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同學旅行錄/文 歡迎轉載和分享
宇宙山河爛漫,生活點滴溫暖,都值得我們向前
山東大地是一個民風淳樸的地方,這裡的人和這裡的山水一般,沉穩厚重如泰山一樣,這裡的歷史底蘊也就像是那流淌而過的黃河一樣,源遠流長。
整個山東地區的歷史文化可以從黃河流域上的文明起源開始追溯,這裡因為靠近我國最大的兩個水系之一,再加上這裡的氣候在遠古時期更溫暖一些,黃河流域的物產比現在不知道豐厚了多少倍,也是黃河流域上我國文明出現的起源地之一。
這裡有史料記載的真實歷史都比南方的那些古老城市早上不知道多少倍,在最早的《山海經》中甚至記載從山東出海可以找到傳說中的海外仙山,可以讓人長生不老,這也就是蓬萊仙島最早的傳說,可惜我們現在只有在山東省境內劃分出來的「蓬萊市」之中體驗這種感覺了。
這裡作為齊魯之地,最早的時候是被封為姜子牙的後裔作為齊國的君主的,可惜在戰國初期的時候出現了「田氏代齊」這一事件,這件事也和「三家分晉」一起成為了戰國亂世到來的象徵。
在山東省接近黃河出海口的地方,有一個城市叫做東營,這裡在秦國統一六國之後就成為了齊郡,因為古時候的海岸線與現在的不同,尤其是黃河流域,在大量泥沙順著河流而下的時候不僅造成了黃河改道,還將出海口地區的海岸線向前推進了不少,所以東營還曾經是個靠海的沿海城市,有著豐富的水產。
現在的東營市已經今非昔比,隨著時代的發展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東營市還是那個有著自己港口的臨海城市,而這個軍事家孫武的故鄉也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的發展,成為了我國百強貿易城市之一,而且這裡產出的石油更是事關國家燃油安全的重要工程,已經是很明顯的國家重點城市了。
而就在東營市南部廣饒縣境內的兩個城鎮也因為城市化的發展似乎有了進一步改變自己行政區劃的可能性,那就是大王鎮和稻莊鎮。
大王鎮的發展模式幾乎是所有城鎮發展過程中最好的成功示範模板,它並沒有自己特色的地域性特產,也沒有什麼全國知名的本土化品牌,僅僅是通過正常的商業活動以及招商引資就有許多的企業願意來這裡建廠。
而在大王鎮北部的稻莊鎮,聽這個名字就知道這個鎮子的支柱性產業是什麼,這裡的主要產物就是小麥和玉米,農副產品則有一部分的蘋果、葡萄,這些產出或是直接出售,或是進入食品加工廠增加它的附加價值。
這兩個鎮子在不斷的城市化發展中,已經有了非常大的城區面積,有了晉升的基礎。
大家對於東營有望迎來「新縣市」,就在廣饒境內,或將「撤鎮設縣」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唐山一「王牌」鎮,由2強鎮合併而成,有望「設立街道」合肥或將「合併」的兩鎮,一旦成功,有望「設立街道」晉江有望「合併」的鎮,一旦成功,或將「設立街道」寧海一「王牌」鎮,由1鎮4鄉合併而成,有望「撤鎮設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