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楊舒鴻吉編輯 | 劉素楠1
2017年5月,林振榮(化名)從境外運輸310克毒品至境內時被警方抓獲,隨後因運輸毒品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3年6個月。
隨著此次落網,他12年前所犯下的一起血案得以告破。2020年4月7日,上海浦東警方向記者披露了這起案件的偵破始末。
2008年6月12日早上8點多,浦東江鎮地區新生村徐唐家宅的居民在一片警笛聲被驚醒,該村最西邊靠近樹林的那棟氣派的小洋房出事了。
圖片來源:上海警方當天早上8時許,該村居委社區女治安員巡邏至村裡罪西邊的地界。不久,平時就較為引人注目的一棟洋房引起了她的注意:前院的門卻虛掩著,屋中格外安靜。治安員進入屋中後發現,這戶人家的防盜門也是開著的。
進門之後,一隻落單的拖鞋、一串鑰匙和U型鎖、一大灘血跡和兩具遺體隨即出現在她的眼前。
接到報案後,屬地江鎮派出所民警趕到了現場。
民警勘查發現,案發現場共有兩名被害人,分別是該戶人家52歲的女主人和她時年27歲的女兒。
浦東公安分局刑科所現場勘查民警胡方華向界面新聞透露,通過勘查發現,這戶人家的西北面窗戶有被破壞的痕跡,廚房打鬥痕跡明顯,兩名死者身上有鈍器和銳器兩種傷痕。
通過提取現場痕跡,民警判斷,「兇手也受傷了,但要找出兇手的血跡,難度並不小」。最終,他們在現場發現了兇手擦過傷口的餐巾紙,並經過對現場大量排摸加上各項證據佐證認為,兇手並沒有共犯。
那天晚上到底發生了什麼?辦案民警通過現場痕跡推演出了案發當夜的具體情況。
民警推測,當天凌晨3點左右,犯罪嫌疑人破壞西北面窗戶防盜窗,並用手推開了並未反鎖的玻璃窗。嫌疑人進入房間後,曾在一樓房間內翻找過物品,但因為一樓與二樓之間的鐵門上鎖,未能成功上樓。
這處鐵門用U型鎖鎖住。上樓未果後,嫌疑人曾一度以為這戶人家家中無人,在一樓倒水喝,還吃了西瓜。
圖片來源:上海警方這一系列舉動隨後驚醒了樓上的母女。母親下樓查看過程中,與嫌疑人打了照面。隨後,嫌疑人使用板凳猛砸她的頭部。搏鬥聲隨即驚醒了女兒,她從廚房抓起了刀具試圖自衛。搏鬥中,刀具被嫌疑人奪走,隨後,母女兩人雙雙遇難。
通過現場痕跡的推演,警方刻畫出了嫌疑人大致信息:嫌疑人身高為170釐米左右,偏瘦,是一名有多次盜竊前科、心理素質極佳的累犯。
警方了解到,事發當夜,遇難者家裡的男主人在醫院給生病的母親陪夜,因此躲過一劫。
掌握這些信息後,民警組織了近百名警力加班摸排。浦東公安分局重案隊民警莊國章回憶,當年的徐唐家宅都是農村宅基地,破案只能靠重案隊民警用最基礎的辦法查,早上6點村民上班前,晚上11點下班後,他們逐一排摸可疑人員,並向上下班村民了解情況。除了逐戶排摸,網吧、浴室等公共場所也不落下。
在重案組的案件記錄裡,案發現場7個村的排摸狀況,呈數列狀排得密密麻麻。「做這個案子一直忙了半年左右,最長連續30多天沒回家。」莊國章說,他們一邊做「地毯式」的搜索,一邊找新的突破口。
入室盜竊轉兇殺案,沒有什麼個人感情的關係,排摸起來難度大。因此,重案隊開始串並其他盜竊案件,從附近的幾個村範圍逐漸擴大到當時的南匯片區。「已經抓進去的盜竊嫌疑人,我們也會去提審。」莊國章回憶。
大量走訪排摸,線索梳理,重案組始終無法確認犯罪嫌疑人的身份。警隊成員不斷更替,但對案件的偵查卻從未止步。
2011年公安部部署開展「清網行動」,浦東公安分局刑偵支隊又將該案作為重點,在全國範圍內開展梳理排查,但是一直未有突破性進展,直到2019年11月25日,浦東公安分局刑偵支隊接市公安局刑偵總隊通報:經與現場提取的物證對比,發現一名叫林振榮的男子有重大嫌疑。
經核查,重案組確定林振榮就是他們苦尋12年的江鎮故意殺人案嫌犯。此時,林振榮已經因運輸毒品罪開始在廣西服刑。
2020年1月8日,浦東警方赴廣西將嫌疑人林振榮押解回滬。
圖片來源:上海警方1978年出生的林振榮向警方坦白了當夜的所作所為。他回憶,當天晚上在網吧上完網後,就摸至這處洋樓。在犯下血案後,趁著蒙蒙亮的天色,他逃出作案地,轉到川南奉公路上的公交車站,坐上了第一班停靠的公交車。第二天一早,林振榮坐火車逃離上海。
圖片來源:上海警方他還透露,自從犯事起,自己把日子過得一塌糊塗,曾有過工作但從事時間不長。和父母關係不好的他長期獨居,因為賭博輸了錢,又走上販毒歧途。
經審訊,林振榮交代了自己的犯罪事實。面對兩條逝去的生命,他說:「我只能拿命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