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藝新地標出爐,600歲隆福寺改頭換面

2020-12-14 澎湃新聞

原創 外灘君 外灘TheBund

隆福寺重新崛起

當老北京的商業街

遇到年輕人的新文化

或許能為老城改造找到新出路

在北京人的心目中,「隆福寺」三個字曾是「繁華」的代名詞。

這片興起於明代的區域,在近600年的時間裡一直是北京最受矚目的商業中心之一。

這裡曾有著北京規模最大的廟會,讓王公貴族、外國使者都流連忘返;也有著北京第一家安裝中央空調和扶梯的百貨公司,售賣當時最洋氣的物件兒——直到一場大火撲滅了整條街的喧譁。

二十多年後的今天,「隆福寺」終於重生歸來。

如今的隆福寺,已經成為了北京全新的文化地標,年輕人熱衷的美術館、話劇中心、藝術展、美食和美酒都不約而同地匯聚在這裡。

由青山周平設計的木木美術館、來自京都的「日本最美咖啡館」%Arabica、北京第一家黑膠唱片主題爵士酒吧Joyland Coffee & Music Bar、戲劇文化主題社區南陽共享際……你喜歡的一切,在這裡都能找到。

未來,故宮、大英博物館、V&A博物館等世界級博物館也都會在這裡開闢各自的創意空間。

它正在恢復往日的輝煌。

在北京的中心地帶,隆福寺漸漸重新擁有了姓名。

01

隆福寺的前世今生

地處北京市中心寸土寸金的位置,隆福寺是個有點兒神奇的存在,因為每一代北京人對這裡的印象都截然不同。

對爺爺奶奶們和再早之前的老北京人來說,歷史上的隆福寺真的是個「寺」:隆福寺「本人」始建於明代景泰三年(1452年),到清朝雍正九年重修,曾是明清兩朝規制等級極高的皇家香火院。

古時候的隆福寺保持了幾百年商業上的輝煌,這裡曾是北京的四大廟會之一,從古玩字畫到風味小吃全能見識到,比現在的shopping mall還熱鬧。

到了解放後長大的爸媽這一輩,提起「隆福寺」,更多人想到的則是大商場。

其實從1952年開始,廟會佔用的廣場上就修起了「東四人民市場」,也順便帶動了附近商圈的發展。

等到了1980年代末這條街改造的時候,原來的隆福寺才徹底拆除,市場改成了「隆福大廈」。

它具體的面積不太好比較,但說隆福大廈是當時北京最大、最熱鬧的商場之一絕不是誇張,直到1993年的一場大火,結束了這一撥輝煌。

也正是因為這場大火,隆福寺在北京80、90後這一輩年輕人眼裡已經沒什麼光環了。

大一點兒的80後或許還依稀記得小時候在隆福大廈購物的熙熙攘攘,但對90後或者更晚來北京的人來說,這裡的過往已經屬於都市傳說,甚至隨著時間的流逝,人們已經懶得說起這裡在幾十年前是什麼模樣了。

