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日,第十屆臺北電影節在臺北西門町「中山堂」開幕。臺灣當紅導演鈕承澤(中)與名導侯孝賢(右)、臺北市文化局長李永萍在開幕現場。 中新社發 許曉青 攝
六月二十日,第十屆臺北電影節在歷史古蹟臺北「中山堂」光復廳開幕。電影節主辦方遴選臺灣電影「明日之星」亮相。 中新社發 許曉青 攝
|
臺北寫真:在西門町感受臺北電影節(圖)
2008年06月20日 22:14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六月二十日,第十屆臺北電影節在臺北西門町「中山堂」開幕。臺灣當紅導演鈕承澤(中)與名導侯孝賢(右)、臺北市文化局長李永萍在開幕現場。 中新社發 許曉青 攝
六月二十日,第十屆臺北電影節在歷史古蹟臺北「中山堂」光復廳開幕。電影節主辦方遴選臺灣電影「明日之星」亮相。 中新社發 許曉青 攝
|
中新社臺北六月二十日電 題:在西門町感受臺北電影節
中新社記者 許曉青 耿軍
電影節不都是在電影院裡舉辦的。沒有紅毯、沒有巨星,在臺北西門町街頭,你就可以直接感受懷舊而又時尚的臺北電影節。
侯孝賢說,臺北電影節走過的這十年,就好比是臺灣電影這十年的一個縮影。
二十日傍晚,在臺北歷史建築「中山堂」的光復廳內,一年一度的臺北電影節以嘉年華酒會的形式開幕。「文物建築」內首映的是《海角七號》、《檸檬樹》兩部前衛新片。
站在西門町街頭,電影節的「熱風」撲面而來。從捷運西門站的漢中街出口,一路步行至武昌街,再到臺北市電影主題公園,沿街已變成了一個「電影集市」。
據介紹,武昌街原本就是臺北城內響噹噹的「電影街」,上世紀三十年代起就一直很熱鬧。一九六〇年代,又先後有了樂聲、豪華、日新等戲院,如今武昌街已變身為一個開放式的影城。
西門町入口附近,已有百年歷史的紅樓劇場,今夜再度成為電影節的「集結點」。另一端,武昌街盡頭的「夜巴黎大舞廳」,則出其不意的宣告,將復原《金大班最後一夜》的電影場景。
夜幕降臨,吃一份甜不辣或者楊桃冰,年輕一族呼朋引伴,已開始西門町周末的電影狂歡。
臺北市長郝龍斌、文化局長李永萍到場與電影節選出的臺灣電影十大「明日之星」面對面交流。
郝龍斌說,臺北電影節不僅僅局限於電影,更是臺北文化創意產業的一個窗口,今年還特別具有復甦西門町周邊「電影商圈」的效果。
當紅的臺灣電影新人張洋洋在電影節上發表簡短告白。他說,「大家還記得嗎?我就是當年楊德昌導演戲裡的那個小孩」。
與張洋洋一樣懷念已故導演楊德昌的還有許多人。今年臺北電影節特設「再見,楊德昌」紀念活動,不僅有紀錄短片首映和《楊德昌筆記書》發表,臺北還首次推出「楊德昌電影一日遊」。
牯嶺街、植物園、中山堂、迪化老街、永康街、圓山飯店等,全部被設為「楊德昌電影一日遊」必到景點。活動策劃者希望遊客從古老的街巷中,尋找《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青梅竹馬》、《麻將》、《一一》等楊德昌電影中的臺北記憶。
臺北電影節的導覽手冊上則寫著:電影,伴隨著西門町,在臺北社會經濟的脈動裡,一直與庶民生活同在,作為臺北人重要的歷史空間記憶之一,「電影西門町」屬於我們的父母、我們的孩子,也屬於我們自己。完
【編輯:魏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