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是個神聖的東西。它使人嚮往,讓人尊敬。能夠被成為真理的東西,一般具有普遍意義。即它可以經得起時間的檢驗。
比如牛頓的經典力學、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現代量子力學就是自然科學的真理。因為這些理論能夠解釋很多自然現象,給人類謀福利。
當然,自然科學也可能產生副作用,如原子彈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但只要從政治、社會、倫理等層面,對科學理論加以規範、引導,自然科學主要還是造福人類。如原子能發電。
自然科學的真理很好理解,人文、社科領域有沒有真理呢?當然有,比如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就是真理,因為它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再如中國古代儒家思想和道家哲學,在某種意義上也是真理。
儒家文化是中國漢民族文化的主體。儒家文化的禮樂仁義等道德規範,是構建中國封建社會的主導意識形態,也是塑造中國國民性的基本元素。中國綿延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足以說明儒家文化存在的合法性。
德國哲學家黑格爾有句名言,凡存在的都是合理的。這句話很有說服力。如儒家文化的生命力絕不是空頭說說而已,而是有中國封建社會的漫長歷史作為根據。
中國道家思想從某種意義上也是真理。因道家文化對中國傳統社會和文化,同樣產生深遠影響。如古代士大夫的逍遙、自在的人生觀,中國傳統藝術都受到道家思想極大影響。
人們都知道李白、蘇軾。比如李白,他恃才傲物,個性張揚,被人們稱為詩仙。李白的生活態度和道家密切相關,一旦他仕途不順,受到壓抑,便瀟灑轉身,到深山曠野尋仙問道,過一種逍遙自在的生活。這就是道家文化的影響。
再如中國宋代另一位大才子——蘇軾。蘇軾才華橫溢,性情耿直。他屢遭迫害,差一點被朝廷處死。但每當身處逆境,蘇軾總能夠放下包袱,瀟灑面對。這也是道家文化的力量。
中國道家文化對中國藝術也產生重大影響。如中國傳統繪畫的寫意手法,就來自於道家文化。
中國傳統藝術不同於西方藝術的重要特點,是講求言外之意,重視點到為止,即含蓄蘊藉。
這種藝術追求顯然不同於西方藝術的寫實主義。因西方藝術受科學、數學、幾何學影響很大,西方人歷來重視藝術的客觀性、模仿性,如比例、尺寸、形式等,不注重藝術的含蓄性。
所以沒有儒家文化就沒有古代封建社會的漫長歷史,沒有道家文化,也沒有中國藝術的寫意風格。
馬克思的話,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可以解釋中國封建社會和儒家文化以及道家文化的辨證關係。
中國當代歷史曾經提出過一個重要命題: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個說法含義深刻,影響很大。
其中所包含的意思之一,是強調社會存在、經濟基礎的決定作用。即無論任何思想、意見、看法或真理,都需要根據社會歷史的發展,做出客觀、公正的評價。
如果換一種更為更俗的說法就是,時間、歷史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比如西方哲學家柏拉圖、亞裡斯多德、康德、黑格爾、尼採、叔本華等人的思想,都是經過了漫長歷史發展的檢驗,即時間的考驗,才最終形成了現在的看法。
康德的批判理論是真理嗎?
如果結合18世紀西方社會的背景看,康德批判理論是真理,很有進步意義,因為它符合當時社會發展的實際。即西方18世紀的社會存在,決定了康德思想的時代價值。
西方18世紀處於新舊時代的轉折點,經過14世紀的文藝復興、16世紀的宗教改革、17世紀的科學革命,到18世紀中葉,西方社會、文化的變革已經無法阻擋,西方社會的文化已擺脫基督教束縛,逐步邁向現代社會。
這種時代背景或社會趨勢是指,反對基督教迷信和禁欲主義,提倡科學、理性、民主、自由。從哲學意義上說,就是貶低上帝的價值,弘揚人的理性。康德的批判理論,真實反映了這種時代潮流。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經濟結構決定上層建築。康德思想是西方18世紀社會歷史發展的必然產兒,而不是天上掉餡餅。
還有一個例子是西方現代思想家尼採。
尼採生前默默無聞,他的思想不被當時的人們理解、接受。所以尼採一生都生活在苦悶和孤獨之中。
但尼採毫不氣餒,他大膽預言,總有一天人們會把他的思想當作真理,會信奉他,崇拜他。
果不其然,西方社會進入20世紀中期以後,尼採的思想終於重見天日,大放異彩。尼採的話也成了西方人的口頭禪。
如世上沒有神或上帝,如果有的話,那也是在我的心裡。再如,當你在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你,等等。
總之,隨著西方進入消費社會或後現代社會,人們才終於認識到尼採思想的深刻性和正確性,尼採成為許多後現代思想家心中的偶像或權威。
這些現象都說明,人們的思想意識不斷更新,人類社會存在也在持續發展。一旦某些思想、意識符合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這種建立在社會基礎之上的觀點就成了真理。
西方思想文化是如此,中國古代思想文化同樣如此,再加上前面說的自然科學理論同樣如此。
世界上有沒有絕對真理?這個問題很複雜,一言難盡。因為有些理論如數學、幾何學、自然科學,能夠經得起漫長歷史的檢驗,應該屬於普遍真理的類型。
但和人文、社會科學有關的理論,就很難用絕對真理去衡量和判斷了。
道理很簡單,歷史很漫長,時間很鋒利,它們的殺傷力和過濾能力,遠遠超出個人的意志。人類社會不斷進步,文化不斷更新,許多新的思想、意見、看法,持續出現。只有那些經得起時間、歷史考量的東西,那些能夠為大多數人的生活謀福利的東西,才能最終被人們認可、接受,成為真理。
換句話說,在時間、歷史、社會、人類福祉面前,所有真理,一律平等。時間是試金石,時間是桿秤。人們會利用這件工具,慢慢地檢驗、稱量所有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