02

曾代表了北京的文化氣息

陪伴一代人長大

在80後和90後的年輕人心裡,隆福寺更多象徵著帶有濃厚北京氣息的文化生活。

隆福寺街的西口就是三聯書店,氣質跟西單圖書大廈和王府井書店截然不同,好像進了那棟二層小樓的大門就不敢大聲說話,連呼吸都能感受到「學問」在空氣中瀰漫。

圖片來自網絡

沿著隆福寺街一路向東,就全都是賣衣服和小商品的零散小攤兒了,要走到街相對中心的地方才有個長虹影城,再往東則是東宮影劇院。

這兩家電影院都在這條街上擁有好幾十年的歷史。

現在長虹影城徹底停業,東宮影劇院其實直到疫情之前都還在正常經營,偶爾還有話劇演出,只是設備老舊,早趕不上現在那些影音效果一流的新型影城了。

現在說起隆福寺的改造,一般以1993-2019年的版本為「before」,2019年之後的版本為「after」。

在2019年這一版的改造之前,隆福寺雖然有這些書店、電影院,步行十分鐘範圍還有首都劇場和中國美術館。

但時代變了,伴隨著網際網路長大的北京年輕人已經不會特意為了這些地方而來到隆福寺。

頂多是路過東四順便來逛逛,再去白魁老號、豐年灌腸這幾家老飯館給胃口也懷懷舊。

在長達二十多年的時間裡,隆福寺就像被凍結了,明明街還在這兒,卻與往日的輝煌無關,徹底錯過了一代人的成長。

直到去年夏天,經過風貌改造和業態提升,隆福寺一期項目正式亮相,這裡才重新回到人們的視線中。

03

改造後,成為城裡的文藝新坐標

改造後的隆福寺,正在成為文藝的年輕人新據點兒。

其實隆福寺的改造早在2011年就開始了,但「正式亮相」還要說是木木藝術社區的落地。

去年木木在這裡舉辦了英國藝術家大衛·霍克尼的展覽《大水花》,一下子吸引了全北京的注意力,才讓人們發現隆福寺已經不聲不響地完成了革新。

圖片來自M_WOODS木木美術館

木木藝術社區是「新隆福寺」的地標。

它原來是個佔地2189平方米的老食堂,被擅長空間改造和熱愛北京胡同兒文化的日本設計師青山周平,和他的B.L.U.E.建築事務改造成了現在的樣子——一棟地上3層地下1層、外表看上去像是個太空感銀色盒子的建築。

而且它不僅是個美術館,整棟建築還融合了藝術影院、文創店、咖啡館和創意活動空間等業態,未來將會有各種可能,吸引不同愛好的人聚在一起。

圖片來自M_WOODS木木美術館

樓下的咖啡館也來頭不小:%Arabica。

咖啡館的設計師也是青山周平,通過大面積的落地窗把外面的陽光迎進室內。

相比北京三裡屯的pop-up店或者其他城市的分店,這裡的綠色植物搶眼很多,並且這裡還是北京第一家可以烘豆的%Arabica,所以整體感覺「更接地氣」,而且店裡瀰漫著咖啡豆的香氣。

圖片來自Arabicacoffee

以木木藝術社區為中心的這一片「園區」裡,還有Half Coffee、越南餐廳SUSU、雲南菜餓魚去隆福、京A啤酒、單板品牌Burton的旗艦店和文化空間更讀書社……

展覽和書這樣的文藝活動可以把人吸引過來,吃吃喝喝則能讓來客在這裡停留的時間更久。

攝影來自張凡

相比其他新建成的文化區域要一點點積累才能把業態做得更豐富,隆福寺明顯是有備而來,一亮相就已經配齊了基本配置。

現在的隆福寺,已經可以讓人在打發一下午的閒散時間。

趁著夏天的好時光,在戶外區域喝杯咖啡或者啤酒也是難得的放鬆。

整個區域都是由老建築改造而來,紅色磚牆帶著特有的歷史感,好像一下就能把人帶回到1980-1990年代。

04

以戲劇為主題的社區

吃喝玩樂的聚集地

而且就在距離木木藝術社區幾百米的地方,南陽共享際也在最近落成了。

它依舊是個文藝店鋪聚集地——剛開業不久的南陽共享際是個以戲劇為主題的文化社區。

一層包含南陽劇場、戲劇圖書館和鐵手咖啡製造總局,二層是開放式文創工坊,胡同露臺和Joyland Coffee & Music Bar可以讓前來探險的人們感受到沉浸式藝術體驗的樂趣。

