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記者 王傑
孫先生家住鄭州市工業院社區,3個月前,他的妻子辭職在家待產;7月22日,小生命順利降臨。
妻子本想用生育保險報銷,而一份「無業證明」,讓孫先生犯了難。
講述
離職生育報銷
得有一份「無業證明」
7月22日,孫先生的妻子在醫院順利剖宮產。孫先生興奮之餘,著手為妻子辦理出院報銷等手續。
7月23日上午,他來到省社會醫療保險中心(下稱「省社保中心」)諮詢。工作人員告訴他,他的妻子已經離職,需要由居住地社區調查出具「無業證明」。
「這個得去社區現開。」孫先生說,省社保中心還給了統一格式的證明文本,他沒多想就走了。然而,社區工作人員卻說,沒聽說過這種「無業證明」,不能輕易蓋章。
波折
跑了一大圈,還是沒能辦成
最終,社區另外起草了一份證明,特別註明是「根據離職證明」得出「無業」的結論。
不料,這份「無業證明」,省社保中心工作人員覺得「不符合格式」。
孫先生只得再到社區,社區工作人員說:「我們不敢亂寫。」
昨天上午,孫先生第三次來到省社保中心。「我們只是按章辦事。」省社保中心工作人員表示,依據是「省政府115號令」,也就是《河南省職工生育保險辦法》。
妥協
「無業證明」之外,鄰居也得證明
孫先生又來到社區,要求社區網格長和樓長入戶調查。
昨天臨近中午,居委會派人了解情況後,又寫了一份證明,大意是鄰居可以證明孕婦處於無業狀態,並讓孫先生的鄰居們籤字按了手印。
昨天下午,孫先生終於拿到了與省社保中心格式要求一致的「無業證明」。隨後,他順利辦完了後面的手續。
社區工作人員有些不滿,「這相當於把責任轉嫁到籤字居民身上了。」
「這些老住戶互相熟悉,願意籤字證明,不然不會蓋章。」社區書記說。
政策
規定中並無「無業證明」一說
昨天下午,河南商報記者查閱了2008年頒布的《河南省職工生育保險辦法》及實施細則。其中第十七條明確規定,參加生育保險3年以上的女職工,與用人單位依法解除或終止勞動關係後未就業,生育手術費用從生育保險基金中支付。對於手術費用報銷需要「無業證明」,政策中並未說明。
「這是職能部門不擔當的典型表現。」河南良仁律師事務所律師宋英群表示,這一做法在現實中十分普遍,「必須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有必要進行反思和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