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藍鑑賞與傳承系列之八新中國第一份國禮的設計者錢美華

2020-12-13 工步營造

工步營造深夜小面

上一篇我們講到2014年APEC會議上,為參加會議的各經濟體領導人贈送的禮品,是景泰藍的《四海昇平》賞瓶。那麼您知道在60多年前,新中國的第一份國禮是什麼?它的設計者又是誰呢?對了!國禮是景泰藍檯燈,設計者是在清華大學學習的錢美華。1952年,我國首次承辦國際性會議「亞洲及太平洋地區和平會議」,受國務院委託,錢美華設計了一款景泰藍檯燈,被選為國禮。當時,郭沫若先生非常興奮地稱讚它是「新中國的第一份國禮」(圖01)。

圖01錢美華設計《景泰藍檯燈》

說起錢美華與景泰藍結緣,不得不說說林徽因。一次,林徽因從一個舊古玩攤上買了一隻景泰藍花瓶。那位老攤主對林徽因說:「這是正宗的景泰藍,別處你見不到了。北京的景泰藍熱鬧了幾百年,到這會兒算絕根兒了。」林徽因聽後不禁為這種傳統工藝的命運擔憂起來。她與梁思成再三商量,決定在清華營建系成立一個美術組,搶救瀕於滅絕的景泰藍。1951年9月,錢美華被選送到清華大學營建系,師從梁思成和林徽因,主攻工藝美術。

為了了解景泰藍,林徽因帶領錢美華他們走訪了北京城裡的各個景泰藍作坊,學習景泰藍的製作技藝,熟悉每一個工藝流程,逐漸了解並掌握了景泰藍製作技藝。在林徽因的指導下,錢美華等人一方面對景泰藍傳統圖案進行整理挖掘,另一方面從造型、色彩和圖案等幾個方面入手,對景泰藍進行設計創新,將新時代的精神注入其中。

為更加深入地了解景泰藍的發展歷程,梁思成給錢美華推薦了一位老師——中國歷史博物館研究員沈從文先生。沈先生告訴錢美華,故宮的景泰藍很多,有幾個房間甚至都摞到了房頂,他給錢美華出了個點子,讓她去故宮臨摹。當時,故宮存放景泰藍的珍寶館不對外開放,所以錢美華和故宮工作人員商量好,把自己反鎖在館裡面,清早進去,晚上出來,一幹就是連續十多天。夏天館裡還算涼快,渴了吃個西紅柿,餓了啃個麵包。冬天就艱苦多了,手凍僵了不說,毛筆頭經常凍得像棗核,錢美華便呵開冰凍,堅持臨摹。她通過臨摹、研究,積累了豐富完整的第一手資料,不僅全面熟悉掌握了景泰藍傳統圖案的運用,而且整理發現了很多早已失傳的造型與圖案,為景泰藍工藝的傳承、發展和創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錢美華的美學理念,提倡自然簡樸,反對雕琢過度,主張借鑑前人的精華,但不照搬古人,不墨守陳規,繼承傳統並不斷創新。錢美華對傳統圖案和造型頗有研究,並且造詣很深,她創作的圖案採用多層次裝飾手法,有動態感,有方向性,活躍舒展,有音樂般的韻律,豐富而不繁瑣,具有濃鬱的民族文化和藝術特色,從而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圖02)。

圖02年輕時的錢美華

她創作的作品從風景到人物,從圖案到花卉,從傳統到現代,大到70吋的巨製,小到鼻煙壺無不涉足。她創作設計的《蘿蔔草蟲》、《胭脂蝴蝶》圓盤將寫意畫風格的表現手法首度融入景泰藍的設計中。由於製作景泰藍原材料的特殊性以及工藝特點,傳統的景泰藍製品主要運用工筆線描的藝術形式。而錢美華借鑑了齊白石大師清新自然、雅致意趣的創作特點,利用掐絲與點藍的變化,讓釉料產生水墨暈染的藝術效果,賦予了花草、昆蟲趣味盎然、動靜相宜、虛實結合的藝術特點。使作品靈動、活潑。她設計的「友誼樽」、「燈籠瓶」、「鸚鵡瓶」、「長青瓶」、「獅頂罐」等造型,作為琺瑯廠的保留產品始終在生產,並多次獲獎。