特別是Joyland Coffee & Music Bar。

這是北京第一家以黑膠唱片為主題的爵士酒吧,收藏了上萬張黑膠唱片,還配置了高端音響設備,將來會不定時舉辦live音樂會……

等更多的店開起來,在這裡玩兒一整天不是夢。

而這還只是隆福寺一期和附近的一個共享空間。

在未來的規劃裡,故宮還將在這裡打造紫禁城外體驗故宮文化的新基地,大英博物館、V&A博物館等世界知名的博物館也將把創意空間落地在這裡,「世界博物館群落」或許就將在這裡實現。

另外,曾經是隆福寺地標之一的長虹影城也將「重生歸來」,升級成國內首家以全實景航拍飛行影院為核心的文旅商複合空間……

或許幾年之後的「隆福寺」可以作為一個知名的文藝街區被人嚮往,完全替代歷史上的寺廟、大火和百貨公司,成為人們對這裡的嶄新記憶。

一切都還在進行中,這裡還有數不清的可能性。

文/張凡 編/冷麵

圖片來自隆福寺官方微信和南陽共享際提供,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以上內容來自「外灘TheBund」(微信號:the-bund)

已授權律師對文章版權行為進行追究與維權。

原標題:《北京文藝新地標出爐,600歲隆福寺改頭換面!》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北京文藝新地標,600歲隆福寺改頭換面
    這片興起於明代的區域,在近600年的時間裡一直是北京最受矚目的商業中心之一。在北京的中心地帶,隆福寺漸漸重新擁有了姓名。>改造後的隆福寺,正在成為文藝的年輕人新據點兒。它依舊是個文藝店鋪聚集地——剛開業不久的南陽共享際是個以戲劇為主題的文化社區。
  • 北京隆福寺,新出爐文藝地標
    不充裕的假期,與其盤算一場急匆匆卻不盡興的度假,不如將目光轉至城市,用腳步丈量城市可愛又迷人的一面,探索city walk的輕鬆自在與文藝時髦。/ 北京 /隆福寺,新出爐文藝地標你若要問一個地道的老北京人,隆福寺的名字
  • 重奪北京二環新地標 隆福寺藝術園區
    1月初,我和朋友們一起打卡北京二環新地標北京隆福寺藝術園區。隆福寺社區位於北京市東城區,地鐵5或6號線東四站下。隆福寺承載著在東城長大的金攝影師童年所有美好回憶,他熟悉這裡每一個店鋪每一個角落,至今回憶起都覺得很暖心。
  • 重奪北京二環新地標 隆福寺藝術園區
    1月初,我和朋友們一起打卡北京二環新地標北京隆福寺藝術園區。隆福寺社區位於北京市東城區,地鐵5或6號線東四站下。隆福寺承載著在東城長大的金攝影師童年所有美好回憶,他熟悉這裡每一個店鋪每一個角落,至今回憶起都覺得很暖心。
  • 從「諸市之冠」到嶄新文創園,隆福寺商圈成老城復興的新地標
    仲夏傍晚,微風拂面,隆福寺園區一片閒適氛圍。剛下班的年輕人坐在餐廳裡保持間隔享用晚餐,園區一角的書店迎來安靜的讀書者。這裡沒有喧囂,但卻用獨特的文化氣息吸引著每一位到來的顧客。去年8月底,擁有近600年歷史的隆福寺地區,攜帶著北京的歷史記憶華麗歸來。如今,亮相未滿一年的隆福寺商圈成為老城復興的新地標。
  • 600年隆福寺開啟「國潮」夏夜市集,故宮文創帶來多款近期新品
