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勳:前世我們一起讀過一段經,這一生就有了肉身的緣分

2020-12-11 遇見寶寶姐

文|高寶寶

我停在信仰的前面很久,我看著這個門口,我要何時進去?我會在信仰的中心和你相遇嗎?我要靜靜繞進迴廊,在每一個幽暗的角落尋找你。

這段話,摘自《吳哥之美》。準確地說,這本書是一個男子寫給他的愛人的定情信。

在那個季節,我許諾給你愛與祝福,而不是血源。真正的愛,應當是一種成全。我決定在道德與法律之外愛你,那是人類長久的歷史不曾經驗過的。我的愛,Ly's M,將獨自流傳成新的血源。

這段話,摘自《欲愛書》。這本書,則是這個男子寫給他的愛人的分手信。

寫情書的人不少,但是能把情書寫成一本書的人,卻不多。而能寫出兩本情書的人,恐怕更少。

比起分手信《欲愛書》的欲愛交織與無奈克制,定情信《吳哥之美》的沉靜與期盼,則是將一個愛人之人內心最濃最深的情表達得淋漓盡致,令人動容。

這個把情書寫成書的男子,不是別人,他,是蔣勳。他的愛人叫林懷民,是一個享譽國際的臺灣現代舞蹈家,也是一個60、70年代臺北文壇矚目的作家。

畫家,作家,美學布道者,這是蔣勳給自己的定義。但我相信,沒有人能完全定義他的身份,因為,他是一個傳奇。

第一次知道蔣勳這個名字,是在幾年前。有一次無意間聽到一個聲音非常具有吸引力的男子,在講《向春暖花開的遠方流浪》。那個聲音,醇厚、深情,富有讓人無法抗拒的誘惑力。那天,我知道了,他,叫蔣勳。

林青霞說:

你們都把我當偶像,而我的偶像是蔣勳。他的聲音是我的半粒安眠藥,能給予我內心安定的力量。

從第一次聽到蔣勳的聲音那天起,無論多忙,每個周五林青霞都要從香港飛到高雄,聽蔣勳講文學。

蔣勳的名字為大陸所熟知,是因為《孤獨六講》。

孤獨沒有什麼不好。使孤獨變得不好,是因為你害怕孤獨。

蔣勳以《孤獨六講》,叩開大陸平民生活哲學閱讀的大門。

《蔣勳細說紅樓夢》,是蔣勳在長達半個世紀的時間裡,數十次閱讀《紅樓夢》後的心血之作。他從青春與美的角度出發,帶領讀者逐字逐句去探尋書中的繁華與幻滅,幸福與哀傷。

跟隨他溫暖而治癒的聲音,我們仿佛在閱讀自己的一生。我想,有這種感受的人,一定不只我一個。

1947年,蔣勳出生於陝西西安。1949年,年幼的蔣勳跟隨父母舉家逃到臺灣。

蔣勳的父親是黃埔軍官,從小,蔣勳就跟著父親學習寫字。他說,每當哪一橫不平了,或者哪一豎不直了,父親的嚴厲都會讓他覺得自己像是在犯罪。

他摸不清父親喜怒哀樂的原因。

蔣勳的母親是滿清貴族後裔,她喜歡聽戲、看小說。然而,這些在父親眼裡,都是荒唐之事。母親內心那個花花冢,父親一輩子都不懂。

在蔣勳的人生記憶裡,母親常常帶他看一朵花開,尋一條河流。母親陪他做了太多看似無聊的事情,但卻教會了他什麼是美。

蔣勳說,記得小時候放學回家,父親問他考第幾名,他回答說第二名。父親立刻嚴厲地質問:為什麼不是考第一名?

