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共享單車」算一筆帳,未來18個月見生死

2020-12-13 中關村在線

馬克思說「任何一門科學的真正完善在於數學工具的廣泛應用」。其實,遠不如科學「高大上」的生意更加離不開數學。支個路邊攤兒炸油條,算不清多少油、多少面、每根賣多少錢,幾天就得賠死,離「真正完善」還有十萬八千裡。

 

時租自行車(即「偽共享單車」 ,摩拜ofo等創業公司和投資人更喜歡稱之為「共享單車」)來得太快,不僅用戶、政府管理部門,連運營者都措手不及。應當有什麼配置、什麼樣的成本購置車輛?不裝GPS就走出校園、走向全國和「成本3000塊、設計壽命4年」都已被證明不切實際。而「單車日租金」、「損壞、丟失率」、「線下人力配置及成本「還在摸索當中。


用憑空杜撰出來的數字支撐百億估值,旋即投入「彩虹大戰」。若是自家的錢,投資人、創業者會燒得如此義無反顧嗎?

 

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特別是在發源地上海),部分重要數值有了大致的範圍。如「上海中心城區投放45萬輛達到飽和」;「摩拜單車運營4個月損毀率達10%」等等。


針對前一階段出現的問題,上海市拿出幾項規範向社會徵求意見,如「必須加裝GPS」、「每萬輛配50名線下管理員」、「完好率不低於95%」、「人身傷害賠償不低於15萬元」等等。

 

時至今日,終於可以用數字對時租自行車進行大略地分析了。

 

主要假設

 

第一是單車價格


各運營平臺的配置已有趨同的跡象,單價約為1000元/輛。真正規模化之後,以「中國製造」的成本控制能力,單車成本有望降到600元左右。


第二是單車月租金


自行車租賃這門生意也講「市口」,地鐵站是絕佳的投放地點。早期投放少而且主攻一線城市核心區(例如上海中心城區已經被6家企業投放了45萬輛),單車日租金(ADR)或許比較好看。隨著數量的增長和投放區域的「下沉」,ADR必將大幅下滑。另外「免費騎」已成兩大營銷法寶之一(另一個是「充返」),每月少不了要免個三、五天。這樣算下來,每月被騎100次、收入100元是比較靠譜的假設。


第三是線下運營成本


包括投放、日常線下運營和維修三部分:


1)投放


假設每月向全國投放100萬輛新車,恐怕要用1000位「臨時工」。按每人每月3000元計算,投放工作的人力成本約為300萬,加上每輛5元物流成本(粗估),每月投放成本約800萬。


2)日常線下管理


日常管理包括:調度(讓車輛出現在需求發生地)、糾正亂停放(這是政府最在意的,上海市擬要求每萬輛配備不少於50人)、收回故障車輛(巡查、用戶報修)。


3)車輛維護


騎行體驗重要,人身安全更重要,況且政府已經要求「完好率不低於95%」,運營者必須對車輛逐一進行定期維護即便自行車與原裝奔馳品質相當,也得半年維護一次。每次維護工、物料費按20元計,全年維護費用為40元/年。

 

第四是「總部成本」


包括行政管理、研發、線上平臺運維以及派往每個城市的數十位「非臨時工」。據悉摩拜單車正式員工已經超過2000人。一線時租車平臺「總部成本」2500萬/月或3億/年,是相對保守的假設。


第五是車輛損毀丟失率


上海中心城區的經驗數據是2.5%/月(4個月損毀10%),郊縣肯定會高一些,鋪到全國眾多二、三線城市情況更不樂觀,損毀率暫時按3%/月。假如丟失率按2%/月,則「損毀丟失率」為5%/月。

 