    鄧偉/攝 資料圖 圖文無關在胡同裡來一場「國潮」之旅,在夜空下開啟「太空漫步」……走進老城區,有著600年歷史的隆福寺比往常更加熱鬧,豐富多彩的活動點亮了夜京城。記者走訪了解到,隨著北京消費季重啟,北京隆福寺「深藍計劃」文創主題系列活動正式啟動,藝術展覽、創意市集、音樂派對等多重體驗陸續開展,胡同裡開啟了一場夢幻之旅。昨天下午,一個個精緻的小攤位出現在隆福寺北裡,140多家連接傳統文化和當代生活體驗的本土品牌聚集在一起,拉開隆福寺「國潮」夏夜市集的序幕。到了傍晚,小攤位紛紛亮起燈,前來逛市集的年輕人也越來越多。
  • 600多歲的北京隆福寺,如今成網紅打卡新地標,看展喝咖啡超時髦
    去了好幾次北京,一直很喜歡北京的藝術社區,798、央美這塊去膩了,好在,隆福寺(木木藝術社區)重生歸來! 可能老北京人對隆福寺都十分有情感,畢竟,幾個世紀以來,隆福寺見證了京城的繁華與興盛。
  • 李亞鶴:600多歲的北京隆福寺,如今成網紅打卡新地標,看展喝咖啡超...
    李亞鶴:去了好幾次北京,一直很喜歡北京的藝術社區,798、央美這塊去膩了,好在,隆福寺(木木藝術社區)重生歸來!可能老北京人對隆福寺都十分有情感,畢竟,幾個世紀以來,隆福寺見證了京城的繁華與興盛。但一場大火,將這個曾經盛極一時的京城地標隆福大廈付之一炬。
  • 北京隆福寺聯合中國油畫學會舉辦《境界·中國油畫五老藝術展》
    本報訊(記者 馬丹丹)跨越600年歷史的隆福寺,一場油畫藝術展即將拉開帷幕……10月17日,北京隆福寺、中國油畫學會聯合主辦的《境界·中國油畫五老藝術展》在隆福文化中心盛大開幕。朱紅城牆琉璃瓦,古樸典雅又不失現代風格的隆福寺與油畫藝術相得益彰。
  • 600年的北京隆福寺翻新,它會成為下一個三裡屯嗎?
    記者 | 馬越 編輯 | 牙韓翔 1 最近幾個月,「隆福寺」頻繁出現在北京文藝潮流愛好者的的朋友圈裡,而再早一些時候,這個名字幾乎無人提及。
  • 逛北京隆福寺「國潮」夜市去,故宮文創首次參加戶外市集
    在胡同裡來一場「國潮」之旅,在夜空下開啟「太空漫步」……走進老城區,有著600年歷史的隆福寺比往常更加熱鬧,豐富多彩的活動點亮了夜京城。記者走訪了解到,隨著北京消費季重啟,北京隆福寺「深藍計劃」文創主題系列活動正式啟動,藝術展覽、創意市集、音樂派對等多重體驗陸續開展,胡同裡開啟了一場夢幻之旅。
  • 逛北京隆福寺「國潮」夜市去,故宮文創首次參加戶外市集
    在胡同裡來一場「國潮」之旅,在夜空下開啟「太空漫步」……走進老城區,有著600年歷史的隆福寺比往常更加熱鬧,豐富多彩的活動點亮了夜京城。記者走訪了解到,隨著北京消費季重啟,北京隆福寺「深藍計劃」文創主題系列活動正式啟動,藝術展覽、創意市集、音樂派對等多重體驗陸續開展,胡同裡開啟了一場夢幻之旅。資料圖,馬婧 攝■故宮文創 首次參加戶外市集昨天下午,一個個精緻的小攤位出現在隆福寺北裡,140多家連接傳統文化和當代生活體驗的本土品牌聚集在一起,拉開隆福寺「國潮」夏夜市集的序幕。
  • 北京地標「隆福寺」,已有600餘年的歷史,如今看展喝咖啡超時髦
    其實我對北京的印象一直都是「復古」,我所說的「復古」並不是說北京的建築陳設等等就非常「老舊」了,而是說北京這座城市裡,我們中華文化的氛圍是很濃厚的,不僅僅體現在北京這座城市的文化氛圍上,更是體現在北京這座城市「古色古香」的建築上。
  • 《數說北京》漫步北京