當蔣勳正在瑟瑟發抖時,母親會一把把他抱走。

他說,他好感謝那樣的擁抱。

如果一個女子在懷胎的時候不快樂,她的憂傷大概會遺傳給肚子裡的孩子。

蔣勳,就是那個曾經不快樂的孩子。

兄弟姐妹6人,唯獨蔣勳表現得憂鬱和敏感。大概是母親把去國懷鄉的幻滅,還有婚姻不如意的失望和悲涼,統統通過臍帶,輸進了蔣勳的身體。

長大後的蔣勳,有一次帶母親遊覽臺北故宮,當他們看見展品中的清朝薄胎瓷器時,正在學藝術史的蔣勳不無得意地給母親介紹。沒想到母親卻輕描淡寫地說:

以前,你外婆家有好幾柜子這樣的東西,每次她一發脾氣,就會摔幾個。

蔣勳說:

母親身上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憂鬱,但是她的心事我都懂。

我願是手臂讓你依靠雖然白髮蒼蒼我仍願是你腳邊的爐火與你共話回憶的老年你是笑我是應和你的歌聲你是淚我是陪你的星光當你埋葬土中我願是依伴你的青草你成灰,我便成塵如果啊,如果如果你對此生還有眷戀我就再許一個願與你結來世的因緣

這首詩,節選自蔣勳寫給林懷民的詩《願》。

毫無疑問,他們是相愛的,他們的愛曾經跨越了世俗的眼光。

然而,當年,當林懷民決定離開的那一刻,眼睜睜地看著愛人的手從自己的手掌中滑出,蔣勳傷心難抑。他決定用一年的時間,一邊寫一本書一邊等他。

於是,他帶著紙與筆,穿梭在世界各地。無論是在希臘、阿姆斯特丹、巴黎、羅馬、曼谷、埃及、佛羅倫斯,還是在柬埔寨、威尼斯、波西米亞、馬來西亞。無論是在十萬英尺的高空,還是在一望無際的平原,蔣勳的愛和想念從沒有間斷。

「在我的思念和眷戀中,你不曾缺席過。」這份跨越道德、距離、理性的愛,始終在他的心裡翻滾,他始終沒有放下。

前世我們一起讀過一段經,這一生就有了肉身的緣分。

在流浪和自我放逐的過程中,情感的毀滅與不舍在他心中交織著。但最終,他還是回到了那個熟悉的城市,等待那個熟悉的人,和那份熟悉的情感。

那是在30多年前。

2019年,林懷民在一次接受臺灣《天下》雜誌採訪的時候說過這樣一句話,他說:

上個月的時候,我把蔣勳的鍋子燒壞了,我會被打死。

而最近一段時間,蔣勳也總是在自己的臉書上提到林懷民。

年輕的時候一直愛著的那個人,如果到了白髮蒼蒼的時候還能陪在我們身邊,是多麼值得被深深祝福和好好珍惜!

林夕說,人不能憑藉愛意讓富士山化為私有,我不贊同。

這世上這麼美,這麼純粹的感情不多。但是,有。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你的轉發便是最大支持

作者簡介:高寶寶15歲寫小說,38歲考取香港中文大學研究生院,20年中文教育經驗。一手把女兒培養成港大一級榮譽學士及倫敦大學教育碩士。讓她溫暖而有力量的文字,陪伴你一路前行,遇見更好的自己。

