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樂器考級的孩子正在考場外練習
參加樂器考級的孩子正在監考老師面前演奏 (資料圖片)
開學一個多月來,許多孩子又紛紛被塞進了各種興趣班;很多培訓機構的招生主題也從「興趣」變成了「考級培訓」。
讓孩子學音樂、舞蹈、繪畫從小培養興趣,本來是件快樂的事。然而,商報記者調查發現,很多家長送孩子到興趣班,目的不是讓他們童年過得豐富多彩,而是衝著考級去的。於是,孩子的興趣被功利「綁架」,讓孩子美好的童年只剩下「痛苦」的記憶。
一個三歲的孩子要上四個考級培訓班;一個五歲的孩子已分別考了鋼琴和拉丁舞的等級證書……本該享受純真童年的孩子們,早早背負起競爭的包袱。
三歲孩子上四個考級培訓班
「幼兒園通知說現在有各類興趣班或培訓班,到底報哪幾個呢?」家住渝北區龍湖花園的李女士有些煩惱,她兒子今年3歲5個月,9月入讀龍湖西苑某幼兒園。開學後,她根據孩子的愛好,給他報了繪畫、音樂兩個班,「少了怕輸人家一步,多了又怕孩子負擔太重」。
家住北部新區江與城的吳女士,女兒彤彤(化名)今年8月剛滿3歲,在大竹林某私立幼兒園上小班。開學不到一個月,她一口氣給彤彤報了音樂、舞蹈、鋼琴、繪畫4個考級培訓班。吳女士告訴商報記者,孩子從周一到周四,每天放學後在學校上一節培訓課,每節課40分鐘。「因為孩子太小,不然我還打算讓她練跆拳道。」吳女士說,現在不抓緊讓她練,怕耽誤了她一生。
三歲學琴跳舞五歲考了兩證
在渝北區龍湖西苑某幼兒園讀大班的帥帥(化名)今年5歲,他已考了鋼琴三級和拉丁舞一級,目前每周都在學,爭取明年考拉丁舞二級或鋼琴四級。
「孩子很小就接觸鋼琴,當時也就是讓他彈彈。」帥帥的母親陳夢蓉說,孩子滿3歲後,每周末就送孩子到琴行去學習,練習了4個月,老師就來說:「他可以考級了」。「去年考了三級,今年老師說,明年練練爭取考四級。」陳夢蓉說,孩子每個周末都被安排得滿滿的,如周六上午練鋼琴,周日下午跳拉丁舞。
「老師說可以考級了,就乾脆練練膽子、見見世面。」陳夢蓉說,當時拉丁舞一級最簡單,孩子跳了個恰恰就順利過了。
如今孩子已5歲,她跟老公兩年來周末都沒休息。「我還想讓孩子多參加幾個培訓班。」陳夢蓉有些猶疑地說,「其實看著孩子背負這麼多東西,也非常心疼,擔心他失去對課本外世界的興趣。但現在就業形勢這麼嚴峻,到哪兒都要各種證書當敲門磚。」
孩子願去幼兒園不上培訓班
「現在孩子說起培訓班就哭,無論怎麼勸都不聽。」家住觀音橋的劉楠表示,他女兒敏敏(化名)今年4歲,在黃泥塝某幼兒園讀中班,今年春季幼兒園開學後,他就給女兒在觀音橋某培訓機構報了繪畫、英語、舞蹈三個培訓班,一個月後,女兒就不幹了。孩子的理由很簡單:其他孩子周末可以跟父母出去玩,但她卻要上課。
3月9日,他照例叫敏敏早起去上繪畫課,沒想到女兒卻發起了脾氣,一個勁地大哭,說什麼也不願去上課。「我寧願去幼兒園上課,也不願去上培訓班,那裡沒有熟悉的同學,不好玩,想回家。」劉楠說,最後他只能無奈放棄。
在大竹林某私立幼兒園讀小班的彤彤(化名)也說,她一點都不喜歡上培訓班,每天下午放學後,她就要去學舞蹈或繪畫。「我跟媽媽說不想去培訓班,但媽媽總是不答應。」彤彤委屈地說,培訓課一點都不好玩,好夥伴都回家了,她每次回家都很晚,動畫片都演完了。
調查
幼兒考級培訓課程無所不包
把你孩子訓練成語言小天才,希望孩子擁有另一種母語嗎……很多幼兒培訓機構的招生主題從「興趣」變成了「考級培訓」。商報記者調查發現,培訓機構推出的課程包括英語、舞蹈、繪畫、樂器、音樂、科學等。其中,幼兒英語培訓市場特別紅火。
觀音橋同景國際新東方泡泡少兒英語諮詢人員告訴商報記者:「5歲前的孩子能讀的課程就只有外教口語而已,他們實在太小了,目前我們這裡年齡最小的是3歲多的孩子。」
勵步國際兒童教育江北金源中心的工作人員則表示:「目前重慶中心只針對3歲及以上兒童開設了音樂、英語、藝術、全球觀察力4門課程,來上課的孩子特別多。」
