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19年6月30日)是個好日子,世界銀行公布了2018年各國的GDP、GNP數據。GDP想必大家已經很熟悉了,畢竟之前各國官方都曾公布過,世行本次公開的GDP數據與各國官方公開的差異不大。
而GNP就很重要了,各國官方之前並未公布。今天南生就和大家分享下2018年中國、美國、日本的GNP、GDP,看看GDP與GNP差距有多大。
中美日,三國的GDP與GNP
按照世行公開的信息,2018年美國的GDP約為20.494萬億美元,與美國官方公開的一致,繼續是全球最大經濟體。其GNP為20.74萬億美元——2018年美國的GDP只比其GNP少了1.2%,差距很小。
中國在2018年的GDP為13.608萬億美元,也與咱們之前公布的一樣,而GNP約為13.557萬億美元——與GDP的差距也很小,GDP比GNP多了0.4%,幾乎就可以認為兩者相等了。
日本方面:按照世行公開的數據,2018年的GDP約為4.971萬億美元,其GNP約為5.16萬億美元,差距也不是很大——GDP僅比GNI少了3.7%,要比中美兩國的GDP和GNP差距稍微高了點。
是不是很驚訝?原來中美日,這三個國家的GDP與GNP差別都不是很大。中國的GDP和GNP幾乎相等,並不像網友想像的那樣——中國大量依靠外資,算GNP中國要少很多。所謂海外還有一個日本,也根本不成立,日本的GNP不是比GDP大很多。
為什麼會這樣呢?網友們,我們不能只看到中國吸引了多少外資,不能只看到日本對外投資了多少。我們也要看到,咱們對外也有很多投資,日本國內也有其他各國的投資。全球化都這麼多年了,各國早就是互相投資啊。
另外,GDP或GNP,與投資本身並不直接相關。如果您投資個網際網路企業,說不定升值很快。如果投資個鋼鐵企業,即使投資額很大,說不定還虧損呢。這就是說,海外資產的多寡,並不代表您的GNP也很高。
備註:GNP實際上已經被拋棄了,聯合國、世行等採用了GNI來代替,只是換了個名字,計算方式沒有變。還是按照國民原則,而GDP採用屬地原則。本文由【南生】原創,請勿轉載、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