1981年,她設計創作的《周器壘》以珊瑚紅與絳色巧妙搭配,圖案用雙魚、蝙蝠、壽字,寓意福壽有餘;牡丹、菊花、蓮花組成吉祥裝飾紋樣,寓意豐收、喜慶、幸福。整個作品折射出的光澤,使人感覺有種流動的美。作品在全國工藝美術百花獎評比中,獲得評委及專家們的一致好評,榮獲百花金杯獎,這是全國工藝美術界的最高榮譽,作品現收藏在中國工藝美術珍寶館(圖03)。

圖03錢美華設計並創作《周器壘》

2009年,年屆82歲高齡的錢美華集半個世紀創作精華,聯袂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現任北京市琺瑯廠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總工藝師鍾連盛、高級技師李靜精心設計,集體創作完成了她的收官之作——《和平尊》。

《和平尊》從立意構思到製作完成,歷時一年多,是為喜迎祖國六十華誕隆重推出的獻禮作品。《和平尊》主體以造型各異、色彩多變的和平鴿、吉祥花及百鳥紋樣交相輝映,烘託出和平、祥和的鮮明主題;綿延不絕的纏枝蓮圖案通貫作品,形成主脈,寓意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與新中國六十年曆程一脈相承,生機無限;作品底部三尊金牛託起瓶身主體,在明示《和平尊》做於牛年的同時,褒揚了中國人民勤勞、倔強的民族性格,是祖國振興發展的堅實基礎;整部作品高2009毫米,鑲嵌於尊蓋沿處晶瑩剔透的60顆紅色瑪瑙,彰顯出創作者向祖國六十華誕獻禮、祈福的赤子之心(圖04)。

圖04錢美華與眾人合作設計並創作《和平尊》

錢美華一生撰寫了多部有關景泰藍的論文、書籍等。她在六十年代編寫了我國第一部景泰藍教材《景泰藍創作設計》;編撰了《青銅器造型與紋樣》、《景泰藍圖案》等資料用書。她一生桃李芬芳,在六十年代曾在校教授景泰藍專業課程,景泰藍所有的國家級、市級工藝美術大師張同祿、米振雄、戴嘉林、鍾連盛、楊宏勳、王敏成、邵永增、阮春林等都曾得益於錢先生的教誨。她遵從林徽因先生的遺願,為景泰藍藝術事業奉獻了自己的青春和畢生精力,取得了豐碩成果,得到了人們的廣泛讚揚和崇敬(圖05)。

