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避暑、冬嬉雪、春秋兩季看轉場」,新疆阿勒泰地區以其獨特的旅遊資源、優美的自然環境,一直以來吸引著國內外眾多遊客。
5月25日,筆者從福海縣委宣傳部了解到,阿勒泰地區福海縣「百萬阿勒泰大尾羊大轉場」文化旅遊節將於5月30日啟幕。
福海縣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遊局局長納燕介紹,福海縣「百萬阿勒泰大尾羊大轉場」文化旅遊節將由評選最美傳統轉場文化傳承人、沙爾布拉克轉場儀式、特色手工藝品現場製作大賽、攝影大賽等多項活動組成。此次活動旨在將阿勒泰百萬大尾羊轉場打造中國第一個轉場文化品牌,同時,不斷強化「旅遊+」模式,加快旅遊業與農牧漁業、文化、體育、商貿等產業融合發展,推進福海縣經濟高質量發展。
據了解,參加「最美傳統轉場文化傳承人」評選的參賽牧民將以戶為單位,每戶由五人組成,以哈薩克族傳統轉場方式進行表演式的轉場。牧戶要提前準備馬、駱駝、牧羊犬、傳統氈房配套設施以及轉場專用生活用品,體現原汁原味的轉場生活。評選組委會統一通知參賽牧戶,並對牧戶轉場每個環節進行打分。打分項目包括參賽牧戶準備的馬、駱駝、氈房及其配套設施;提前綑紮好轉場所需生活物品;將氈房設施及生活用品馱在駱駝身上;騎著馬牽駱駝表演式的轉場一公裡左右的路程;到達指定地點搭建、裝飾氈房,收拾房內生活物品;牧戶家庭成員著傳統服飾等。
沙爾布拉克轉場儀式由牧民中有威望的長者主持召集會,宣布轉場開始,牧民、駱駝、馬匹、羊群等開始轉場,踏上25公裡的轉場之路,牛群、羊群、馬群浩浩蕩蕩出發,儀式感十足。
特色手工藝品現場製作展示非遺項目風採,婦女們參加巧手巴斯胡爾編織大賽,男子們則參加馬鞭子編織大賽。其中,女子組選手要搭建4米長巴斯胡爾編制機,自備毛線,自行捻好線,編織寬67線、2米長的半成品參加比賽,並在規定時間完成作品;男子組選手則要自備馬鞭子哈依斯和製作好的馬鞭子參賽作品參賽。
此次活動還將舉辦攝影大賽,對轉場文化真實記錄,正如大賽的主題所說——展示規模最大、路線最長的牧民遷徙轉場,攝影作品不僅是對轉場文化的記錄,更是對牧民千百年來轉場生活的全面展示。(中國旅遊新聞 莊曉頗 文/圖由福海縣委宣傳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