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長假裡,不少市民選擇出境旅遊過大年。出境旅遊時,絕大多數遊客都會為自己及親朋好友帶些當地產品回來。不過,不少境外物品是不能攜帶、郵寄入境,市民出遊前還需對此有所了解。
燕窩、奶酪等不能帶入境
近日,記者從相關渠道了解到,不少出境遊客總是「有心或無意」地誤帶禁止入境的產品,以致「花了冤枉錢還白費勁」。
我市遊客主要從廈門口岸出入境。廈門檢驗檢疫局相關負責人向記者提供的資料顯示:2014年全年,該局累計截獲有害生物1.13萬種次,比增13.1%;檢出不合格進出口商品1.4萬批、32.2億美元,比增46.8%和24.6%;查獲不合格郵件896批5.77噸,分別比增49.08%、48.07%。截獲禁止入境物品、產品的激增,與出境遊人數的增加有一定的關係。業內人士透露,有些遊客是由於對出入境所不能攜帶產品的相關規定缺乏了解,有些則是或出於商業目的,或出於僥倖心理有心為之。那麼,市民在出境旅遊「海購」時,該注意哪些事項呢?
為方便市民辨別,記者對出境旅遊時不能攜帶、郵寄回國的產品做了相關整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止攜帶、郵寄進境的動植物及其產品名錄》,以下產品不能攜帶、郵寄入境:燕窩(罐頭裝燕窩除外),生奶、鮮奶、酸奶、奶油、黃油、奶酪等奶類產品,鮮蛋、皮蛋、鹹蛋、蛋液、蛋殼、蛋黃醬等蛋源產品,(生或熟)肉類(含臟器類)及其製品,水生動物產品等動物及動物產品類;新鮮水果、蔬菜,菸葉(不含菸絲),種子(苗)、苗木及其他具有繁殖能力的植物材料,有機栽培介質等植物及植物產品類;轉基因生物材料、土壤、動物標本等其他類別產品。
若想了解更多禁止入境的產品,可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止攜帶、郵寄進境的動植物及其產品名錄》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
各國入境產品有規定
如果你想在春節為境外的親朋好友帶去臘肉、水仙花等家鄉特產,那你得注意了,這些在我們看來司空見慣的產品在很多國家都是不能被帶進境的。記者從漳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了解到,各國海關對進境產品都有相關的規定。據悉,澳大利亞、紐西蘭、美國等國家對入境物品檢查尤為嚴格。例如,攜帶水果進入澳大利亞,不僅會被沒收,還將根據重量進行罰款,最高罰3000澳元。
為方便市民辨別,記者對美國、歐盟、澳大利亞、紐西蘭、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禁止進境產品做了相關整理,以下產品被各國禁止進境的頻率較高:鹹蛋、蛋面、皮蛋、含鹹蛋月餅等蛋和蛋製品;煙燻肉、臘腸、香腸、豬肉鬆、牛肉乾、豬油渣等非罐裝的肉類;所有盆種/裸根的植物、竹、盆景、球莖和其他能成活的植物材料和泥土;生慄子、新鮮花生、松果、水果和蔬菜種子等種子和果仁;鹿茸、阿膠、燕窩、冬蟲夏草、靈芝等新鮮的或冰凍的草藥和傳統藥品。
據了解,由於生態環境不同,外來的動植物產品蘊含著傳播疫情疫病的風險。許多外來生物(包括害蟲、外來新品種植物等)在境沒有分布,也沒有天敵,如果外來生物入境後一旦失控,將對生態環境和農業生產造成難以估量的影響。(記者鄒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