圖05錢美華在指導年輕的工藝師

注:文中圖片均由作者提供

作者:中國政協雜誌社原副總編輯

文章續載

相關焦點

  • 景泰藍鑑賞與傳承系列之八新中國第一份國禮的設計者錢美華
    工步營造深夜小面上一篇我們講到2014年APEC會議上,為參加會議的各經濟體領導人贈送的禮品,是景泰藍的《四海昇平》賞瓶。那麼您知道在60多年前,新中國的第一份國禮是什麼?它的設計者又是誰呢?對了!國禮是景泰藍檯燈,設計者是在清華大學學習的錢美華。1952年,我國首次承辦國際性會議「亞洲及太平洋地區和平會議」,受國務院委託,錢美華設計了一款景泰藍檯燈,被選為國禮。當時,郭沫若先生非常興奮地稱讚它是「新中國的第一份國禮」(圖01)。
  • 「故宮雙點」及多件國禮亮相錢美華景泰藍藝術大展
    11月16日,東城區文旅品牌「故宮以東」聯合轄區優質的非遺資源,在詠園舉辦「大師之師 匠心大觀」錢美華景泰藍藝術大展,以600年景泰藍獻禮600歲紫禁城。 師從梁思成、林徽因,錢美華將一生奉獻給景泰藍新中國成立伊始,百業待興。
  • 景泰藍,新中國送出的第一份國禮的背後,是林徽因的捨命挽救
    就像景泰藍。現如今說起景泰藍,中國人首先想起的形容詞肯定會是"國寶級文物"和"國禮"。可誰知道,這種華麗的傳統手工藝品,亦曾在漫長時間流逝中差一點點失傳?若不是林徽因拼盡全力地挽回,恐怕當下的我們,再也無法領略景泰藍的精彩。那麼,景泰藍的歷史是什麼?它和林徽因的故事又是怎樣?
  • 錢美華:挽救國寶景泰藍的大師之師
    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查,錢美華基本掌握了當時北京僅存的幾家景泰藍作坊及其生產的情況。她認為,要使這一瀕臨滅絕的民族藝術「起死回生」,就必須調整生產結構,並全面更新設計。1955年春,28歲的錢美華收到了梁思成的來信後匆匆趕往醫院。當時,51歲的林徽因已經病危。在病床上,林徽因呼吸困難,艱難地對錢美華說:「美華,你記住,景泰藍是國寶,不能在新中國失傳。」
  • 「故宮雙點」及多件國禮亮相錢美華景泰藍藝術大展
    11月16日,東城區文旅品牌「故宮以東」聯合轄區優質的非遺資源,在詠園舉辦「大師之師 匠心大觀」錢美華景泰藍藝術大展,以600年景泰藍獻禮600歲紫禁城。她遵循導師的遺願,「景泰藍是國寶,不要在新中國失傳!」1958年,她毅然來到北京市琺瑯廠從事景泰藍專業設計工作,成為該廠第一任總工藝師,而這一幹就是60年,矢志不渝地將一生奉獻給了景泰藍。
  • 錢美華:挽救國寶景泰藍的大師之師
    在病床上,林徽因呼吸困難,艱難地對錢美華說:「美華,你記住,景泰藍是國寶,不能在新中國失傳。」恩師的這句話烙印在了錢美華的心裡,也使她堅定了自己一生的追求。北京再次成為「景泰藍之鄉」為了幫助錢美華了解景泰藍的發展歷程,梁思成為她推薦了一位老師,他便是沈從文。
  • 錢美華景泰藍藝術大展在北京首創非遺·詠園盛大啟幕
    【北京旅遊網報導】她是我國從事景泰藍專業設計的第一人,矢志不渝地將其一生奉獻給景泰藍。她是錢美華,唯一親授三位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的「大師之師」。2020年11月16日,「大師之師 匠心大觀」錢美華景泰藍藝術大展在北京首創非遺·詠園藝術世界盛大啟幕。
  • 故宮以東致敬大師匠心 錢美華景泰藍藝術大展開幕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北京市東城區文化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傳承中華非遺國寶京粹,致敬弘揚大國工匠精神,東城區文旅品牌「故宮以東」聯合轄區優質的非遺資源,於2020年11月16日在詠園舉辦「大師之師匠心大觀」錢美華景泰藍藝術大展,這也是東城區域內「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周年大展後的又一重量級匠心大觀
  • 來錢美華景泰藍藝術大展看究竟!
    錢美華大師之子遲海講述母親與景泰藍的一生堅守展覽首次立體式、全方位展現錢美華大師從藝60年來取得的輝煌藝術成就,梳理、展出錢美華及三位如今已是國大師的親傳弟子米振雄、戴嘉林、鍾連盛聯袂作品近百件。其中部分作品已經榮登國禮,耀目大國外交:新中國第一個國際會議亞洲太平洋區域和平會議國禮《夔龍罐》、《歌頌和平圓盤》、《敦煌飛天圓盤》、《檯燈、菸具四件套》等;中國政府贈與世界經濟論壇國禮《四面方尊》;中國政府贈與朝鮮領導人金正恩國禮《和平尊》;中國政府贈與聯合國國禮《盛世歡歌》等將悉數亮相!