相關焦點

  • 蔣勳先生,讀你……
    我是林青霞的鐵桿粉絲,看她的第二本書《雲去雲來》,裡面有一篇《老師的聲音》,這樣說到蔣勳先生的聲音――認識蔣勳是先認識他的聲音。朋友送了由他導讀的《紅樓夢》的碟片給我,我聽得入了迷,心想怎麼會有那麼好聽的聲音?《紅樓夢》這本家喻戶曉的古典文學名著,透過他那抑揚頓挫、醇厚而富有磁性的聲音,把我帶入了曹雪芹浩瀚的文學世界。
  • 蔣勳:一個被文學完全浸染的君子
    蔣勳上小學五年級時,他從母親的口中,得知自己原來是滿清貴族後裔,當時他的內心既驕傲,又複雜。那時候他開始讀《紅樓夢》,了解到曹雪芹也是正白旗,最後也是家境衰落,所以他對曹雪芹特別親切,總感覺那是前世的自己。他多次夢到大觀園,回到這個繁華的園子裡,與姐妹們嬉笑玩耍。
  • 蔣勳和林懷民:有一種同性之愛,跨越生死
    蔣勳寫這本書的時候,已經52歲,書中的每一篇內容幾乎是在流動的車廂裡面完成的。書中有這樣一段話:在那個季節,我許諾給你愛與祝福,而不是血源。真正的愛,應當是一種成全。我決定在道德與法律之外愛你,那是人類長久的歷史不曾經驗過的。
  • 佛說:緣分天註定,有些遇見,都是前世相欠
    緣分半點不由人,要來的緣分,躲不掉,要走的緣分,求不來。有緣,他會拼命向你靠近,你推不掉,也躲不掉;無緣,你拼命珍惜也好,你死命強求也好,都不會有結果。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緣分,每一次緣起,都是一段緣分的開始。前世今生有因果有輪迴,緣分有安排有註定,遇見誰,戀上誰,皆是久別重逢,前世今生之緣。
  • 你相信緣分是前世相愛的人的輪迴嗎?
    我曾經在一本書上看到過這樣的一句詩「我們彼此成為彼此的信仰,我們用生命供養彼此」,如果沒有對人對事真摯熱情的感受和關懷,也想信仰是虛無的,生命是蒼白的。所以緣分這東西真是很微妙。緣分是前世的輪迴,因為以彼此的相見那深深的回眸,就以布滿紅暈像嬌羞的玫瑰在彼此的臉上綻放,這是前世的因緣,今世來續這未了的情,沒有刻骨銘心的意外重逢,只是平平淡淡的偶遇。
  • 人生一大幸事:緣分讓我們遇見彼此,真愛讓我們相伴一生
    不管怎麼樣,在每個人的內心深處對愛情都會有一份渴望。都希望自己未來的伴侶能夠早日出現在自己身邊,能夠過上幸福美滿的二人世界,婚姻生活。我們都知道人生三大幸事之一就是洞房花燭夜,當然這是要兩個相愛的人在一起組建家庭才是人生的一大幸事。
  • 能被天秤座深愛一生的,只有這3種人,前世註定今生的緣分
    到底什麼樣的人,才能輕鬆搞定咱們的天秤座,並且使得他們對自己深愛一生?或許是前世註定好的緣分吧,天秤座今生怎麼都逃不過的3種人就在此!大家一起來看看吧!他們更加希望能夠和這樣的人走到一起,並且相愛一生,因為他們深信,這樣的人能夠給予自己一輩子的「公平感」。二:擁有不一般的幽默感天秤座的人在情緒控制這一方面做得非常差勁,他們總是忍不住去發脾氣,因此一個富含幽默感的人,往往能夠在天秤座內心極度掙扎的時候,給予到非常好的幫助作用。
  • 《蔣勳細說紅樓夢》(共520集)全集
    《蔣勳細說紅樓夢》(共520集)全集
  • 回歸文本讀《紅樓夢》:從蔣勳的《細說紅樓夢》說起
    在這一方面也有了較為豐碩的成果,這與在幾次紅學研究會上大家的呼籲有很大的關係。《紅樓夢》被譽為「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是一部濃縮的二十四史。研究《紅樓夢》,可以對中國封建社會和中國古代文化產生形象而又深刻的認識。《紅樓夢》通過「四大家族」的由盛到衰,展現的是整個封建社會結構和意識形態的總體毀滅。
  • 在我們的人生中,都會有一段相遇,都會有一段情緣
    情深緣淺,這一切一切都是註定,緣分是那樣的奇妙,遇見一個人,從陌生,到無話不談,這一切都有可能。緣起緣滅,一切都自有安排。在那一段獨特的記憶裡,正是因為有了緣分,才會有了那麼多的難以忘記,那一份喜歡,終究是只能埋在心底,不會再在生活中提起。緣分,讓每一次遇見,都有了意義。
