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僅隔一條河的天堂與非人間,使人心痛,惋惜,欣慰

2020-12-25 騰訊網

8月21日《八佰》終於上映了,他經歷了兩次撤檔,兩次點映,不知道有沒有朋友和小胖一樣從2019年第一次定檔就在等他。其實小胖第一次知道他是因為一個小的訪談視頻,視頻裡說在河的這邊就可以清晰地看見河對岸的殘酷,可以清晰地看見河對岸發生的事。一條河分開了天堂和地獄,河的一邊是英租界,在這裡還可以正常的享受生活,在河的對岸是這次的主戰場——四行倉庫,成片成片的廢墟,屍體遍地。這條河就是蘇州河。

《八佰》的故事原型為1937年發生於上海的四行倉庫保衛戰,這是淞滬會戰最後一戰,中日雙方開戰已經持續三個月,上海瀕臨淪陷的危險。第88師262旅524團團副謝晉元帶領420多人,孤軍奮戰堅守最後的防線,留守於上海四行倉庫 。僅與租界一河之隔,創造了罕見的可以被圍觀的戰爭。為壯大聲勢,在實際人數是四百多人的情況下而對外號宣稱八百人 。《八佰》自上映以來就存在著爭議,有人認為震撼、感人、還原了當時的歷史,有人認為他並沒有真實地呈現出當時的歷史。小胖認為《八佰》多多少少還是美化了當時的那段歷史,因為真正的歷史會比電影裡的場景更加的殘酷。

再看電影時,小胖在想如果把小胖放在當時的那個環境裡,小胖沒有瘋就算好的了。屍橫遍野,炮火轟鳴,不知道什麼時候會迎來敵人的偷襲。看完後小胖有震撼,心痛,惋惜和欣慰。震撼,蘇州河兩岸的強烈對比,一邊天堂,一邊地獄。一邊相對安穩的生活,不用怕斷水斷糧,不用擔心槍林彈雨。一邊地獄,要時刻看著自己的補給是否夠用,擔心著日軍多會偷襲。同時小胖看到了軍人的軍魂,即使前方在艱難也永不退縮,即使拼上自己的性命。看著他們為了防止日軍炸毀西牆,士兵們身綁武器一個一個跳下去,炸毀了日軍的衝鋒小隊,小胖哭了。

心痛惋惜,心痛惋惜的是這些年輕的戰士也是有父母,有孩子,有血有肉的一個個鮮活的生命,他們也想在家可以老婆孩子熱炕頭,但是在當時的情況是不允許的,如果他們不再戰鬥,那後方將不保,他們用他們的生命為我們後代換來和平安穩。影片的最後小胖感到了欣慰,在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鏖戰四天,也就是最後一天晚上的撤離,在這場戰鬥中似乎喚醒了國人的熱血,雖然電影當中沒有明確的演出,我們的部隊是否全部撤離,他給了我們一點遐想的空間,嚮往著美好。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影片中的一匹白馬,小胖覺得那匹白馬是寓意著中國的希望,是在當時那個還生著病的中國的一個希望,在一片廢墟中還有白馬在奔跑,寓意著中國會在廢墟中再次站起來,再次奔跑起來。強大起來。在此小胖向所有革命前輩,戰士致敬,感謝你們當時的英勇,換來了我們現在的安穩生活。