「周一英語,周二繪畫,周三舞蹈,周四樂器。」在某國企工作的劉萍掰著手指說,女兒每周的培訓課程,她最在意英語,女兒今年3歲5個月,培訓機構老師說3~10歲是語言開發的黃金時期,所以語言潛能應該提早開發。上了2個月課,她覺得女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要比以前好一些,而且接受能力也較以前有提高。
幼兒培訓半年學費五六千元
幼兒教育的「超低齡化」趨勢,催生了一大批幼兒培訓機構,除了專業少兒培訓機構,不少成人培訓機構也開始涉足少兒培訓市場。儘管收費不菲,家長們仍然趨之若鶩。
商報記者走訪江北、渝中、南岸等多所幼兒培訓機構發現,大多數培訓機構的培訓費用至少要5000~6000元,高則上萬元,6~8人組成一個小班。某培訓機構負責人舉例說,泡泡少兒英語半年學費6980元;勵步國際兒童教育機構一年約192節課,每節課按70元左右算,一年花費在1.3萬~1.4萬元之間。
幼兒學英語學費多少合理?上述培訓機構負責人表示,一般少兒英語培訓,12~15人的班,每小時25~35元算「成本價」。而一對一教育則要看師資情況,高的達一兩百元每小時。
原因
傳統觀念影響
成人競爭「綁架」孩子
讓孩子學舞蹈、繪畫的「興趣班」變成了「考級集訓班」,雖然孩子不一定願意、培訓費也高得離譜,但仍擋不住家長們的追逐。
「首先,市場有需求。受傳統價值觀、精英教育觀等因素影響,不少家長希望孩子從小就能接受最好的教育,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其次,不少培訓機構大肆吹噓,想盡辦法從中漁利。」市教科院幼教專家申毅表示,在扭曲的「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觀念作用下,家長和孩子都被迫捲入「你不學就落後」的沒有終點的遊戲。幼兒培訓、考級盛行,折射出競爭過度提前,跟年輕父母的生存狀態及對下一代的預期較高相關。
某私立幼兒園9名家長在接受調查時,7名家長表示希望孩子靠特長升學走捷徑。有6名家長希望孩子在上初中前、文化課負擔還不重時,儘可能取得更高級別的等級證書。家住南岸後堡的彭女士兒子今年5歲,學架子鼓半年多,還學習拉丁舞和畫畫,現在不學長大就來不及了。
重慶社科院研究員王秀模表示,部分孩子考級是因為報考學校有藝術特長要求。但有部分孩子考級,往往成為家長炫耀的資本。比如同階段開始學的兩個孩子,一個考了四級,另一個也非要考,考不上家長就會覺得很沒面子。
建議
考級設年齡門檻
改革人才選拔體制
「考級欲速則不達,應該循序漸進。」中央音樂學院考級委員會副主任方季年舉了個真實案例,兩個同時學琴的孩子,其中一個不斷「跳級考」,比另一個孩子早三年拿到鋼琴9級證,可是過度而枯燥的練琴、考試,使他對鋼琴產生了厭煩心理,長大後就不願再碰琴。而另一個孩子把彈鋼琴視為心靈交流的體驗,從中感受到樂趣,鋼琴成為他的朋友。方季年建議,考級應在年齡上設置一定的門檻。
申毅則表示,要改變這一現狀,歸根結底還有賴於我國教育體制特別是人才選拔體制的改革,對人才評價的標準、理念,對成功的看法,都需要進一步多元化。
市教委基礎教育處處長鄧沁泉表示,根據規定,並沒有特長生升學優惠政策。建議家長讓孩子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就足夠了。
家庭教育指導師謝榮萍也表示,若給孩子安排過多培訓課程,勢必剝奪孩子的童年,導致孩子出現厭學情緒。其實幼兒要學的是生活、衛生和學習方面的習慣,重在探索和體驗學習的過程,而不是被動接受多少知識。商報記者 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