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平人網」,獲取武平全新資訊!廣告投放熱線:18150364300
這裡遠離喧囂
這裡天空讓人身心愉悅
這裡能感受到每一顆草的呼吸
這裡就是中國天然氧吧
全國森林旅遊示範縣·武平
這裡每一天都在美出新高度
武平,地處閩粵贛三省結合部,有「一腳踏三省,三省一日還」的區位優勢,是福建面向粵港澳大灣區的西南門戶。
龍巖市委五屆八次全會提出「五基地六產業七景區」產業發展布局。全市旅遊將圍繞「紅色、生態、客家」三大文化主題,突出「一縣一特色」,重點建設「七景區」,打造國際性全域旅遊目的地。
龍巖旅遊「七景區」在春季綻放
帶來說走就走的衝動
也帶來了春天的味道
今天就讓我們
跟隨「七景區」的腳步
去赴第七站的約會
武平梁野山生態旅遊區
領略武平的「三線八景」風光
武平是中國南方重點林區,森林覆蓋率達79.2%。境內群峰疊翠、溪河交錯,植被茂密、物種繁多,許多地方屬於人跡罕至的原生態闊葉林,泉水淙淙、清澈見底,松風竹韻、鳥語呢喃,素有「天然氧吧」和「綠色基因庫」之稱。
在武平,原始和天然交織成一幅如詩畫卷。山清境幽,所有的樹木吐出各自的清氛,山谷中洋溢著勃勃生機,一步一景都是畫中意。
梁野山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4A級旅遊景區,是聞名閩粵贛的旅遊勝地,居「武平八大景」之首,有「北武夷,南梁野」的美譽。
巍巍梁野山,疊嶂流瀑,古壑飛泉。集齊峽谷、險峰、絕壁、深潭、怪石、密林等多種景觀。飛禽走獸,奇花異草,珍貴竹木,遍布整個梁野山自然保護區。
層層飛瀑入佳境,湖光山色畫中遊。「仙女湖」位於梁野山景區上下瀑布的聯結區域,北臨雲礤村,風景秀麗,氣候宜人。
山因有奇石而雄偉,景因水而更具靈性。風雨廊橋、仙女湖、湖光山色亭、上善步道等景點景觀交相輝映,形成「仙女棲居的夢幻湖泊」映入眼帘,如詩如夢。
在武平,人文與自然融匯成一首美麗詩篇。千鷺湖,千鷺千湖。千鷺指這白鷺種類多,數量也多;千湖,指因這是典型的山塘、沼澤溼地,眾多湖泊星羅棋布在這山谷密林之林由此而得名。
千鷺湖溼地公園是中山河國家溼地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武平重點打造的生態會客廳,獨特而秀麗。從空中鳥瞰,它就像一顆巨大的心形綠色翡翠。
遠處是層巒疊嶂、蒼翠欲滴的青山,近處是綠樹掩映,紓緩如靜謐的湖水,呈現出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融的美麗畫卷……
這裡仿佛像一面綠意盎然與河流的碰撞成就的自然之窗。平橋翠柳城市森林公園景區位於平川鎮紅東村北門嶺與七坊村交界處,通過保留、模仿、修復地域性森林景觀來構建主要環境,以保護、營造具有地域性、物種多樣性和自我演替能力的森林生態系統進而改善城市生態系統。
景區有李燦文化區、森林故事區、「半領春蔭」風景道、天妃亭、牧牛園、翠湖溼地、風雨廊橋、「君子六藝」林蔭道、親水平臺等系列景點,是集運動健身、休閒娛樂、生態體驗、科普教育為一體的濱河生態景區。
四季田園﹒農旅小鎮位於武平縣城廂鎮環梁野山城鄉一體協調發展試驗區核心區內,通過完善基礎設施配套,培育了「五朵金花」,即「雲中村寨」雲礤村、「十裡花廊」園丁村、「阡陌桃源」堯祿村、「淘寶客都」東雲村和「開心田園」東崗村五個村莊建設,構建四季有景、月月可約的特色農旅小鎮。
武平自北宋淳化五年(公元994年)置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千年古邑,積澱深厚。這裡有漢初「南海國」古都遺址;這裡人文薈萃,是「客家保護神」定光古佛的卓錫地;這裡民風淳樸,古風猶存,中山古鎮,百姓聚居,被稱為「天下一絕」……
武平中山鎮,舊時聚居著108個姓氏人家,並自清朝以來一直延續至今,由此被譽為「客家百姓古鎮」,素有「小京城」之美稱。鎮內保存著飽經滄桑的古街、迎恩門、相公塔、永安橋等眾多文物古蹟。