  • 尋找前世之旅:葉隱與撒那特思的關係,應該是前世就決定的緣分
    不過小隱能夠選擇撒那特思,並不是隨意產生的,肯定與她的前世有很大的關係。大家好,這裡是小萌醬!我們都很關注葉隱最後會和哪一位男神走在一起,不過小萌倒是覺得,她和撒那特思說不定會走在一起。因為現在撒那特思一直跟在小隱的身邊,時間長的話,兩人必然會產生愛情。
  • 兩個人的相遇,是前世的緣分
    兩個人的相遇,是前世的緣分;兩個人的結合,是今生的宿命」。這一生第一個真正愛上的女人,而且越陷越深,難以自拔。 相識的第一眼,也許算不上一見鍾情,所謂天旋地轉心跳停止的感覺只存在小說裡,但那種感覺就是莫名的吸引,一切都很自然,都很投入。僅僅一個晚上,她溫柔可愛的印象就深深的刻在了我的腦子裡。
  • 沒有人能掙脫孤獨,蔣勳的《孤獨六講》,與我們傾心交流孤獨之美
    十月是個好季節,尤其是溼熱了半年的南方,清晨,風像軟軟的綢緞,涼絲絲,滑滑的,撫摸著肌膚,空氣透著淡淡花草的清香,周未,坐在天台上靜靜地讀這本幾次都未讀完的蔣勳老師的《孤獨六講》一書,那感覺無比溫暖而幸福!
  • 心靈之約——讀蔣勳先生《吳哥之美》
    這句話出自臺灣知名作家蔣勳先生的作品—《吳哥之美》封面上。    蔣勳先生,臺灣著名美學家、文學家、畫家,他有諸多的作品,如《蔣勳說紅樓夢》、《孤獨六講》、《蔣勳說文學》等等。這是我第一次拜讀蔣勳先生的作品,以前我對蔣勳先生可以說是一無所知,但是通過《吳哥之美》這本遊記類散文,讓我有了靈魂上的享受,是一種安寂和沉澱。
  • 江弱水對蔣勳的批評是否過於粗糙?
    有錯確要批評,但用「三聚氰胺」作比喻,是否言重了?這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批評語言。而且,江先生引用「臺灣大學裡的朋友的來信」來評論蔣先生,這在傳播上並不公平。張三批評李四,要不都用實名,要不隱去實名只批評現象。如果王五引用張三的話批評李四,應該徵得張三同意,並使用張三的實名。 目前在大陸買到的蔣勳書籍,大概有三類。一是他的各類演講的文字記錄。
  • 蔣勳:我們都想談一場沒有結局的愛情
    今天我們回頭去讀這樣的小說,雖然已經過了那個年齡,基本上也不會去做這樣的事。可是很奇怪,所有的人都喜歡看《羅密歐與朱麗葉》、《梁山伯與祝英臺》,可見我們心中的那個百分之百的愛情並沒有死掉。事實上百分之百的愛情對彼此都是傷害。
  • 齊邦媛、白先勇、席慕蓉、蔣勳,他們如何體現中國文字之美?
    可能某種信念站在那裡,人就能站在那裡,就能過得下去。所以這對大陸的年輕人來說,他們能在臺灣的一些作品裡發現原來華人也可以以其他的面貌出現,一種比較複雜、豐富或者悠閒一點的感覺。今天,我們就來看看臺灣的作家們,是如何用手中的筆傳承中國傳統之美吧。
  • 蔣勳:藝術之上,是人的溫度
    一個人坐在松樹底下安靜得能聽到風吹動松針的聲音,蔣勳覺得,這是莊子 「天地有大美」的境界。  「我現在看到的窗外樹葉的綠色,是千百種不同的綠色,所以我剛剛覺得有點分神。馬麟試圖在墨的濃淡乾濕裡畫出那麼複雜的層次變化,我相信他有著 『天地有大美』的嚮往,因為那種嚮往,我們才能提高自己的藝術修為。」蔣勳說。
  • 「我是會被寵壞的知識分子」 ——古稀蔣勳回看人生
    (簡博襄/圖)(本文首發於2019年2月21日《南方周末》) 他已經滿頭白髮,也許一生都在徘徊,一頭是浪漫主義的英雄情結,另一頭是現代主義的虛無意識。「作為一個知識分子,我是會被寵壞的知識分子,一直在安逸、順利的環境長大,覺得有一個愧疚。那個愧疚,我讀託爾斯泰的時候有一點懂。
  • 吳哥:蔣勳遊歷14次才寫出你的美,你值得我們一生有一次沉醉
    塔布籠寺(Ta Prohm)是曾經拍攝過《古墓麗影》的地方,也是吳哥窟建築群中最具特色的寺廟,上百個龐大的建築散布在柬埔寨西北部的原始森林中,塔布籠寺的壯觀離不開那些如巨蟒般的大樹,經過數百年的繁衍生長,這些大樹盤根錯節像動脈血管一樣和寺廟緊緊地生長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