第六是營銷推廣


移動網際網路創業項目九成敗於獲客成本過高。高價買流量,然後利誘「路人」變「用戶」,再靠持續補貼培養使用習慣。時租自行車項目的精妙之處在於不必買流量,成千上萬輛單車就是「流量入口」。其它項目,讓用戶綁定手機、綁定微信、提交身份證、繳押金、充值……這一套下來通常要花費幾百元,花幾千元的也大有人在。時租車項目只需往街上丟車,不僅沒有額外促銷費用還收穫99元到299元押金!獲客之後,提高用戶活躍度的營銷措施就是免費騎和充返,都不涉及現金支出。


可用車輛數

 

假設某時租自行車平臺現有100萬在運車輛,未來12個月每月投放100萬新車。


第1個月,在運車輛丟失損毀了5萬輛(假設損毀丟失率為5%),月末在運車輛為195萬,可用車輛月均值為147.5萬。依此類推,第12個月的可用車輛月均值為946萬。


單位:百萬輛


隨著在運車輛的增加,每月損毀丟失的車輛逐漸增加,顯著抵消新車投放。



照這個模型,在投放3600萬輛之後的第36個月,可運營車輛月均值為1692萬輛。2000萬輛灰飛煙滅,與街頭破爛車給人們的觀感基本相符。


上海市擬出臺「3年強制報廢」,由於每月車輛丟失損毀率為5%,20個月之後就沒剩什麼了,36個月報廢是空談。

 

EBITDA及經營活動淨現金流

 

假設:單車月均收入為100元(每月被騎100次,每次1元);線下管理員數參照上海規定為每萬輛50人(每百萬5000人),全部聘用月薪3000元的臨時工;每6個月維修一次,相當於每月0.17次,每次工時物料成本20元。


根據上述假設,時租平臺運營12個月的累計EBIDTA(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將達56.3億。但計入1200萬輛新車的採購投放成本,12個月經營活動的現金流淨額為負64.6億元!



按照這個模式運營的時租平臺,一年要燒65億。由於租金收入的增長,燒錢速度開始大幅降低,從第13個月到第18個月只需再燒5億。



以2017年1月1日為起點,假設後繼巨額融資順利到位,2018年6月將迎來最艱難的時刻(累計已燒70億)。第19個月開始,經營活動淨現金流轉正,但增長緩慢。從19到第36個月,累計賺回40億元。


三年總算下來,現金淨流量為負30.7億。但燒出一個運營著1700萬輛車、月現金淨流入3.6億(第37個月)的時租平臺。如果可以躺站數錢(傳說中的「睡後賺錢」),估值300億不成問題。但時租平臺顯然不是,還要不停地投放、線下管理、應對競爭對手及各種潛在風險。

 

敏感性分析

 

上述計算中,所有參數都按「利好」原則選取,結果未免過於理想。敏感性分析表明,時租單車模式相當脆弱。

 

與時租平臺業績相關的敏感因素分為兩類:


第一類「半努力半聽天由命」,是企業的努力與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主要是「損毀丟失率」、「單車月租金」。


下表顯示:損毀丟失率為4%、單車月租金120元的情況下,運營12個月累計淨現金流為負48億;損毀丟失率為8%、單車月租金70元的情況下,運營12個月累計淨現金流為負89.4億。



測算還發現「單次維修費用」及「總部成本」對大局影響較小。#因此,對員工沒必要太扣#

 

第二類由企業自主選擇,主要是單車採購成本和月投放數量(將損毀丟失率、單車月租金分別固定在5%、100元/月)。


下表顯示:單車採購成本600元/輛、每月投放60萬輛的情況下,運營12個月累計淨現金流僅為負8.52億;而在採購成本為1000元/輛、每月投入140萬輛的情況下,運營12個月累計淨現金流為負92億。



為爭奪市場份額,時租平臺不會情願縮減每月投放數量,只降低單車採購成本是「王道」。


誰能將加裝GPS、使用壽命達到1年以上的車輛採購成本控制在600元/輛左右,誰將獲得主動權。因為採購成本600元/輛、每月投放140萬輛的情況下,全年現金流淨額也才24.77億。#ofo最近一輪融資足以撐到年底#