    今晚19:30鎖定BTV財經頻道《數說北京》我們不見不散!不想出北京,又想好吃又好玩,我們去哪裡?本期節目帶你一起感受古都文化,打卡北京文藝新地標。打卡文藝時尚新地標600年的時間裡,隆福寺的繁華一直在交替行進。
  • 夜讀|隆福寺的文化印記
    攝影:饒強 隆福寺的廟會,已有二三百年的歷史,位居舊京五大廟會之首。據《大清一統志》載:「隆福寺,逢每月之九、十有廟市,百貨駢闐,古玩字畫,風味小吃,花鳥魚蟲,為諸市之冠。」記憶中的隆福寺廟會已是過去式。隨著隆福文化中心的開幕,擁有近600年歷史的隆福寺地區煥發出新的生機,攜帶著北京的歷史記憶華麗轉身,成為老城復興的新地標。
  • 隆福寺打造老城復興金名片
    引入國潮書市創新文化消費體驗隆福寺打造老城復興金名片8月7日,下午4:00,晴空豔陽。臨街的北京隆福廣場仍處於施工狀態,國際商報記者繞小巷進入隆福寺戶外廣場,被撲面而來的熱鬧氣氛所感染。她以前也來過隆福寺,參觀過這裡的木木藝術社區;這次是第一次來隆福文化中心,在看展之餘還能欣賞頂層的風景。坎城XR沉浸影像展負責人王小姐告訴本報記者,影像展之所以選址隆福寺也是看中了這裡的文藝屬性,在隆福大廈頂樓露臺可以鳥瞰北京城,這裡是京城文藝新地標,是城中潮人的打卡勝地。影像展特意發售「落日場」票,讓觀眾在觀影之餘還能享受到京城的落日餘暉。
  • 「大水花」綻放隆福寺 北京文藝青年爭看大衛·霍克尼
    自駕而來的觀眾這時候都會覺得,這個指示牌的存在非常必要,因為即便是對於老北京而言,這片重新改造的隆福寺地區也會讓人覺得面目一新,頓感陌生。而在逐漸揭開神秘面紗的隆福寺地區之中,最為吸引文藝青年們駐足的無疑就是8月底在木木藝術社區開展的大衛·霍克尼「大水花」藝術大展了。
  • 北京將添一家飛行影院,就在隆福寺地區
    隆福寺項目一期——隆福寺文創園正式運營後,引入了木木美術館、更讀書社等文化新元素,迅速成為新晉「網紅」。如今,隆福寺地區的華麗「變身」還在繼續。項目改造詳情一覽長虹電影院項目位於北京市東城區隆福寺街75號,西鄰隆福大廈。據介紹,此次項目改造總建築面積7207平方米,將對原有建築加固、裝飾並完善配套設施之後,建設飛行影院、「走入中國」、文創體驗區等三大功能區。
  • 看北京隆福寺如何用老建築重裝新時尚
    今天的【李忠案例庫】,為大家分享《北京隆福寺地區改造》。隆福寺地區曾經是京城最繁華、最潮的商圈,但是因為九十年代一場大火,逐漸走向衰落。而如今,隆福寺華麗轉身,重新成為了北京最潮的網紅打卡地之一、北京老城復興的文化新樣板,對於文化老城更新類項目有一定借鑑意義,值得前去關注和一探究竟。
  • 隆福寺:繁華六百年的北京「旺地」
    現藏於北京古代建築博物館 護國寺原名崇國北寺,也就是與「東廟」隆福寺對應的「西廟」,兩者有一定相似度。今天護國寺之寺院了無蹤跡,但依然是比較繁華熱鬧且以小吃見長的商業街。過去護國寺廟會亦頗具規模,據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記載,護國寺廟會上「凡珠玉、綾羅、衣服、飲食、古玩、字畫、花鳥、蟲魚以及尋常日用之物,星卜、雜技之流,無所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