  • 北京禮物|您有一份驚豔世界的國禮,請查收
    」開始~~中國外交贈送的禮品大多是以傳統文化為基礎的精美物件,其工藝、氣質凝聚了中國古往今來的精神風採,「燕京八絕」中的藝術精品也常被當做國禮贈送~新中國的第一份國禮,與她有關眾所周知,林徽因是建築師、詩人、作家,被稱為民國才女,還被現代人奉為「女神」。
  • 景泰藍鑑賞與傳承之十三友誼的使者
    而乾隆則將一件宮廷景泰藍——明宣德雲龍紋蓋罐作為禮品回贈給他們。這是中國歷史上景泰藍第一次以國禮的身份出現於外交場合。此罐現藏於大英博物館(圖01)。圖01明.宣德 景泰藍雲龍紋蓋罐現藏於大英博物館自此以後,景泰藍接二連三地在國際舞臺登場,並成為清朝國禮之首選。
  • 新年官宣|故宮以東之錢美華景泰藍藝術大展VR正式上線
    故宮以東雲上觀展為了豐富「雙節」文化活動,順應目前疫情防控要求,12月30日,「故宮以東 | 大師之師 匠心大觀——錢美華景泰藍藝術大展」從線下搬到線上,利用VR(虛擬實境)技術,以數字雲展覽的形式正式上線,帶給觀眾身臨其境的視覺藝術體驗
  • 「大師之師 匠心大觀」錢美華景泰藍藝術大展在京開幕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陳鼎)11月16日,「大師之師 匠心大觀」錢美華景泰藍藝術大展在北京詠園瓊華樓非遺藝術世界開幕。展覽由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中共北京市東城區委宣傳部指導,北京市東城區文化和旅遊局、北京市東城區文化發展促進中心等主辦,首創非遺創新發展平臺、中外琺瑯美術館等承辦,將持續至11月26日。
  • 新年官宣|故宮以東之錢美華景泰藍藝術大展VR正式上線
    故宮以東雲上觀展為了豐富「雙節」文化活動,順應目前疫情防控要求,12月30日,「故宮以東 | 大師之師 匠心大觀——錢美華景泰藍藝術大展」從線下搬到線上,利用VR(虛擬實境)技術,以數字雲展覽的形式正式上線,帶給觀眾身臨其境的視覺藝術體驗
  • 景泰藍:中華民族之國粹,宮廷藝術之典範
    ,不要在新中國失傳。」錢美華卻無所顧忌,以自己多年經驗和美學知識,編寫了第一部景泰藍創作教材《景泰藍創作設計》,毫無保留地向學生們傳授配色方法。>「新中國第一份國禮」。錢美華還參與設計的人民大會堂北京廳,受到周恩來總理的高度讚譽,曾評價她為「新中國景泰藍第一人」。
  • 林徽因和景泰藍的不解之緣
    就像景泰藍。現如今說起景泰藍,中國人首先想起的形容詞肯定會是"國寶級文物"和"國禮"。可誰知道,這種華麗的傳統手工藝品,亦曾在漫長時間流逝中差一點點失傳?若不是林徽因拼盡全力地挽回,恐怕當下的我們,再也無法領略景泰藍的精彩。那麼,景泰藍的歷史是什麼?它和林徽因的故事又是怎樣?
  • 燕京八絕|景泰藍
    、宮毯瀕臨失傳的華夏絕技如何傳承皇家之貴器今天走向民間八絕工藝怎樣相互融合寶貴的文化財富何以活態傳承很多人並不知道,就是這個普通的房間,幾十年來,誕生過無數的國禮珍品,被稱為「中國景泰藍第一家」。王魯湘:我經常路過這個南二環,有一個景泰橋對吧?心裡頭老是想,這個是不是和景泰藍有關。但是從來沒有往這裡頭走過。今天來到這裡頭,看到我們北京琺瑯廠就在這個景泰路上頭,而且這條路的命名其實是因為先有了這個琺瑯廠,然後才有這個路和包括橋的這個命名。
  • 景泰藍是國寶,不要在新中國失傳
    在生命最後一刻林徽因仍對嫡傳弟子錢美華說「景泰藍是國寶,不要在新中國失傳。景泰藍國禮之路由來已久兩件見證清光緒年間中美兩國友好交往的1908年由光緒清政府贈送美大白艦隊之「國禮」景泰藍瓶和杯子以及中英文編寫的《歡迎美艦紀念品目》歡迎議程紀念冊分別於2013年秋天和2014年春天回流華夏大地。
  • 梁思成林徽因搶救景泰藍
    位於景泰橋南的北京市琺瑯廠裡有國內唯一的一座景泰藍藝術博物館,在這裡,大家可免費參觀景泰藍製作工藝過程,並在大師、高級技師的指導下,親自動手參與景泰藍掐絲、點藍工藝學習互動。在博物館裡細細瀏覽,如同漫步於數百年的歷史長廊,比這些工藝珍品更加讓人感動的,是幾代大師挽救、恢復、傳承景泰藍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