曲徑通幽依然泛著銀白光澤,石砌巷道依然堆滿昨日繁華。流連於古街,沐浴著中原古風,挨家挨戶門上查看姓氏門聯,別有一番感受與情趣。
獅巖景區位於武平縣巖前鎮靈巖村。景區以千年古寺均慶寺為核心,由千佛樓、獅巖、出米石、何仙姑亭、祭祀廣場等構成。
獅巖景區是定光佛肉身修煉轉世成佛之地,其圓寂前因保護客家人幸福安康而受到客家人敬仰,被奉為客家人的「守護神」,景區是定光佛信仰的發源地,世界各地定光佛信徒每年都來這裡朝覲,被尊為「定光佛祖廟」,也是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武平是中央蘇區縣和閩西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毛澤東、朱德、陳毅等曾率紅軍主力三進武平開展革命鬥爭。境內有「紅軍入閩第一村」(民主鄉高書村)、紅四軍前敵委員會舊址(梁山書院)等革命遺址以及劉亞樓將軍故居、石徑嶺紅軍路等紅色旅遊景點。
文博園景區位於平川鎮西廂村,包括文博園、客家演藝中心、青少年宮及青少年校外體育活動中心、客家文化廣場、馬頭山公園。文博園採用仿唐建築,設有武平歷史博物館、中國第一任空軍司令劉亞樓將軍紀念館、中央蘇區(武平)紀念館、海峽兩岸客家藝術館、定光佛文化館、知青館等6個館。
劉亞樓將軍是新中國首任空軍司令員,曾任國防部副部長,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劉亞樓將軍故居位於湘店鄉湘洋村,建於清代,傳統客家建築風格,面闊三間、二進院落、左右廂房,2003年列入縣文物保護單位,2017年列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是武平縣的革命傳統教育基地之一。
梁山書院位於縣城興賢坊古街區,建於清光緒丙戌年(公元1886年)。是紅四軍前敵委員會舊址。一九三零年六月,毛澤東率領紅四軍主力第二次進入武平,前敵委員會就設在梁山書院。毛澤東同志在梁山書院後廳召開了地方幹部和各階層代表座談會,進行社會調查,為南陽會議的召開做好準備,推動了武平革命鬥爭的發展。
在武平,客家文化底蘊深厚,
各種色彩交織,給心境美好的洗禮。
↓↓↓
「元初客家歡」鄉村春晚|創意源自於清康熙年間福建省武平縣舉人林寶樹創作的客家啟蒙讀物《元初一》,是武平鄉村廣大群眾在春節期間自辦的文化活動。該活動由客家人充分挖掘客家優秀傳統文化基礎上自編、自導和自演,講述客家鄉村文化故事的草根舞臺,並順應時代潮流,運用網絡新媒體傳播、弘揚客家優秀傳統文化,是集鄉土性、文化性和藝術性的客家民俗風情盛典。
中湍民俗絕技|中湍村距武平縣城30餘公裡,歷來以民間絕活著稱,是一個充滿神奇色彩的小山村。村裡每逢虎年、猴年、蛇年、豬年的醮會日(農曆十月十五日)都會表演民間絕技「上刀山、下火海、撈油鍋、走錐床、掌心放鞭炮、香火燒皮肉」等,在閩粵贛三省客家地區有著巨大影響。
全國山地自行車爬坡賽|每年12月最後一個周末,來自全國各地的騎行愛好者來梁野山,上演一場「速度與激情」的自行車盛宴。目前武平縣已連續舉辦了五屆梁野山自行車爬坡賽,2017年環梁野山自行車最美騎遊路線還成功入選中國體育旅遊精品項目。
在這塊綠色的生態大地上,因為獨特的地理環境和豐饒的山川地脈,賦予了武平人民無數的美食,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氣候都讓食材遠離汙染,吸收自然精華入口醇香。讓你的肺呼吸「綠色」的時候,也把「綠色」吃進肚子裡。
每一座山 每一條河
讓人洋溢著甜甜的幸福
每一個村莊 每一個老屋
傳承著古老的守望相助
來武平
試一次自然與人文的交錯之旅
享受一場洗淨俗塵的天然沐浴
進行一次返璞歸真的人生之旅
來武平,我氧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