但以ofo現在的供應鏈能力,成本600元的單車能夠只維修2次就撐一年,還要保證95%以上的完好率,是不小的挑戰。如果單車損毀率比「友商」高几個百分點,ofo的優勢將喪失殆盡。

 

關於押金和保險

 

先說押金


沉澱押金註定成不了氣候,幾十億資金明晃晃擺在那裡,智商再低的媒體人也能看到,不拿押金說事兒還能說什麼?在輿論壓力下,時租平臺押金必將受到政府嚴格監管。民企想在眾目睽睽下用押金玩「錢生錢」,哼哼!


其實,時租平臺目前收取的押金本身就不合理。租賃汽車、入住酒店時要交押金或在信用卡內凍結一定額度,還車、退房時當然要退還或解凍。掃碼獲取開鎖密碼後,租賃開始,平臺才有權利扣押金。當用戶終止行程並鎖車後,押金應當退回。


每天騎你家車1小時,我的錢就只能押1小時,憑什麼押24小時?長年累月地押根本是耍流氓!()


前期數據顯示每投放一輛自行車大約可吸引5名註冊用戶,每位用戶都繳納了押金,一車多押也是耍流氓!#此處一定要嚴重加粗#


沉澱巨額押金已無利可圖,而且收取行業本身經不起推敲,免收押金將成為趨勢,先行一步的平臺將獲得極大競爭優勢。


3月16日,ofo宣布上海地區芝麻信用分在650分以上的用戶,無需繳納押金便可使用自行車。另外,騎唄在杭州早已實施有條件免押金,只是門檻有些高——芝麻信用分750分以上。螞蟻金服、IDG等投資的「永安行」租車則從一開始就實行免押金,目前服務已擴展到80個城市。摩拜「299元押金」還能收幾天?

 

再說保險


不少用戶首次用車時被要求輸入身份證號,理由是「辦理保險」。真的辦了還是只想套取用戶資料?再說險種、條款一概沒有告知,上的是哪門子險?!


不過,隨著行業監管的完善,責任險(liability insurance)必然成為時租平臺的標配。需要強調的是:保險公司不是慈善組織,不僅不會為時租平臺減輕負擔,還要拿走利潤。


「大航海時代」,船東無法獨自承受遠航船隻損毀風險才有了保險。假如受理了1000條船的投保,根據經驗有50條船回不來,保險公司可能會收100條船的價錢做保費。小船東只須交給保險公司相當於船價十分之一的金錢,如果船回不來就可獲得賠償、免於破產。但對擁有1000條船的「船王」,買保險就得不償失了。因為按概率將損失50條船,保費卻相當於100條船。


同理,運營著幾百萬、上千萬輛自行車的時租平臺購買責任險只會加重負擔。


不過,由於保險公司能夠提供更專業的服務,特別是更具公信力的理賠,政府和公眾都會要求時租平臺購買責任險。


假如每輛自行車每月被騎100次,出險概率是100萬分之一,則每輛車某月的出險概率就是萬分之一。假如每起責任事故要賠10萬元(上海要求人身傷害賠償不低於15萬元),那麼每輛車每月要分擔10元錢。保險公司每月按投放數量收取的保費不會低於10元/輛。


3月19日,也即昨天,有一條新聞說是一位馮先生租用ofo共享單車,在下坡騎行時,由於自行車剎車失靈致其面部著地摔下,牙齒當場折斷5顆、缺損1顆,唇部、面部均受傷嚴重,經診斷為上下唇內外及面部挫裂傷,鼻梁骨折。馮先生遂將ofo單車所屬公司北京拜克洛克科技有限公司告上了法庭索賠醫療費等2萬元。索賠實在太少了。


未來18個月生死攸關

 

對這些「共享單車」(也即本文所說的分時租賃自行車)來說,未來18個月的每一天都生死攸關,時租平臺能否逃出生天取決於兩個方面:


