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715新政之後,很多不懂深圳的媒體的標題風格立馬急轉直下,說深圳房價至少要跌個15%-20%。
因為不能順著網線跑過去打人家,所以當時我寫了一篇文章,指出了新政之後深圳樓市可能帶來的一系列連鎖反應以及利弊關係。
結果我們看到了,安靜的很多預判也得到了應證,深圳的房價不跌反漲。
而最新的數據也顯示,深圳的二手房價格吊打全國其他一線城市,站穩8.1萬/平的價格,妥妥的。
8.1萬/平的價格,換句話來說:相當於在深圳買一套房,在廣州可以買兩套,在北京和武漢各買一套了。深圳價格之高,感動催淚。
網絡上無腦看空深圳房價的人,除了這些不懂深圳的鍵盤俠之外,另一個最大的集中地應該就是知乎了,而且:上面的房價,跌的是又多又快。
隨便在上面輸入「深圳房價跌」這個關鍵詞,會蹦出來一系列關於深圳房價下跌的貼子,大家可以感受一下這裡面的畫風——
我點開看了一下,其中關於「接盤」、「深圳房價必然下跌」的帖子火熱異常,而這些博主有超過5萬人關注。
這其中,不乏有經濟學博士大V,點讚量超1.7萬。
然後我看了下這些帖子的發帖時間,其中竟然還有今年5月,也就是深圳房價正火熱,業主紛紛調價的時間段。
我再點開裡面的內文一看,裡面引經據典,文彩飛揚。我隨便截取了幾段,給大家感受一下:
還有直接下結論的,結論簡單粗暴:
他們的建議是:深圳房價將在兩年內跌去30%-50%,建議手頭有房子,趕緊拋售掉,否則就跑不掉了。
02.
謝邀,清北本科,留學碩博,月薪百萬,人在紐約,剛下飛機,房產八套,存款千萬,分割線,以上,權侵刪,圈內認識人太多,匿了等等知乎經典語錄,無不顯示著知乎大佬「高大上」的尊貴身份。
這就像之前有人私信我問:我想買一套總價200萬的房子,一直在猶豫要不要買,如果發生經濟危機或者戰爭了怎麼辦?令人非常的崩潰。
前幾年微博上有一個大V,號稱經濟學家,沒來過深圳也沒怎麼了解深圳的樓市行情,一直唱衰深圳的樓市,老是說什麼深圳房價要腰斬啊啥啥的。
別人一反問他這些問題,他就開始開啟狂懟模式: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嘛?所有的數據都在我這裡,沒必要去跑,跑市場是菜鳥幹的事情。
幾年過後,這個大V現在仍在活躍著,頂個經濟學家的抬頭,而且仍舊混的很好,只不過現在改口了,開始看好深圳的樓市了,大家可以猜猜看到底是誰。
但其實,很多看跌或者動不動說深圳房價要崩跌的人,充其量只是一種「幻覺」,或者說中產階級的幻覺。
如果生活缺少點樂趣,你就去知乎混,就是聽這些大V指點江山,然後默默看著深圳房價上揚的曲線和自己上漲的房子,找尋這種矛盾中的快樂。
而且,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越是沒買房子的人,越喜歡聽這種聲音,因為他感受不到這種快樂,只能靠這種聲音來麻痺自己的所有。
就像「奶頭樂」一樣,想出一個娛樂方法,設計大量娛樂活動,來填滿人生活,從而達到轉移注意力和不滿情緒,讓大家慢慢適應和接受現有的生活環境。
而這種感覺會上癮。
不知大家發現沒,今年在深圳市場上搶房的那批人,還是前幾年在深圳搶房的那批人;而那些瘋狂唱空的,還是那批唱空的人;選對圈子很重要。
03.
同樣的奶頭樂效應發生在另一個極端,那就是極度看好深圳房價,拼盡槓桿也要上車的。
這幾天深圳的地產媒體圈開始流行一個標題,叫做《深圳的房價未來將破27萬/平》。
於是很多人開始瘋狂了,而這種瘋狂,在上半年就已經開始。潤4、金融街、掛盤俠、打新、搖號...一波接一波。
這個標題有錯嘛?其實沒錯,因為他說的是15年後的事情。15年後的事情有參考價值嘛?其實沒有太多的意義。
深圳人年均持有房產的周期也就是3-5年,也就是說,其實你只要考慮3-5年間發生的事情就OK了,犯不著作諸葛亮和算命先生。
來深圳買房這個夢想很美好,可也要惦量自己的實力。之前我就見過,有小夥伴月薪2萬,就敢用盡一切槓桿上車總價1000W的房子的。
結果是拆東牆補西牆,債務的雪球越滾越大,最後只能被法院查封,日子過的慘兮兮的。怎麼形容這類人呢?其實還真的是膽子大。
不看空,不看多,只唯實,勤跑市場,多聽取各方意見,擇機而入,計算好自己的盈虧得失,及時調整優化。踏實做事情,認真賺小錢,這才是一個真正的投資者應該持有的心態。
吃香喝辣的時候,別忘了之前光腳挨餓的日子;光腳挨餓的時候,別忘了以前吃香喝辣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