相關焦點

  • 豆瓣評分8.0,電影《八佰》:天堂和地獄真的可以只有一河之隔
    電影《八佰》147分鐘背後的故事——引言【本文主筆:安寧】原來,天堂和地獄,真的可以只有一河之隔;原來,「八佰」不是真的800,而是四百。那些此前在進電影院前,還在執著於電影《八佰》剪掉了的13分鐘劇情到底在哪裡、又將如何影響電影走向的人,似乎在此刻,也忘了去回味哪個時間線索點上有什麼樣的情節上的疏漏。
  • 《八佰》—地獄天堂皆在人間
    01近日電影《八佰》再次發起全國公映前的宣傳攻勢。管虎導演的電影《八佰》可謂命運多舛!《八佰》也不例外!03宣傳片裡反覆說著:史詩級製作,拍攝近一年;人工挖出一條蘇州河,按一比一比例復原當時的南岸和北岸;多名影帝聯袂出演…看著這些宣傳內容,我似乎很熟悉!
  • 《八佰》點映初評:一面是天堂,一面是地獄,管虎拍出了人間眾生
    可以說,《八佰》的客串明星有很多,但每個人飾演的角色都絕非是憑空設置的。這些明星們之於這部電影的作用就像是他們飾演的角色在這段故事裡起到的作用一樣,未必每個人都能打動人心,但卻必不可少。南京》是從平民視角出發,而《八佰》則是將兩者雜糅在一起。「那邊是天堂,這邊就是地獄。」那邊是燈紅酒綠夜夜笙歌的租界,這邊是槍林彈雨險象迭生的四行倉庫。一河之隔,一念天堂,一念地獄,人間眾生皆苦。
  • 天府旅遊名縣創建 | 《八佰》的背後,不止一條蘇州河...
    2020年的暑期一部《八佰》感動億萬國人在蘇州河的北岸一座矗立了80多年的倉庫用遍布全身的彈孔紀念著那場「唯一有觀眾的戰爭」歲月隨著蘇州河靜靜流過吹散了戰爭留下的硝煙治癒了戰爭帶來的傷痛但是這座建築卻如同那場戰爭中最後一個戰士
  • 《八佰》:河對岸
    蘇州河柔婉蜿蜒,她靜默流動,默默地注視著兩岸。是夜啊,上海的租界裡,是五彩斑斕,是車水馬龍;賭徒們尚在賭場裡豪擲千金,紳士們還在酒會上紙醉金迷,舞女在金碧輝煌的西洋建築裡唱著縹緲的歌,那歌聲好長好長,一直傳遞到蘇州河的對岸,那裡,卻是硝煙瀰漫,是人間地獄。
  • 《八佰》:一河之隔,一場「被圍觀的戰爭」,一段悲壯的歷史
    以前國人對於「四行倉庫保衛戰」的印象不過是我們歷史課本上的寥寥幾行字,而今隨著電影《八佰》的公映,越來越多的人來到四行倉庫遺址前瞻仰遺蹟、緬懷先烈,這一點相信大家都有比較直觀的感受。一部電影,喚起了一段抗爭歷史的記憶,喚醒了國人的自強與鬥志,這本身,就是一件偉大的事情。
  • 《八佰》,文案超燃!
    舉報   在這個普通而又特別的日子裡  選擇看什麼電影成為糾結的難題  最近上映的《八佰
  • 《八佰》:天堂與地獄只有一河之隔。南岸歌舞昇平,北岸戰火紛飛
    《八佰》這部電影,是疫情好轉之後上映的第一部新電影,這是由真實的歷史事件改編的,全片震撼無比,向我們展示了一個鮮活感人的抗日故事,也強烈反映了當時社會的黑暗狀況,看完後深有感觸,引人深思。這樣的場景,人看了一眼,便永遠無法忘記。等待著那群人的,將是無盡的災難與恐懼。一邊處於水深火熱的地獄,一邊卻在天堂隔岸觀火上海有一座橋,橋的一邊,是每天提心弔膽隨時準備與日本人打仗的中國人民;而另一邊是租界,那裡匯集著各個國家避難的老百姓。
  • 《八佰》:一河之隔,南岸天堂北岸地獄,800壯士的熱血換來四萬萬人...
    待我成塵時,你將見我的微笑 電影《八佰》中,對我衝擊最大的,要數河兩岸鮮明的對比。一河之隔,南岸歌舞昇平,北岸白骨累累;南岸是天堂,北岸是地獄。
  • 非劇透——電影《八佰》觀後感
    電影《八佰》觀後感 整個影片呈現出一種灰暗的色調,黑白肅殺,唯一的顏色的就是鮮紅的血,隨著一顆顆子彈射進人體後噴湧而出,在屏幕上渲染出一種觸目驚心的感覺,《八佰》就是這樣帶我進入了這段慘烈的歲月當中。
  • 有的人就算看了《八佰》,也跨不過蘇州河
    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每天獲取藝術知識(關注:baokuchina)上周,電影《八佰》正式公映,短短幾天,已斬獲10億票房。《八佰》講述的是一個悲壯的故事,根據淞滬會戰中謝晉元率的「八百壯士」死守上海蘇州河邊的四行倉庫的真實事件改編。
  • 文旅 |《八佰》引發的紅色革命旅遊,四行倉庫每日爆滿
