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鄭州鐵路公安處新鄉東站派出所民警在新鄉東站候車廳以大型動畫卡板形式,精心策劃布置了「喜迎新中國成立70周年鐵路春運變遷剪影」展,通過一張張老照片,講述40年來的春運變遷。
展覽將不同年代的列車樣式、警察著裝、老式電視機、報紙頭版、朋友圈截圖、火車票等多種元素糅合在一起,吸引不少候車旅客駐足觀看。
「春運幾乎與改革開放相伴而生。」在工作近40年的「老鐵路」劉福順的記憶裡,那時春運的關鍵詞就是「擠」,「以前為了讓旅客擠上春運火車,我們用肩膀頂、用手推,必要時還用腳幫忙。」
「如今情況好多了。」順著劉福順的手指方向望去,整個車站忙碌而有序。
乘客呂梁講了他的鐵路故事:2005年開始從杭州乘坐綠皮車來新鄉探望女朋友,每次需要16個半小時;2007年為了愛情來到新鄉,結婚後因為綠皮車太慢,一年最多回杭州兩三次;現在從鄭州坐高鐵到杭州只需5個小時,每月都能回杭州看望父母。
國強才能路興。中國鐵路春運的變遷史,既是一部交通的發展史,也是一部時代的進步史。「我們布置這個春運剪影展,就是為了讓旅客體驗40年鐵路春運變遷。」新鄉東站派出所所長郝志山說。(記者 李虎成 王永樂)
責任編輯:王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