首先是創業者守住兩條底線:損毀丟失率5%、單車月租金收入100元。目前幾大平臺肯定做不到:用戶經常換好幾輛車才找到一輛能騎的,「兩會免費騎」、「周末免費騎」、「無緣無故免費騎」接踵而來。守不住這兩條,平臺經營情況將迅速惡化。


其次是投資人「再接再厲」。根據測算,摩拜、ofo現有資金不足應對未來18個月的苦戰,缺口在30億到50億左右。儘管潛在風險大、盈利前景不明朗,但資本沒有更好的標的,還是有可能選擇時租平臺,前提是「兩條底線」沒有失守,只知道往大街上丟車已無法說服投資者。

 

分時租賃自行車為人們出行提供了方便,但在商業上能否自給自足還是未知數。公交地鐵也為人們提供了方便,卻需要政府巨額補貼。公開數據顯示,2015年北京市政府在公共運輸上補貼了250億。


自行車租賃具有明顯的公益屬性,政府有必要在這個領域加大投入。北京市一年補貼公交250億,為什麼不能在公租自行車上花25億?


成本1000元,政府投放100萬輛需要10億,公開招標,誰要的補貼少就讓誰運營……可以大幅減少盲目投放、無序競爭產生的混亂及對社會資源的浪費。

news.zol.com.cn true http://news.zol.com.cn/631/6317839.html report 8996 馬克思說「任何一門科學的真正完善在於數學工具的廣泛應用」。其實,遠不如科學「高大上」的生意更加離不開數學。支個路邊攤兒炸油條,算不清多少油、多少面、每根賣多少錢,幾天就得賠死,離「真正完善」還有十萬八千裡。 時租自行車(即「偽共享單車」 ,摩拜o...