    受今年大環境的影響,《八佰》從去年定檔再被撤檔,再到今年8月21日的最終上映,遲到了一年多的《八佰》可謂受到了極大的關注。天堂般的人間、地獄般的戰場在此刻僅僅是一河之隔,戰亂與和平也只是一念之間世紀建築遺產」,也成為了上海的一個抗日的地標性建築隨著電影《八佰
  • 獨家|《八佰》票房一路狂飆 幕後十年全揭秘
    管虎號召起一群電影人,他們勇敢、冒險地向這段沒有完整存證的歷史走去。 戰爭的地獄,人間的天堂 「《八佰》很坎坷」,拍完《殺生》,管虎和美術指導林木說他很想拍《八佰》,這個項目待在他腦子裡很久了。《八佰》最早在2013年啟動籌備,美術組是第一個成立的部門。
  • 實探《八佰》拍攝地,原來就在蘇州的這裡!
    隨著《八佰》的熱映很多人被電影中的場景所震撼這麼壯觀的景象是在哪拍的?答案是蘇州《八佰》的主要拍攝場地就在蘇州工業園區陽澄湖半島的華誼兄弟電影世界拍攝基地今天,婉君就帶大家一起實探《八佰》拍攝地首次公開!這條「蘇州河」在蘇州!
  • 深藏在《八佰》中的小細節,屬於管虎的文藝範兒
    從細節上看,《八佰》是好看的,管虎依然是那個喜歡借物意象化思想的導演,正如《鬥牛》裡的牛,《老炮兒》裡的鴕鳥,《八佰》則在開場用了一群老鼠暗示逃兵,用白馬象徵美好的希望。最初我以為《八佰》會像《集結號》,然而《八佰》畢竟集中描繪了歷史的厚重,以少數人觀一代人,也就註定了它會比《集結號》更悲壯。曾經因為管虎拍了《老炮兒》,多少敗了點好感,如今他願意記載一段歷史,燃起國人的這份家國情懷,這個導演就值得被尊重。
  • 波切利、那英獻唱電影《八佰》片尾曲《蘇州河》
    網易音樂8月11日報導由管虎導演執導的電影《八佰》,在萬眾期待下,終於日前官宣在2020年8月21日於全國各大院線隆重上映。備受關注的電影片尾曲《蘇州河》(Remembering)也搶先在8月11日全球正式發行,為電影預熱、以饗廣大樂迷及影迷。
  • 電影《八佰》帶火了一座展館
    電影院在經歷半年多的停業期之後,終於在七月迎來了復工,影院重啟兩個月以來,如今風頭最盛的莫過於電影《八佰》。展館以一封謝晉元在赴淞滬戰場前的一封家書為開篇,在各展區中運用實物、雕塑、現代科技等手段再現當年戰鬥場景,同時通過圖文展板、巨幅繪畫等形式展示上海人民投身全民族抗戰、共御外侮的歷史事實,以及中外各界對「八百壯士」英雄事跡的頌揚和緬懷。
  • 《八佰》一部非常棒的愛國主義戰爭電影,適合多大的孩子觀看?
    恭喜《八佰》取得如此高的票房成績!剛開始這部電影並沒有引起我的興趣,因為這樣的抗戰影視劇太多了,《八佰》這樣的片名,不吸睛。之所以觀看,也是只是遵從家人的選擇,我無所謂跟著看了。影片的背景是近代繁華的蘇州河畔,給我印象特別深刻的畫面就是,每當一入夜,僅隔一座橋,一條蘇州河:河的一岸租界內歌舞昇平,燈火璀璨,而河的對岸則烏漆麻黑。到了白天,河的一岸,賣早點的小商販騎著三輪貨車叫賣著:熱狗,要吃熱狗嗎?而河的對岸,則開始了硝煙瀰漫。我清楚地記得老一輩人常說的一句話:寧做太平狗,不做亂世人。
  • 電影《八佰》背後的中國軍魂: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那麼同樣的,在這樣一個愛國的日子裡,與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八佰》的感想。「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一句意味深長的話,也是印象最深刻的一句。所以想要跟大家聊聊聊電影《八佰》,一部感人肺腑的愛國影片,曾經一度創下了30多億的票房。那麼電影為什麼如此受大家歡迎呢?為何周圍的朋友都讚不絕口呢?曾經排長隊也要去看呢?也因為國慶,我有了期盼已久的閒暇,帶著憧憬一路直奔電影院。起先對《八佰》的了解僅限於道聽途說,因為我從來沒有看過,聽周圍朋友說:「這是一部中國軍人頑強抵禦日本侵略的影片。
  • 《八佰》:「捨生取義,兒所願也」
    嗯,說的就是它——《八佰》《八佰》的原型是1937年淞滬會戰最後一役,「八百壯士」奉命堅守上海四行倉庫,抵禦敵軍四天四夜。這是一場血戰。也是一場「表演」。所有人都在看著他們,看著這場戰役。世界。列強。全中國。以及跟四行倉庫隔河相對的租界裡的所有人。用導演管虎的話說,這是一場「直播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