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原標題:數據透視廣東人口動能:去年超六成出生人口源自二孩,三產就業人員5年增52%
4月28日,廣東省統計局發布《2019年廣東人口發展狀況分析》(下稱:報告)顯示,2019年廣東省常住人口總量過億,居全國首位,「全面兩孩」政策拉高自然增長率至8.08‰。
報告顯示,珠三角都市圈人口總量佔全省比重過半,且增幅最大、增速最快,珠三角人口集聚效應進一步加大;人口老年化進程減緩,總撫養比回落至33.83%,低於全國平均值;第二產業從業人員下降6.90%,第三產業從業人員增長51.80%,產業結構加速轉型升級。
報告還指出,受戶籍人口基數較大以及規模龐大的外來人口影響,廣東常住人口總量在未來一段時間仍將繼續保持增長態勢。
超六成出生人口源自「兩孩」政策
截至2019年底,廣東常住人口11521.00萬人,佔全國人口總量的8.23%,比上年增加175.00萬人,增長1.54%,增幅同比回落0.04個百分點。
全省常住人口中男性6022.03萬人、女性5498.97萬人,性別比(女性為100)為109.51,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641人。
高自然增長率是驅動廣東省人口增量的其中一架馬車。
2019年末,廣東省出生人數143.38萬人,出生率12.54‰,高於同期全國平均水平2.06個千分點;死亡人口50.99萬人,死亡率4.46‰,比全國平均值低2.68個千分點,仍處於全國較低水平;自然增長人口92.38萬人,自然增長率達8.08‰。
「全面兩孩」政策實施持續發揮作用。人口變動情況抽樣調查數據顯示,2019年廣東省出生人口中,二孩及以上佔比超過60%。
報告認為,受戶籍人口基數較大以及規模龐大的外來人口影響,廣東常住人口總量在未來一段時間仍將繼續保持增長態勢。
珠三角仍為廣東人口集聚中心
2019年,廣東省常住人口進一步向珠三角都市圈集聚,珠三角核心區始終是全省常住人口數量增幅最大、增長速度最快的區域。
截至2019年末,珠三角核心區6446.89萬人,佔全省人口總量的55.96%,比上年增加145.90萬人,人口增速達2.32%。
作為對比,沿海經濟帶3379.11萬人,佔全省人口總量的29.33%,人口數量增長0.63%;北部生態發展區1695.00萬人,佔全省人口總量的14.71%,人口數量增長0.47%。
在珠三角核心區中,廣州和深圳是對珠三角核心區以及全省常住人口增量貢獻率最高的地級以上市。
2019年,廣州、深圳兩個超級大城市的人口分別比上年淨增40.15萬人和41.22萬人,佔同期全省以及珠三角核心區常住人口增量的46.50%和55.73%,,對全省人口增量的貢獻率持續保持在46%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人口城鎮化發展呈現沿海經濟帶和北部生態發展區快於珠三角核心區的態勢。
2019年,珠三角核心區的人口城鎮化率為86.28%、沿海經濟帶為53.33%、北部生態發展區為50.80%,分別比上年提高0.37個、0.63個和1.07個百分點。
從粵港澳大灣區看,珠三角九市人口吸引力也處於優勢地位。
2019年,九市常住人口佔粵港澳大灣區人口總量的88.74%,香港和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分別佔10.32%和0.94%;人口增長率達2.32%,超過同期大灣區2.09%的平均水平,分別比香港、澳門高2.08和0.49個百分點。
人口總撫養比為全國較低省份之一
2019年,廣東省人口結構仍表現出「兩頭低、中間高」的明顯特徵,少兒人口和老年人口佔比相對較低,成年人口比例較高。
2019年末,廣東0-14周歲人口為1875.62萬人,佔常住人口總量的16.28%;15-64周歲8608.49萬人,佔常住人口總量的74.72%;65周歲及以上1036.89萬人,佔常住人口總量的9.00%。
按國際通用標準衡量,廣東常住人口年齡結構類型屬於「老年型」(靜態視角)的發展期,由於人口出生率以及人口流動、遷移的原因,尤其是外來人口規模相對較大,使得廣東人口老年化進程比其他省份有所減緩。
同樣受外來勞動適齡人口(15-64周歲)數量相對較多影響,2019年廣東常住人口總撫養比為33.83%,與同期全國平均值相比低7.72個百分點,仍然是全國人口總撫養比相對較低的省份之一。
2019年末,全省少兒人口撫養比21.79%,與上年相比回落1.36個百分點;老年人口撫養比12.04%,上升0.42個百分點;總撫養比33.83%,回落0.94個百分點。
也就是說,目前全省每100名成年人口大致需負擔34名少兒和老年人口,平均每3位成年人承擔1位少兒或老人的撫養成本。
第三產業從業人員增長51.80%
數據顯示,2019年廣東省城鎮新增就業139.96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13.89萬人。全省城鎮實有登記失業人員36.87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2.25%,比上年回落0.16個百分點;一至四季度城鎮調查失業率分別為4.6%、4.6%、4.8%和4.8%。
報告指出,受勞動力供求帶來的結構性影響,2019年廣東省新增就業人口比上年少增7.69萬人,下降5.21%,但仍佔全國新增就業總量的10%以上。
此外,受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影響,2019年廣東各產業從業人數也出現明顯變化。
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數據顯示,廣東省第二、三產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4610.90萬人,比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時增加663.73萬人,增長16.80%,年均增長3.16%。
其中,第二產業從業人員2188.00萬人,減少163.02萬人,下降6.90%;第三產業從業人員2422.90萬人,增加826.75萬人,增長51.80%。
按功能區域劃分,廣東省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數據顯示,珠三角核心區的二、三產業從業人員達3837.24萬人,與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相比,佔比提高2.90個百分點;沿海經濟帶519.98萬人,佔比下降2.20個百分點;北部生態發展區253.68萬人,佔比下降0.70個百分點。
報告指出,人口集聚與經濟發展呈正相關關係,廣東省就業人口區域分布及其變化與區域經濟發展變化趨勢基本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