相關焦點

  • 給「共享單車」算一筆帳 未來18個月是生死劫
    支個路邊攤兒炸油條,算不清多少油、多少面、每根賣多少錢,幾天就得賠死,離「真正完善」還有十萬八千裡。時租自行車(即「偽共享單車」 ,摩拜ofo等創業公司和投資人更喜歡稱之為「共享單車」)來得太快,不僅用戶、政府管理部門,連運營者都措手不及。應當有什麼配置、什麼樣的成本購置車輛?不裝GPS就走出校園、走向全國和「成本3000塊、設計壽命4年」都已被證明不切實際。
  • 共享單車:尚能飯否?
    在騰訊爸爸「主持大局」的情況下,去年4月,美團宣布以27億美元全資收購摩拜。之後,美團對摩拜進行全面整合,當月,摩拜聯合創始人王曉峰因個人原因卸任CEO,8個月之後,另一創始人胡瑋煒離職,摩拜創始團隊清場。  今年1月,美團聯合創始人、高級副總裁王慧文發布內部信,宣布摩拜全面接入美團APP並成為唯一接口,此外,美團成立LBS平臺單車事業部,王慧文親自兼任事業部經理。
  • 中國共享單車調查:一場不可能盈利的生死賽跑
    (原標題:一場不可能盈利的生死賽跑,中國共享單車最全調查)
  • 焦點分析丨共享單車齊漲價,我們替摩拜哈囉算了算這筆帳
    文 | 邱曉芬編輯 | 楊林不僅車沒以前多,意料之中,原本便宜騎,甚至免費騎的共享單車還要漲價了。4月8日,哈囉出行客戶端提示,4月15日起,將在北京地區將實行新的計費規則。畢竟有他山之石作為參照,美國共享單車品牌Citi Bike每小時的騎行價格是4美元(約26元);在巴黎已實現盈虧平衡,被稱為「最為成熟的共享單車」velib則按年卡消費,每年29歐元(約219元);日本的docomo bikeshare每小時300日元(約18元)。還有盈利的空間和可能嗎?
  • 算了一筆帳後,我也想加盟共享充電寶、迷你KTV了
    帶著這些問題,42章經做了些調研,想來幫大家算筆帳。一個充電寶機櫃 3 萬元,一個機櫃放置 40 個充電寶,每個充電寶成本 100 元,現階段放置在商場內通常免租金免佣金。這樣算下來,一個機櫃大約能在 7、8 個月時間內回本(35000/4*40)。所以,這個事情目前看起來還真是能賺錢的。其實,這些數字就是「來電」這家公司的大致的財務模型,以及它背後最近紅得發紫的充電寶租賃生意的邏輯。如果不是「來電」這樣的大機櫃,生意的回本周期還可以縮短。
  • 共享單車「擇良木而棲」
    來源:經濟日報在傳言與ofo合併未果後,摩拜單車4月4日宣布,已經籤署美團全資收購協議。摩拜單車表示,在未來將保持獨立品牌、獨立運營,王曉峰將繼續擔任CEO,胡瑋煒將繼續擔任總裁,夏一平將繼續擔任CTO,王興將出任摩拜董事長。
  • 華羅庚:我有一筆帳,天下人不會算
    他說過一句名言:我有一筆帳,天下人不會算。讓我們回憶下華羅庚這位數學天才的成長之路吧!愛迪生說過,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再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而華羅庚對數學痴迷和努力的程度正是驗證了這句顛簸不破的真理。華羅庚出生在一個貧苦家庭,父母依靠一個雜貨鋪來維持全家生計。
  • 北上廣深不相信電單車,共享單車終究走向「死」胡同?
    據湖南日報報導,11月23日,長沙市交通運輸局、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集中約談哈羅出行、青桔、美團、小遛共享、喵走、喜寶達6家共享電單車企業,要求上述企業即日起至11月26日前清理回收無牌照電動自行車,整治不到位的,將限期整改直到下架。
  • 富二代跟風創辦共享單車,4個月敗光2000萬,如今打算當主播還債
    共享單車迎來大洗牌,ofo和摩拜兩家獨大基本已成定局。小鳴單車、酷騎單車、町町單車接連遭遇危機,或押金難退或公司倒閉。有媒體報導,南京共享單車企業「町町單車」前不久發生押金無法正常退還事件。大量用戶投訴企業人去樓空,企業主要負責人始終沒有現身、回應、處理後續問題,可能存在「捲款跑路」行為。
  • 北上廣深不相信電單車 共享單車終究走向"死"胡同?
    據湖南日報報導,11月23日,長沙市交通運輸局、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集中約談哈羅出行、青桔、美團、小遛共享、喵走、喜寶達6家共享電單車企業,要求上述企業即日起至11月26日前清理回收無牌照電動自行車,整治不到位的,將限期整改直到下架。
