州透明度眼鏡平價超市確立了優質服務的目標,一方面建立詳細的客戶檔案,定期回訪,跟蹤服務;另一方面嚴把產品質量關,每一副眼鏡架必須經數道關卡檢驗後才能上櫃,驗光、裝配堅決按國標質量標準執行,確保每一副眼鏡到客戶手中,合格率達到95%以上;同時,每一位營業員必須經專業培訓後才能上崗,並要求他們熱情主動地迎接好每一位客戶,讓每一位客戶都滿意。同樣,為了博奕市場、招攬顧客,溫州一託平價眼鏡店也採取了三大免費服務項目:一是免費驗光諮詢;二是免費維修眼鏡;三是免費清洗保養眼鏡。
可見,溫州平價眼鏡超市/店的老闆及管理者們在經營上不僅使出了自己的「殺手鐧」,同時也繼承了傳統眼鏡店的許多經營風格和策略,他們不僅把良好的服務、優質的產品以及合理的價格體系作為自己入市的「敲門磚」,同時也把它作為自己拓市的利器。儘管如此,溫州溫州平價眼鏡超市/店究竟能否贏得未來仍然未為可知,但是經營者們對自己的前途充滿信心,正如溫州透明度眼鏡平價超市林建克所言,我們要將平價進行到底!在此,我們也衷心希望溫州透明度眼鏡平價超市/店一路走好。
(來源:眼鏡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