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25日訊 (記者 劉嘉)25日,記者從黑龍江省生態環境廳獲悉,12月24日22時至25日9時,哈爾濱市連續出現12小時中度及以上汙染天氣,AQI指數在173-230之間,首要汙染物為細顆粒物PM2.5。其中,重度汙染3小時,汙染程度最重為25日9時。截至25日9時,哈爾濱市空氣品質為重度汙染。
省生態環境廳啟動重汙染天氣聯防聯控應急響應機制,與省氣象部門進行緊急會商,預測分析此次重汙染天氣成因,並進行汙染物源解析、組分分析、雷射雷達分析。
通過單顆粒氣溶膠飛行質譜儀分析,本次汙染主要以燃煤汙染為主。同時大氣邊界層高度低,不利於垂直方向擴散,較高的相對溼度和弱風速促進了顆粒物吸溼增長,導致本地汙染物累積,引發此次重汙染天氣。
12月24日,省生態環境廳組織哈爾濱市生態環境部門開展大氣汙染防治執法檢查,共出動執法人員80人(次),執法車輛35臺(次),共現場檢查企業48家,城中村和棚戶區9處,街邊商戶31家。發現呼蘭區1處露天焚燒冥紙冥幣行為,已現場勸止並移交城管部門進行處理;躍進鄉永久村溫室大棚存在原煤散燒問題。採用「網際網路+」監管方式,通過汙染源自動監控系統對哈爾濱市大氣類企業自動監控數據進行檢查,掌握企業達標排放情況。
經預測:12月25日白天至夜間,哈爾濱地區擴散條件較差,空氣品質以中度汙染為主,局地短時可能出現重度及以上汙染;26日-27日,哈爾濱、綏化擴散條件一般,短時較差,空氣品質以輕度-中度汙染為主,局地短時可能出現重度及以上汙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