  • 360免費共享單車如何收費 360共享單車在哪些城市上線【介紹】
    360免費共享單車在哪些城市上線?360官方簡體發文解決推出360共享單車,那麼這個單車是怎麼收費的呢?在哪些城市上線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據微博@36O共享單車發信息,「愚人節我們偏要幹真事兒!360免費共享單車,4.18日見」,想必以後大家會享受到36O免費單車。
  • 共享單車品牌小藍單車遭遇危機,其他的小紅小綠小白們都還好嗎?
    據《成都商報》報導,成都地區的小藍單車位於航天科技大廈俠客島共享辦公航天島的辦公室,發現很多天無人上班;此外,3個維修點2個撤走,一個無人上班。與此同時,小藍單車退款難的消息也在持續發酵,原本答應7天內退款,等候半個多月卻遲遲未見款項到帳,而很多用戶購買的199元的半年特權卡也在未告知用戶的用戶的情況下被升級為一年特權卡。一時間,關於小藍單車遭遇財政危機的傳言甚囂塵上。而對此,小藍單車的創始人李剛則回應道:「搞笑的謠言」。
  • 長沙共享電單車整改的啟示:商業模式癥結在哪?
    據湖南日報報導,11月23日,長沙市交通運輸局、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集中約談哈羅出行、青桔、美團、小遛共享、喵走、喜寶達6家共享電單車企業,要求上述企業即日起至11月26日前清理回收無牌照電動自行車,整治不到位的,將限期整改直到下架。
  • 南京「動物園熱」背後,投資方算了一筆怎樣的經濟帳
    在全國野生動物園大部分運營狀況不佳背景下,南京的動物園熱背後,投資方究竟算了一筆怎樣的經濟帳?在全國野生動物園大部分運營狀況不佳背景下,南京的動物園熱背後,投資方究竟算了一筆怎樣的經濟帳?野生動物園投資額動輒數億「野生動物園是名副其實的『重資產』。」紫清湖總經理朱渺也表示,紫清湖野生動物世界目前投資已超8億元。前期建設熊貓館投入1億,由於大熊貓不允許買賣,景區只能通過「租借」方式,一隻大熊貓一年租金高達50萬。
  • 共享單車:尚能飯否?
    在騰訊爸爸「主持大局」的情況下,去年4月,美團宣布以27億美元全資收購摩拜。之後,美團對摩拜進行全面整合,當月,摩拜聯合創始人王曉峰因個人原因卸任CEO,8個月之後,另一創始人胡瑋煒離職,摩拜創始團隊清場。
  • 昆明哈羅單車漲價 市民細算「出行帳」
    原標題:哈羅單車漲價 市民細算「出行帳」  自4月北京哈羅單車宣布漲價以來,5月28日起,昆明哈羅單車也悄悄漲價了。昨日,記者在哈羅單車App界面中看到,彈出窗口顯示計費標準為1.5元/30分鐘,相比哈羅單車剛進入昆明時1元/30分鐘的計費標準有所上漲。
  • 摩拜月卡從2元調整為20元,共享單車盈利可期?
    近日,很多用戶發現,摩拜單車推行了1年時間的超值月卡消失了,現在辦理騎行月卡,價格從2元變成了20元。   另一家共享單車的主要玩家ofo於2017年底就取消了免費月卡,將月卡價格調整為20元。當時,ofo深陷融資困境,希望取消免費月卡後,通過月卡獲得一筆收入。但是這次摩拜單車推出20元月卡,則表明共享單車的價格戰已經結束,摩拜開始收割市場,試圖走向盈利了。
  • [我的2018]共享單車將騎向何方?
    回望2018年的共享單車。去年5月,廣東省消費者委員會發布消息稱,小鳴單車正式進入破產清算程序,此後關於共享單車企業倒閉、跑路的消息層出不窮。爭奪行業頭把交椅的摩拜單車和ofo小黃車,如今一個被美團收購更名改姓,一個傳出資金鍊斷裂,陷入了退押金難的泥潭。不過,哈囉單車似乎還算是行業裡的一抹亮色。
  • 合肥共享單車排行榜 合肥哪種共享單車最好用?共享單車押金怎麼退
    打開ofo共享單車APP,在首頁地圖的左上位置找到圖示「三」(位置見下圖箭頭所指)。摩拜單車押金怎麼退?當您使用摩拜或ofo的時候一定是在手機中下載過對應品牌單車的App,若在手機中怎麼也找不到的話,沒關係,去重新下載安裝即可,登錄帳號就是您的手機號。找到摩拜或ofo共享單車App後打開。無論是摩拜還是ofo,「三」均在App首頁的左上位置(見下圖)。找到後點擊。
  • 首批共享單車死於2019
    這意味著,目前市場仍存在嚴重過剩問題,減量將是未來不可逆的趨勢。8月28日,據北京市交通委消息,滴滴出行、摩拜單車將按現有報備投放車輛數的50%減量,並全部領回由各區集中清理存放的車輛,於2019年年底前實施完成。除了總量「瘦身」,共享單車還在迎來「變臉」潮。